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左右爲難

一仗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勝負很明顯,完全沒有懸張野只站在山崗高處用望遠鏡靜靜地看了一會兒,就擺擺手,興趣缺缺地率領其他部隊先走了

對於張野來說,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先要做的就是去接應王維一的第二集團軍__他們能同關東軍主力糾纏那麼久,也是很辛苦的__之後__還是先好好睡一覺吧!大家都太累了!

。。。。。。

學生軍與關東軍的第一次交手,結果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一戰殲滅鬼子三個主力師團八萬多人,曾經不可一世的關東軍,一下子就被消滅了將近四分之一!這個戰果,足以令全世界都爲之震驚!

委員長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一時間宣佈晉升張野爲上將!

英、澳、加等國則來專電,向陪都國民政府表示祝賀。

對於近在咫尺的這場戰事,蘇聯政府刻意保持了沉默。不過從梅赫利斯跟張野談話的口氣來看,莫斯科方面對此極爲滿意!斯大林同志特意委託梅赫利斯給張野帶來口信,稱讚這一仗打得好,鼓勵學生軍再接再勵,徹底消滅關東軍。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整個島國徹底亂了套!

天皇大雷霆!

日軍大本營不知所措!

正與激戰地日軍華中派遣軍當即轉攻爲守!

島國地盟友德意兩國。開始重新審視島國地軍事實力!

只有當事人__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大將__不一言!他率主力返回回長春後。立即命令各部隊。以幾個大城市和重要地工業、軍事基地爲中心。構築工事。全面收縮防守。其餘區域悉數放棄!

可憐僞滿洲國上至皇帝下至一干大臣。就因梅津大將地一句話。不得不尷尬地放棄了大片“國土”。還不敢說半個“不”字!

梅津大將不去理會外界地擾擾嚷嚷。他忍受着巨大地壓力馬不停蹄地專心打理着因爲剛剛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而突然變得漏洞百出地防禦戰線。恢復低落地士氣和喪失地軍心是極其艱難地。可是職責在身。他不能不做。

其實關東軍在東北,向來只有一個假想敵,那就是蘇聯。所以關東軍地防線一直也只有一條,那就是中蘇邊境線!可是現在,一切都完全不同了!學生軍在西南,遠東紅軍在東北,關東軍夾在中間,腹背受敵!所以,整個防禦體系必須重新打造。

梅津大將經過長時間的深刻反省之後,終於上書天皇和大本營,對整個通遼戰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描述。他客觀地評估了學生軍的實際戰力,直率地坦言失敗的原因是自己輕敵而導致的戰術錯誤,他本人因爲辜負了天皇和大本營的期望而請罪,同時,也向因此次戰役蒙受了巨大損失的島國百姓謝罪。

他不顧一切地建議,暫時停止對中國內地的進攻,將華中、華南派遣軍全部調往東北,以對付學生軍咄咄逼人的攻勢。

他在報告書中寫道:

“學生軍將是我們最大地敵人!如果不能儘快消滅學生軍,我國動的這場對華戰爭將徹底失敗!可是學生軍實力強大,裝備和戰術先進,又深受本國百姓的愛戴與支持,還得到了個別強國的援助,因此具有近乎無限的展潛力。如果不能舉全國之力,將學生軍儘早消滅在展階段,在不久的將來,學生軍將不可戰勝!”

梅津大將的上書,如同一塊巨石扔進平靜的水裡,在島政兩界高層掀起了軒然大波。

支持認爲,梅津大將痛定思痛,不計個人榮辱,所說皆是老成謀國之言。學生軍自誕生以來,一直與皇軍爲敵,已成爲島國侵華戰略的心腹大患,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果不傾盡全力早日消滅學生軍,今後必將給皇軍帶來更大地損失,甚至危及島國在整個東南亞的戰略計劃。

反對則駁斥說,梅津大將言過其實,無限誇大學生軍的戰鬥力,是在爲自己的失敗開脫!光榮的關東軍此前從未有過敗績,只是在梅津大將地任內才蒙受如此的奇恥大辱。況且他自己也承認失敗是他地責任,因此他必須對戰敗負責,切腹以謝天皇!

此時的島國,軍人當政,強硬地主戰派極爲得勢,因此梅津大將支持甚微。

這些支持,絕大多數是曾經跟學生軍交戰過的職業軍官。唯有他們,對梅津大將所言頗有同感。然而,他們地大部分也正是因爲在學生軍面前吃了敗仗爲人鄙視恥笑,軍中地位一落千丈,基本遠離了權力中心,其言論並不被人看重。

相倒還說了幾句折衷的話,可惜他和他的內閣風雨飄在國內的政治鬥爭中失勢,馬上就要倒臺了。

而即將接任的東條準相、杉山陸相以及一干政要均認爲,島國想要確保在華利益,仍需以迫使國民政府屈服爲根本!爲達成此目標,絕不可能放棄內地戰場,傾全國之力去跟一支中國的地方勢力決戰!此乃滑天下之大稽!梅津大將危言聳聽,爲自己的失敗開脫,分明是要推卸自己的責任!

