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改頭換面

薛少陵問道:“在下本來面目,可有什麼不妥麼?”

九疑先生瞧了他一眼,道:“老朽聽小兄弟述說經過,認爲小兄弟和那幫神秘幫會中人,有過幾次接觸,他們也許覺得小兄弟知道了他們許多秘密,決不會輕易放過了你。小兄弟身世未明,大仇未復,何苦捲入這場是非之中,和他們糾纏不清,因此老朽覺得還是改變容貌,使人認不出你是誰?自然不會再有麻煩了。”

身世未明,大仇未復,這兩句話,聽得薛少陵驚然一驚,暗想:“不錯,目前已有不少人認得自己,如若改變容貌之後,什麼人都不認識自己,自可擺脫他們糾纏,專心查訪自己身世,和害死父母的仇人了。”想到這裡,立即拱手道:“不知先生要如何替在下易容?”

九疑先生笑了笑道:“這個容易,老朽已經準備好了,小兄弟隨我來。”

薛少陵跟着九疑先生進入右首一間房中,但見壁櫥上放着許多大小藥瓶,地上也有藥鍋刀鏟之類的東西,想是九疑先生平日練丹之室。

九疑先生朝上首一張木榻指了指道:“小兄弟請坐。”

話聲一落,立時轉身出去,一會工夫,捧着一個黃泥小炭爐進來,放在地上,然後把藥鍋放上,蹲着身子,扇了一陣。

薛少陵不知他鍋中放的是什麼藥?但覺一股苦澀藥味,直衝鼻孔。

九疑先生從壁櫥中捧出一隻朱漆小箱,又仔細的找了一陣,從櫥中取出幾個大小不等裝藥未的藥瓶,一齊放到桌上。

然後點起幾支蠟燭,打開小木箱,取出幾把精緻的小剪刀,一切都已準備好了!

九疑先生回頭笑道:“現在你該躺下來了。”

薛少陵心中暗想:“他不知要如何替自己改造面貌,看來到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和師傅的易容之術,果然大不相同。”

當下就依言躺下,側臉瞧去!

只見九疑先生取過一條面中,朝沸滾的藥鍋中浸了一浸,隨手招成方塊,就着嘴脣吹了幾口,一面說道:“小兄弟忍耐點兒。”

說話之時,已把浸了藥汁的面中,朝薛少陵臉上蓋下!

薛少陵但覺滾燙的面中,覆上面頰,燙得奇痛,鼻中同時聞一股濃重藥味,立時失去了知覺。

昏迷之中,耳中依稀聽到刀圭之聲,那正是九疑先生在替他精心改造面貌。

薛少陵也不知沉睡了多少時間,當他醒來之時,睜眼一瞧,只見九疑先生靜靜的站在榻前,好像在欣賞自己的精心傑作。一眼瞧到薛少陵醒來,含笑問道:“好了,小兄弟你現在有何感覺麼?”

薛少陵翻身坐起,說道:“在下只覺臉上緊繃繃的,有些不太自在。

九疑先生笑道:“過幾天習慣了就好,你瞧瞧還認識你自己麼?”

隨手取過一面銅鏡,遞了過來。

薛少陵接過銅鏡,就着燭光,朝自己臉上照去!這一照,不禁看的呆了!雖然同樣是一張面孔,但卻不是自己!如果說自己從前生得劍眉朗目,面如冠玉,鏡中人同樣也生得劍眉朗目,面如冠玉,只是找不到一點和自己相似之處。如果說自己從前生得俊美,那麼鏡中人比自己生得更俊美了些!

不,自己從前眉毛似乎濃重了些,多少帶點煞氣,現在這份煞氣已經絲毫不存。

眉目之間更清秀了,清秀得變成了一個文弱書生。

薛少陵仔細端詳着自己,他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經過了易容!

忍不住伸手朝臉上摸去,只覺手指接觸到的竟然和真的皮膚一樣,不但細膩柔滑,而且也有撫摸的感覺……九疑先生微微一笑,攔道:“小兄弟,輕一些,要過了三天,才能完全生好。”

薛少陵臉上流露出驚奇駭異之色,由衷的讚道:“先生易容之術,真是神乎其技,只不知如何才能恢復在下的真面目?”

九疑先生從几上取過一個小小磁瓶,鄭重的道:“等你身世大白,需要恢復本來面目之時,可用沸水泡開瓶中藥未,趁熱洗滌幾遍,就可復原。目前你經我改造的面貌,雖是假的,但完全和真的無異,如有必要,你仍可用桑老九的易容之法,在臉上隨意易容。

薛少陵接過磁瓶,收入懷中。

九疑先生又道:“小兄弟經老朽易容之後,面貌已無人認得出來,但小兄弟自幼生長江南,口音不變,行走江湖,對人可稱姑蘇白家子弟,白家姑蘇望族,世代書香,也適合你此時身份,不可忘了。

薛少陵心中暗想:“他要自己冒充姑蘇白家子弟,也許有什麼機宜。”這就點點頭道:

“在下記住了。”

接着想起九疑先生曾有指點自己縮小範圍偵查之言,不覺擡目問道:“先生說過縮小範圍之言,還望指點一二。”

九疑先生含笑道:“不錯,老朽雖然想到一些,但是否對你有助,仍是難說,目前已是三月上旬,小兄弟從此地動身,前去四川,務必在四月十五日左右,到達成都。”

薛少陵問道:“在下到達成都,該當如何?”

九疑先生道:“你只要在四月十五左右,趕到成都就好了,其餘的事,那就看你機緣如何了。”說到這裡,又從桌上取過手指粗細一節小小竹筒,說道:“老朽在這裡面,已替小兄弟安排好了,到了四月十八晚上,才準剖竹拆閱。”

薛少陵如今對九疑先生已是十分信服,接過竹筒,又道:“先生還有什麼指點麼?”

九疑先生道:“是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老朽替你改造的容貌,應該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從現在起,直到四月十八爲止,不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不能讓人瞧出你是會武之人。”

薛少陵聽得暗暗稱奇,一面問道:“那麼四月十八之後呢?”九疑先生略一沉思,道:

“四月十九日以後,非到萬不得已,仍然不宜出手,顯露武功,唔,老朽所謂萬不得已,就是指已到了有生命危險之時,自然又作別論。”

薛少陵暗暗忖道:“他方纔說四月十八爲止,現在又說四月十九以後,這中間就有一天差別,莫非四月十九那天有什麼事不成?”

心念轉動,正待問清楚!

九疑先生早已看出他的心意,呵呵一笑,道:“小兄弟最好不要問得太清楚,這倒不是老朽故弄玄虛,不肯明說,實是小兄弟此行,知道的越少越好,好了,小兄弟可以走了。”

薛少陵知道再問他也不肯多說,只得起身告辭,九疑先生直把他送出陣外,才行迴轉。

薛少陵離開九疑洞,因九疑先生叮囑,必須在四月中旬,趕到成都。目前相距還有四十天時光,中間還有數百里水程,溯江而上,極費時間。只怕不能如期趕到。

心頭甚急,趕到永州,買了一匹健馬,一路放轡疾馳。由湘入楚,由楚入川,引用一句老話,那就是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薛少陵終於在四月十三,就趕到成都,這比九疑先生說的日期,還早了三天。

他在大街上一家老蓉城客棧,住了下來,一連三天,晃眼過去。

他根本連自己一路緊趕,從三千里外趕來成都,到底做什麼來的,都一無所知,因爲他相信九疑先生囑自己來此,必有所遇。

這三天時光,他逛了城效武侯祠、青羊宮、昭覺寺、草堂寺等名勝,因爲他翩翩年少,模樣俊美又滯灑,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注目,也不知引起了多少少女們的羨慕。

***這是第四天的午牌時光:春熙街口一家叫做英蓉春的酒樓,此刻已經上了八成座頭,跑堂的尖聲吆喝和食客們的縱聲談笑,匯成一片!

一陣陣醺人俗醉的酒香,從酒樓中飄散出來,足可聞到大半條街!

