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兩座城市

第1071章 兩座城市

臨近年底時,諸府衙的節日氣氛愈發濃厚。

打仗麼,和南渡士人有關係,但關係又沒那麼大,正所謂過一天算一天,哪怕明天就要死了,也得先把今天的日子過完。

山瑋又一次入宮跑官不但沒能成功,還被那個氣勢日盛的從妹給訓斥了一通。

她先苦口婆心地說起丹陽尹之職如何重要,然後再談及朝中並無合適的官位,總之就一句話:沒戲。

自家人知自家事,山瑋很清楚,從妹還有一句話沒講:他才具平平,不適合擔任臺閣重臣,搞不好就爲山氏家族帶來災禍。

訓斥結束後,山瑋就灰溜溜地回到了衙署之中,與一天到晚閒得發慌的杜乂訴苦:“便是降了邵賊,他給的官都比丹陽尹大。”

說話間,小吏們進進出出,捧進一堆堆公函,又取走已經處理完畢的。

難得山公在衙署上直,積攢多日的公務得趕緊處理了,尤其是和軍務相關的,免得明天又找不着他人。

事情就是這麼離譜,戰事都火燒眉毛了,山瑋要麼想着跑官,要麼直接去飲酒作樂,以至於六十萬斛軍糧、十萬支箭矢都拖延了旬日才裝船發走。

“你家被抽丁沒?”山瑋筆走龍蛇,一目十行,飛快地將公函處理完畢,隨口問道。

其實,大部分公函都沒怎麼看,直接就準了。這種處理公務的速度傳出去,又要被人吹捧爲“能臣”了——我十天不見人影,回來一天就把積壓的公務處理完了,任誰都得讚一句“大才”啊。

“抽了一隊五十人。”杜乂說道。

“我家抽了百人。”山瑋嘆道:“送去荊州,不知道能回來幾個。”

“府君,荊州到底如何了?”杜乂忍不住問道。

他職級有點低,郡丞又沒有具體職掌,難免消息閉塞,於是逮着機會就問。

山瑋擱下筆,揮了揮手,讓小吏們都退出去,然後說道:“實不相瞞,喪師失地,一塌糊塗。我看最好的結局就是保住江陵,襄陽是丟定了。不過,就算保住了江陵,那也就是一座城而已,城外不知道被禍害成什麼樣呢。經此一遭,南郡不知要多久才能緩過氣來。你沒在江陵治產業吧?”

“沒有。”杜乂苦笑道。

“沒有就好。”山瑋說道。

他也不是隨便問的,因爲有太多關西人南下後去了襄陽、江陵了。襄陽亂起之後,這些人又跑去江陵、武昌。若杜乂在江陵、武昌有產業,山瑋一點不奇怪。

“陶士衡其實是個明白人。”山瑋又道:“守襄陽就是條死路。讓圍攻襄陽的邵賊大軍南下又如何?十萬和二十萬有區別嗎?人多了也施展不開啊,反倒還有疫病、斷糧之憂。朝中有些人啊——”

說到這裡,山瑋搖頭笑了笑,旋又似乎想到了什麼,道:“慕容氏已經開始攻打宇文鮮卑了。”

“這麼快?”杜乂驚訝道。

“與朝廷無關。他們自己要打。”山瑋說道:“十月間就大肆抄掠高句麗,所獲頗豐。現在回過頭來打宇文氏,高句麗人不敢動的,被打怕了。”

“我看邵……邵賊也不會管宇文氏死活。”杜乂說道。

“難說。”山瑋想了想後,笑道:“管他呢,後天備車,隨我出城,帶你去個好地方。”

“多謝明公提攜。”杜乂諂笑道。

山瑋哈哈一笑,將手頭最後一份公文批完、用印。

許是最後一份了,他稍稍看了看。

吳興沈氏連吃敗仗,請降。

擺出這副姿態後,原本幫着朝廷對付沈氏的江東豪族也停止進兵了,紛紛幫着沈氏求情。

事情就是這麼操蛋!朝廷捏着鼻子也要認了。

沈氏爲了自贖,將派五千部曲私兵西行,加入荊州戰場,爲朝廷廝殺。

這場鬧劇基本到此爲止了。

吳興沈氏只需交出沈充一家即可,甚至於,很可能只有起兵造反的沈充一個人需要死,其他人都能活命。

當年義興周氏就是這麼處理的,沈氏也不例外。

而有了沈傢俬兵,再加上顧陸朱張及建鄴豪門湊的三千兵,晉廷又可往荊州發送八千兵馬,堵住陶侃的嘴,省得他再三番五次要求增兵。

這些兵雖然有一定戰鬥力,但野戰多半很難敵得過邵兵,只能守守城,或者在水師協助下搞些突襲罷了。

“沈家這一關算是過了。”山瑋扔下公文,道:“不過,淮浦陳氏留在建鄴的族人卻沒這麼好命,他們死定了。最好的結局也是發配交州。”

杜乂有些嘆息。

淮浦陳氏舉衆而降之時,很顯然已經放棄留在建鄴的族人了。事情比較倉促,沒辦法安排妥當了。

他只是有點兔死狐悲之感。

對士族來說,戰爭果然是最大的噩夢。它能讓你不體面,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

“淮浦陳氏之事,京中竟無人說情?”杜乂忍不住問道。

“怎麼沒有?”山瑋冷笑道:“不過沒用。小家族而已,門路不廣,人脈不多,雖說是士族,可比起吳興沈氏還要慘。”

說完,山瑋站起身,突然又有些感慨:“我那從妹也是個狠人。不過她也沒辦法別人可以降,她降不了。”

“未必。”杜乂心裡說了一句。

山皇后如此年輕,若被邵太白擄去,不生幾個孩子能脫身?

