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說客

從二十三日開始的三天內,陸陸續續有大批物資輸送而至。

兵力差不多也陸陸續續齊了。

臨行之前,邵勳最後一次審視後路。

雁門郡目前來了一萬多兵馬。其中,龍驤幕府督護楊會權領雁門太守(事罷即免),其遣一將領府兵及部曲四千八百人沿滹沱河而上,至東北部山區擇險要地盤築營——邵勳親賜名“瓶形寨”。

這一路主要是防止祁氏母子西行時不走尋常路,突然從這個地方殺入雁門,斷掉整個大軍後路——人家最終沒這麼做,但邵勳還是防了一手。

劉閏中部五千騎散於雁門各處,彈壓地方,重點是看住鬱鞠部衆的家人,增大他們叛亂的成本。

另有府兵及部曲四千八百人散於雁門關各隘道。

瞎巴董武部六月中就抵達了陰館城,隨後將防務移交給三千黃頭軍,繼續北上王雀兒所築之南城寨,接着又將防務交給三千黃頭軍……

及至今日,董武部已經抵達新平。

雁門關、陰館、南、新平(含桑乾水南岸臨時修築的土城)四城是大軍後路上最重要的四個節點,除雁門關外,都由黃頭軍屯駐,總計耗去了上萬兵力。

邵勳心底是防着新近投降的烏桓雜胡的,根本不信任他們,因此不惜留下大軍遮護後路。

在馬邑休整的殷熙部也接到了命令,移駐陰館至新平一線,巡視糧道,勿爲敵所趁——後方已經沒有敵人了,他們防着誰不問可知。

過了一遍,發現已經安排妥當後,二十六日,他令王雀兒率銀槍左營、義從軍一部、鬱鞠部五千騎及充當輔兵的黃頭軍八千人、烏桓丁壯四千,總計二萬五千餘衆,當先離開新平,直趨百餘里外的平城。

二十七日,自領親軍、銀槍右營、陳留、洛南府兵、義從軍一部、董武部、黃頭軍、烏桓丁壯五千、普部降兵七千,總四萬九千餘人,緊隨其後。

看得出來,主力傾巢而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

這陣容,縱賀蘭藹頭起了壞心思,想要爭奪平城,邵勳敢連他一起打。

當天下午,前軍王雀兒送了數名鮮卑使者而至。

邵勳在路邊一座新修的營壘內招待來使——營寨離新平約四十里,還在持續擴大,主要目的是儲備軍資糧草。

“聽聞昔年劉越石遣君入代,君不樂意,後被迫啓程。”邵勳看着面前這個滿頭銀髮的老人,好奇道:“後劉越石割陘北五縣,遷百姓入雁門關內,君卻留了下來,何也?”

莫含也在打量邵勳這個人,聞言回過了神來,沉默不語。

盧諶、張賓二人一左一右,坐在邵勳身後,對視一眼,感覺此人有點意思。

“奉劉幷州之命留在繁畤。”良久之後,莫含答道。

“拓跋猗盧任你爲左將軍,非常信重,怕是不想走吧?”邵勳嘴角含笑,輕聲問道。

莫含臉色沒有絲毫變化,只嘆了口氣:“大王說得也沒錯。昔年我以行商起家,交通各部,還結識了先公(拓跋猗盧),情誼甚篤。劉幷州謂我熟悉鮮卑內情,故闢爲從事中郎,遷民之時,劉公囑咐我留下來,以便聯絡鮮卑。先公聞之,請我入朝爲官,遂行。我家幾代人做草原和中原買賣,泰半家業都在陘北,確實也捨不得走。”

“你倒是坦誠。”邵勳笑道:“昨日斥候來報,你家莊園修得跟城池一般,竟開有三座城門。城頭之上,壯勇荷戈,健婦操刀,便連那老人少年,都能開弓射箭,這產業治得好啊。”

“若非如此,如何能在陘北自保?”莫含倒也不迴避他家的莊園。

那座城名莫含壁,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座小而堅的城池,位於桑乾水東岸(今應縣義井鄉)。不在大軍行軍路線上,不然邵勳還想順道參觀一下呢。

莫家是典型的邊塞豪族,武力自保,商業致富,在晉、代之間左右逢源,劉琨、拓跋猗盧都想讓他來當官,前者是想要箇中間人,後者是統戰地方豪族,另外確實也乏人才,故重用之——拓跋猗盧時代,莫含位次於衛操、衛雄、姬澹、範班、段繁等漢人或漢化胡人,但他的建議也經常被採納。

“今次前來,可是爲賀傉帶話?”邵勳問道:“我大軍已自新平北上,不覺得晚了嗎?”

說話間,不遠處的大道上車馬如龍、軍士如雨。

幾萬人的行軍場面,非親眼所見難以想象,登高望遠之時,滿足感油然而生,彷彿天下盡在我手。

莫含不自覺地瞟了一眼。

他第一次見到邵兵的模樣,說實話挺震撼的,比當年司馬騰、劉琨的兵強多了。或許,也只有這樣充滿自信的強兵,纔敢對着稱雄草原的拓跋鮮卑大打出手吧。

中原殺出來的勝利者,真的很自信。

“大王此言差矣。”莫含清了清嗓子,道:“擊敗代王(拓跋賀傉),只會令拓跋翳槐漁翁得利,何苦呢?大王既已得陘北五縣之地,想必急着移民實邊,教化羣胡,此非一朝一夕之功。若再貪功冒進,折損將兵不說,東木根山或將爲翳槐所得。屆時其號令諸部,成爲共主,豈不比現在還麻煩?”

