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普及教育

晉省不但經濟落後,文化更爲落後。

從後世過來的張野,當然知道科學技術纔是第一生產力。 作爲國內最高水準的軍隊,學生軍一直具有遠高於其他部隊的綜合文化素質。 這一點,就連委員長的幾大王牌部隊也比不上。

要鞏固學生軍的統治地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思想薰陶。

所以普及文化思想教育,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作爲學生軍的領袖,張野在建立各級地方政權同時,就把開展文化教育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他規定鎮級以上政府,必須擁有自己的中學,村級機構也必須建立小學或私塾,市級政府則應擁有高等學府。

師資力量不是問題,學生軍裡多得是;房屋教舍也不是問題,經過戰亂,空置的房子比比皆是;生源雖然不多,但是學生軍推廣的是免費教育,不分貧賤一視同仁,對窮苦人家的子女特別有吸引力;只是經費不豐裕,這個張野也沒辦法。 發展經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見效的,就算之前學生軍從鬼子手裡搶了不少,還是連養活自己都遠遠不夠。

正是因爲經費不足,張野纔不得不向戴長官伸手,向閻長官低頭。 並且他之前還不停地絞盡腦汁拚命創收,例如通過出售匕首和火箭筒、還有煙幕彈和催淚彈(實際上跟煙幕彈差不多,只是摻上辣椒末生石灰之類)的製造技術。 來換取美國地軍火裝備。

不過張野心裡也清楚,之前困守在臥龍山區,時刻面對着鬼子的圍剿,根本騰不出精力來搞經濟建設,並且臥龍山地廣人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供養學生軍。

可是現在不同了。 四分之一的晉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光人口就上千萬。 就算養活二十萬部隊都綽綽有餘。 雖然經過日寇的掠奪,暫時還十分貧困。 但是隻要經過一段時間運作,等自己的軍火經濟發展起來之後,一切自然會發生改變。

除了在地方普及思想文化教育,張野對學生軍內部地文化教育同樣十分重視。 之前的指導教官制度,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已經逐漸顯現出良好地效果。 部隊不再象一盤散沙,只以帶隊主官的意志爲轉移。 而是緊緊團結在學生軍部的統一指揮下,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日漸增強。

在地方普及思想文化教育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二是鞏固學生軍的統治地位,三是宣揚學生軍的政治理念,簡單說就是民主平等公平公開,跟國父地三民主義差不多。 張野現在還不敢標新立異。

在軍內開展文化教育的目的就具體多了:首先是增強部隊向心力凝聚力,培養官兵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其次是滿足部隊特種作戰需要,比如王維一主講的日語會話課;第三是加強官兵們的綜合文化素質。 使官兵們學會用頭腦作戰;第四是提高官兵的個人能力,使之成爲多面手,不論在軍隊還是到地方,均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張野希望趁現在部隊戰事不多地時機,系統補習文化課程,並進行考覈評比。 以促進官兵們的學生熱情。

儘管張野曾經是一個落後學生,但是上一次考試他已經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並且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戰鬥,他那運籌帷幄,料敵機先的智謀機變,彷彿無所不知的過人才華,早就深入人心了。

並且在各部隊進行文化教育時,張野也經常來給大家客串講課。 不論是國文英文,數理歷史,還是哲學藝術,他都講得頭頭是道。 特別是思想分析和戰例講解。 每次都座無虛席,連軍內的專家教授們都驚歎不已。

至於琴棋書畫。 那就更不用說了。 張軍座彈地吉它可是遠近聞名,別說是張夫人花潔,軍內哪個女生不是聽得如癡如醉?

軍內組織教育的工作,張野交給了李校副來負責。

原先這一塊是由趙老師負責的,可是那時學生軍隊伍規模很小,地盤也侷限在臥龍山,趙老師忙得過來。 現在可不同了,趙老師要在各地來回奔波組織軍需生產,根本沒有時間。 並且四萬多人的部隊,光指導教官就有數百個,都歸李校副的政治部管。

考慮到李校副也實在精力有限,張野要陳思奇去協助他。 陳思奇班長出身,協助老師管理學生還是駕輕就熟的。

除了文化教育,部隊的軍事訓練同樣重要。 學生軍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艱苦的科學訓練得來的。 部隊擴大了,對新兵地培養訓練就必須抓上去,否則部隊不能形成戰鬥力,那就成了大而無用地擺設。

幾萬人的操練,工程很大呢。 張野想想就頭痛。 胡翔犧牲後,他再也找不到合適地人選來負責部隊訓練工作了,馬浩訓練幾百人還行,要是兩萬,估計他那把老骨頭會受不了,訓練又是個苦差使,萬一出點什麼事兒,馬強還不得帶第3旅來找自己拚命啊!

