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

前往蕭關路上的時候,邵勳收到了南方的消息。

四月初及四月中旬,祖約派出了兩批使者抵達建郵,訴求都是一樣的:要賞賜、要搬遷家人。

令人震驚的是,第二批使者都抵達幾天了,建鄴朝廷居然還沒正式討論這件事情。也就是說,第一批使者呈遞上去請求後,可能被壓下來了,或者這件事就不是建郵朝廷最關心的事情,彼時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這樣也好,邵勳懶得多關注了,因爲他也有更重要的事情。

五月初十啓程,一天後抵達縣。

着名的隴山或者說隴坻就在縣西數十里。

大軍完全是沿着水河谷在行走。

河谷不是很寬闊,但依然開闢了大量農田。

邵勳大部分時間並不乘坐馬車,而是策馬于山間河谷之中,仔細查看當地民生。

「過了雍縣往西,河谷地就是最寶貴的,爭奪甚是激烈。」邵勳馬鞭指着左右兩側的山上,說道。

四子部裕、五子邵彥、六子邵瑾跟在後面,舉目遙望。

山間旌旗密佈,可看到正在行走的大隊軍士。

稍遠處,偶爾見得一個塢堡。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是戎氏的塢堡,先前跑到草壁鎮獻糧十萬斛、牛羊五千只,以贊軍需,甚至還塞了兩個家族嫡女,都是模樣周正的,被邵勳婉拒了。

戎家現在就是一個土豪。

祖宗戎賜,曾以都尉身份追隨劉邦擊破項羽,食邑八千戶,後獲罪敗落。漢宣帝時,徙長安,後漢年間,復徙至扶風,地位大不如前。

在胡人大舉涌入關中後,戎家窮則思變,開始構築塢堡,經營莊園,操練部曲,並與周邊胡人酋帥來往。

甚至於,戎家部曲莊客中都有不少胡人,不過誰關心呢?以後編戶時,漢人莊園裡的胡人都是漢人,胡人部落裡的漢人全是胡人,朝廷根本不會仔細分辨,

也無從分辨,因爲他們自己都說不清祖上是漢還是胡,只能這麼簡單粗暴。

「樑奴,雍、、陳倉三縣是你的食邑,此景此景,可有感觸?」邵勳問道樑奴策馬上前兩步,道:「陛下一一邵勳瞪了他一眼。

「阿爺,戎家這塢堡不下一千五百家,或有兩千家。」樑奴說道。

「三縣黃冊上只有五千戶,你覺得準嗎?」邵勳問道。

「定然是不準的。扶風羌胡作亂,動輒數萬人,這就不知道多少戶了。而禍亂之源,便在西邊諸縣。」樑奴說道:「昔年姚弋仲率羌衆東遷,跟隨者數萬人,於榆眉耕牧,如此數年,部衆不但沒有飢困而散,反倒愈發興旺,可見一斑。」

