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祭祖

天色將黑之時,宴席纔算結束。

邵勳站在道口,嘴角帶笑。

一排親兵侍立於側,每人手裡都捧着絹布,見到人就發,男丁領絹一匹,女人小孩領麻布一匹。

如果家裡有五六口人的話,這一下可不少錢了。

邵勳身後還有一輛馬車上面放着一些農家食品。一開始是早年的鄰居送來的,邵勳非得給錢,人家無奈收下了,到了後面,就有人故意來送了,邵勳也不以爲意,溢價收買。

大軍屯駐左近,自然不可能不侵害農田。

邵勳令黃門侍郎樑綜至郡府傳旨,令出常平倉之糧給贍。

地裡光禿禿的一畝給糧二斛,種了冬小麥的一畝給糧四斛,年前撥發下來。

至於隨駕官員借宿的,亦給糧彌補。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邵勳走過修葺一新的曹家橋,隨意看了看。

居然是石橋,看樣子新修不到半年,應是郡裡動工修建的。

帝鄉的官不好當吧?邵勳心中暗笑。

橋頭的老桑樹已經不見了。

這棵樹以前很高大的,不是後世那種專門培育的低矮的桑樹,小時候他還和幾個小夥伴還爬上去摘桑葚吃,結果遇到了蛇,連滾帶爬溜了——那條蛇似乎也嚇了一大跳,竟然沒敢“追擊”他們。

現在鄉里已有傳言,那不是蛇,是龍,而且被邵小蟲抓回去吃了!當年一起爬樹的幾個人可以作證。

邵勳倒揹着手,在鄉間小路上信步走着。他的心情很不錯,甚至還唸唸有詞哼唱着什麼“少小離家老大回”。

衆婦跟在後面,羊獻容靜靜聽了,說道:“他當年還爲我寫過詩呢。”

衆人有些驚愕,更有些羨慕。

“得手後就不寫了。”羊獻容又補充了一句。

衆人忍俊不禁。

邵勳搖頭晃腦,恍若未覺。

軍士們站在田埂上、竹園外、小河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直延伸到不遠處那座高大的門樓前。

邵勳慢慢停下了腳步,指着氣派無比的門闕,笑道:“當年若有此宅,我絕不會從軍。”

山宜男擡頭看着這個宅院,只覺比江南很多士族的莊園還小。宅院前站着一些僕婢,應都是官奴無疑了,卻不知從哪弄來的。

平日裡大概也就他們住在這了,灑掃庭院,收一收莊田產出,自己養自己。

其實挺不錯的自食其力,也不用服侍任何人,更不用納賦役。

“陛下。”僕婢們遠遠行禮。

“辛苦了。”邵勳心情很好,道:“一人賜布帛兩匹。”

說罷,便進了庭院。

看了良久後,悵然若失。

雖說早就知道老屋年久失修,半傾頹半廢棄,東海郡不得不出資修繕,但整成這個樣子還是有點遺憾,一點以前的模樣都找不出了。

片刻之後,他自失一笑,矯情了不是?還給你留着茅草屋、土坯房,你又不樂意了。

繞着房子轉了一圈後,他總算找到了幾絲舊日的記憶。

宅院東北角的水塘還在,聽說養了不少魚。

“陛下,此塘三年一清淤,貞明初清完塘後下了數百魚苗。陛下若有意,明日便可遣人捕撈。”莊宅內有管事一員,乃司農寺下轄的天成宮宮監(正七品)。

是的,邵勳的老宅是有大名的,曰“天成宮”,算是皇帝行宮之一,置宮監一員,丞、主簿各一員。

“甚好。”邵勳說道:“明日做魚羹吃。唔,多準備一些,醃製暴幹,朕帶回汴梁。”

“是。”宮監應下了。

池塘對岸傳來了踩斷枯枝的聲音,那是一隊舉着火把的軍士,正盡職盡責地巡邏着。

軍士後面便是黑乎乎的原野,以及偶爾幾座亮着燈火的農舍。不過沒等多久,這些燈火便都熄滅了,農家睡得早,起得也早。

若無今日發下的賞賜,他們怕是連燈都不一定會點,天一黑就吃完飯睡了。

邵勳暗道,他今天給鄉人們帶來了不少快樂,真好啊……

他來到這個時代,不就是爲了給更多的人帶來快樂麼?

終結無休止的戰爭,讓更多的人擁有自己的土地,讓每個人能佔有更多的糧食、果蔬、布帛、肉奶甚至是香料、蔗糖這類奢侈品。

讓鄉間遍地都是無憂無慮的孩童,讓知識走入更多的家庭,讓後漢以來一點點丟失的土地迴歸中原……

他不是什麼好人,更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他讓這個天下變得更美好的初心始終沒有變過,爲此不惜奮力掙扎,以至於很多人不理解。

他焦躁過、憤懣過、失望過,但在這個靜謐的冬日夜晚,他再一次釋然了。

他們的生活已經在變好了,不是麼?