張野想了半天,最後決定要陳妙影和江海來負責。

這兩人均是科班出身,軍事素質極爲過硬,對自己的軍事理念也能夠理解。 儘管兩人都出身軍統,但是江海性格憨直,張野一直對他頗爲喜愛;陳妙影對自己忠心耿耿,也完全可以放心。 並且他們兩人只是牽頭,各支部隊裡都有許多接受過張野魔鬼訓練的老兵,並且他們還有着豐富的實戰經驗,完全可是勝任教官之職。

倒是沈最,雖然自己多次旁敲側擊,暗勸他率“忠義救國軍”轉入學生軍序列,但是他一直不肯明確表態。 當然他的心態可以理解,畢竟他是軍統悉心栽培出來的骨幹。 再說現在陪都纔是國家的正統,學生軍不過是半路出家的地方二流編制而已。

張野對“忠義救國軍”這支部隊十分器重。 不僅僅是因爲它有着充足的先進裝備,而且還因爲它同學生軍並肩作戰日久,兩支隊伍的感情極爲深厚,作戰風格和理念也同學生軍類似。 裡面的大部分軍官自己都熟悉,而他們對自己的尊重,有時甚至超過了沈最!完全可以當作自己的部隊來放心使用。

學生軍主力返回榆次城後,再次面對省城的日軍主力。

張野心裡清楚,擴張後的學生軍仍然遠不是省城鬼子的對手。 且不說鬼子是以守對攻,光說鬼子的人數,就比學生軍和“忠義救國軍”加起來還要多出一倍。 何況那還全都是久經戰火考驗的精銳部隊,裝備訓練都佔有相當優勢。

但是學生軍也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上次主動配合學生軍攻取榆次城的傅長官,在消失一段時間後,再次出現在省城外圍。

傅長官的部隊有十多萬人,以他最初起家的第35軍爲核心主力。 這支隊伍除了第35軍有較強的戰鬥力之外,其他部隊都很一般,而裝備更是隻能稱作簡陋,只比八路軍稍好一點。 看到晉綏軍的樣子,就知道晉省的經濟狀況,實在是很成問題。 不過第35軍的裝備還不錯。

全軍的大部分裝備,是繳獲自鬼子的日式武器,以及部分較新型的漢陽造。 這已經是晉綏軍中最豪華的的標準了。

不過晉綏軍的戰力,卻是連鬼子都不得不佩服的,自日軍從大同、靈丘一路南下,就受到晉綏軍的頑強阻擊,進展遠低於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的預期。

尤其是沂口戰役,十餘萬日軍強攻一個多月才最終攻克。 此戰中,雖然晉綏軍傷亡在十萬人以上,但是日軍自身的損失也有四五萬人,是日軍進入中國以來最爲慘重的損失,並且打破了日軍企圖速戰速決迅速滅亡中國的幻想,爲中國軍隊集結抵抗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所以對於傅長官的部隊,省城內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俊中將一點也不敢輕視。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傅長官的部隊,可都是土生土長的三晉子弟,對於地形的熟悉和在當地百姓的支持方面,都是是日軍遠不能比的。 偏偏這時候學生軍又來湊熱鬧!

半年多來,這支學生軍給華北方面軍造成的麻煩,比整個晉綏軍加起來都多!學生軍的裝備和戰力,更是遠在晉綏軍之上。

雖然學生軍人數不多,但是多田司令官一點也不敢小視。 壽陽不戰而退,榆次血戰失陷,近三個月來學生軍橫掃晉東南,全省戰局逐漸從主動進攻變成被動防守,大本營都爲之震撼。 究其原因,都是因爲這支憑空出現的學生軍啊!

