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

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

“種糧之事,你等爲之,休要打攪老夫。”壽春城東淝水之畔,孫佐對隨從擺了擺手,然後繼續聽面前一老嫗說話。

“野蠶太多了,漫山遍野都是,沒人要啊,不值錢。”老嫗絮絮叨叨,臉上還帶着點詫異。

雖然口音很難懂,要人“翻譯”,但孫佐還是很感興趣,隨後拿起一個蠶繭,仔細看着,問道:“一年能收多少野蠶繭?”

這下不用老嫗說了,陪同翻譯的官員直接答道:“一年一萬多石總有的,多得很。”

“吃什麼?”

“自食槲葉成繭,大如柰,色綠。”

“郭義恭《廣志》言‘(青州)柞蠶食柞葉,可以作綿’,便是此物吧。”孫佐說道。

柞樹、槲樹,各個地方叫法不同。

其實何止青州、淮南東吳那邊都有過這種野蠶,只不過未必吃這種葉子了。

“河南民戶,年納綿三斤。”孫佐感慨道:“而淮南一年撿拾野蠶繭便有數十萬斤。綿可做綿衣,惜北地民人天寒之時苦無禦寒衣物。這不就是錢麼?滿地都是。”

“記下來。”他轉過頭,對一名年輕子侄說道。

“殺!殺!殺!”淝水東岸傳來一陣濃烈的喊殺聲,嚇了孫佐一跳。

定睛望去,原來是銀槍中營的士卒被拉到八公山操練。

“就知道打打殺殺。”孫佐悻悻地說了句:“老夫可是在爲天子趟出一條坦途大道。”

“知道怎麼寫麼?”孫佐又看向侄子孫鬆,問道。

“野蠶自食槲葉成繭……”

“回去要與諸州士人清談的,可不能這麼寫!”孫佐臉一正,道:“野蠶繭遍地,俯身可拾,不下二百萬斤,直抵數十萬戶民人一年綿租。土人嘗言‘此物淮南非多江南多’,而江南卑溼,民不用此物,棄若敝履。若販回北地,石崇、王愷亦不及我富。”

孫鬆目瞪口呆。

孫佐嘿嘿一笑,若無我勠力經營,羊夫人焉能如此受寵?

他很快便與老嫗作別。臨行之前,給了人家一匹絹作爲報酬。

淮南、江南是比較落後的,幾乎見不到品相這麼好的絹帛,一匹足夠老嫗用很久了。

吃罷午飯後,孫佐又走了幾處,隨意問詢。

孫鬆跟在後面,不停地記錄。

而就在這種記錄中,一個莊園的雛形便展現了出來。

八月二十日,孫佐回到了壽春,少府少監曹嶷也抵達了此處。

此人六月還在平城,兩個月後就來壽春打前站,端地賣力。

不過,他見到早上起霧,便有些疑忌,懷疑這是瘴氣。

“曹公勿憂,這是霧。”楊寶站在船頭,大笑道。

說話間,輕舟已順着黎漿水拐入了芍陂。

陂中已有十餘艘舟船,每船載有二三十名兵士,皆挎刀持弓,嚴陣以待。

曹嶷看了,不由得有些緊張。

“放心,江東水師已退。”楊寶說道:“廬江或有性習水戰之人,但多在南邊,北邊甚少。縱有,亦可搏戰。”

“看到那邊的水門了麼?”他手一指,道:“那便是鄧艾治芍陂時所修大香門。東吳全琮曾將其挖斷,芍陂屯田一片汪洋。晉時淮南相劉頌將其修復,故又可屯田,惜無人。”

“今得陽泉,芍陂北邊無憂。今冬但疏浚溝渠,恢復舊田即可,明年開春後便可耕種。”

“若賊人水軍再來,則如何?”曹嶷問道。

“張都督有意入冬後攻廬江。”楊寶說道:“賊人必在合肥重兵設防,攻廬江可出人意表。若能得手,還可全有芍陂之利,豈不美哉?”

“夏天打了,入冬後還打?”

“夏天不該打,入冬後正該打。”楊寶滿不在乎地說道:“兵,多得是。”

曹嶷無言可對。

“以後便在鄧艾舊田處屯墾。”楊寶說道:“若糧食能積滿邸閣,還能調來更多兵。”

曹嶷仔細看着煙波浩渺的芍陂。

依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概只能屯田五千頃。

如果能妥善修治陂池、灌渠,則能增至萬頃。

芍陂最多能灌溉的農田應該不會超過二萬頃。

但這已經很驚人了。

按照天子的計劃,稻麥輪作,一年兩熟。而這種能充分灌溉的農田收成往往很高,按五千頃計,初期一年都能積累五百萬斛糧,耕作個幾年後,還能大大增加。

有此糧草,定然能支持大規模的戰爭,在淮南地區攻城略地並非沒有可能。

卻不知道南朝督淮南軍事的是誰了,今後幾年,他不會有安生日子過的。

八月二十二日,曹嶷回到了壽春,立刻開始撰寫奏疏,發往洛陽。

******

秋雨淅淅瀝瀝洗淨了洛陽的塵埃。

政事堂內,丞相王衍拿起一封信,仔細看了好幾遍。

“茂弘啊茂弘,人力有時盡,休要掙扎了。”王衍嘆了口氣,將信件放下。

僑郡土斷,從長遠來看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這事怎麼看怎麼小家子氣。

昔年劉弘鎮荊州,來了不少流民,他直接開禁山澤。山澤不夠,將張昌之亂後產生的荒地授予流民。所有流民戶口盡數編入本州、本郡。

但到了江東那裡,卻必須置僑郡了,是何道理?

