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三人

接見完高句麗使者後,邵勳又收到了遼東的消息。

看落款應是九月中旬發出的,那會應該已經接近停止大規模海運了。九月以後,遼海風高浪急,就只有重金懸賞的通訊船來往遼東、東萊兩地了————此時渤海其實是分成幾個區域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名字,邵勳令統一稱爲遼海。

九月初的時候,慕容仁、慕容皝在安市一帶爆發激戰,後無果而終,各自罷兵。

關鍵時刻,左飛龍衛二千四百騎自馬石津出發,奔至平郭城外駐紮,幫慕容仁穩住了人心,戰事結束後退回馬石津,以黃頭軍五千人相代。

經歷了三個多月時間的運輸,馬石津已存有八十餘萬斛糧食,營房也基本造好了。

渡海之兵計左飛龍衛府兵及部曲九千餘、萬勝軍第一營萬人,總計約兩萬衆———青州丁壯已然回返。

不是不想渡更多的人,而是這年頭跨海運輸能力就這個水平,差不多已是極限了。

前有漢武帝攻衛氏朝鮮,樓船將軍楊僕率七千人登陸列口(大同江入海口)。

後有唐太宗以張亮爲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登陸遼東。

兩者相差數百年,組織跨海登陸的規模從七千人變成了四萬多人,反映了航海技術的進步————當然,從山東跨海至大同江口和至遼東半島,兩者難度本來就不在一個等級上,去遼東容易太多了。

邵勳夾在兩者中間,也就只能組織起這個規模的登陸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只要道德水平足夠低,更大規模的跨海登陸也不是不可以,賭命罷了。

歷史上石虎派橫海將軍桃豹、渡遼將軍王華率十萬水陸軍士自漂渝津(天津附近)出發,攻擊遼西的段部鮮卑————卻不知有沒有成行。

又以渡遼將軍曹伏率軍士戍守海島,前後運送三百萬斛糧食供食用,還用三百艘船隻運送了三十萬斛糧食給高句麗,資助其攻打慕容鮮卑。

典農中郎將王典率一萬多軍士常年在海濱墾荒屯田,於青州督造船隻一千艘,隨時準備攻打前燕。

只能說石獸是真的沒數,也不在乎人命。在他眼裡渡海死個萬兒八千人可能真不是事,他一次發神經屠戮的人都不止這個數。

邵勳雖然是靈活的道德底線,但真不至於墮落到石獸的程度,他甚至不要求在十月後強渡遼海,目前只打算在遼東半島保持軍事存在,輔助支援慕容仁罷了。

哦,對了,慕容仁已經接受玄菟郡公的冊封,老實了,或者說他的情況比較危急,慕容皝是真的要他死。

邵勳在閱覽這些消息的時候,身邊跟着漢王邵渥、燕王邵裕二子。

他一邊看,一邊隨口解析:“遼地極爲廣闊,千年以來漢家只控得傍海一線,何也?天氣相對溫潤,不似北邊那般苦寒。”

說到這裡,看了眼虎頭,道:“宇文十二部所居之處,比平州可冷多了,虎頭你去過,可有所覺?”

“兒是夏天去的,只覺野花遍地,水草豐茂。”邵裕說道。

邵勳搖頭失笑。

“阿爺,四兄是不是要去遼東?”邵渥突然問道。

邵勳、邵裕同時看向邵渥。

這事還沒有大肆宣揚開,只有少數人知道,邵渥從哪打聽到的?

邵渥見兩人齊齊看向他,無奈道:“兒從阿孃那裡聽

到的。”

邵勳收回目光。

邵裕則摟着邵渥的肩膀,道:“十一弟,捨不得我?”

“四兄,你去了那裡會不會挨凍?”邵渥擔憂道。

“燒炭就是了。”邵裕笑道:“自漢以來,從中原去平州諸郡爲官的不知凡幾,他們難道都凍死了?”

“也是。”邵渥點頭道。

“虎頭,前漢時長安有起煙燻地之暖殿。你若嫌冷,可於宮中制炕牀。”邵勳說完,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下“火炕”二字,然後又解釋了一番。

“高句麗人有嗎?”邵裕問道。

“興許有,興許沒有,我亦不知。”邵勳說道:“管人家有沒有,你自己建就行了。阿爺讓少府發甄官署工匠一百家予你,你屆時看着辦。”

雖然說不知道人家有沒有,但邵勳知道大概率是有的。至少在唐代渤海國時期,黑水革(已經普及此物,成本也不高,屬於東北地區的剛需之物。

不過此時平州諸郡卻幾乎見不到火炕,可能是沒有北邊那麼冷,也可能是東北的原始森林太多了,燒炭取暖也能過冬。

邵裕聞言點了點頭對未來在遼東的生活多了幾分信心。

平心而論,父親真的是把平州最好的一處地方給了他。

遼東郡固然在戶口上比不了昌黎,但天氣沒那麼寒冷,而且深入遼海,有好風時,乘船抵達青州只需一晝夜。

從陸路上看,若想回到中原要經昌黎,過遼澤,走盧龍山道,最後才能抵達幽州遙遠無比,險阻極多。

可若走海路,也就一天一夜的工夫,抵達的還是相對富庶的青州,不是窮困的幽州。

遼東郡的破局,只在一個“海”字,破除對大海的恐懼,提高渡海的安全性,則所有難題迎刃自解。

海船的運力,可不是陸路車馬能比的,大了許多倍了。若將來遼東有什麼稀罕物產,直接海船運到青州、冀州販賣,興許能大獲其利。

說難聽點,朝廷經營遼東郡都比經營昌黎郡容易一點。大海固然危險,可遼澤就很容易通過嗎?