這時只聽大街上傳來粗曠的歌聲:“一月主人醉幾回,相逢相值且銜杯,莫管春色如流水,揮手千金笑口開。”

這首歌,是從唐詩竄改而來,但經他改動了幾個字之後,就活脫脫的流露出此人的粗線條作風。

這首詩,已經不是詩人的詩,而是江湖遊俠的歌了!

隨着歌聲,一條昂藏的青年漢子,大步朝芙蓉春樓上走去。

此人身長八尺,生得濃眉大眼,紫臉膛,腰間圍一條軟鞭,蓬頭敞胸,足登麻鞋,看去雖然落魄,卻是掩不住他的豪邁本色,和旁若無人的灑脫氣概!

他上得樓來,目光一轉,沒待堂棺招呼,就在一張空桌坐了下來,拍案叫道:“夥計來五斤大麴,一盤滷牛肉,要快!”

“砰”的一聲,一個錢囊,丟到桌上,“嘩啦啦”滾出來的竟是一塊塊的黃金!

他這粗豪的舉動,引得許多食客轉頭朝他望來,他毫不在意,顧盼之間,忽然目光一轉,發現左首一張桌上,正有一個人望着他微微一笑!

這人書生打扮,身穿一襲青衫,腰間掛着一支紅中透紫的竹簫,好不溫文滯灑?看得一怔,不自覺地也還了他一笑,突然拱拱手道:“兄臺請了,在下粗魯慣了,別叫兄臺見笑。”

那青衫書生連忙抱拳還禮,含笑道:“兄臺意氣豪邁,正是英雄本色!幸會得很。”

“英雄本色”四個字,正說到這漢子的心坎裡去了,聽得他色飛眉舞,大笑道:“兄臺果然雅人,哈哈、我金一凡算是交上兄臺這個朋友了!”

他也不待青衫書生同意,一把抓起錢囊,大步走了過去,拉開板凳,在青衫書生橫頭坐了下來,笑道:“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下金一凡,兄臺如何稱呼?”

青衫書生也喜歡豪爽,起身道:“歡迎、歡迎,原來是金兄,在下白少輝。”

堂信放好杯筷,送上大盤滷牛肉,和五斤大麴。

金一凡揮手道:“快叫廚下多燒幾個拿手下酒菜來,越快越好,我要和這位白兄痛飲幾杯。”

堂倌連聲應“是”,很快招呼下去。

金一凡順手倒了碗酒,擡頭道:“白兄,來,來,咱們萍水相逢,兄弟敬你一杯。”

咕的一聲,偌大一碗大麴,一口喝了下去。

白少輝舉起面前的酒杯,連說不敢,道:“該是兄弟敬金兄纔對。”

說罷,和他對於了一杯。

金一凡眉飛色舞,大笑道:“痛快,痛快,是真名士便風流,讀書人能像白兄這樣灑脫的,實是少見,白兄真不愧是名士風流!”

白少輝道:“金兄過獎,兄弟如何敢當?”

金一凡夾起一大塊牛肉,塞進嘴裡,一陣大嚼,又道:“兄弟雖是粗入,卻喜歡結交名士,哈哈,除了西城的王公子,令兄弟無限心折之外,白兄該是兄弟僅見的風流人物……”

白少輝見他說起王公子,口沫橫飛,極自然的流露出敬佩之色,心中暗想:“此人生性爽直,豪邁不羈,這般稱道王公子,不知王公子又是什麼人物?”

金一凡又喝了一口酒,忽然注目問道:“聽白兄口音,極似江南人氏?”

白少輝道:“兄弟祖籍姑蘇。”

金一凡拍巴掌道:“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惜兄弟沒有去過。哦,白兄幾時到成都來的?”

白少輝道:“兄弟久慕四川天府之國,遊學來的。”

金一凡大喜道:“好極了,白兄來的正是時候!”

白少輝心中不禁一動,暗想:“他這句正是時候,莫非和九疑先生的日期有關?”

原來這白少輝正是間關遠來的薛少陵,他聽了金一凡的話,正待開口訊問!

堂棺已經陸續替兩人送上菜來、金一凡只是勸酒,兩人對飲了幾杯。

金一凡道:“白兄遠來,正好趕上浣花日,那是再巧沒有了。”白少輝道:“浣花日,兄弟好像聽人說過。”

金一凡赫然笑道:“四月十九浣花日,浣花溪上多麗人,這是咱們這裡最大的遊樂日子了,浣花溪邊,衣香繽紛,遊人如織。每年這一天,王公子總要把望江樓全包下來,嗨,那一天,不論識與不識,王公子一律歡迎,但真正能被他邀上畫舫,泛溪作長夜之遊的卻是不多。”

白少輝聽他又提到了王公子,不覺間道:“這位王公子,想來定是十分好客。”

金一凡大拇指一挑,大笑道:“豈止好客,他家的大門,終年都是敞開着的,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客去訪,他都十分歡迎。”

白少輝笑道:“他倒頗有孟嘗之風。”

金一凡俯掌大笑道:“白兄說對了,王公子平生最喜歡的,莫過於別人將他比作孟嘗君了。”

白少輝心中暗暗付道:“原來王公子只是個沽名釣譽的紈絝子弟!”

金一凡見他沒有作聲,認真的道:“王公子雖然年事極輕,但確實是個名士,一肚子學問,不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就是絲竹彈唱,飛鷹走狗,也無一不通。”

白少輝見他把王公子說的如此文采風流,不覺點頭微笑。

金一凡咕的又喝了一大口酒,忝忝舌頭,又道:“最難得的還是他人品俊逸,宛如玉樹臨風,只要王公子在大街上溜上一趟馬,誰家姑娘不朝他嫣然一笑,飛上個媚眼兒。”他說到高興,竟然端起大碗連喝了幾口,接着笑道:“王公子若和白兄相比,真是一時瑜亮,珠玉並輝,王公子要是見了白兄,定然高興無比,今年的浣花日,更要瘋魔了闔城仕女!”說到這裡,不覺縱聲大笑起來。

白少輝心中暗道:“九疑先生要自己在四月中旬,趕到成都,自然和浣花日有關的了!”想到這裡,臉上也不覺露出喜容,說道:“兄弟能躬逢貴地盛會,確是樂事……”

金一凡好像並沒聽到他在說些什麼,突然舉碗一飲而盡,問道:“白兄想不想去見王公子?”

白少輝笑道:“這等人物,小弟倒確是想見他一見……”話聲未落,金一凡突然站起身來,大笑道:“咱們這就找他去。”

白少輝楞的一楞道:“此時前去,不覺得冒昧麼?”

金一凡豁然笑道:“我看白兄俊逸脫俗,怎地拘泥起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兩位見了面,兄弟保證你們相見恨晚。”

一手掏出一小錠金子,朝桌上一放,大聲叫道:“喂!夥計,除了酒資,餘下來的都是賞金了。”說完不容白少輝多說,一把捉住白少輝胳臂,笑道:“白兄,咱們走!”