******

冬月初三,天氣還算晴朗。 寢園之外,數十人畢恭畢敬地大禮參拜。

起身之後,一人領了兩匹絹散去。

他們是看守邵氏祖墳的百姓,一共十戶人,就在旁邊安家,各自分配了田地,免賦役。

其實是一樁好活計,種田之餘清掃下寢園就行了,至於祭祀,那是天成宮監的活,都不用他們動手,還能分點祭品。

園內植滿了蒼松翠柏,乍看如軍陣。

天成宮的官員們已上好了貢品,侍立一旁靜待。

邵勳先來到祖父母的墳塋前,看着高大的墓碑,碑上有銘文:“蓋聞星芒拱北辰,其輝雖遠;川瀆歸東海,其源實深。惟公諱寅,東海朐人也……

公少執戟而耒耜在肩,壯荷戈而鐮枷隨鐙。春耕隴畝,蓑衣猶佩箭箙;秋刈黍禾,草履尚系脛縛。晝則驅牛南畝,鞭梢驚起戍鴉;夜則秣馬北屯,刁斗震落場谷。三更補甲,燈前妻紉百衲;五鼓點卯,竈頭兒煨半薯(薯蕷)。

及至解甲歸田,形骸雖倦,肝膽猶熱。課桑麻於故隴,訓禮義於柴扉。檐滴春雨,常述關塞積雪;竈燃秋秸,每言金柝寒霜。雖身墮泥塗志存霄漢;縱名湮簿牘,氣貫虹霓……

嗚呼!煙橫隴樹,空聞戰馬悲鳴;露冷泉臺,永絕徵人返旆。今有孫皇,承基踐祚。憶昔年豆燈絮語,恍如昨夢;撫此際冕旒十二章,淚灑玄宮。乃敕有司:營墳象祁連之嶂,植柏成細柳之營。更鐫貞石,以昭遺烈。”

看完後,他繞着墳室走了一圈,最後又來到碑前,恭恭敬敬奉上貢品,然後揮手遣散了衆人,獨自坐在墳前。

北風掃地,嗚咽不已。

邵勳的思緒天馬行空,一時間不知飛到了何處。

良久之後,他笑了笑,輕撫着墓碑,道:“不負老邵家了,至少保有數代富貴。數代之後——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說罷,他站起了身,讓嬪妃皇子們進來。

從禮法上來說,嬪妃是沒有資格祭祀的,只有皇后庾文君才行,不過邵勳也不是什麼講究人,更何況他也沒讓羊獻容等人祭祀,只是讓她們在一旁看着罷了。

漢王、蜀公、宋公、涼城郡公依次上前,祭拜曾祖父。

其他人倒沒什麼,涼城郡公元真則有些激動。

他可不姓邵,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其實還是有那麼點在意的,不過父親從來沒把他當做外人,也讓他一路跟來祭拜曾祖父,這讓他心中暖意融融。

“慕容氏有這個規矩麼?”王氏小聲問道。

段氏大窘,片刻之後,輕聲回道:“還沒有。”

王氏有些驚訝:“我聞慕容廆大力推行中原法度,不意竟這般。”

段氏看了王氏一眼,道:“平城、盛樂祭拜拓跋力微、沙漠汗麼?”

王氏抿嘴道:“亦不曾。”

段氏嘆了口氣,道:“身在此間,頗不自在。”

“你我懷着邵家骨肉,讓曾祖父見見重孫們怎麼了?”王氏促狹道。

段氏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王氏認認真真打量了下段氏,道:“比起之前,你有些變化了。”

段氏臉色一白。

她今天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渾渾噩噩就跟來邵氏先祖寢園了,好像也沒人催她她腦子糊塗混亂之際,下意識就來了。

應是懼怕樑帝責備,不得不來。

另外,好像也有那麼點想讓未出世的孩兒得到先祖祝福、庇佑的想法……

午後時分,邵勳一行人離開了寢園,沿着旁邊的一條小河,隨意走着。

鬱洲島置浦開港之事,他已經想好了,定然是要施行的,不但開港,還要設縣。

此島又名田橫島,乃漢初田橫率五百壯士逃亡藏身之地,週迴數百里,有田疇漁鹽之利。而且水文狀況良好,乃後世江蘇不多的良港之一。

走向海洋,依此時的生產力而言固然諸多勉強,但開個頭總是沒錯的。

一代代進步嘛,功成不必在我。

況且,從江州南部甚至交廣運輸貢物、奇物至北方,走陸路頗多不便。

昔年宣城陶氏世鎮交州,死後子孫扶棺回鄉,因爲道路難行以及兵亂,甚至走了六年。

當然,正常來說不必如此,一年時間怎麼着也到了,可運輸貢物的人路上死傷可也不少——主要是病死。

真以爲開發程度很低的南方陸路很好走呢?

開了這個港,也算給家鄉百姓做了點貢獻吧,至少商業上的收入是少不了的。

人這一輩子,還是要在老家圖個好名聲的。

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830章 左中右第1107章 登高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一章 徵辟第1281章 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1433章 民情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1355章 平頂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969章 王政(上)第三章 潘園第1260章 萬象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1127章 探親(上)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七章 文昌殿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823章 朝賀第1018章 風角第799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940章 代理人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五章 程府宴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1428章 馬與人第1149章 攪動第十二章 無題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266章 教導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080章 邊界線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1119章 晉祠第863章 震盪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169章 門路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1233章 門路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1297章 青州第1108章 山城(上)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1398章 清明(上)第969章 王政(上)
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830章 左中右第1107章 登高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一章 徵辟第1281章 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1433章 民情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1355章 平頂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969章 王政(上)第三章 潘園第1260章 萬象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1127章 探親(上)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七章 文昌殿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823章 朝賀第1018章 風角第799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940章 代理人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五章 程府宴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1428章 馬與人第1149章 攪動第十二章 無題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266章 教導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080章 邊界線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1119章 晉祠第863章 震盪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169章 門路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1233章 門路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1297章 青州第1108章 山城(上)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1398章 清明(上)第969章 王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