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懷恨在心

趙構等人啞口無言,他們沒想到皇后竟然如此模樣。按照禮儀來說,皇后乃是一國之母,母儀天下。現在根本不是他們想的那樣,算是趙有恭也覺得詫異,匪夷所思。

趙有恭、趙構二人面面相覷,相視哭笑不得。雖然料到太子會求助於他人,未料到會是皇后。皇后的言語間,彷彿太子沒有錯,一切的過錯都在皇身,將所有的罪責推卸的一乾二淨。

宋徽宗身爲皇,卻對鄭皇后有些無可奈何。再說了,他心裡的確有些愧疚,鄭皇后所言正是說了他心所想。若不是他自己沒有好好管教太子,又怎麼會作奸犯科。

若是好生管教,也不至於與那些貪官污吏走在一起,更不會想着爭權奪利。如此種種,每每想起,宋徽宗心有愧。若非他之前昏庸無道的形象深入人心,恰好那個時候太子未真正成長,如此學之,也應證了皇后所言,的確是他這個做父親的錯。

鄭皇后自知之前的那番話太過了,算她是皇后,也沒有資格去評論皇,尤其是在衆人面前拂了趙佶的面子,這讓他如何下臺,又見趙佶面色蒼白,無可奈何的模樣,連忙說道:“妾身失言了,望皇恕罪!”

“皇后所言極是,焉有罪責!”宋徽宗沒有動怒,也沒有訓斥,欣然接受的點點頭,道:“太子所犯過錯,乃是朕之錯也!若是太子尚幼時,嚴加管教也不至於走這條道路。”

“父皇並無過錯,一切乃是兒臣自己所犯的罪,理應接受懲罰!”趙桓犯了錯,卻聽見皇如此說,將他嚇了一跳,他不是逆子,反而是孝子。只因他覺得趙佶將所有的寵愛給予了趙構,自己卻不曾得到重視,纔會出此下策。

如果趙佶對他另眼相待,那是另外一番結果。只是趙桓從未在自身尋找原因,爲何宋徽宗會對趙構另眼相看,又十分寵愛,而他身爲太子卻不受待見的真實原因。

若是兩者相高低立見分曉,趙構以舞勺之年便做出驚爲天人的大事,親自前線,領兵打仗,又擒拿叛軍賊首方臘,還招安梁山水泊的英雄;接着,又在朝任職,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信手拈來。

即便是罷官免職,依然有辦法重新崛起,此等大事換做旁人不見得做得到。此外,太子趙桓卻足不出戶,在朝任職沒有辦出像樣的事情來,還與那些貪官污吏勾結,學會了爭權奪利,更是學會了逼宮。

如果不是念及太子是親子,又是長子,只怕他有幾顆腦袋也不夠趙佶砍的。畢竟,太子趙桓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奪得太子之位,又暗與朝權臣勾結,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

這些趙佶都清楚,也都明白,奈何他是聽之任之,任由太子自行決斷。只可惜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最後也傷心了。本想讓他與趙構一較高下,還未試,結果已經出來了。

太子趙桓雙膝跪地,俯首貼地,他沒想到在這個時候,父皇沒有立即將自己送官查辦,也沒有任何的責備,還將一切的罪責攔在自己身,這讓他如何心安理得。

原本以爲父皇最疼愛的是趙構,如今看來也不見得如此。如果真的不疼惜自己,又怎麼會錯過這個好機會,直接將自己打入大牢,或是廢掉這個太子之位,直接讓趙構坐去。

“原來都是我自己的過錯!”趙桓愧疚的低下頭,無顏面對自己的父皇。

當初被趙構所做作爲震住了,他害怕自己唾手可得的江山,白白交給了趙構。並且,他手沒有太多的勢力,只能依靠那些權臣纔有資本與趙構對抗,也是爲了穩住自己地位。

“父皇您並沒有錯!”趙構適時地插嘴,恭敬地說道:“養不教父之過,那不過是普通百姓而言!父皇您是萬民之主,一國之君,又豈能說是兒子犯錯,是父親的最責任,主要還是自身的自制力!”

