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

克復涼州的消息當然用快馬送回了。

而這個報捷的人選競爭非常激烈,差點打了起來,最後決定從府兵、秦州刺史轄下及涼州降官中各選一人,一同前往關中。

這個時候,邵勳已在扶風境內。

一大早,秦王府左常侍(正八品)袁耽就來到了一座別緻的院落外,與前來報捷的桓溫等人撞了個正着。

袁耽是袁衝幼子,今年十八歲,少有才氣,熟讀經典。

他成長的階段,正是邵氏如日中天、步步崛起的時候。

上頭有三個兄長。長兄早早南渡,在建鄴附近置辦了產業,但在一次組織莊客開闢荒田的時候,突然就得了急病,數日即死。

二兄是大梁駙馬都尉,尚城陽長公主。

三兄現爲濮陽太守。

他去年出仕,被秦王闢爲左常侍,今歲天子西巡,他是隨駕官員之一。

在過去一個月內,他奉秦王之命,走遍了扶風郡西邊幾個縣,主要任務是清理戶口。

此事就連天子都很關注,今日他便奉命覲見,彙報成果。

待看到桓溫等人時,略略打了招呼,認識了一下。

「令兄原爲東曹,極受信重,惜天不假年。」桓溫主動提起了袁耽長兄袁略之事,只聽他說道:「若江東能編纂《風土病》一書,或能有些轉機,可惜了。」

袁耽聽了,行禮致謝。

老實說,這個兄長他都沒見過,指望有什麼感情那是扯淡的。但畢竟是兄長,人家告訴了你詳細的情況,還是要感謝的。

「此番徵涼,元子都上達天聽了。」袁耽笑了笑,道:「陛下還問過龍亢桓氏的近況呢。「

「哦?」桓溫一驚,他何德何能,居然令天子垂問?

「秦王亦遣人打聽君之近況。」袁耽左右看了看,低聲道。

桓溫暗道這定是庾公爲他說好話了。

wWW▲ тт κan▲ ¢〇

想到這裡,看袁耽的目光更加熱切,已打定主意多多結交。

他是河南士人,天然就該向着秦王。除非秦王看不上他,他可能纔會走走溫嬌的門路,轉投燕王一一說起來,溫泰真也是個奇人,遊走在秦、燕之間,偏偏都被兩方視作自己人。

離他們七八步遠的地方,敦煌太守辛憑之子辛髦、左羽林衛別部司馬劉鋒(邵勳表兄劉賓之子)也在竊竊私語。

「劉將軍可曾娶妻?」辛髦問道。

「勿要喚我將軍,不過一小校耳。」劉鋒擺了擺手,道:「未及娶妻。」

「將軍如此年少有爲,或已尋好了人家?」

「亦未曾。」劉鋒退後半步,對辛髦的熱情有點吃不消。

看到他這樣,辛髦笑了笑,不再糾纏。

流寓涼州的辛氏族人要融入大梁官場了,現在就得行動起來。

東海劉氏雖非漢室後裔,但比真漢室後裔還好使。況且他們沒有門第,被很多人歧視,隴西辛氏願意與他們結交,甚至願意嫁女,還不喜出望外?

至於辛氏會不會被人譏諷嘲笑,那肯定是有的,攀附皇親國戚嘛。

但管不了那麼多了。雍州士族都深感力不從心,何況秦涼士族?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那是給河南士族準備的,還輪不到他們。