白少輝但覺金一凡抓着自己手臂的五指,有如鐵箍一般,心中不覺一動,想起九疑先生的叮囑,四月十八以前,不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不能讓人瞧出自己會武。當下不覺皺皺眉頭,道:“金兄請把手放輕一些。”

金一凡“哦”了一聲,歉然道:“該死,該死,兄弟忘了白兄是個文弱書生。”

說着果然把手鬆開,但還是握住自少輝胳臂,大步下樓。

只聽身後堂棺高聲喊道:“謝金大爺重賞。”

金一凡跨出大門,立時向停在門首的馬車,招招手道:“快來,上城西王公子府去。”

城西王公子,出門闊綽,成都城裡,誰人不知,凡是上王公子府去的客人,例由府裡管事打發,這是一趟好差事。

趕車的那還怠慢,一揚長鞭,馬車得得的馳了過來。

金一凡沒待車子停妥,就一躍上車,口中嚷道:“白兄快上車來。”

白少輝心頭暗暗犯疑,付道:“這姓金的身手不弱,他和自己萍水相逢,就硬拖着上王府,莫非有什麼企圖?”

他藝高膽大,自己遠來成都,原是有爲而來,當下也就不動聲色,等馬車停妥,攀援而上,堪堪坐定,金一凡已不迭催快。

趕車的揚起長鞭,馬車像風馳電卷般朝城西馳去。

不消片刻,馬車轉入一條橫街,在一座大宅第門前停了下來。

金一凡當先跳了下去,等白少輝下車,又一把扯着他臂膀,笑道:“白兄咱們這就進去,他家不用通報,哈哈,其實咱們車子沒到,僕人們早已通報進去了。”

白少輝舉目瞧去,果見寬闊的石階上,大門敞開。

一名管事從門內走出,向趕車的問道:“貴客從那裡來的?”趕車的道:“芙蓉春來的。”

管事道:“好,賞銀二兩。”

金一凡早已拉着白少輝進入大門,一面說道:“王公子只怕在書房裡,咱們到他書房裡去。”

白少輝跟着他穿越長廊,經過花廳,突聽一陣清朗的聲音,從東首書房中傳出:“金毛吼,你來得正好……”

金一凡沒待對方說完,洪聲笑道:“王兄快快出來,兄弟替你引來一位嘉賓。”

王公子驚啊一聲,道:“金兄還有貴友同來,失禮,失禮,兄弟只當是你一個人來的……”

隨着話聲;一個華服少年,急步迎了出來,連連拱手道:“兄弟實在太過失禮,快請到書房裡去坐。”

說話之間,一眼瞧到白少輝,不覺怔得一怔,目光立被吸引,大步迎了上來,含笑道:

“這位兄臺寵臨寒舍,真是蓬畢生輝,金兄還不快快替兄弟引見麼。”

金一凡大笑道:“這是兄弟新結交的白兄白少輝,這位就是王兄王立文,兩位都是文采風流名士,正好多多親近!”

白少輝只覺這位王公子果然其人如玉,生得面如傅粉,脣若徐朱,尤其一雙星目,隱露異彩,心頭暗暗一動,忖道:“此人分明身懷上乘武學!”

兩人互說了一些久仰的話,王立文喜不自勝,連連肅客,三人進入書房,分賓主落座,早有書僮獻上香茗。

白少輝略一打量,但覺這間書齋,玉軸牙箋,陳設精緻,華而不俗,室如其人。

經過一番寒暄之後,王立文立時吩咐擺酒,替白少輝接風。

席間,王立文和白少輝從經史百家,談到琴棋書畫,越談越覺投機。金一凡一句也插不上,就自顧自的大吃大喝。

白少輝只覺這位王公子談吐高雅,學識淵博,只是絕口不談武事。

仔細察看,除了雙目神采有異,似是內功大有根基,但他卻舉止斯文,一派公子哥兒的風流自賞,實在看不出他像個練武的人,心中總覺未能釋然。

王立文可不同了,他原是好客之人,和白少輝一席傾談,簡直相見恨晚。

這一席酒,直吃到夕陽西沉,才行罷席,金一凡已喝得醉眼斜迷,洪聲大笑道:“白兄,兄弟說的不假吧,兩位一時瑜亮,珠樹成雙,哈哈,今年浣花日,不把浣花溪上的姑娘們,瞧得個個如醉如癡,我這金毛吼就當場跳下濯錦江去。”

王立文笑道:“你就是喝醉了窮吼,大家纔會叫你金毛吼!”金一凡道:“王兄和我結交以來,幾時見我醉過?”

王立文道:“自稱不醉的人,就是醉了。”

金一凡還待再說,王立文搖搖手道:“金兄不用再和兄弟擡槓了,咱們今晚好好的去樂上一樂。

金一凡目光一睜道:“迎春坊去?”

王立文點點頭道:“金兄意下如何?”

金一凡拍手笑道:“好極好極,有喝酒的地方,兄弟沒有不去的道理。”

王立文朗笑道:“若惜千金買一笑,天涯何處識溫柔?白兄初來成都,兄弟今晚替你介紹一位風塵奇女,以白兄的才貌,當可獲得佳人青睞,說不定滅燭留髯呢!”

白少輝被他說得臉上一紅,笑道:“如此說來,王兄想是早作入幕之賓了!”

王立文道:“白兄只怕還不知道迎春坊的湘雲姑娘,是咱們這裡大大有名的紅棺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姑娘色藝雙全,冰清玉潔,出污泥而不染。你若跟她談詩論文,她能和你剪燭西窗,暢談終宵,若是想打她主意,別說以斗量金,她不屑一顧,說不好,就當場沉下臉來,下令逐客。”

金一凡大笑道:“王兄不用多說,讓白兄自己去品賞不好嗎?”

說到這裡,不覺擡頭問道:“王兄今晚可要飛柬邀約城南錢二,城東趙三,和城北的卓老七作陪嗎?”

王立文搖搖頭道:“錢二趙三卓老七,若和白兄相比,簡直成了糞土,今晚兄弟是專替白兄接風,共謀一夕之歡,不用去招他們了。”

金一凡道:“你和白兄,面對名妓,縱情詩酒,兄弟一個人又得喝悶酒了。”口中說着“喝悶酒”,人可站起來了,仰面大聲叫道:“鳴珂,快叫門前備馬。”

已是上燈時分,迎春坊前花燈高懸,車水馬龍,一片喧譁!

適時來了三匹錦鞍健馬,馬上人是兩個少年公子,另一個是短衣敞胸,蓬着一頭亂髮的紫臉大漢。

成都城裡,有誰不認識小孟嘗王公子?有誰不知道玉公子的好友金毛吼金大爺的?三人才一下馬,早有小廝接過馬匹,三五個龜奴,搶着打扦候安,大門內早已響起了高聲吆喝:

“王公子駕到。”

一入前院,但覺燈火通明,絃聲盈耳!

王立文引着白少輝,金一凡,卻是直人後院,朝一座寬闊樓梯走去,這樓梯上鋪着厚的紅絨,走在上面,聽不到絲毫的聲息。

登上樓梯,但覺景物一變,幽香撲鼻,氣氛寧靜,畫廊盡頭,繡簾低垂,一名俏婢掀簾讓客,嬌聲笑道:“原來是王公子駕到,請到裡面坐。”

這是一間寬敞的客室,陳設得富麗堂皇,十分考究。

三人跨進客室,早有兩名綠衣使女,端上茶來,欠身道:“公子爺請用茶。”

王立文問道:“你家姑娘呢?”