榆眉在雍、之間(今陝西千陽縣附近),姚弋仲挺進至此,成爲關中實力派,被匈奴冊封爲平襄公。

現在姚弋仲走了,這塊地被朝廷收取,大部劃歸草壁鎮。

而說起戶籍,那就是黑色幽默了。

晉太康盛世時,扶風六縣戶二萬三千,然經歷了晉末常年戰亂、天災,去年朝廷派人查扶風郡戶口(非度田),得二萬五千戶。

其實本來還是報二萬三千,但黃冊原件上有塗改痕跡,在郡、池陽二縣名下各加了一千戶,變成了二萬五千。

邵勳直接把扶風太守撤了,以京兆人金昭惠爲扶風太守,原因是你糊弄我都不願意費心。

金昭惠據說是前漢名臣金日禪後人,乃漢獻帝時充州刺史金尚玄孫。父金道震,普武帝時任揚州別駕,然後就安家在那邊了。

金昭惠有個長兄叫金昭明,現任晉廷兵部郎,三弟金昭顯在建鄴治產業,老二就是金昭惠了,全家早早就跑回了長安。

劉漢滅亡後,出任池陽令,這會又由樑芬舉薦,升任扶風太守。

金氏也是京兆郡一大豪族,作爲金日後人,居然沒人出仕劉漢。

「六弟,這些豪族就是欠打。」燕王邵裕大聲道:「阿爺若願給我幾千精兵耍一耍就好了,六弟的食邑我來清理。」

邵勳一馬鞭抽了過去,虎頭好像早就防着這一招了,電光火石間縱馬一躍,

閃開了。

「過來。」邵勳招了招手。

邵裕嘿嘿一笑,又策馬而至。

邵勳一鞭子抽了個結結實實,然後讚道:「騎術不錯,有爲父當年的風範了。」

「還差得遠呢。」虎頭嬉皮笑臉道。

倒也沒誇張。

父親現在還騎得烈馬,開得硬弓,騎術更是甩他很遠,便是軍中好手都讚歎不已。

「你都開府了,至今不重府事,僚屬都沒徵辟幾個,何也?」邵勳問道。

「兒缺錢了,丞相就給我錢用,不急。」虎頭笑道:「跟在爺孃身邊,幫襯兄弟姐妹,蠻好的。

邵勳搖頭失笑,這個兒子性格隨他娘,勇武隨他。

樑奴也笑了。

諸兄弟中,他和虎頭還是比較親近的。

邵勳又看向六子,問道:「而今大軍還在,你若不抓緊清理戶口、田地,悔之莫及。」

邵瑾立刻回道:「父親放心,兒已在扶風招攬了幾人入府爲官,有此輩協助,料無大礙。今已清得三千餘戶,離萬戶已是不遠。」

樑奴是秦王,食扶風郡西三縣。雖然只能享受食邑的租賦收入,不能插手政事,但按照魏普以來的傳統,他還是喜歡在這虛封的封地內拔擢人才。

而這些人才,心理上對他有天然的向心力,認爲自己是秦王的「國人」,這就是雙向奔赴,皆大歡喜。

「爲你的食邑,侯飛虎在扶風、略陽間又打了兩仗。」邵勳說道:「你其他兄弟可沒這等好處,便宜你了。」

說罷,一揮馬鞭,疾馳而去。

三子緊緊跟在後面。

一時間,河谷中滿是騎軍馳騁之聲。

遠近塢堡、部落聞之,震駭不已,幾以爲朝廷秋後算賬來了。

路途之上,邵勳下詔:分涼州之敦煌、晉昌、高昌三郡置沙州,以郗鑑爲沙州刺史,領玉門護軍、戊已校尉。

又以撫軍將軍侯飛虎爲都督涼、沙二州諸軍事,領涼州刺史,兼西域都護府大都護。

聯繫之前的任命,邵勳顯然是把涼州地區分爲了兩部分,即河西和隴右。

隴右由辛晏、靳準分掌,河西則由侯飛虎一言而決。

上層格局定下來後,就是中下層了。

******

五月十八日,蕭關城下,以安定太守垣喜爲首的一衆官員早就恭候多時。

垣喜跟隨邵勳多年了,本在黃頭軍爲督軍,現任安定太守,爲他鎮着這個胡漢交雜之地。

他恰好又是鄰郡秦州略陽人氏。在垣延因病故去後,垣喜這個曾被賜姓的家奴居然正兒八經入了垣氏族譜,且重開一頁,也是離譜。

而也正因爲此,曾經幫助匈奴的略陽垣氏避免了東遷的厄運,仍留在本地。

垣喜及一衆官員身後,還有樑、皇甫、胡、楊、席、伍、張等豪族耆老。

這個「張」,便是張軌、張駿宗黨所在了,位於烏氏縣(今固原東南、平涼西北,戰國時烏氏戎故地,秦時開疆所得)。

隨駕大軍一部早已提前兩天抵達,將蕭關城池及遠近山頭都佔了下來,佈設了好幾道防線,紮營立寨,戒備森嚴。

此刻又有一隊接一隊的軍土、一輛又一輛馬車駛近,

衆人細細盯着,待見到天子御攀時,紛紛拜倒於地,齊聲道:「吾皇萬歲。」

御攀停在了蕭關城外數十步,邵勳下了馬車,左右看了看。

蕭關地勢很高,堵着一處山間隘口,防備敵人自西北邊襲來,突入涇水河谷當然,如此複雜的地形,不可能只靠一個蕭關堵住,保守估計得建縱貫南北數百里的七八個關隘。

此關也只是堵住了相對好走的一條路罷了,軍事價值一般,象徵意義倒挺大。

「都起來吧。」邵勳雙手虛扶,道。

衆人齊齊起身。

邵勳也不入城,只上前幾步,看着太守垣喜,笑道:「想當年,垣卿是朕帳下第一個敢肉袒衝鋒的勇士。時過境遷,今已是一郡之守。」

垣喜再拜,道:「若無陛下,臣不過一介奴婢耳。今得尊位,便已光宗耀祖,死而無憾。」

「無卿,安定不定矣。」邵勳一把拉起垣喜,道:「且爲朕一一引薦安定英才。」

「臣遵旨。」垣喜應道。

尚書左僕射樑芬站在後面,靜靜看着家鄉的山山水水。

年少之時,武帝裁撤郡兵。安定情勢複雜,不願裁撤,但也不能公然對抗,

於是輪番徵發豪族私兵守禦關塞,樑芬就曾帶着梁氏部曲守過蕭關。

數十年過去了,梁氏在沉寂多年後,又一次接近了權力的中心,家族在安定的地位愈發穩固。

他沒什麼不滿的了。

或許,女兒一天天變大的肚子是他唯一的憂愁來源。

想到這裡,老樑不由得怒視了下邵勳。

全忠你還有心思與安定士人談笑風生,吾女懷有身孕之事一旦暴露出來,就是天大的醜事,老夫都找聾啞人暗中照料吾女了,你能不能省點心?

通事舍人龐覺走了過來,找到了隨駕官員中地位最高的樑芬,低聲稟報道:「僕射,護匈奴中郎將靳公已率五千騎,護送武威降官數十人過河,離此不過三日路程。」

「張駿可在其中。」

「在。」

「好。」樑芬點了點頭,道:「此事老夫已經知曉。」

舍人行禮退下。

樑芬看了此人一眼。南安龐氏族人,同樣是他詔舉的,乃漢時龐德後人。

前頭邵勳已經入城了。

樑芬想了想,又喚來一人,問道:「姚弋仲怎麼還沒來?」

「楊難敵聽聞聖駕西巡,嚇得魂不附體,遣使請降。姚公令其至蕭關面聖,

難敵本來答應了,後又反悔,姚公遂遣兵征討。此事陛下也是知道的。」

樑芬唔了一聲,揮手讓人退去。

西邊這個情形,實在太脆弱了,彷彿有點火星子就能燃燒起來。

天子西巡是必要的。

樑芬甚至想勸他往天水走一走,收攏一些豪族、胡酋子弟,哪怕只是讓他們當親兵、侍衛都可以。

花錢少,卻又能安撫人心,不做何待?