「吱嘎」一聲,院門打開了。

親軍督黃正將衆人請到了偏院,用些食水,等候召見。

******

草壁鎮的春色也甚是撩人。

邵勳其實一大早就起來練武了,不過回房更衣時看到玉體橫陳的場面,有些意動,又趴到匈奴皇后身上盡興了一番。

靳月華面現痛苦之色,感覺幾乎要被捏爆了。

好在男人很快死命鑽進了她身體深處,一跳一跳之後,癱在了她的背上。

靳月華靜靜等了一會,才輕聲呼喚宮娥進來清理。

宮人目不斜視,手腳麻利。

年過四十的邵勳喘氣良久方纔起身,大馬金刀地坐在那裡。

靳月華悄悄將腿夾緊,往身下墊了點東西,一動不動,

「劉粲曾在此大破氏羌,朕今在此損兵折將。」邵勳開了句玩笑。

靳月華臉上有些燒,轉過頭來,嗔了男人一眼。

「平定涼州之後,朕欲召你父入覲。」邵勳說道:「以其爲河州都督。」

靳月華很聰明,一下就就猜到了什麼,立刻說道:「萬一賊衆叛亂,我父恐有性命之憂。」

「昔年俘獲劉漢禁兵甚衆,此皆罪人,今救免一部。」邵勳說道:「盡數發往河州。」

劉漢敗亡時,禁軍分散在蒲津關西城、潼關及長安三地,共一萬五千人,並其家屬,編爲汴梁役戶,這會還在洛南地區興修水利。

邵勳打算赦免其中一部分,遷往河州,編爲良民或鎮民,監視乞伏部、禿髮部甚至是河州刺史辛晏。

他實在是找不到能常駐隴右的部隊了。

派誰去呢?真的太遠了。

像當初那樣派黑稍右營去已經不合適,那會右營全是新兵,如今卻成軍數年了,還打過幾次仗,不太捨得。況且,他還準備在大規模度田完成之後,新建黑稍中營呢。

府兵也不合適。

邊塞地區的第一道防線就不能是府兵,第二道、第三道防線佈置府兵還差不多。

思來想去,只有這些罪人、降人可以用了。

但他們是存在叛亂的可能的,所以需要一個相對受信任的人統率。

以靳準爲河州都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說實話,有點對不起老靳,舉目四望,盡皆鮮卑,一不留神就叛亂了。若他掌控不住手裡的部隊,被人殺了是大概率的事情。

「河州都督駐何處?」靳月華擔憂地問道。

「西平郡。”

靳月華眼淚流了下來,這是要和禿髮鮮卑、慕容鮮卑(吐谷渾部)拼命,背後還有乞伏鮮卑,

幾乎身處敵人正中心了。

這是什麼意思?

涼州叛亂和吃飯喝水一樣尋常,她父親死了不可惜唄。

赦免的匈奴禁兵即便全軍覆沒也不可惜唄,

邵勳一看,也有點不好意思,道:「在河州幹個幾年,朕就將他調回來,入臺閣爲官,如何?」

靳月華也顧不得別的了,猛然起身,委屈道:「合着靳家女人就專門服侍你,男人就專門給你賣命。”

邵勳笑了笑。

這個女人很有靈性,極會察言觀色,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稍微「得寸進尺」一些,可以略略「恃寵而驕」,真是把他的性格琢磨透了。

「趁着大軍還在涼州,罪人可從速押往彼處。」邵勳說道:「朕可以將繳獲的財物、牛羊分一些給他們,消解怨氣,剩下的就靠你父的手段了。若還不放心,可從靳部、綦毋部中挑選一些健勇之士,以爲爪牙,朕會給他們授予官職。”

「劉漢禁兵心氣已經被消磨許多了,料不難掌控。況此輩嘗居平陽、長安,沐浴華風日久,其家人且牧且耕,與鮮卑並不一樣。中原若有災患,百姓衣食無着、家業盡毀之時,朕亦會趁機徵發災民發往河州,移民實邊。如此數年,局勢會慢慢好轉的。」

「靳氏的功勞,朕會一直記得。」

靳月華聽到這裡,心下稍安,但眼淚卻更多了,只見她撲進邵勳懷中,道:「你方纔還對我那麼兇。”

手緊緊攬住了邵勳的腰,俏臉埋在他脖頸處,哀婉、委屈、難過的抽泣清晰可聞,聲聲入耳。

邵勳心中愧疚更甚。

若非好大兒們還不夠格出鎮一方,他又何須讓靳準賣命?

