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

正月底、二月初,雪一陣連着一陣。

農人望天愁嘆,老天爺怎麼就這麼狠呢?不曉得要誤農時的麼?

去歲秋收後沒有選擇種冬小麥的還好,既休養了地力,積雪又清理了一些害蟲,他們還可以期待不知何時到來的春天。

而前年冬天休養,去年秋天選擇種冬小麥的人就提心吊膽了,茫茫雪原之中,麥苗幾乎都看不見了,不知蓋了幾層“被子”。

還好連續兩年的寒冬已經打消了一部分人種植冬小麥的熱情,不然愁嘆的人會越來越多。

“雁門、新興二郡來報,諸縣來了不少鮮卑人,草原也不好過啊。”邵勳走在平丘龍驤府的鄉間,輕聲說道。

王夫人身穿厚實的貂裘,沒有下到田裡,就站在路邊的樹下,說道:“開平六年還好,挺過去了,去年就有些麻煩了,妾調集了幾乎所有存糧,外加朝廷賑濟,才勉強支應過去,不過多年積儲爲之一空。今歲又連場大雪,白災嚴重,已然出現不少災民了,妾也沒辦法。沒有吃的就是沒有吃的,變不出來。其實現在還好很多牲畜死了,牧人還有肉吃,所以逃難的人不多。真正難熬的是四五月,那會涌進幷州的人才多呢。”

“怪不得慕容鮮卑那邊一整年都沒有大的動靜呢。”邵勳說道:“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啊。牛羊減少,馬匹瘦弱的情況下,若強行大戰,怕是原本支持他的人都要倒戈了。 ”

“也就北地一統,鮮卑勢弱。”王夫人嫵媚地瞟了邵勳一眼:“不然今年就有大批騎兵南下,把你捉了去給我當面首。”

說到最後,邵勳沒笑,王夫人自己卻笑了,彷彿這樣很有趣一般。

從來都是這男人欺負她,要是能讓她欺負一下這個男人,一定很有趣。

邵勳聽了大笑,道:“我是絕無可能跪在女……呵呵,你想得美。

說罷,繼續踩在厚實的積雪中,沿着田埂往前走。

王夫人乾脆上了馬車。車慢慢行着,她掀開車簾,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你有沒有在遼西動手?”

“我還沒準備好大戰。”邵勳說道:“去歲休養了一年,還不夠。幽州那邊在遼西、北平之間修堡寨,並遷徙了幾個部落過去,一邊放牧,一邊盯着遼西。有過小規模劫掠,但這種事情往年多得是,還稱不上戰爭。”

“慕容皝休整了一整年入秋之前肯定就把馬喂肥了。諸部大人那邊使者縱橫捭闔,一整年了,總能有點成果。”王夫人說道:“今年雪這麼大,天這麼冷,他弄不好乾脆就發大兵攻慕容仁等輩了,先搶一批糧畜再說。”

“是有這麼可能。”邵勳點頭道。

“你沒收到消息麼?”

“還沒有。慕容仁在遼東,消息傳遞不便,除非走海路。但去歲初冬海上就有薄冰,不能行船,現在什麼都不知道。如果真打了,慢慢會經宇文氏傳回幽州,再送到汴梁。“邵勳說道:“慢慢等吧,我現在也沒心思動手。”

去年秋收後,河北諸郡利用白溝水系,將一大批糧食器械送到了易水附近,然後短程陸路轉運,存於范陽、燕、北平三郡的倉庫內。

幷州最重要的太原大倉、羊腸倉城在前年賑災時消耗很大,經過兩年時間的填充,還沒補全虧空,大概要今年再輸送一批資糧,才能把之前那個大坑填滿。

征討慕容鮮卑,邵勳的思路是不太一樣的。

楊廣徵遼,那是瞎雞兒蠻幹。在廣神的腦子裡,可能兵越多越厲害,越容易取勝。但戰兵多了,後勤輔助人員指數上升,很容易斷糧崩潰。

李世民後來就務實多了,總兵力十餘萬人,比廣神的百萬大軍下降了一個數量級。而且這十餘萬人裡,真正的核心戰兵可能不到四萬,另外徵召了大量胡人騎兵,剩下的都是後勤輔助人員。