“若是經受不住金錢、權力等誘惑,算是跟着後面教育也沒有辦法。每個人都要爲自己所選擇的道路負責,要是沒有承擔責任的心,那是死性不改。太子已然醒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那你以爲該如何處置?”宋徽宗沒有接話,而是問了一句。

趙構恭敬地回答:“父皇自有定奪,兒臣聽着便是!”

趙桓心裡一驚,他詫異的看着面不改色,風輕雲淡地趙構,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如果是他的話,估計會落井下石,決不會不動聲色,什麼都不說,犯了皇的忌諱,理應處置,無可厚非。

宋徽宗沉思許久,沉聲道:“太子聽旨!”

“兒臣接旨!”趙桓連忙躬身接旨。

“若無朕之聖旨,不可出東宮半步,也不許與外界官員來往;若是發現,立即嚴懲不貸!”

趙桓一愣,要不是太子妃將他推搡了一下,只怕他還是愣住了。雖然知道皇后出面,事情會有轉機。不過這樣的轉機來得太突然了,讓趙桓有些難以接受,着實讓他有些開心,因爲他的太子之位仍在。

“朕累了,你們都出去吧!”宋徽宗疲憊的揉揉額頭,他是真的累了,不是身體的疲憊,而是心裡累了。

趙有恭等人全部退了出去,連皇后也都出去了,只留下有些落寞的趙佶獨自一人。

趙構、趙有恭見此事已了,也出宮了!

太子趙桓沒有事情,他心裡有些歡喜,正當他歡喜的時候,卻見皇后臉色陰沉的走了過去。趙桓來不及多想,立即走前去,恭敬地問道:“母后這是怎麼了?”

“母后是爲你感到不公平!”鄭皇后氣憤不已,“既然皇說你沒事了,又怎麼會讓你在東宮足不出戶,又不允許與其他官員接觸。如此做,時間久了,衆人漸漸地將你這個太子遺忘,這與軟禁有什麼區別!”

趙有恭一愣,他還真的沒有想過這件事。現在聽聞鄭皇后的話,趙有恭覺得很有道理。如果真的沒事了,既往不咎,那又怎麼會如此懲罰,這讓他很是疑惑:“莫非這其有什麼事情?”

突然,一道身影出現在他的腦海,那人便是趙構。現在他回想起剛剛趙構風輕雲淡的模樣,心裡篤定這一切都是趙構搞的鬼。如果趙構不知情,打死他都不會相信。

另外,趙桓本想好好謝謝趙構沒有落井下石,可是聽聞鄭皇后的話,他覺得沒有任何必要。因爲他的腦海想起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趙構,這筆賬他默默地記在心裡,日後再算。

趙構也不會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自己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被趙桓恨了,這事要是被他知道了,估計會被氣死。雖然這一世的趙構不像之前的那樣,不過他還真的沒有預料到趙桓會記恨自己。

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180章 刁難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91章 憤怒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526章 下戰書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403章 契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203章 佈局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93章 虎頭湛金槍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317章 諄諄教誨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89章 初次交鋒(一)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245章 逼宮(四)第108章 師叔?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109章 回京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316章 臭道士,你找死!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508章 投名狀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第32章 達摩秘功第328章 我願意!第522章 飛狐峪大捷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526章 下戰書第432章 護夫聯盟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222章 白忙活了?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388章 下落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372章 投其所好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60章 叔侄對決,漸露威能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194章 心如刀割第373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296章 罪有應得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寒月刃第28章 琥珀山莊第351章 榜上有名
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180章 刁難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91章 憤怒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526章 下戰書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403章 契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203章 佈局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93章 虎頭湛金槍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317章 諄諄教誨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89章 初次交鋒(一)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245章 逼宮(四)第108章 師叔?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109章 回京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316章 臭道士,你找死!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508章 投名狀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第32章 達摩秘功第328章 我願意!第522章 飛狐峪大捷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526章 下戰書第432章 護夫聯盟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222章 白忙活了?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388章 下落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372章 投其所好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60章 叔侄對決,漸露威能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194章 心如刀割第373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296章 罪有應得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寒月刃第28章 琥珀山莊第351章 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