邵勳不置可否,吩咐親軍督黃正取來地圖,說道:“不得平城,陘北諸縣便始終無法安定。陘北不安,雁門、岢嵐不安,我亦寢食難安。”

“大王這是一定要取平城?”莫含皺眉道。

“不如你告訴我,祁夫人到底怎麼想的。”邵勳說道:“如今這個情形,若不付出點什麼,一言以退兵,徒惹人發笑。”

莫含心中一動。

樑王這話說得有意思啊,仔細想想,似乎不無借力打力的空間。

“大王若能稍緩進兵,待我主北上擊敗賀蘭藹頭後,願將平城獻予大王,自回東木根山收拾舊部。”莫含說道:“大王若揮師急忙進,我主被迫抽兵迎戰,勝負先不論,卻給了賀蘭藹頭攻城略地、拉攏諸部的良機,豈非與大王之願相悖?”

邵勳聞言沉思。

他很清楚,莫含這廝是在離間樑、王、賀蘭三方聯盟,而這三方事實上也各懷鬼胎。

烏桓王氏雖然有小心思,有自己的利益,但整體還可控,他們也非常想要拿下平城,與代郡、廣寧連成一片,以爲自己的存身之基——這其實已經比當年烏桓王庫賢的地盤還大了。

而按照戰前王豐開出的條件,他們願獻代郡、廣寧,以求復國。

這是什麼意思?他們想全有拓跋鮮卑的地盤,包括盛樂、平城南北二都在內,爲此可以捨棄代郡、廣寧。

但這是邵勳希望得到的結果嗎?當然不是。

他的最高戰略目標是將防線構築到陰山一帶,並在陰山以北建立傀儡政權,永久分裂鮮卑。爲此,他對王氏、賀蘭氏都只是利用,並不是真心幫助他們。

如果一時完不成最高目標,那麼他會審視戰局,靈活調整。

基於這個思路,考慮到賀蘭藹頭的進展着實有些迅猛,或許真的應該調整一下了?

莫含見邵勳在思考,心下鬆了口氣。

祁夫人所言無差,邵勳絕對不願意看到賀蘭藹頭、拓跋翳槐這對舅甥的實力日漸壯大。他對烏桓王氏也不過是利用而已,如果局勢沒朝他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他一定會調整戰略,屆時最慘的不是他們母子,也不是翳槐、賀蘭藹頭,而是王氏和什翼犍——他們可能什麼都得不到,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在陘北及平城立國,但國中大權悉操於邵勳之手。

“此事我再思量下。”邵勳擺了擺手,說道。

黃正會意,起身請莫含離開。

莫含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大王。”見莫含背影遠去,張賓立刻說道:“祁氏必不願獻平城,此乃緩兵之計。”

邵勳微微頷首。

平城是代國南都,有一定的政治意義。祁氏母子回師之後,沒有直趨東木根山,而是前來平城,其間是有原因的——平城不守,威望更損,叛離的部族就更多。

按照莫含的說法,祁氏母子打贏賀蘭藹頭之後,就會獻出平城,簡直是瞎扯淡,因爲這是政治自殺。

“大王若苦惱翳槐勢起,僕有一計。”盧諶突然說道。

“講。”邵勳有些驚訝,先獻計的竟然不是張賓。

盧諶起身,先行一禮,面色有些激動。

只見他攤開一份地圖,說道:“賀蘭藹頭已領國中精銳東行,這會應在東木根山西北,招降諸部,可能還要與諸部大人會盟。大王不妨揀選精銳,自馬邑向北,穿越漢雁門舊地,直趨盛樂。翳槐所部,乃藹頭四方糾集而來,人心未附,根基淺浮,一旦遇襲,未必就真的願意死戰。若再打出什翼犍之旗號,或還能瓦解部分人心。”

邵勳沉默,沒有說什麼。

盧諶此計過於想當然了,而且即便真要實施,現在也並非良機,只能作爲備選方案。

“大王,此時更宜北行。”張賓說道:“若連平城都未下,沒幾個人願意來投的,況且公然背盟,傷損名聲,縱得一時之利,長久則後患無窮。”

盧諶聞言,臉色微紅。

“北上,不要停!”邵勳思慮片刻之後,便排除各種干擾,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十五章 幕府第1125章 戶口與改變第1250章 下班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1184章 服從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065章 習家池第1128章 探親(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四章 王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953章 結算(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903章 亂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105章 臘月(上)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1244章 精舍(上)第三十章 塑造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1119章 晉祠第925章 歸正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995章 老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十四章 成長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二十二章 等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1228章 強勢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1107章 登高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893章 財政(下)第992 居喪之人第1050章 挑選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795章 官員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886章 改制(下)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1128章 探親(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860章 離去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992 居喪之人第十七章 鬼話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822章 程府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三十章 塑造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主角養兵數量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
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十五章 幕府第1125章 戶口與改變第1250章 下班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1184章 服從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065章 習家池第1128章 探親(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四章 王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953章 結算(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903章 亂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105章 臘月(上)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1244章 精舍(上)第三十章 塑造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1119章 晉祠第925章 歸正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995章 老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十四章 成長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二十二章 等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1228章 強勢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1107章 登高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893章 財政(下)第992 居喪之人第1050章 挑選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795章 官員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886章 改制(下)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1128章 探親(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860章 離去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992 居喪之人第十七章 鬼話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822章 程府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三十章 塑造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主角養兵數量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