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根本

回到辟雍軍營時已經是下午了。

風塵僕僕歸來,他第一時間關注的不是別的,而是孩子們的學業。

金三、毛二、王雀兒三人有點“班長”的意思了,其中尤以王雀兒爲甚,畢竟他上過戰場,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

這會他正帶着一隊學生練習射箭,見糜晃、邵勳回來後,躬身行了一禮,然後繼續操練。

很好,這纔是軍隊該有的樣子。邵勳靜靜觀察了一會,隨口指點了幾句,糾正了一些動作。

糜晃饒有興致地看着。

他雖然早就放棄習練武藝了,但看着孩童少年們一板一眼地錘鍊技藝,心裡還是很舒坦的。

他現在有點理解邵勳爲何把着這些人不放了。

親自帶着一年半了吧?從一開始懵懵懂懂、時常哭泣的孩童,變成了有模有樣的少年兵,再好好整訓幾年,這都是合格的基層軍官。

糜晃突然有點想把這批人弄回自家塢堡的衝動了。

以前沒這個想法,但在經歷了慘烈的戰爭後,很多觀念都變了。

至少,他現在不會輕易歧視有本領的武人,因爲他們真的能救命——有些事,不親身經歷一番,光靠別人描述,很難理解得那麼深刻。

兵家子,嘿嘿,兵家子。在大晉朝,很多時候不是好話,在多種語境中有罵人的意味。

讓那些人繼續沉睡吧,不要吵醒他們,老子現在就稀罕兵家子。

邵勳還看到了庾亮。

建春門之戰結束後,戰事烈度大大緩和。但居住在辟雍的這些人並未離開,因爲沒人敢保證雙方會不會再大打出手。

邵勳和庾家、徐家這些人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生死存亡之際,有些門第之見、身份之見就沒人再談了,關係處得不錯。

在這些家族子弟中,庾亮是他接觸最多的一位。

邵勳覺得此人有點意思。

庾家以儒學傳家,到這一代依然如此。但因爲社會主流是玄學,庾亮也不得不鑽研這門學問,參加各個聚會,與士人清談。

於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庾亮在玄學方面聲名鵲起,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但邵勳發現,庾亮這人內心真正認可、尊奉的,其實還是儒學,這從他的很多言談舉止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從這件事上,或許可以一窺此人性格:他並非不知變通之輩,或者有點虛僞?

庾亮這會正與幾個落魄讀書人一起教習孩童識字,是毛二他們隊。

他教得很認真,時不時引經據典,講的居然是儒家那一套。

馬腳這就露出來了啊!

假玄學粉絲,真儒家學者,沒錯了。

糜晃在臨時校舍外站了一會,便離開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應該是去與庾琛等人閒談。這段時日,他與東海徐家、潁川庾家、汝南周家子弟的關係一日千里。

人家有求於他,他也不擺譜,故相談甚歡。

糜晃這種官場老油子,從來沒有無效社交,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說白了,他要的是人脈,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邵勳沒打擾他們。

他來到了另外一處空地上,金三正帶着五十人席地而坐,跟工匠們學着修理器械。

無論戰爭還是訓練,器械都是消耗品。

弓弦會鬆軟無力,刀會捲刃,槍頭會鈍,甲會破損……

古來征戰,一定會有隨軍的夫子或者輔兵。當一天行軍結束的時候,他們負責紮營、打水、砍柴、做飯、餵馬乃至縫補衣服、修理器械等各種雜事,服務好戰兵,讓他們保持充沛的體力。

邵勳這支部隊,嚴格來說是沒有出征能力的,因爲他們沒有自己的後勤輔兵。這會駐紮在辟雍,避難於此的工匠、百姓充當了事實上的後勤服務隊,但如果出征呢?蹭別人的?

軍隊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千頭萬緒,並不簡單。

三隊孩童少年,一隊學習,一隊訓練,一隊勞動,如此交替輪換,確保他們儘可能接觸更多的事務,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是他的軍官種子或者說幹部種子。

他的要求其實不高——

粗通文墨,能讀寫簡單的公文;

熟悉軍隊的各個組成部分,不需要特別精通,但你一定要有全面的瞭解,別輕易被人糊弄,然後選擇管理自己擅長的那一部分;

熟悉幾門兵器,武藝過得去就行,有天賦的可以勤加苦練,走摧鋒破銳、斬將奪旗的路子亦未嘗不可;

最後一點,忠誠,忠誠,還是他媽的忠誠!

邵勳殺的人越來越多,安全感卻越來越少,總感覺有奸人要謀害他。

他知道這種心理不可取,平時示人的也是溫和、睿智、勇武的一面。但人總有另外一面,有些心事沒法對人說,負面情緒全被他壓制到了心底角落,以免影響自己的判斷和行爲。

不過,那淡淡的焦慮和緊張,卻總是難以徹底排遣掉呢。

他知道,這是各種因素如時局、出身等等綜合起來對他造成的壓力,在現狀沒有徹底改變之前,很難排遣掉,只能緩解。

此時看到孩子們認真學習的勁頭,緊張和焦慮倒是緩解了不少。

他就這樣靜靜地看着,不知不覺,嘴角翹起了一個弧度。

這是真正的放鬆,彌足珍貴。

“邵師。”金三走了過來,恭敬行禮。

“過了年,你就十三歲啦。”邵勳笑着摸了摸金三的頭,溫言道:“想不想家?”

“有時候想,有時候不想。”說完,金三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邵勳,補充道:“大多數時候不想。”

“爲什麼?”