比如遙遠的圓賓國就有少許兵力志願參戰,從後世克什米爾一帶來到幽州,後來沒回家,唐代幽州城內有個圓賓坊,就是這些人的聚居區。

用胡人的方式從草原進兵,是一種相對低成本的作戰模式,就是耗時漫長了一些,也容易出現破綻。

畢竟這是邊放牧,邊進兵,即把牛羊帶到離敵人較近的區域,尋找一個水草豐美又相對隱蔽的地方放牧,爲前線提供補給。

風險與收益並存。

這其實也是歷史上草原部落遷徙的模式,一邊遷徙,一邊放牧,走走停停,中間可能還會與別的部落爆發武裝衝突。

耶律阿保機帶着兵馬從東北出發,橫穿草原,打到西域天山附近,同樣是邊放牧、邊征服、邊劫掠。

邵勳還是很喜歡這種作戰模式的。

宇文十二部就是這麼和慕容鮮卑打的,只不過戰場上打不過,反被搶了不少牛羊生口,當了運輸大隊長。

如果明年發兵征討慕容,草原是一大進兵方向。

而這,很顯然要着落在王夫人身上了。

實在不行就跪一下吧,把孩他娘舔高興了,什麼都有了--當然,只是玩笑。

邵勳很快來到一處土城外。

城外的積雪已被鏟乾淨,一羣戴着貂蟬冠的綠袍官員恭敬肅立。

邵勳略略與他們說了幾句話,隨後便讓他們各忙各的去了。

不過他很快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道:“你停下。”

童千斤順着他指的方向,將一黑廝喚住了。

“汝何名?”邵勳問道。

“陛下,臣名馮八尺,現任平丘龍驤府副部曲將。”馮八尺說道:“汲郡那會見過,陛下賞我一婦人。後來在洛陽左金吾衛衙署門前,陛下領着齊王上直,又見過一面。 ”

邵勳記起來了,笑道:“原來是你啊。那婦人還在嗎?”

“在。”馮八尺說道:“給我生了好些個孩兒呢。”

邵勳又大笑,問道:“伐李成之役參加過麼?”

“參加過。”馮八尺點頭道:“殺了好幾個賊子。”

“方纔軍府四將只來三人,少了哪個?”邵勳問道。

“部曲督、副部曲將、部曲長史,少了個部曲將。”

“部曲將作甚去了?”

“正月裡他父去世了,這會在家居喪。”馮八尺說這話時心砰砰直跳,心情全寫在臉上了。

王夫人捂嘴偷笑。

邵勳也笑了,問道:“你伐李成前官居何職?”

“副部曲將。”

“馮將軍既已得過恩賞,不如再賞一次。”王氏說道:“況年頭也夠了,升部曲將也是尋常。”

馮八尺用感激的眼神看向王夫人。

“那就由你領平丘府部曲將一職吧,協助部曲督管好本府千二百軍卒,異日出徵草原,左金吾衛可是要上陣廝殺的。”邵勳說道。

馮八尺一聽,立刻拜倒於地,道:“臣遵旨。”

一躍而爲平丘龍驤府二把手,這一步走得十分關鍵。如果沒有外力相助,馮八尺便是等到五十歲都不一定有機會,而那會就該回家養老了。

這就是運氣,這就是奇遇。

他這輩子已經經歷了兩次奇遇,且都是天子親手賞賜,生生把他從一介流民拔擢到了正七品部曲將。

雖說這可能已是他這輩子最後一次升遷了,但他已然滿足,爲子孫後代打好了基礎。

幾個兒子都熟習刀槍弓馬,名列兵籍的長子才十八歲,已然是府兵隊副,打遍全隊無敵手,連隊主都不是他的對手,將來亦有生髮之機。

“起來吧。”邵勳說道:“家裡有多少地?”