一名綠衣使女答道:“姑娘正在上妝,公子請稍待,姑娘就好出來了。”

白少輝從未涉足青樓,此刻心中不期有些怦怦不安。

瞧到粉牆上掛着一貼紅木鏡框的字軸,這就負手走了過去,擡目一望,只見上面題着一首詩道:“睡起高樓暑欲消,湘簾畫永竹瀟瀟,半植皓腕浮冰李,微啃朱脣弄彩簫,玉雪丰神難爲畫,胭脂顏色不須調,自從邂逅瑤臺後,應是蓬山路未遙。”

上款題着“湘雲女史鄂正”下款是“王立文未是草”。

心中不禁暗暗讚道:“看不出這位王公子居然寫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詩!”不覺回過頭去,笑道:“這是王兄的大手筆了。”

王立文道:“這是兄弟去夏寫的,白兄多多指教。”

白少輝道:“王兄文采風流,詩書並佳,兄弟欽佩得很……”話聲未落,只聽傳來一陣碎細的環佩之聲,同時響起一個銀鈴般的聲音嬌笑道:“有勞王公子和貴友久候了。”

香風飄動,掀簾走出一位絕色佳人!

王立文含笑相近,說道:“姑娘好說,我來替你引見,這位是我新交好友,白少輝白公子……”回過頭來,又朝白少輝笑道:“白兄,這位就是名傾成都,才貌雙全的湘雲姑娘了。”

湘雲妙目凝注,打量着白少輝,福了福道:“白公子文施光臨,賤妾深感榮寵。”

白少輝只覺臉上一熱,連忙還禮道:“王兄盛道姑娘才名,如今一瞻芳儀,深感見面尤勝聞名。”

湘雲瞟了他一眼,嫣然道:“白公子真會說話。”

王立文笑道:“一個是傾城名花,一個是風流名士,你們兩位正好談談!”

金一凡大聲道:“你們談詩論文,可別把兄弟一個人冷落了。”

湘雲答道:“金大爺快人快語,綠珠,快吩咐廚下整治酒席。”那叫綠珠的使女答應一聲,掀簾而去。

湘雲望着白少輝嬌笑道:“白公子風儀俊逸,才高八斗,難得蒞臨,賤妾意欲請公子賜一法書,俾日夕相對,如接清神。”

白少輝臉上又是一紅,道:“啊喲,王兄珠玉在前,在下只是胡亂塗鴉,怎敢有污姑娘令目?”

王立文拍手道:“白兄高才,快別推辭了!”

湘雲回目笑道:“綠玉,快取紙來,研墨伺候。”

那叫綠玉的使女答應一聲,立時取出宣紙,在案上攤開,一面研起墨來。

白少輝眼看無法再推,只好笑了笑道:“這是王兄和姑娘兩位存心要兄弟出醜了!”

當下走近書案,略一思索,提起筆來,濡滿墨汁,在紙上寫道:“玉作肌膚冰作神,丹青任寫不如真,無人說向張京兆,留着雙眉待書人。”

王立文沒待他寫完就鼓掌稱好,大笑道:“集唐人詩句,能自然妥切,妙手拈來,實是難能可貴,尤其白兄這手趙字,遒勁嫵媚,秀逸如人,實在叫兄弟欽佩得五體投地!”

白少輝道:“兄弟因有王兄珠玉前,不敢下筆,才胡亂湊集四句唐詩,聊應湘雲雅命,王兄道這般說法,兄弟更覺汗顏無地了。”說到這裡,一面題了上下款:“湘雲女史清玩”

和“姑蘇白少輝集唐並書”。湘雲瞧得大喜,連連稱謝。

金一凡在旁道:“不錯!白兄寫的詩,兄弟不懂,但白兄這筆字,兄弟可看得出來,運筆如運劍,隨手揮灑,就顯得氣勢不凡!”

王立文不覺聽得動容,暗暗點頭。

白少輝心中卻是一驚,暗想:“金毛吼這幾句話,已然說出了運劍要訣,顯見他對武功一道,造詣極深,決非市井遊俠,所可比擬,自己倒要留神纔好!”

心念轉動間不覺笑道:“金兄武林奇俠,定然精幹擊劍,可惜兄弟不諳武事,否則倒可向金兄請益了。”

金一凡大笑說道:“白兄過獎,劍是兵器中最難練的,兄弟是個老粗,只會舞刀耍棍,會些粗淺功夫。”

湘雲抿嘴笑道:“舞刀也好,金大爺先喝上幾杯,藉酒助興,正好給我們開開眼界?”

金一凡連忙搖手道:“不成,不成,喝酒沒有問題,在姑娘香閨裡,怎好舞刀弄槍?”

湘雲美目流盼,含笑道:“賤妾久聞金大爺豪氣縱橫,俠名滿成都,刀法自然精妙,讓我們開開眼界,又有何妨,怎地也學起大姑娘來了?”

金一凡生性豪邁,經不得人一激,不覺臉上一紅,搔搔頭皮道:“好吧!姑娘一定要兄弟獻醜,兄弟自當從命,只是兄弟獻了醜之後,是不是大家都要來一點,才顯得公平。”

湘雲望了王立文、白少輝兩人一眼,笑道:“金大爺要如何纔算公平?”

金一凡道:“姑娘清歌一曲,自兄身邊帶着洞簫,自然也得奏上一曲,至於王兄,讓他自己說吧,該來什麼好,就來什麼?”

湘雲笑道:“賤妾這裡,藏有一張古琴,王公子彈一曲琴可好?”

王立文點點頭道:“好,好,兄弟反正是三腳貓,樣樣都會一些,樣樣不精,彈琴就彈琴吧。”

金一凡道:“咱們要不要拈個閹兒,看看誰先誰後?”

王立文道:“這倒不用,白兄今天第一次來,自然是先聽我們的了,這叫拋磚引玉,兄弟之意兄弟在酒前先彈上一曲,以娛嘉賓。等一會喝酒的時候,由湘雲姑娘來上一曲清歌。

酒到一半,金兄有了三分酒意,舞了一趟刀,讓大家開開眼界。最後則白兄吹奏求鳳之曲,‘赤蕭吹罷好相攜’,咱們也可以走了。”

他最後這幾句話,妙語雙關,直聽得湘雲紅透雙頰,偷偷的瞟了白少輝一眼。

金一凡鼓掌道:“有道理,咱們就這樣好了。”

正說之間,酒菜已經送上。湘雲早已命綠玉從房中捧出一張瑤琴,褪去了琴衣,焚了一爐好香。

王立文走了過去,在案前坐下,手指輕輕在弦上一勾一挑,發出一“叮咚”聲響,他口中連說“好琴。”一面擡目朝大家笑了笑道:“兄弟獻醜了!”

說罷,就叮叮咚咚的彈了起來。

他彈的是一首“風人鬆”,颯颯清響,真如高山流水,使人有清風徐來之感!

琴韻悠然停止,白少輝、湘雲首先鼓掌叫好。

王立文起身拱拱手道:“有污諸位清聽。”

金一凡嚷道:“快喝酒,兄弟敬你一杯。”

大家相繼入席,綠珠、綠玉兩名使女,替大家面前斟滿了酒。湘雲起身道:“白公子寵臨,賤妾敬你一杯。”

舉杯一飲而盡,白少輝和她對於了一杯。

金一凡舉起酒杯,朝王立文道:“來,王兄我來敬你。”

兩人也對於了一杯。

金一凡道:“姑娘現在該輪到你了吧?”