當然,江東情勢複雜,他不好隨意妄言,但王導辛苦裱糊,他卻能政令通暢,兩相對比之下,心中還是很舒爽的。

“天子至何處了?”王衍喊住在旁邊整理檔籍的令史,問道。

“已至弘農。”

“怎生如此之慢?”

“兩位靳美人懷有身孕,故行程稍慢。”

王衍一聽,揮了揮手,示意他知道了。

起身到廊下欣賞了片刻秋雨後,王衍又慢悠悠地踱回了殿中,坐在邵勳特意爲他打製的書桌之後——省得跪坐。

單于都護府左長史何倫請於平城置坊市。

坊自然就是洛陽、鄴城、汴梁三地的裡坊,乃圍牆圈起來的宅院區。

坊與市聯繫在一起,顧名思義,用圍牆圈起來的集市。

之所以議置坊市,實源於一次奴婢買賣。

涼城大農徐澄之送了千餘奴婢至平城,少府少監曹嶷出錢欲買。按照慣例,無分男女老幼,一人兩匹雜絹——其實是一種產自河東、平陽的絹帛。

曹嶷以其所攜清河絹、河內絹柔且密爲由,提議一匹絹購一人。

徐澄之一開始答應了,但需請示代國太夫人王氏,最終竟被駁回,理由是西域胡商不認爲一匹清河絹、河內絹能值兩匹河東雜絹。

奴婢買賣最終沒做成。

這事其實很正常。

河東、平陽二郡本就不止一種絹,其餘各郡也不止一種。

王衍沒仔細數過,但大梁疆域之內幾百種絹帛總是有的。

有的硬一些,有的軟一些。

有的密一些,有的疏一些。

有的染過色,有的沒有。

有的帶彩絲,有的沒有。

有的甚至夾着麻或兔毛編織,有的全部是蠶絲。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絹帛這種東西,做出來本就是給人穿戴用的,自然依據用途不同織造不同種類的絹了。

再者,織工手藝有好壞織法也不一樣,自然絹帛價錢就不一了。

更別說還有新舊之分,一年絹和三年絹價錢天差地別。

你拿絹帛當錢用,說值一千錢,我說只值五百,爭執不休,屬實正常。

說白了,這種東西就不適合拿來當錢用。

但少府監庾敳不依不撓,勃然大怒,聽聞在官署裡罵了許久,話說得很難聽,總不離男女之間那點事。

王衍聽了只想笑,今上什麼德性還不知道嗎?一把年紀了,氣大傷身啊。

庾敳應該也上疏攻訐王夫人了,因爲天子知道了此事。

而他的應對之法讓王衍驚訝無比,天子居然要舉辦一場清談,召士人及商徒參會。

王衍思慮良久,總覺得這事不簡單。

或許並不僅僅與做買賣關聯,還有其他事情,且是天子多年來一直謀劃的某件事。

他猜不透,但非常好奇,迫切想知道天子在玩什麼把戲。

他總覺得,天子在將矛頭對準江南後,愈發不掩飾自己的意圖了。

“不幹正事!”王衍暗暗腹誹了一句:“些許阿堵物,比得了收拾天下重要麼?”

不過,交代下來的事還是要辦的。

王衍仔細想了想回憶印象中哪些士族家裡是做買賣的,結果發現,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

比起二三十年前,現在做買賣的士人是真的多。

賈南風亂政以前,天下大抵太平。在那會,太原王氏算一個,濟陰卞氏算一個,連帶着他琅琊王氏,都經營着一門或好幾門買賣。

但終究莊園遍地、塢堡成羣,大部分豪族還是自給自足,除了鹽鐵之外,有求於他人的少之又少。

畢竟,這就是士人的最高追求啊:自給自足,不求人。

樑國二十郡度田之後,事情慢慢起了變化。

很多豪族再也無法維持以前的莊園,開始習慣去集市上買東西了。

你別說,老妻郭氏養匠人做金銀器,行銷遠近,獲利頗豐。而在以往,莊園主多讓自家金銀匠人打製各種器具,幾乎不會去市上買,除非來了一批充滿異域風情的貨品。

今年又有十九郡在度田——其實去年已經清理過一次了,但天子不滿意。

度田完畢後,誰敢說天下會變成什麼樣?

王衍看不清,只覺有些迷茫,他好像已經漸漸跟不上天子的步伐了。

八月底,洛陽西郊出現了一支龐大的隊伍。

所有人都知道,天子西巡結束,返回了忠誠的洛陽。

(白天有事,第三章晚上,應該不會太晚。)

第967章 新丞相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1257章 行田(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1303章 九月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186章 劫難第978章 登基(下)第970章 王政(下)第1042章 挑選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030章 補救(下)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1408章 無題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八十章 “滾”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四章 王第958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一章 縣令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954章 結算(下)第1399章 清明(下)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1399章 清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955章 亮子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十二章 無題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1434章 新家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四十一章 怨言與崩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863章 震盪第十九章 都督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二章 行路(下)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五章 程府宴第1246章 觀風第十九章 都督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271章 道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1301章 控制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五章 巡河(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290章 話聊第1428章 馬與人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1433章 民情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981章 家事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836章 過河!第三章 潘園
第967章 新丞相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1257章 行田(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1303章 九月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186章 劫難第978章 登基(下)第970章 王政(下)第1042章 挑選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030章 補救(下)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1408章 無題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八十章 “滾”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四章 王第958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一章 縣令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954章 結算(下)第1399章 清明(下)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1399章 清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955章 亮子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十二章 無題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1434章 新家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四十一章 怨言與崩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863章 震盪第十九章 都督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二章 行路(下)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五章 程府宴第1246章 觀風第十九章 都督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1271章 道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1301章 控制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五章 巡河(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290章 話聊第1428章 馬與人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1433章 民情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981章 家事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836章 過河!第三章 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