“七頃,分作三四處,最大一處四百餘畝。最近幾年都買不到了。”馮八尺說道。

七百畝地,又是部曲將,多半還有勳官在身,完全合法合規,度田是度不到他們頭上的。

像他這種人,已經有能力讓兒女們都住在一起,不用分開。

“淮南大片荒地,不去買點麼?”邵勳問道。

馮八尺說道:“臣不願讓兒女們離家遠去。”

邵勳有些感慨,老百姓都如此,他卻讓兒子們天各一方。

“淮南要設軍府了,如果願意去,你兒子名列衛士兵籍應不成問題。“邵勳說道。

馮八尺猶豫了一下,道:“陛下這麼說,臣便讓次子報名,他雖然才十六歲,但也很能打的,箭射得很準,還會騎馬。”

“哦?他現在在作甚?”邵勳問道。

“在家裡幫忙哩,沒事做。”馮八尺說道。

“捨得送二郎去淮南?”邵勳笑道。

“陛下有令,臣願意。”

邵勳點了點頭,言外之意如果不是他提這事,馮八尺多半不願意,家庭條件擺在這裡,他養得活一個無所

事事的兒子--其實也不是無所事事了,可以幫兄長管理離家較遠的田地,或者老馮直接分給次子一部分家業。

但馮八尺有這個底氣,普通府兵則不一定,府兵部曲更沒這個條件。

部曲要交稅,其實只是佃農,很多人是俘虜或者罪人出身的役戶,生活能好就怪了。

之前在左金吾衛招募過不止一次健兒,大部分都是部曲家的子弟,可見一斑。

王銀鈴對這些事很清楚,因爲平城侍衛親軍中就有左右驍騎衛、左金吾衛的府兵子弟。若非實在沒辦法,誰願意背井離鄉啊。

“左金吾衛餘丁多不多?”邵勳又問道。

“韓王殿下之前來查過,列出來不少。”馮八尺說道:“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平丘府已經走了不少健兒了,也有一部分被授田轉爲民戶,而今大概還有兩三千餘丁,都已年滿十五六歲。”

和平了,人就是這麼一茬茬冒出來,讓人歡喜讓人憂--如果是純古代君王,大概率會很高興,但邵勳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爲府兵制度延壽,就不會單純高興了。

“韓王查得如何?”邵勳問道。

馮八尺臉上有些驚歎,旋即說道:“那可真是鐵面無情,誰的話都不好使。陛下請看--”

馮八尺指着不遠處的武庫,說道:“韓王就住在武庫裡,一住個把月。夏日天太熱,他就將涼蓆鋪在樹下,再下個帷帳醒來了就查,查累了就睡。真真一股狠勁,我等皆歎服。”

“哦?”邵勳有些感興趣,道:“你們都覺得韓王辦事認真?辦得好?”

馮八尺臉色有些尷尬。

“但講無妨。”邵勳說道。

“私下裡罵的人多,但罵歸罵,該佩服還是佩服。”馮八尺說道。

邵勳唔了一聲。

之前覺得老五做事手段太剛硬,不夠變通,點了他一下。

但沒想到他硬到這種程度,真的有股執拗勁,好像爲了證明什麼似的。

邵勳心中有些憐惜。

孩子太多了。就像羊獻容說的,他只顧自己舒服,對女人需求又強烈,播完種後,如果女人在排卵期,整出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管不過來的。

五郎啊五郎……

邵勳看向北邊,五子現在應該就在濮陽,六衛採訪處置使的工作應該只剩最後一點收尾了。

“走吧。”邵勳看向王氏,說道。

回到樑宮後,邵勳令中書省草擬旨意,正式於左右驍騎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飛龍衛、左右羽林衛揀選出六千府兵,發往淮南安置。

這是新年以來第一項工作。

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209章 籬笆城(下)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848章 奪城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1055章 託孤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809章 變化第十五章 濯足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二章 行路(下)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1069章 賭得起!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922章 因果第六章 棗嵩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955章 亮子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839章 新平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八十章 家人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847章 破壞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088章 預演第三章 勸羊第1218章 威逼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056章 西中東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810章 疫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108章 山城(上)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904章 亂戰(下)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793章 鄉情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1227章 奇遇第1257章 行田(下)第1195章 新門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287章 初心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880章 述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258章 新舊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
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209章 籬笆城(下)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848章 奪城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1055章 託孤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809章 變化第十五章 濯足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二章 行路(下)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1069章 賭得起!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922章 因果第六章 棗嵩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955章 亮子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839章 新平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八十章 家人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847章 破壞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088章 預演第三章 勸羊第1218章 威逼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056章 西中東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810章 疫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108章 山城(上)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904章 亂戰(下)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793章 鄉情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1227章 奇遇第1257章 行田(下)第1195章 新門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287章 初心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880章 述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258章 新舊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