湘雲嫣然一笑,敬了王立文、金一凡兩人的酒,緩緩站起嬌軀,說道:“賤妾唱得不好,三位幸勿見笑纔好。”

說完櫻脣輕潤,展動嬌脆珠喉,曼聲唱道:“倚欄無語舀殘花,暮然間、春色微烘上臉霞。相思薄倖那冤家,臨風不敢高聲罵,只教我指定名兒暗咬牙。”

歌聲乍歇,白少輝、王立文撫掌稱妙。

金一凡道:“來,兄弟敬姑娘一杯。”

湘雲展顏笑道:“這個賤妾如何敢當,還是賤妾敬金大爺一杯吧。”

大家邊談邊飲,酒到半酣!

金一凡早已換了大杯,杯到酒幹,不知喝了多少杯酒,只見他霍地站起,抹抹嘴拱手道:“白兄、王兄,湘雲姑娘,現在看小弟的了。”

探手從身邊摸出一柄綠鯊皮的刀鞘,輕輕一抽,掣出一柄兩尺來長,寒光閃閃,既非短劍,又非匕首的銀刀,退後兩步,笑道:“要在六尺見方的一點空隙裡舞刀,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練不好三位莫要見笑。”

白少輝暗暗喝了聲:“好刀!”

王立文笑道:“金兄幾時學會了江湖賣藝的一套,盡說不練。”

金一凡咧嘴笑道:“練!練!”

左手向前輕輕一揚,右手銀光倏然翻起,刀尖昂處,就劃出一道銀光,盤頂而過,身隨刀轉,左右圈動,又飛起了兩圈刀花。

金一凡手勢純熟,由慢而快,倏忽之間,但見一條銀練,盤身繚繞,已看不清他一招一式! www▲ ttκд n▲ c ○

白少輝凝目注視,但覺金一凡雖然限於地形,刀法未能盡情施展,但已可看出他這趟刀法,暗蘊玄奇,雖是平平常常的一招,其中卻隱含着許多變化,心頭不禁暗暗驚奇!

回目瞧去,王立文手託酒杯,臉上隱露笑容。

湘雲姑娘雖也妙目凝住,但她臉上不知不覺間,居然流露出不屑之色,連她身邊的兩個綠衣使女,也相互掩口而笑,分明意存輕視!

白少輝瞧得奇怪,以金一凡的刀法而論,在江湖上也可算得一把好手,這湘雲主蟬三人,若非也會武功,而且武功還在金一凡之上,決不會在無意之間,流露出這種輕視神色,那麼這主婢三人,混居煙花,就使人不無可疑……這時金一凡一片刀光,已化成了一團銀色光影,在酒席前面,不到六尺的空地上,滾來滾去,煞是好看,舞到急處,只聽他高聲歌道:“鐵鞭銀刀,走遍天涯!

滿腔熱血,澆上三百杯冷酒,不羨他狗孃的將相王侯,金印大如鬥。

濯錦江邊,有的是酒肉朋友,約他三兩個呼盧喝雉;鬥雞逐狗,誰會見我爛醉如泥?贏得金毛吼……”

嘹亮歌聲,霍霍刀光,同時戛然而住,金一凡氣定神閒,收住刀勢,拱拱手,大笑道:

“獻醜、獻醜。”

白少輝忍不住喝彩道:“好,刀法神奇,歌聲雄偉,金兄不愧是英雄本色,豪氣縱橫!”

金一凡伸手取過酒碗,喝了一口,得意的道:“白兄過獎了。”仰頭把一大碗酒喝下。

白少輝看看時光不早,也就解下竹簫,含笑道:“現在該兄弟獻醜了。”說完,就脣吹奏起來。

他吹的是一闋“小桃紅”,簫聲曼妙,悠揚悅耳,自然也贏得王立文、金一凡和湘雲姑娘的熱烈掌聲。

——曲既終,白少輝拱拱手道:“王兄、金兄時間已晚,我們也該讓湘雲姑娘早些休息了。”

王立文還沒開口,湘雲緩緩站起嬌軀,檢任道:“爲時已晚,城中燈光早熄,賤妾也不敢再留三位多坐,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王立文眼看已快四更,也就隨着起身。

金一凡又喝了一大碗酒,才站起身來,笑道:“曲終人散,這話倒是一點不錯。”

三人相繼走出,湘雲隔廉送客,嬌聲笑道:“三位慢走,恕賤妾不送了。”

出了迎春坊,白少輝朝工立文、金一凡兩人拱拱手道:“王兄、金兄,恕兄弟告辭。”

王立文道:“白兄和兄弟一見如故,自然該搬到寒舍去住,俾可日夕盤桓,金兄酒興未盡,此刻就到寒舍再作暢談,白兄也不用回旅邸去了,兄弟自會派人去替白兄把行囊搬來。”白少輝拱拱手道:“王兄不用客氣,兄弟不勝酒力,要想早些休息。”

щшш✿ тt kΛn✿ ¢ ○

王立文道:“今晚夜色已深,白兄既要回店休息,兄弟不敢十分勉強,那麼明天一定要搬到寒舍去住。”

金一凡大笑道:“這個王兄只管放心,明天一早,兄弟自會把白兄拖去的。”

白少輝別過兩人,就策馬迴轉客店。

第二天,已是四月十八了!

王立文偕同金一凡,一大早就趕到老蓉城客棧,非把白少輝接到家裡去住不可。

白少輝盛情難卻,萍水相逢,也確實感到王、金兩人是個可交之友,也就不再推辭,搬到王府去住。

王立文早已命人收拾好書房東首一間精緻雅房,作爲白少輝居住之處。正因爲明天就是浣花日了,王立文是城中的闊公子,又是出名的小孟嘗,每年四月十九日。都要在望江樓上大張筵席,廣宴賓客。因此,這前一天,他就顯得特別忙碌。

白少輝心中暗暗納罕,浣花日只不過是暮春季節的一個遊樂日子,王立文何以要如此大事鋪張?他也從金一凡口中,知道不只是王立義,四大公子中的城南錢二公子,城東趙三公子和城北的卓七公子,也同樣要在這一天裡大湊熱鬧。

九疑先生要自己遠來成都,自然是和浣花日有關了,莫非和這四位公子,也有什麼關連?他發現成都城中,臥虎藏龍,好像隱藏着一件什麼事情,金一凡的武功,已使他刮目相看,名妓湘雲主僕,似乎也並不單純。尤其是王立文,以自己看來,也不像是個揮金如土,揮霍無度的紈絝公子。

這種種跡象,使他弄不清,也想不通。

一天過去,白少輝一直緊記着今天是四月十八,九疑先生交給自己的一個小竹筒,該在今晚拆閱。

他相信九疑先生竹筒中藏的一定是錦囊妙計。

當晚回到房中,掩起房門,從懷中取出竹筒,小心翼翼的倒了出來。

裡面是一個小小紙卷,打開紙卷,上面只有四個字,寫着:“隨遇而安”。

另外還附了梧桐子大小的白色藥丸,邊上注着四個小字:“當晚吞服。”

白少輝瞧得不期一怔,“隨遇而安”,這“遇”字莫非是指王立文而言?由此看來,九疑先生似是早已知道自己到了成都,就必然會遇見王立文一般。他附了這顆藥丸,要自己當晚吞服,難不成明天的宴會上,有什麼陰謀?他出道雖然只有短短數月,但連經了幾次風波,閱歷也增加了不少,想到這裡就把藥丸吞下,然後熄燈就寢。