第6章 迂迴包抄第3章 謀攻省城第31章 騷擾襲擊第15章 定計南下第60章 兩份電報第6章 應敵計劃第1章 基礎建設第20章 說來就來第22章 重振旗鼓第15章 重返山西第1章 回到過去第24章 省城光復第36章 當頭一擊第13章 虎口拔牙第68章 緊急應對第23章 賺錢渠道第17章 頑強堅持第58章 奪取宣化第6章 應敵計劃第36章 當頭一擊第47章 大局已定第10章 左右爲難第16章 千里馳援第45章 自投羅網第7章 摧毀炮兵第17章 推心置腹第31章 騷擾襲擊第38章 勝利歸來第23章 賺錢渠道第49章 無奈分手第13章 巖洞逞威第58章 奪取宣化第20章 教訓何方第14章 大獲全勝第32章 兵臨城下第2章 考試第28章 公路伏擊第74章 連夜包圍第64章 裝備問題第14章 襲擾泉陽第60章 兩份電報第7章 摧毀炮兵第72章 合肥之戰第7章 連夜撤退第16章 重重包圍第26章 分割消滅第4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奪取宣化第32章 抓住機會第12章 返回臥龍第7章 鬼子來襲第38章 勝利歸來第6章 應敵計劃第10章 元兇授首第18章 勢如破竹第20章 說來就來第18章 勢如破竹第74章 連夜包圍第9章 困守山頭第15章 影響深遠第19章 蔣大公子第56章 布留赫爾第20章 說來就來第17章 改變計劃第31章 騷擾襲擊第33章 簡單戰術第20章 說來就來第33章 簡單戰術第19章 窮途末路第9章 全面進攻第8章 捉迷藏第12章 全線崩潰第7章 連夜撤退第3章 擴軍第13章 後院起火第48章 輕鬆取勝第34章 先打機場第40章 如期飛至第12章 全線崩潰第9章 怒髮衝冠第4章 鏖戰天險第21章 再次聯手第2章 意料之外第23章 賺錢渠道第50章 返回泉陽第16章 先到省城第13章 罪惡累累第24章 拖延戰術第8章 捉迷藏第21章 緊急馳援第8章 捉迷藏第28章 公路伏擊第14章 襲擾泉陽第61章 調和矛盾第3章 謀攻省城第60章 兩份電報第12章 攻克錦州第25章 浴血山谷第68章 緊急應對
第6章 迂迴包抄第3章 謀攻省城第31章 騷擾襲擊第15章 定計南下第60章 兩份電報第6章 應敵計劃第1章 基礎建設第20章 說來就來第22章 重振旗鼓第15章 重返山西第1章 回到過去第24章 省城光復第36章 當頭一擊第13章 虎口拔牙第68章 緊急應對第23章 賺錢渠道第17章 頑強堅持第58章 奪取宣化第6章 應敵計劃第36章 當頭一擊第47章 大局已定第10章 左右爲難第16章 千里馳援第45章 自投羅網第7章 摧毀炮兵第17章 推心置腹第31章 騷擾襲擊第38章 勝利歸來第23章 賺錢渠道第49章 無奈分手第13章 巖洞逞威第58章 奪取宣化第20章 教訓何方第14章 大獲全勝第32章 兵臨城下第2章 考試第28章 公路伏擊第74章 連夜包圍第64章 裝備問題第14章 襲擾泉陽第60章 兩份電報第7章 摧毀炮兵第72章 合肥之戰第7章 連夜撤退第16章 重重包圍第26章 分割消滅第4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奪取宣化第32章 抓住機會第12章 返回臥龍第7章 鬼子來襲第38章 勝利歸來第6章 應敵計劃第10章 元兇授首第18章 勢如破竹第20章 說來就來第18章 勢如破竹第74章 連夜包圍第9章 困守山頭第15章 影響深遠第19章 蔣大公子第56章 布留赫爾第20章 說來就來第17章 改變計劃第31章 騷擾襲擊第33章 簡單戰術第20章 說來就來第33章 簡單戰術第19章 窮途末路第9章 全面進攻第8章 捉迷藏第12章 全線崩潰第7章 連夜撤退第3章 擴軍第13章 後院起火第48章 輕鬆取勝第34章 先打機場第40章 如期飛至第12章 全線崩潰第9章 怒髮衝冠第4章 鏖戰天險第21章 再次聯手第2章 意料之外第23章 賺錢渠道第50章 返回泉陽第16章 先到省城第13章 罪惡累累第24章 拖延戰術第8章 捉迷藏第21章 緊急馳援第8章 捉迷藏第28章 公路伏擊第14章 襲擾泉陽第61章 調和矛盾第3章 謀攻省城第60章 兩份電報第12章 攻克錦州第25章 浴血山谷第68章 緊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