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賭得起!

得知有兩人奔至己方營地內歸正,就連常粲都來了興致,親自提審——當然,要帶翻譯,他實在聽不懂江陵人說的話。

翻譯是三個少年,即襄陽習氏的習鑿齒和他的兩位舅舅羅崇、羅友。

呃,雖說差了輩分,但這三人年紀真的差不多大,甚至兩位舅舅都對外甥很信服。

常粲問一句,習鑿齒便翻譯一句,他還是懂一些荊州地方土話的,尤其是小時候隨族祖習嘏在江陵住過。

而經過一番盤問,才知道他們是江夏𫑡縣費氏的僮僕——這個家族出過費禕。

此縣現屬義陽,在樑國治下,不過費氏敗落已久,一支族人遷徙至江陵,也沒什麼實力,不過僮僕百人罷了,這次被太守陶臻強徵。

激烈的戰鬥之中,費氏子弟傷亡頗大,僅剩的數十僮僕也被編入郡兵之中。此二人見失了主家,不願再爲陶臻賣命,於是偷偷藏了一根繩索,通過袍澤的關係,縋城而下,逃奔至左金吾衛營地。

另外,紀南被圍困日久,打了幾仗,傷亡頗大。尤其是那些能征善戰的兵士,死傷了好幾百,最後不得不讓郡兵乃至強徵的豪門僮僕頂上來,但這又急劇放大了傷亡。打到現在,已然有些撐不住了。

常粲一聽就有些坐不住了,當場讓人準備馬匹,他要親自去中軍大營稟報。

臨行之前喚來親將,吩咐道:“給二位將士各賜絹十匹,着其上前,一起勸降。用土話勸降。”

“遵命。”親將應道。

常粲大笑出營翻身上馬,一溜煙離去。

“二位將士,先隨我上前勸降吧,賞賜一會自有人發下。”親將一伸手,說道。

“應該的。”二人連連點頭,不敢拒絕。

習鑿齒三人也跟了上去。親將看了一眼,並未阻止。

場地又換回到了紀南城東。

習鑿齒遠遠看着,兩位舅舅像外甥一樣跟在後面,同樣瞪大着雙眼。

天空飄起了細碎的雪花,似乎是入冬以來首次。

鼓手們立於高處,赤膊上陣,剛剛敲完一通鼓,戰鬥也剛剛結束。

清脆的鉦聲中,來自洛南的少年郎們結束了出征以來的第三次攻城戰。

他們一度在城頭停留了很長時間,直到被陶臻親率親兵擊退爲止。

少年郎們已經不再是出征時那副意氣昂揚的姿態了。那個時候,他們聽慣了父祖輩誇耀武勇的話語,對戰爭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父祖輩的諄諄告誡難以領會。

而在經歷了殘酷的戰爭,目睹了很多同伴死於敵人的刀箭,見到了不少親人在泥水中腐爛的可怕場景,還親身體驗了流血的痛苦之後,他們彷彿褪去了一層外殼。

有人會退縮,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再也不提上戰場。

有人會通盤考慮,認真決定下一步行止。

還有人會迎難而上,追尋父祖的腳步,在戰場上博取富貴。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

戰爭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要認真對待。

戰鬥一結束,數百騎兵就衝了上去,轉了一圈後又兜了回來。

他們是防止敵人出城追殺的,只不過沒等到,守軍已經完全擺出了一副被動挨打的架勢。

勸降者又衝了上去,重點依然瞄準郡兵。

“郡兵兒郎們,降了吧!吳兵眷屬不在這、家產不在這,爛命一條,還能博一博富貴,你們博什麼?”

“我昨日剛降,便已被授田五十畝、賜絹十匹。你等來降,亦能授田。”

“都是好田,無需你家兩代人開闢污萊,拿命去拼。”

“若膽子大些,順手提個將校人頭出降,富貴就有了。”

“別給吳人賣命了,你們好好想想,出又出不去,能活嗎?”

一整個下午,各種勸降的話翻來覆去地說,聲聲入耳,紀南城內的氣氛慢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傍晚時分,陶臻剛剛回到太守府,正準備服點散提振一下精神呢,聽到下屬彙報,眉頭皺了起來。

一瞬間,散都不香了。陶臻只覺心神煩躁,下令諸將各自看好手下軍士,並派出可靠部伍巡城,誰大聲鼓譟喧譁,立斬之。

但當天晚上,又有三十多名郡兵縋城而下,奔入樑軍營地。

這個時候,稍微有點常識都該知道,郡兵出了大問題!至少,很多郡兵是默許想活命的袍澤出城的。

更惡劣的是,一名來自夏口的隊主被發現死在一處宅院中,人頭已經消失不見。

十三日,陶臻親自登上城頭,看着越來越龐大的勸降隊伍,一時失聲。

親將走了過來低聲說道:“城外被長矛挑着的是竟陵石府君的人頭,未知真假。”

陶臻聽了心中一震,石城沒了?如果此事爲真,那麼樑人應該已經大舉南下,試圖攻打楊口了,也不知道那些江州兵能不能頂住。

“南邊有沒有動靜?”陶臻又問道。

“不知。”親將搖頭道:“樑兵守禦甚嚴,已經截殺兩批信使了。”

困在城中,對外界一無所知。時間久了,很容易自己嚇自己,進而士氣低落,難以力戰。

說難聽點,援軍哪怕最終無法入城,只要迫近紀南,讓守軍知道你們還在,都不會喪失信心。而現在麼——

城下的街道中突然響起了吵嚷聲。

陶臻神色一變,立刻下了城頭。親兵緊隨其後,亦神色緊張。

“何事?”陶臻手撫刀柄,大踏步向前,問道。

“府君。”衆人見了,紛紛行禮。

片刻之後一軍校操着武昌口音,指着蹲在大街上的一羣人,說道:“府君,此十餘人接受賄買私放逃卒出城,已爲我所擒,人贓並獲。不意其百般狡辯,不肯交代,末將欲以軍法治罪,又吵吵嚷嚷,鼓動郡兵營救……”

陶臻伸出一隻手,制止了軍校下面的話。

他冷冷看着蹲在地上不停哭泣的十餘人,又看向正在遠處張望的百餘郡兵,心中猶豫不決,更煩躁無比。

治罪吧,容易引起譁變。即便不譁變,郡兵士氣也會更低落。

不治罪吧,豈不是鼓勵其他人有樣學樣?