至於學生軍獲勝,並不僅僅是簡單地藉助了蘇聯紅軍的力量,而是有紅軍直接參與戰役!種種跡象證明,學生軍使用的輕重武器,大多數爲蘇軍制式裝備!且之前學生軍從未有過空軍,坦克也僅有數輛。竟於一夜之間,就擁有了上百架戰機的空軍和一千多輛坦克的機械化部隊!如若不是蘇軍直接參戰,又作何解釋?

可見,關東軍實際上是敗在蘇聯紅軍手上,與學生軍無關!

並且,關東軍雖然戰告負,總體實力仍遠超學生軍。關東軍不應全面退守,而是要主動出擊,消滅學生軍,以一個接一個的漂亮的勝仗來告慰天皇和百姓!關於紅軍參戰的問題島國外交部門將向蘇聯政府及蘇聯駐日大使提出最強烈的抗議,要求紅軍撤出東北邊境線,確保其中立地位。

不過,在天皇的恩准下,島國政府和日軍大本營念及梅津大將往日爲國家做出的貢獻,特許其戴罪立功,軍銜降爲中將,留任關東軍司令官一職,以觀後效__這其實也是近衛相下臺前能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了。

梅津大將並不瞭解國內的政治動向,他接到大本營的命令,心裡百感交集。

這些天來,他幾乎時時都生活在地獄裡一般!死亡的恐懼和求生的渴望,對他來說,與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他的命運已經不能自主。

剛接到這封類似命運判決書的電報時,他甚至有一種解脫的放鬆。而電報裡的內容,更令他有死裡逃生的僥倖!

雖然受到嚴厲的斥責和降銜的處罰,對他來說,那都是格外的施恩了,對此,他感激得無以言表。可是,電報說他刻意誇大學生軍的實力,以開脫自己的責任,他又感覺到冤枉的委屈。

關於紅軍是否直接參戰的問題,他並不否認,但他認爲並不重要。作爲戰役的最高指揮官,他曾親臨前線。因此只有他才能切身感覺到,在通遼戰役中,學生軍空軍、陸軍和機械化部隊相互之間配合得近乎完美無缺,如臂使指。這絕不象並未真正合作過的兩隊共同參與就能做到的。

他以行伍一生的經驗,本能地認爲,這一戰,必是學生軍的傑作!縱使蘇聯紅軍有參與,那也一定是由學生軍統一指揮和領導!並且這個傑出的領導,這個能將兩隊融爲一體的指揮大師,就是張野_那個年輕的學生軍領袖!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的直覺,他無法說出理由,更無法說服別人,可是他相信自己,不會錯!

然而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大本營強令他必須主動出擊,尋找學生軍主力並與之決戰,最終將其消滅在白山黑水之間,以告慰通遼戰役的勇士。

而他認爲,以關東軍目前的實力和士氣,已遠不能與學生軍相抗衡。

所以,他才命令部隊收縮防守,以空間和時間來消耗學生軍的銳氣!很顯然,學生軍裝備強火力猛,戰鬥消耗極大,戰線又在不斷拉長,補給遠不及關東軍方便。因此,學生軍不利久戰。

“凡是敵人不想做的,我們都要去做!”

_這就是梅津大將的觀點。

大本營的命令,正好與他的主張背道而馳!

他並非完全不懂政治,他知道國內那些政客們急需的,是鼓舞人心的大勝,可是不能以幾十萬關東軍將士的生死作賭注啊

主動出擊?開玩笑!在野外,他拿什麼去擋學生軍的坦克大炮?他當然知道那些飛機坦克都是蘇聯製造的,可是打死他都不相信那些開飛機坦克的官兵全是蘇聯人!哪怕一千輛坦克中有三分之二是紅軍,餘下的三分之一他也擋不住!

身爲關東軍最高指揮官,卻不能自主選擇作戰的方式,他心裡的窩囊就別提了!可是他還不得不硬着頭皮接受下來!