“走了,先用飯去。”山瑋不想幹活了,一邊走,一邊說道:“弘治,我和你說,那個姓馬的死了。”

“哪個姓馬的?”杜乂快步跟上,問道。

“就是今上生母之夫……”兩人聲音漸漸遠去。

******

晉廷竭盡全力,江東大族也多番支持,臘月間的長江江面上,舟楫林立,船隻往來不休。

而地處沔水之濱的襄陽,則好像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般。

進入臘月之後,樊城遭到了兩次攻打,但都沒什麼結果。

荊州幕府參軍毛寶手下只剩三千人左右了,士氣低落得可以,每個人都明白他們必死無疑了,除非援軍前來解圍,或者投降樑國。但後者面臨着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即他們投降後命運無法掌控,搞不好就被髮配到幽州或涼州了,此生再也無法和家人見面。

襄陽城也被攻了一次。

城中還剩六千餘兵,但其中約兩千人是豪門僮僕或市人,襄陽太守鄧嶽不太信任他們的忠誠,更不信任他們的戰鬥力,處於兩難之間。

另外,襄陽不是什麼大城,事先也沒囤積太多物資。軍糧撐死吃到二月中旬,或許搜刮百姓餘糧還能多堅持一些時日,但在補給和援軍送不進來的情況下,又有什麼意義呢?無非早死晚死的區別罷了。

這個時候,鄧嶽藉口議事,將那位叫楊覃的幕僚留了下來。

“上下二洄現在駐滿了樑兵,你家的宅院、地產怕是要不回來了吧?”與楊覃相對而坐後,鄧嶽問道。

問話時,不着痕跡地打量着楊覃。

楊覃也是老狐狸了,知道鄧嶽在試探,於是立刻說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國事至此,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扼腕嘆息,楊氏損失點家業,又算得了什麼呢?”

鄧嶽聞言,一臉敬佩之色,道:“北兵南下,破家者衆矣。邵太白行事如此酷烈,想必荊地豪族人人痛恨,定要死戰到底。”

楊覃心中一動,道:“府君所言極是。不過,吾聞邵公行事頗有章法,許是未及約束,下面人胡亂施爲也不一定。”

鄧嶽有些沉默。

話說到這裡,很多東西其實已經很明瞭了,兩人也對對方的態度有了一定的瞭解。

楊覃悄悄看了眼鄧嶽,試探道:“邵兵在城外誇口,攻破了紀南城,抓了南郡陶府君,此事未必爲假。如果樑帝願意……”

話說到最後,有些含糊不清。不過,聰明人就當聞絃歌而知雅意,有些事情無需說得太清楚,稍稍點一下就行了。

鄧嶽聽了,只“唔”了一聲,沒接茬,但觀其神色,顯然已經記在心上了。

“君素有才智,可知荊州戰局會如何?”鄧嶽直接挑起了另一個問題。

楊覃胸有成竹,道:“朝廷最多和東吳一樣,保住能保住的地方,如沔水以南、長江以北因雲夢澤的存在,東吳就固守住了。而也正是因爲這些軍城的存在,吳人才敢遷都武昌。不過,東吳能保得江陵,國朝不一定。”

“哦?爲何這麼說?”鄧嶽頗感興趣地問道。

“無他,樑帝勢在必得耳。”楊覃說道:“紀南城既已失陷,那麼樑軍定然調集了重兵自當陽南下。由此觀之,邵太白非常想得到江陵,決心很大,爲此不惜死傷大量兵馬,也要強取之。朝廷如今是個什麼情形?可未必能在江陵長期耗下去。”

“邵太白欲得江陵作甚?”

“治水軍,下建鄴。”

鄧嶽微微頷首。

其實他也是這個看法,因爲太明顯了。

“主公。”楊覃湊近了身子,低聲道:“江陵已然成了兩國交兵之所,襄陽會是什麼樣?可還會有援軍來救?”

“若邵太白無法攻取江陵,最終被迫撤兵呢?真那樣,紀南、當陽、石城、安陸等地可不一定保得住。”

“即便真從江陵敗走,襄陽也是會牢牢捏在手裡的。”楊覃說道:“邵太白何等心性,如何甘心南征以來寸土未得?便是豁出老命,也要保住襄陽。主公,其實我等已是棄子了啊,不會有人來救了。”

鄧嶽這次沉默了很久。

第1215章 各自調整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983章 祖氏第1182章 大會第870章 商路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1391章 閒居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1308章 回家(上)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818章 支持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1279章 摸底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901章 狹路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1303章 九月第1203章 歸來第1308章 回家(上)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96章 互助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十三章 無題第1183章 變革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108章 山城(上)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十二章 無題第1130章 感悟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813章 長子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427章 爪牙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912章 鹽池畔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三十四章 勸第1355章 平頂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809章 變化第1336章 割裂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章 硤石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427章 爪牙第1325章 歸正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三十四章 勸第990章 面見(上)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890章 覺醒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1387章 風化第885章 改制(上)第1332章 邀擊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851章 安插第1301章 控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
第1215章 各自調整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983章 祖氏第1182章 大會第870章 商路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1391章 閒居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1308章 回家(上)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818章 支持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1279章 摸底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901章 狹路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1303章 九月第1203章 歸來第1308章 回家(上)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96章 互助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十三章 無題第1183章 變革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108章 山城(上)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十二章 無題第1130章 感悟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813章 長子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427章 爪牙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912章 鹽池畔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三十四章 勸第1355章 平頂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809章 變化第1336章 割裂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章 硤石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427章 爪牙第1325章 歸正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三十四章 勸第990章 面見(上)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890章 覺醒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1387章 風化第885章 改制(上)第1332章 邀擊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851章 安插第1301章 控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