****四月十九稱做浣花日,這已經是很古老的事了!

灌錦江又名浣花溪,唐代大詩人杜甫故宅在此,號浣花草堂。唐代名妓薛濤家在浣花溪邊,以溪水造箋,稱做浣花箋。

把四月十九這一天稱爲“烷花日”大概也是唐宋之間的事,正史既無從考據,只有陸游的筆記上,有蜀人於每歲四月十九日,遊宴澆花溪,謂之浣花日之言。

浣花日,只是古老的遊宴習俗,它不像清明、端陽、中秋,那樣流傳廣遠,年代久遠了,早已煙沒無聞,大多數的成都人,也早已沒把它當做什麼節日了。

最多隻有兩三士子,像清明踏青,上己修楔一般,在這天裡出遊郊野,在浣花溪上吟吟詩,如此而已。

浣花日,在成都又熱鬧起來,還是近幾年的事。

自從成都城裡,出了四大公子,大家都是閥閱門弟,裘馬少年,縱情犬馬之餘,忽然發了雅興,從古老的遊宴節日中,又把它捧了出來,每年今日,都要大大的鋪張一番。

成都是最富庶的天府之地,成都人享樂成性,浣花日既有四大公子撐腰,於是又成了每年最熱鬧的日子。

每年這一天,比成都城裡所有各種廟會之期,還要熱鬧,浣花溪上,萬人空巷,萬頭攢動,那份盛況,打個譬喻:真叫人縫裡真能擠得死螞蟻!

東門外的崇麗閣,大家都叫他望江樓,原是唐代詩妓薛濤的故居。

每年這一天,望江樓都是歸城西玉公子包下來的,整座望江樓,都紮上了燈綵,遠遠望去,成了一座綵樓!

不論你識不識王公子,只要跨上望江樓,一律酒宴招待;但只限於中午,晚上是王公子,宴請其餘三位公子,宴會纔算正式開始。

***快午牌時光了,望江樓前,早已人山人海,浣花溪上早已樓船雲集!

突然間,一陣得得蹄聲,鈴鸞齊鳴,人潮中出現了兩匹駿馬!前面是一匹黃鬃馬,全身毛色黃得發亮,馬上坐着一個濃眉大眼、紫膛臉的漢子,敞開着胸膛,胸前黑毛茸茸,腰間圍一支軟鞭,意氣飛揚,顧盼自豪。

成都城裡,沒有一個不認識他,他是城西王公子的好友金毛吼金一凡!

凡是有王公子到的地方都有他,大家早已把他視作了王公子的保鏢!

後面一匹馬,白得像雪,渾身沒有一根雜毛,配上了銀鞍銀鐙,更顯得神彩非凡!

這是王公子的座騎!

人叢中有人叫道:“快讓開,王公子來了!”

也有人“噫”道:“每年王公子都要過了午牌纔來,今年可來得早了!”

於是人潮像排水般往兩邊分開,讓出一條人的夾弄!

兩匹馬緩緩馳過,朝望江樓而去。

兩邊的人看清楚了,玉公子的自馬上,坐的不是王公子,是一個臉如傅粉,脣若塗朱的青衫少年,腰間懸一支紅中透紫的洞簫,瀟灑風流,簡直俊美極了!

人叢中有人“咦”了一聲,低聲道:“咦!他不是王公子,這人是誰?”

另一個人道:“你沒看到金毛吼替他開路,八成是王公子的親戚!”

邊上又有一人插口道:“這人簡直比姑娘還生得美,只怕他是王公子的同胞兄弟!”

先前那人道:“不錯,不錯,他準是王公子的兄弟,咳,咱們這裡要是北京城,這兩兄弟怕不早被皇帝老子拉去當駙馬爺了!”

白馬上的美少年,不用說正是化名白少輝的薛少陵,今天王立文忙得不可開交,所以由金一凡陪同先上望江樓來。

望江樓上上下下,此刻早已爆滿,人還是不住的往裡涌去,但正面靠窗的席上,只放了兩副杯筷,座頭還空着。

這是王公子派人交待,特別替白少輝、金一凡兩人留着的。

金一凡陪着白少輝才一上樓,立時有兩名夥計鞠躬引路,帶到席上,送來香茗,不待吩咐,就端上酒菜來。

白少輝舉目望去,但見沿着浣花溪,到處都是人潮,紅男綠女,扶老攜小,一望無際,好像成都城裡的人,已經傾城而出!不覺吁了口氣冶笑道:“浣花日,果然是盛況空前,兄弟從沒見過這等熱鬧場面。”

金一凡斟滿了酒,喝了一大口,咂咂嘴,笑道:“早呢,熱鬧還在後面。”

他用手一指,道:“白兄你瞧,這沿溪十里,一共有二十座彩臺,每隔半里路就是一臺,那是王公子重金包來的戲班。其中京朝名角、地方小戲、變戲法、玩雜耍,應有盡有,要到未牌時分纔開鑼,到了晚上,嗬,沿河十里,成了一片燈海,那才熱鬧呢!”

白少輝心中暗想:“王公子要這般大事鋪張,不知究是有何目的?”心念轉動,一面問道:“每年都是如此麼?”

金一凡爽朗笑道:“當然年年都是如此,咱們成都城裡這是最熱鬧的日子,附近百里方圓的居民,差不多都會趕來。”

白少輝故作不解,問道:“王兄這般鋪張,所費不貨,不知究是爲了什麼?”

金一凡望了他一眼,笑道:“還不是爲了痛痛快快的玩樂,咱們這裡的四大公子,都是百萬財富,大家湊着熱鬧。”

白少輝道:“金兄不是說二十座彩臺,都是王兄包下來的麼?”

金一凡又喝了口酒,道:“不錯,二十臺戲,都是王兄包來的,但這不過是今天這場大熱鬧中的一部分。”

白少輝奇道:“難道還有更精彩的?”

金一凡擡頭望了望天色,笑道:“自然有,來,來,咱們先喝酒吃菜,精彩節目,差不多也快來了!”

兩人邊吃邊喝,過了一會,只聽沿河一帶,鑼鼓喧天,金一凡回頭笑道:“彩臺上開鑼了!”話聲未落,但聽城中響起一片火炮之聲,整座成都城,好像快要翻了一般!

白少輝問道:“這又是什麼?”

金一凡道:“那是四大公子出門了。”

白少輝聽得大奇,暗暗忖道:“四大公子,在成都城裡,果然聲勢不小,連他們出門,闔城都要燃放炮仗!”

一片爆竹之聲,宛如動地之雷,連續不斷,漸漸接近,敢情已出東門。

火炮聲中,漸漸可以聽到夾着歡呼,和一陣陣鑼鼓細樂,遠遠傳來。

只見兩面一丈八尺長的豎立繡旗,迎風前導,上繡四個笆斗大的黑字:“卓府龍隊”。

接着是四面桌面大的對鑼,和二十幾名一式錦衣,手捧樂器的隊伍,吹奏着悠揚細樂。

這一列隊伍後面,是一名彪形大漢,手上擎着一支一丈來長的彩杆,杆頂上是一個比笆斗還大的珠球。

那珠球全是用珍珠串成,一經陽光照射,珠光寶氣,映日生輝!