“阿爺,我聞遼東多參天巨木,合造海船,將來能不能發一些工匠過來?”邵裕問道。

“可。”在這個時候,邵勳就怕虎頭不提要求,他只要願意提,做父親的都願意給。

“四兄,海船造好了,我去遼東找你玩。”邵渥說道。

“好,爲兄安排高句麗美姬服侍你。”邵裕笑道。

邵渥小心翼翼地看了下父親,然後眉開眼笑地點頭應了。

“虎頭,你要不要百姓?”正在批閱奏摺的邵勳突然問道。

“要,如何不要?”邵裕說道。

邵勳點了點頭,道:“江南有旱,河北有水。雖然都即行賑災了,但還是有些人衣食無着,阿爺這便行文官府,將其聚攏至青州,暫先屯墾官地,待你能接收了,便渡海發送過去。”

“好。”邵裕立刻應下了。

“四兄,你的封國若在北邊,阿爺便是想幫你都不行。”邵渥說道:“遼東離中原太近了,就隔着一道海。”

“乾脆你來遼東和我作伴算了。”邵裕笑道:“樂浪、帶方二郡雖爲高句麗所據,然地方豪族多不服其管束,心向中朝者多矣,二郡一併給你算了。”

“四兄莫要玩笑。”邵渥連連擺手:“我吃不了那苦的,短期遊玩可以,可玩樂個月餘,我就想念爺孃了。”

邵勳輕輕摸了摸邵渥的腦袋,笑罵道:“就知道待在

爺孃身邊,有甚出息?”

邵渥嬉笑道:“我天天跟着阿爺端茶倒水就行了。”

邵勳輕笑一聲,繼續批閱奏摺。

父子三人吃過午飯後,各自分別。

邵裕徑自出了城,回到了燕王府之中。

王妃糜氏與他見了一面,然後又回內室了。

邵裕換上素服,來到書房,繼續守“心喪”。

王府大部分屬吏留在幽州,汴梁這邊只有右常侍崔景化、舍人郭時二人。

“大王,到將軍已收攏了數百精騎,多燕山內外豪勇之士,慕大王之名而來。”崔景化說道:“宇文夫人回了趟孃家,說要討一支兵馬過來。”

邵裕聽了無奈道:“她這人是真怪,不喜歡范陽、薊城,偏愛自由自在的草原,跟我算是苦了她了。

“大王何出此言?”崔景化笑道:“遼東一地幾乎抵得上中原數郡之大,卻沒幾個人。草原要多少有多少,還比作樂水豐饒,宇文夫人一定喜歡。”

“沒和她說封建遼東之事吧?”邵裕又問道。

“沒有。”崔景化說道:“臣只說天子下令擴充燕王府護兵,夫人便回去招兵買馬了。大王射柳之名響徹草原,願追隨大王之人多不勝數,便是侯莫陳氏都有貴人打聽能不能前來投軍。”

“苦了你們了。”邵裕嘆道:“若不願去遼東,自可離府。孤會爲爾等略備薄禮以謝,君臣一場,好聚好散。”

“大王說得甚話?”崔景化抗聲道:“臣非淺昧之人,願隨大王至天涯海角。”

郭時亦道:“深入昌黎探查敵情之時,臣馬失前蹄,彼時大王不棄我,載我同行,臣這條命便是大王的了,何須出言試探?”

邵裕聞言,肅容致歉道:“孤錯矣。去了遼東,有福

同享,有難同當,此誓不變。

二人亦拜道:“願效犬馬之勞。”

邵裕將二人攙扶而起,又道:“今日在宮中,陛下願發災民若干,我等議一議,將來如何安置。攻慕容鮮卑之後,我定會向天子討得軍糧,然頗慮不足。”

“大王不如多要些牲畜,先放牧算了。宇文十二部會放牧的人很多,遼東的草場怎麼着也比作樂水好。

“郭舍人何出此言?中朝百姓,如何學鮮卑人放牧?”

“權宜之計而已,你急什麼?搭個帳篷,牧起牛羊,先把日子過起來。”

“你怎不去海里捕魚?”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認真探討起了如何度過最初的艱難時光。

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1288章 新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1271章 道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96章 動員(下)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1223章 相天下第1227章 奇遇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990章 面見(上)第995章 老人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1029章 補救(上)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868章 新氣象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060章 阻遏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289章 走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797章 耕戰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1149章 攪動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1166章 震盪(下)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1279章 摸底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64章 試點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八十章 家人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1064章 幕後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
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1288章 新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1271章 道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96章 動員(下)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1223章 相天下第1227章 奇遇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990章 面見(上)第995章 老人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1029章 補救(上)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868章 新氣象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060章 阻遏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289章 走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797章 耕戰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1149章 攪動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1166章 震盪(下)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1279章 摸底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64章 試點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八十章 家人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1064章 幕後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