雖然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他顯然不在此列,因爲還有句老話_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iddian,支持作,

第14章 何方擴軍第10章 激戰馬家莊第13章 巖洞逞威第13章 罪惡累累第40章 如期飛至第45章 自投羅網第20章 誤會第17章 改變計劃第9章 困守山頭第25章 再回省城第3章 擴軍第14章 襲擾泉陽第5章 驚聞噩耗第19章 窮途末路第3章 擴軍第10章 元兇授首第24章 省城光復第24章 省城光復第39章 天降援軍第7章 單人奪車第17章 推心置腹第2章 佯攻泉陽第9章 怒髮衝冠第2章 左右爲難第6章 磨刀霍霍第55章 一戰而勝第6章 磨刀霍霍第10章 左右爲難第62章 討論出兵第29章 攻擊開始第2章 考試第13章 巖洞逞威第24章 拜見長官第6章 陰雲密佈第13章 後院起火第9章 學生新軍第6章 陰雲密佈第18章 小小風波第31章 伏擊援軍第5章 狙擊顯威第23章 猶豫不定第31章 權衡輕重第8章 兵來將擋第7章 探聽虛實第62章 討論出兵第31章 伏擊援軍第41章 天賜良機第16章 如期而至第34章 先圖西進第10章 頑強堅持第4章 安平阻擊第24章 拖延戰術第19章 擴編三旅第58章 奪取宣化第11章 大舉反攻第12章 返回臥龍第3章 擴軍第30章 援軍出城第66章 火海戰術第36章 進展順利第3章 梅赫利斯第38章 勝利歸來第21章 皖南驚變第17章 再次受傷第53章 攻克大同第70章 火速南下第14章 退路斷絕第15章 主動挑戰第1章 生機勃發第12章 返回臥龍第27章 指導教官第6章 中醫西醫第3章 月夜談心第18章 勢如破竹第11章 軒然大波第36章 進展順利第65章 大戰前夕第56章 布留赫爾第72章 合肥之戰第7章 連夜撤退第33章 簡單戰術第4章 重歸於好第73章 以攻爲守第22章 沿路襲擊第19章 形勢突變第34章 先打機場第5章 戰鬥動員第4章 斯大林第8章 捉迷藏第13章 後院起火第3章 驚心動魄第60章 兩份電報第11章 彈藥消耗第58章 奪取宣化第8章 禮尚往來第37章 拿下機場第21章 再次聯手第19章 擴編三旅第38章 勝利歸來
第14章 何方擴軍第10章 激戰馬家莊第13章 巖洞逞威第13章 罪惡累累第40章 如期飛至第45章 自投羅網第20章 誤會第17章 改變計劃第9章 困守山頭第25章 再回省城第3章 擴軍第14章 襲擾泉陽第5章 驚聞噩耗第19章 窮途末路第3章 擴軍第10章 元兇授首第24章 省城光復第24章 省城光復第39章 天降援軍第7章 單人奪車第17章 推心置腹第2章 佯攻泉陽第9章 怒髮衝冠第2章 左右爲難第6章 磨刀霍霍第55章 一戰而勝第6章 磨刀霍霍第10章 左右爲難第62章 討論出兵第29章 攻擊開始第2章 考試第13章 巖洞逞威第24章 拜見長官第6章 陰雲密佈第13章 後院起火第9章 學生新軍第6章 陰雲密佈第18章 小小風波第31章 伏擊援軍第5章 狙擊顯威第23章 猶豫不定第31章 權衡輕重第8章 兵來將擋第7章 探聽虛實第62章 討論出兵第31章 伏擊援軍第41章 天賜良機第16章 如期而至第34章 先圖西進第10章 頑強堅持第4章 安平阻擊第24章 拖延戰術第19章 擴編三旅第58章 奪取宣化第11章 大舉反攻第12章 返回臥龍第3章 擴軍第30章 援軍出城第66章 火海戰術第36章 進展順利第3章 梅赫利斯第38章 勝利歸來第21章 皖南驚變第17章 再次受傷第53章 攻克大同第70章 火速南下第14章 退路斷絕第15章 主動挑戰第1章 生機勃發第12章 返回臥龍第27章 指導教官第6章 中醫西醫第3章 月夜談心第18章 勢如破竹第11章 軒然大波第36章 進展順利第65章 大戰前夕第56章 布留赫爾第72章 合肥之戰第7章 連夜撤退第33章 簡單戰術第4章 重歸於好第73章 以攻爲守第22章 沿路襲擊第19章 形勢突變第34章 先打機場第5章 戰鬥動員第4章 斯大林第8章 捉迷藏第13章 後院起火第3章 驚心動魄第60章 兩份電報第11章 彈藥消耗第58章 奪取宣化第8章 禮尚往來第37章 拿下機場第21章 再次聯手第19章 擴編三旅第38章 勝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