接着就是九條彩龍,每一條龍的龍頭龍尾,都是用珠寶札成,由三十六名精壯漢子擎着,煞是壯觀。

九條彩龍後面,是一輛敞篷馬車、車身雖然並沒什麼裝飾,但氣派很大,車上端坐着一個一身華服的瘦削臉少年,臉含微笑,神彩飛揚。

馬車前後還有八匹駿馬,馬上漢子,一色寶藍勁裝,腰跨佩刀,一付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顯然是護院武師了。

白少輝道:“這人好大的氣派,大概就是城北卓七公子了?”說話之前,只聽望江樓前爆竹齊鳴,九條彩龍,一個綵球,已在樓前舞了起來,從樓上望去但見一條條彩龍,宛如九條綵帶,起伏盤旋,舞得好不起勁!

白少輝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些舞龍的漢子,一個個虯筋凸露,分明都有一身武功。

而且每一節龍身底下的杆子,都擦得光可監人,分明是熟銅鑄制,如果一旦有事,就是現在的熟銅齊眉棍。

九條彩龍過去還沒多久,人羣中歡呼又起,鞭炮和鑼鼓之聲,又緊接而來!

前面是兩面足有兩丈來長,滿綴珠旒的長幡,上繡“城南錢府”四個金字。

後面就是高蹺隊,每人腳下綁着的高蹺架,足有一丈來高,老遠就可看到。

扮演的是八仙過海,孫悟空大鬧天宮,火燒赤壁,華容道等戲,人數足有一百以上。

每一齣戲,到了望江樓前,就在廣場上演了起來。

白少輝看出城北卓府的九條彩龍,個個都似精通武功,因此對城南錢府的高蹺,也留上了意。

這一注意,果然發現這些高蹺上的人,踩着一丈高的架子,步法輕捷,如履平地,分明都有極好輕功。而且扮演的又都是武戲,在樓前開打,手上所使也都時真刀真搶,表情逼真。

白少輝心中愈覺疑竇重重,高蹺隊後面,一輛華麗馬車上,坐着一個面貌白哲的書生,不住揮手,朝歡呼人羣打着招呼。

此人不用說就是城南錢二公子!

白少輝看他舉止文弱,也絲毫沒有紈絝習氣,不覺回頭笑道:“這錢二公子,倒像是個讀書的相公。”

金一凡道:“他十六歲就中了鄉試,所以大家都叫他錢二秀才。”

白少輝道:“卓府的彩龍,錢府的高蹺都過去了,城東趙公子和城西玉兄又是什麼玩藝了?”

金一凡笑道:“不是已經來了麼?”

但聽一路鞭炮雷動,鑼鼓喧天,接着就是十八個彪形大漢,上身赤膊,腰圍豹皮,手上拿着明晃晃的鋼叉,一路隨丟隨舞,上下飛滾,發出一片啷啷聲響。

白少輝問道:“這是城東趙三公子的了?”

金一凡笑着點點頭道:“這不過是開路的!”

不過是開路,那麼後面還有?果然只聽金鑼大響,又是十八名腰圍豹皮的大漢,手上各擎着一面火紅豎立長族,上繡:“城東趙府獅隊”字樣,後面一共是九頭顏色不同的獅子,一路舞了過來。

獅隊後面,也是一輛華麗敞車,車上坐着一個身材魁梧的紫膛臉漢子,也一路朝放鞭炮的羣衆拱手。

這趙府一行舞叉舞獅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個個身手不凡,就像趙三公子,看去孔武有力。

金一凡道:“這趙三公子,叫做趙君亮,他老子是個武官,家裡的人,個個都會上幾手。”

九隊獅子,也在樓前大顯身手,一個個綵球,滿地滾舞,九隻獅子,縱跳翻滾,各盡其態。

這時望江樓頂,垂上兩串兩丈長的鞭炮,劈劈拍拍的燃放起來,震耳欲聾,硫磺煙屑,直嗆喉嚨!

白少輝喝了一口酒,問道:“現在該是王兄來了!”

金一凡道:“他們都是出東門來的,只有王兄出西門,走的水道,等王兄一到,其他三位公子,也都趕回來在這裡會合。”

白少輝道:“他們現在還要到那裡去?”

金一凡道:“沿江十里,凡是演戲的地方,自然都要舞到。熱鬧節目,全在晚上,這些舞獅舞龍的隊伍,沿着灌錦江一路舞回來,足足有三里路長。那時咱們到船上一面喝酒,一面欣賞,四大公子每年化了大把金錢,博取的就是在那時候的片刻亨樂。”

白少輝心中暗暗思索,九疑先生要自己趕來成都,趕上浣花日,想來今晚必然有事。

四大公子如今只有城西王府還沒出場,但從其他三家看來,所有舞龍、舞獅、和跺高蹺的人,幾乎全會武功,而且或明或暗,全都攜帶着傢伙。顯而易見,這些人的出動,全有準備而來。

金一凡的口氣,四大公子似乎交誼不惡,似乎不可能會發生械鬥一類事情。

如果以往幾年,已經發生過事情,官府也會出面禁止。如果一直沒有發生過事情,只有幾位花花公子爭奇炫勝,似乎用不着僱用這麼多會武功的人扮演?他們到底爲了什麼?今晚究竟會發生什麼?白少輝實在無法想得通:但他相信其中必有緣故!

舞龍,高蹺和舞獅的隊伍,漸漸遠去,鞭炮鑼鼓之聲,也漸漸低了下來,人潮開始移動,涌向江邊!

金一凡回頭望望白少輝,看他只是銜杯不語,似在想着什麼心事一般,不覺笑道:“白兄,瞧你神思不屬,可是想着湘雲姑娘麼。”

白少輝驀然一怔,紅紅臉道:“金兄休得取笑。”

金一凡笑道:“難道兄弟說的不對?哈哈,今晚成都城裡有名的姑娘,全會到望江樓來,去看湘雲姑娘壓倒羣芳,獨佔花魁,今年只怕花國公主的寶座,也非她莫屬呢!”

說到這裡,只聽樓上有人高聲嚷道:“來了,來了,城西王府的龍舟來了!”

許多人離座站起,擠向窗口!

白少輝舉目瞧去,寬闊的江面上,果然出現了九條船影,一字排開,由遠處駛來!心中暗暗想道:“王兄出動的原來是龍舟競賽,他居然把端午節的玩意,也搬到今天來了!”

九條龍舟,破浪而來,遠遠望過去,舟尾拖着一條條的銀線,來勢端的快速無比!

沿江岸上,有人接連燃放起鞭炮,江上金鼓齊鳴,九條龍舟,裝點得金碧輝煌,每條舟上,兩邊各有八名大漢,一式青色水靠,運槳如飛!

六鰲海上駕山來,這份聲勢,委實不輸其他三家!

白少輝既然發現了其他三家的人,全會武功,全帶了兵械,自然更注意王府划龍舟的人。

行家眼裡,縱然不注意也可以看得出來,每條龍舟上,十六支槳,雖然全漆了黑漆,划槳的人,雖然運槳如飛,看去毫不費力,但槳勢極沉,兩邊極薄,分明都是鐵槳!

四大公子門下,果然都是勁旅,這四支隊伍,人數不下五百,只怕成都城裡的將軍轄下,也不過這點人了。

龍舟後面,出現了一艘雙桅札綵樓船,桅牆上用鮮花札成八個大字:“以花會友”。

“以酒澆花”。

船頭的一把繡披椅上坐着的正是王立文,此刻已經站了起來,身後伺立一名青衫書懂,看去灑脫不羣,雅而不俗!

白少輝不覺舉起酒杯,一乾而盡,笑道:“好個以花會友,以酒浣花,王兄果然雅人雅緻,不同凡俗!”