當然,即便兒子們能力夠了,也不會這麼搞,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基本部隊,去河州比靳準還危險,但這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

用早飯前,邵勳就收到了報捷文書,喜悅之下,立刻請辛髦、劉鋒、桓溫一起用飯。

三人剛剛吃過,這會卻不敢多言,挨個坐下,端起粟米粥便喝。

邵勳很快吃完,漱口之後,又拿起捷報看了看。

三人幾乎同一時間放下筷子。

邵勳笑道:「涼州平定,朕了了一樁心事。」

說完,目光在三人身上一轉,最後落在桓溫身上。

桓溫眼角餘光注意到了,心砰砰直跳,興奮無比。渾身起了雞皮疙瘩不說,背脊竟然微有汗意「桓卿是隴西都尉吧?」邵勳問道。

「正是。」桓溫感覺聲音微微有些沙啞,心中暗惱自己不爭氣,更感慨權力的誘惑讓人迷醉不已。

「溫泰真是你舉主吧?」邵勳又問道。

「是。」

「去了隴西,可有所得?」

桓溫暗暗平復心情,儘量用沉穩的語氣說道:「秦州雜胡甚多,一旦叛亂,緩急之間難以自保邵勳點了點頭,這是有見識的。

其實秦州就是叛亂風險稍低版本的河州。

士族豪強就那麼幾個,鄉野之間多爲氏羌、鮮卑及少量屠各匈奴。

溫嬌可是沒帶兵就去上任了,活蹦亂跳到現在並不簡單。

「有何解法?」邵勳問道。

「唯有強遷部落一途。」桓溫答道。

「涼州、河州可有需要強遷之部落、豪族?」

「有。」

「哪些?」

桓溫一時間竟然卡殼了,因爲在他看來,涼州豪族、酋長有一個算一個,通通不可靠,全都得遷走。

大梁朝怎麼打下的涼州,作爲親歷者,桓溫再清楚不過了,但這顯然不可能。

看到桓溫那副窘迫樣,邵勳笑了,十七歲的「桓大司馬」還是嫩啊。

「卿有斬將之功,朕該如何獎賞?」邵勳用玩味的表情看向桓溫,問道。

桓溫低下頭,道:「上陣殺敵,乃武人本分,不敢邀賞。」

「怎麼年紀輕輕,卻和王夷甫一樣言不由衷?該是你的就是你的。」邵勳說道:「我兒看中你了,想讓你入秦王府爲中尉,你可情願?」

桓溫心下一緊,腦子都快轉冒煙了,最後艱難說道:「臣嘗視己身,頗覺不足,願在邊塞歷練。」

邵勳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卿有此志,便是不俗,且先隨駕吧。」

「臣遵旨。」桓溫沒有二話,直接應下了。

邵勳旋又看向辛髦,道:「辛晏首倡義舉,乃此戰頭功。朕向許河州刺史不變,罕營兵仍歸其統領。晉興郡改爲罕郡,治罕縣,亦爲刺史駐地,領金城、罕、西平三郡。卿回返之後,

可與辛公明提及此事。”

「遵命。」辛髦應道。

「如此,大事定矣。」邵勳高興地說道。

五月初十,聖駕往西北方向行去。

與此同時,他下令涼州降官、諸部酋豪悉數趕來蕭關覲見。

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814章 風起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862章 衝擊波第922章 因果第1418章 上進通道第1217章 變天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四十章 班師第一十二章 爭第1083章 魚腹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1270章 輯文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十四章 成長第八十章 消息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五章 弒君第1314章 調動(上)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1285章 團聚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263章 貞明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384章 教育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五十章 看望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1306章 相遇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1407章 一路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1280章 眼中的江州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五十章 看望第1347章 押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1133章 看法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1391章 閒居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九章 火併第四十章 班師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1107章 登高第1305章 三人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1246章 觀風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1274章 方法論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1412章 三分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八十四章 一天
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814章 風起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862章 衝擊波第922章 因果第1418章 上進通道第1217章 變天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四十章 班師第一十二章 爭第1083章 魚腹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1270章 輯文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十四章 成長第八十章 消息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五章 弒君第1314章 調動(上)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1285章 團聚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263章 貞明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384章 教育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五十章 看望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1306章 相遇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1407章 一路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1280章 眼中的江州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五十章 看望第1347章 押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1133章 看法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1391章 閒居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九章 火併第四十章 班師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1107章 登高第1305章 三人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1246章 觀風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1274章 方法論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1412章 三分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八十四章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