陶臻左思右想,一會心中暴怒,恨不得將他們全數打殺了,一會又強自抑制住怒氣,暗道算了,還要靠郡兵一起守城呢。

百般糾結之下,臉色變幻不定。

突然之間,或許因爲好幾天沒服散了,心底一股暴虐、煩悶、狂躁涌了上來,只見他牙一咬,大喝道:“盡數斬殺,懸首各處,以儆效尤。”

軍校立刻領命,帶人如狼似虎地衝了上去。

陶臻的親兵以及那些武昌、夏口兵們亦如臨大敵,嚴陣以待,死死盯着在遠處張望之人。

幸好最終什麼都沒發生。

那些人或許自忖實力不足,或許懾於積威,最終只小小地騷動了一下,隨後便寂靜無聲了。

街道上只剩下那十餘人的哭喊聲。

他們被綁着雙手,連連求饒。

軍校不爲所動,直接手起刀落,將十餘人一一誅殺。完事之後,他們挨個撿起人頭,雙手捧着,單膝跪於陶臻身前,請其點驗。

“你等自處分即可。”陶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然後在親兵的簇擁下,大踏步離開。

他現在只想回到太守府,服點散,再喝點冷酒,然後抱着侍妾發泄一番,或許能讓煩惱頓消吧。

陶臻的身影很快離去,只留下了一地的無頭屍體及四處溢流的血污。

街道上的百餘郡兵沉默地看着這一切。

沒有任何喧譁,沒有任何鼓譟,但身處其間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那種微妙至極的氣氛。

有些東西,不一樣了。

這種不一樣,在其他時候可以被忽視,可以被壓制,但當城池搖搖欲墜的時候,很可能是致命的。

當天晚上,又有數十人縋城而下,逃至樑軍營地。

這一次,他們不但帶來了城內守軍的最新情況,不少人還鼓動大梁王師趁夜攻打,並指出紀南城西北角守軍最少,守具也差不多用光了,還沒來得及補充。

面對這種關鍵情報,沒人敢做決定,因爲它可能是假的,騙你人頭,正所謂兵不厭詐也。

但蔣恪聽聞此事後,淡然一笑。

即便真被人騙了又如何?他賭得起。

沒說的,當天後半夜,他親赴銀槍左營,揀選了技藝出衆、膽大心細的老兵百餘人,然後又重金招募河隴雜胡、諸郡丁壯中的敢死之士五百人,自紀南西北角發起猛攻。

義從軍兩千騎屯於諸門之外,隨時準備截殺潰兵,務必不能放走任何一人。

戰鬥進行得非常順利。

當銀槍左營百餘老兵只攜帶了簡易長梯,攀爬至紀南城頭時,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直到他們順着城牆往下攻時才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一時間,城內殺聲四起,城頭有人放火示意。

黑夜之中,齊整的腳步聲彷彿敲擊在人的心頭一般。早就嚴陣以待的左金吾衛府兵洶涌上前,接過前面人留下的長梯,奮勇攀登。

鼓聲也不再掩飾,在黑夜之中響個不停,從無停息。

從黑夜到黎明,殺聲從未止歇,直到紀南城頭的“晉”字大旗被徹底取下,直到紀南北門被徹底打開爲止。

這一戰,城內僅存的千餘吳兵幾乎被斬殺殆盡,最後只有寥寥四五百南郡郡兵存活了下來。

至於陶臻,被從榻上直接揪了下來,捆了個結結實實。

關羽曾經大修的江陵城,就此易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1439章 僱傭軍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1327章 廷議第1056章 西中東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922章 因果第1240章 命運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981章 家事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881章 力真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1059章 苦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1359章 破入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1168章 奔喪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五章 學生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1257章 行田(下)第1354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1368章 釋兵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1404章 見聞第1241章 去國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980章 冊封第1217章 變天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十章 亂兵第1036章 婚禮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864章 試點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1116章 書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867章 會見第1193章 能力第816章 邊防第1065章 習家池第873章 諸路第918章 辦法(上)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809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044章 應對之策(下)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1225章 宣城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十章 黎陽第984章 行爲藝術(上)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991章 面見(下)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944章 祖、王第1119章 晉祠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1439章 僱傭軍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1327章 廷議第1056章 西中東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922章 因果第1240章 命運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981章 家事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881章 力真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1059章 苦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1359章 破入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1168章 奔喪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五章 學生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1257章 行田(下)第1354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1368章 釋兵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1404章 見聞第1241章 去國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980章 冊封第1217章 變天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十章 亂兵第1036章 婚禮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864章 試點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1116章 書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867章 會見第1193章 能力第816章 邊防第1065章 習家池第873章 諸路第918章 辦法(上)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809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044章 應對之策(下)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1225章 宣城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十章 黎陽第984章 行爲藝術(上)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991章 面見(下)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944章 祖、王第1119章 晉祠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