“在家吃不飽,在這裡吃得飽,有時候還能吃點肉,喝點肉湯、魚湯。”

“真的長大了。”邵勳比劃了一下,道:“一年半前,你才這麼高,現在這麼高了。”

“吃得多。”金三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吃點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邵勳亦笑:“你當初跟我說,要把精力都放在練武上,我覺得可惜。現在看來,嘖嘖,這身板——我一會和吳前說一聲,以後給你的飯量多加半人份。如果還不夠,你自和他提,不會讓你餓肚子的。”

“那怎麼好意思……”金三嚥了咽口水。

“我這裡是因材施教。”邵勳說道:“你體格不錯,如果因爲吃不飽飯而沒長出來,那就太可惜了。”

邵勳知道,人的身高有三個因素決定。

基因決定理論身高,營養充足、鍛鍊充分的話,人的實際身高可以無限接近理論身高——但永遠達不到。

歐洲開啓工業革命後,老百姓的平均身高兩百年增長了二十釐米,其實就是因爲以前他們營養不足,實際身高沒達到基因決定的理論身高罷了。

唐朝的時候,阿拉伯文獻對唐軍士兵有一個多次出現的記載:身材高大。

其實就是唐軍營養相對充足,鍛鍊充分,身高體壯罷了。

如果等到明清時代,人口增長到兩億、四億,但耕地數量卻沒有同步跟上來,人均資源佔有量還不如隋唐的幾千萬人,甚至淪落到吃紅薯度日,身高自然會慢慢下降。

體格與身高類似,先天基因、營養供給、後天鍛鍊共同作用,不全由基因決定,也不全由營養因素或身體鍛鍊任何一個單獨決定。

但營養確實很重要。

能爲他們多提供一點糧食、魚肉,邵勳都會盡力去做。

這就是在體制內發展的好處,軍械消耗品、食品供給乃至可以分擔他訓練壓力的老兵數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須有人分擔重任——都不是流民軍能比的。

“邵師恩德,我一輩子記得。”聽到邵勳的話後,金三一臉嚴肅地說道。

“你記得就好。”邵勳點了點頭,道:“亂世已至,活着都不容易。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看着你們平平安安長大,然後一起努力,活下去。”

金三默默品味。

“活下去”三個字,讓他胸中憋得慌。

他絲毫不懷疑邵師的話,因爲最近幾個月見到了太多的殺戮與死亡。

活下去這麼簡單的要求,卻那麼難以做到,這什麼世道?

“邵師,我都聽你的。”金三認真地說道。

是啊,邵師那麼勇武,懂的東西又那麼多,確實只有他才能帶大家活下去。

就連天上人般的世家子弟都對他佩服不已。

就連孟超那種兇惡的敵人都被他殺了。

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如果有人要殺我,你怎麼做?”邵勳問道。

“砍翻他!”

“如果要殺我的人是朝廷大官呢?”

“砍翻他!”

“如果天子要我死呢?”

金三猶豫了一下。

“哈哈!”邵勳笑着拍了拍金三的肩膀,道:“夠了!”

說完,他心滿意足地轉身離去。

他們已經學習了一年半,再過幾個月,或許可以整一點大晉朝的黑材料,給這些孩子們加深點印象。

農民軍都能拉到那麼多人,他不信三觀還沒成型的孩子們對大晉天子有多麼忠心。

他真的很滿意了,階段性成果不錯,至少這些孩子對他非常親近,而他也成功地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幼小心靈中留下的印象,一般而言成年後仍會記憶猶新,就像初戀一樣,有回憶濾鏡。

這纔是他的基本盤啊,是他不會被人一份命令、一道詔書就弄死的根本。

下面——該是他爲自己這個蹣跚起步的小團體掙命的關鍵時刻了。

回到住處的邵勳,輕輕擦拭着刀劍。

他的內心古井無波,他已經做好了殺戮的準備。

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十二章 義務第1435章 劫難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800章 崇明觀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345章 雪崩第798章 伏殺第1182章 大會第1238章 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九章 頓丘第1384章 教育第1373章 鄉宴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1187章 山城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839章 新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912章 鹽池畔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1111章 收復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1249章 上班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864章 試點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793章 鄉情第十一章 努力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174章 敲定第1236章 毒蟲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833章 前進!第871章 舊人第1040章 貨幣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1270章 輯文第1250章 下班第1350章 高爾第891章 消停了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919章 辦法(下)第1166章 震盪(下)第1116章 書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1130章 感悟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1280章 眼中的江州第1018章 風角第1298章 故地第1253章 成果第890章 覺醒第十二章 義務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五章 巡河(上)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872章 道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1447章 加班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
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十二章 義務第1435章 劫難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800章 崇明觀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345章 雪崩第798章 伏殺第1182章 大會第1238章 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九章 頓丘第1384章 教育第1373章 鄉宴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1187章 山城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839章 新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912章 鹽池畔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1111章 收復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1249章 上班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864章 試點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793章 鄉情第十一章 努力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174章 敲定第1236章 毒蟲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833章 前進!第871章 舊人第1040章 貨幣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1270章 輯文第1250章 下班第1350章 高爾第891章 消停了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919章 辦法(下)第1166章 震盪(下)第1116章 書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1130章 感悟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1280章 眼中的江州第1018章 風角第1298章 故地第1253章 成果第890章 覺醒第十二章 義務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五章 巡河(上)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872章 道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1447章 加班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