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835章 勝利!第1237章 喪第二十四章 幫你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899章 決意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1218章 威逼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1348章 國防義務(月票加更6)第1235章 擺爛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1413章 辭行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章 消化(上)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910章 放棄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1274章 方法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897章 對策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1279章 摸底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十四章 成長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1434章 新家第1419章 分不清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26章 閒言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864章 試點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991章 面見(下)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1035章 賭神(下)第1203章 歸來第1413章 辭行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1431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二百章 蛻變第1389章 雙贏第1234章 心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七十九章 白櫻桃下紫綸巾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1075章 水戰(下)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292章 陪伴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978章 登基(下)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1218章 威逼第1100章 取捨第九十九章 結交
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835章 勝利!第1237章 喪第二十四章 幫你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899章 決意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1218章 威逼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1348章 國防義務(月票加更6)第1235章 擺爛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1413章 辭行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章 消化(上)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910章 放棄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1274章 方法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897章 對策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1279章 摸底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十四章 成長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1434章 新家第1419章 分不清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26章 閒言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864章 試點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991章 面見(下)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1035章 賭神(下)第1203章 歸來第1413章 辭行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1431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二百章 蛻變第1389章 雙贏第1234章 心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七十九章 白櫻桃下紫綸巾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1075章 水戰(下)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292章 陪伴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978章 登基(下)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1218章 威逼第1100章 取捨第九十九章 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