樓上酒客,眼看王公子到了,紛紛自動下樓,其實這天的節目,等到城西王府的龍舟傍岸,也已到了尾聲,遊人紛紛散去。

王立文率着書僮,剛一上樓,但聽駕鈴齊鳴,錢二、趙三、卓七三位公子也已趕到。

王立文迎着他們落座,就替白少輝引見,大家不得不有一番寒暄,不必細表。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浣花溪上點燃起萬盞燈火,十里通明!

望江樓前,更是車永馬龍,人聲喧譁!

赴宴的人,都是成都城裡的知名之士,應王公子之邀而來。

還有,就是成都城裡大大有名的迎春坊和羣玉坊的紅姑娘,也全到了。

望江樓上,擺開酒筵,一時觥籌交錯,弦管盈耳,鶯聲燕語,衣香繽紛,好不熱鬧!

白少輝自幼在恩師、義父薰陶之下長大,從未見過這等場面。

此時滿座賓客,每人身邊,都有一位姑娘情酒,偎翠倚紅,盡情笑謔,雖是逢場作戲,一時之間,也甚感拘束,只是和身邊的湘雲姑娘,款款清談。

仔細觀察,但覺四大公子賓主酬酢,興高采烈的和大家唱酒談笑,金一凡更是杯到酒幹,喝酒像喝水一般,絲毫看不出今晚會有什麼事情,心中愈覺疑竇重重。

這一席酒,直吃到快近初更,才賓主盡歡而散。

酒樓上已只留下四大公子、白少輝、金一凡,湘雲姑娘和她貼身兩名綠衣丫環。

王立文舒了一口氣,含笑道:“俗客散去,正是我輩庚續遊樂之時,兄弟船已備妥,大家可以上船作長夜之遊了。”

金一凡大笑道:“走,走,咱們到船上喝酒去。”

趙三公子道:“金兄還能再喝麼?”

金一凡高聲道:一有誰看見過醉爛如泥的金毛吼?趙兄可敢跟我賭上三百杯麼?”

趙三公子豪邁的道:“有何不敢?”

兩人說走就走,當先下樓而去。

王立文、白少華、湘雲姑娘、錢二、卓七也相繼走下樓去。

江邊早已停泊了一艘札綵樓船,一片燈光,照耀得如同白晝。

大家走落船艙,玉立文就吩咐開船,沿着浣花溪緩緩駛去。

此時偌大的江面上,遊艇如織,大小船隻,盡是泛溪之人。

沿江十里,燈火通明,人頭攢助,戲臺上鑼鼓喧天,好戲連臺,當真是城開不夜,比白天還要熱鬧。

大家憑窗賞覽夜景,早有兩名使女,端上香茗,金一凡和趙三公子,卻坐在船頭,賭起酒來。

白少輝正在遊目觀賞之際,瞥目遠處一葉扁舟,迎面駛來。

船上坐着一位少年書生,此人頭戴儒中,身穿一襲天藍長衫,手搖摺扇,生得修眉入須目若朗星,看去堪是瀟灑!

白少輝朝他望去的同時,那藍衫書生的兩道目光,也正好朝綵船上望來。四目相投,白少輝不覺怔得二怔,心想:“此人看去十分面熟,自己好像在那裡見過?”

思忖之間,那一葉扁舟,業已交叉而過,駛出老遠,白少輝目送扁舟不覺多看了一眼。

王立文敢情也已看到,問道:“那位仁兄,倒是灑脫得很,白兄和他也認識麼?”

白少輝搖搖頭道:“小弟不認識他。”

話聲出口,陡然想起那藍衫書生,正是自己和張果老在岳陽附近一座大宅中見過,難怪看去似曾相識。

綵船沿着洗花溪緩緩駛行,時間快近子夜。

只聽岸上一陣陣的火炮、鑼鼓,遠遠傳來!

白少輝曾聽金一凡說過,卓府的舞龍,錢府的高蹺,和趙府的舞獅,白天從東門出發,一路沿江向西,王府的龍舟則從西門出發,沿江朝東行駛。

到了晚上,卓、錢、趙三家的舞龍、舞獅、和高蹺隊則由西朝東,王府的龍舟則由東向西,各自回家。

這兩支隊伍正好在水陸上,兩次交叉而過。

白少輝驀覺心中一動,暗付道:“四大公子出動了這許多人,水陸並進,莫非是在浣花溪上搜尋什麼?”——

幻想時代掃校

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四章 神秘幫會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十六章 重入虎穴第三十三章 重掌少林第六章 屠夫成逮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二十六章 劍破銅鈸第二十八章 天囚堂主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十五章 兩者之間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三十三章 重掌少林第二十一章 南北幫主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十三章 浴血苦戰第三十五章 大鬧君山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八章 改頭換面第三十七章 易釵而弁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一章 千里求醫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一章 千里求醫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二十六章 劍破銅鈸第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四章 神秘幫會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二十五章 千里追蹤第七章 一老釋疑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十九章 神機妙算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二十三章 借犬追蹤第十七章 意外之助第十五章 兩者之間第三十五章 大鬧君山第二十九章 劍懲徽薄第十三章 浴血苦戰第十九章 神機妙算第三十七章 易釵而弁第二十八章 天囚堂主第三十七章 易釵而弁第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二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二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二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三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十七章 意外之助第三十章 船中定計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二章 有恃無恐第三十五章 大鬧君山第七章 一老釋疑第二十三章 借犬追蹤第十一章 百 花 谷第三十章 船中定計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二十三章 借犬追蹤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二十八章 天囚堂主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二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章 船中定計第二十一章 南北幫主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一章 千里求醫第十五章 兩者之間第二十九章 劍懲徽薄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八章 改頭換面第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三十三章 重掌少林第三十九章 傳燈大法第七章 一老釋疑第十章 急轉直下第十九章 神機妙算
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四章 神秘幫會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十六章 重入虎穴第三十三章 重掌少林第六章 屠夫成逮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二十六章 劍破銅鈸第二十八章 天囚堂主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十五章 兩者之間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三十三章 重掌少林第二十一章 南北幫主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十三章 浴血苦戰第三十五章 大鬧君山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八章 改頭換面第三十七章 易釵而弁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一章 千里求醫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一章 千里求醫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二十六章 劍破銅鈸第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四章 神秘幫會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二十五章 千里追蹤第七章 一老釋疑第三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十八章 五路長老第十九章 神機妙算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二十三章 借犬追蹤第十七章 意外之助第十五章 兩者之間第三十五章 大鬧君山第二十九章 劍懲徽薄第十三章 浴血苦戰第十九章 神機妙算第三十七章 易釵而弁第二十八章 天囚堂主第三十七章 易釵而弁第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二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二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二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三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五章 莫測高深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十七章 意外之助第三十章 船中定計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二章 有恃無恐第三十五章 大鬧君山第七章 一老釋疑第二十三章 借犬追蹤第十一章 百 花 谷第三十章 船中定計第三十一章 兩河口棄船第二十三章 借犬追蹤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三章 身世成謎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二十八章 天囚堂主第十二章 紫薇壇主第二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章 船中定計第二十一章 南北幫主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二十四章 一步之差第一章 千里求醫第十五章 兩者之間第二十九章 劍懲徽薄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八章 改頭換面第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二十七章 義救飛鼠第三十三章 重掌少林第三十九章 傳燈大法第七章 一老釋疑第十章 急轉直下第十九章 神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