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風潮!

第150章 風潮! 蘇轍對修改《孟子集註》這個事情很是上心,第二天去述職後,回來立即讓人去太學尋了蘇允過來,兩人開始研究孟子集註。

蘇允本沒有太大的期待,畢竟他與章惇已經辯經三個月,反反覆覆的,認爲已經是改無可改了,但與蘇轍一辯經,立馬感覺到了不同。

一是蘇轍的在孟子上的造詣遠遠勝過章惇,章惇雖然在經義上亦很是厲害,但他所治本經乃是春秋,於孟子上的造詣比在春秋上的造詣可是差多了。

而蘇轍卻是以孟子爲本經,對其深入的研究不是章惇所能比的。

蘇轍提出的問題比章惇卻是要艱深許多,就算蘇允已經在孟子上沉浸半年之多,對蘇轍提出來的問題依然有些難以應對。

二是蘇轍擅長罵人……哦,不,擅長辯論,有時候看似道理都在蘇允這邊,但真辯論起來,蘇允依然是左支右拙。

當然不是蘇允不擅長辯論,而是他在辯經這個事情上經驗不夠多,面對有著豐富的罵人……辯經經驗豐富的蘇轍,總是被繞著繞著就迷失了方向,然後就陷入了蘇轍的話術裡面去。

蘇轍當然不是爲了辯論而辯論,而是提前幫蘇允積攢經驗。

辯經這個事情,別人可不會讓著你,他們爲了駁倒你,阻止你的學說,打倒你的學說,什麼招數都會使出來,詭辯可能只是其中最爲簡單的手段。

這些對蘇允來說都是極大的困難,甚至讓他寢食難安,與蘇轍的辯經,給蘇允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有時候與蘇轍辯著辯著,啞口無言不說,有時候還忍不住勃然大怒。

便比如今天,蘇允秉持著大義來剖析孟子,而蘇轍卻是揪著幾個詞的概念反反覆覆的定義,每次定義詞彙,便將整個概念給顛覆,蘇允的大義也難以成立了。

這種做法就類似於蘇允建起來一棟漂亮的城堡,蘇轍不去看城堡結構多好、外觀多漂亮,而是盯著牆角說這塊石頭不是這麼用的,用在地基這裡不合適,用來當院子裡的假山纔是合適的,將石頭給挖了出來,城堡失去支撐,城堡隨即轟然倒塌。

蘇允每一次都得跟蘇轍來來回回的辯駁這些詞彙的定義,半點大義都講不上,一部孟子被拆得七零八落,令人不知所云。

今天蘇允纔剛一章大義給講清楚,蘇轍又開始對裡面的某幾個詞進行刨根問底式的追問,終於把蘇允給整毛,騰地站起來怒道:“叔父!你這是在辯經還是在研究《說文解字》,你要這麼辯,對經義有什麼幫助!”

面對勃然大怒的蘇允,蘇轍卻是神色淡然,道:“所以,這些詞的定義你沒有搞明白是麼?”

蘇允氣道:“這些詞大家一眼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爲什麼還要去尋根究底呢,辯駁一番之後,不還是採取了它們常見的定義?這有什麼意義呢?”

蘇轍微笑道:“能讓你生氣,這便是意義啦。”

蘇轍這麼一說,蘇允的怒氣頓時消失無蹤,與蘇轍拱了拱手,致歉道:“叔父,是我失態了。”

蘇轍笑著點點頭,起身雙手壓住蘇允的肩膀,把他按入椅中,語重心長道:“辯經過程之中,這亦只是最粗淺的手段而已,你若是這樣都忍不住,那這孟子集註你還是留著自己欣賞吧。

你想要讓孟子集註得到世人的承認,便要將所有對它有異議、心存壞心思、想要侮辱它、駁斥它的人統統打倒,讓它以毫無辯駁的模樣出現在世人面前,纔有可能讓它走到該有的位置。

人因經名,經以人興,你會因爲這《孟子集註》而著名,而《孟子集註》也要因爲你的能力而興盛。

以後的幾十年裡,你要面對無數次的詰難,隨時有人要來拷問你,質疑你,隨時讓你回答經義,用各種詭辯手段來詰難你。

你對答如流,他們只需向你恭敬感謝,便可以遮掩住他們的壞心思。

但是一旦你被難住了,他們便會因此驟得大名,如此划算的買賣,誰都想做一做。

所以,你必須先學會應對所有的手段。

另外……”

蘇轍看著蘇允道:“……你若是想要讓你的心血流傳下去,甚至成爲顯學,成爲科舉主流,那你需要付出的可能是你一生。

要麼你一生講學,讓更多的人將這《孟子集註》給傳下去,要麼讓這《孟子集註》去到經筵上去。

要麼如同介甫公那樣,將其重注的《詩》、《書》和《周禮》,又稱《三經新義》的經義在太學中推行,讓新學盛行一時。”

蘇允皺起了眉頭道:“這般雖然因官盛而名一時,介甫公一下臺,如今新學已有式微之相,不長久啊。”

蘇轍呵呵一笑道:“那是因爲新學不夠好!介甫公爲了變法,不惜篡改經義,令經義符合變法之所求,如此一來,難免錯漏百出,有漏洞就難以成爲傳世經典。

介甫公在經義上的成就堪稱大家,但就是因爲新法所累,難以公允之心去解經,今日之敗,乃是根子壞掉了罷了。”

蘇允點點頭,不過對蘇轍的說法亦只聽了五成而已,蘇轍所說的話,與他所站的位置是統一的。

你讓一箇舊黨去評價新黨,是很難聽到一個公允立場的,所以只能信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自己慢慢去思索。

不過蘇轍的意思蘇允是聽明白了。

蘇轍的意思是,想要讓孟子集註成爲顯學,要麼趕緊講學,只有學生多了,人多勢衆了,纔有可能形成潮流。

要麼是上宮廷經筵,在那個最高的平臺上講學,一旦得到了皇帝以及宰執權貴們的認可,從上而下的推廣,更容易形成一個潮流。

要麼學王安石,以行政手段強行推廣,也能在一時間形成潮流。

至於能否真正流傳百世……嗯,蘇轍也沒有說,這玩意,意外太多了,說不準的,能夠做到在世的時候讓學說流傳,已經是了不得了,至於死後的世界,那就管不著了。

這玩意說不準。

就像孟子的學說,夠厲害吧,但從春秋至今,不還是隻是子部,而沒有升至經部麼? 這學說能不能流傳百世,是看後人需要什麼,而不是你提出什麼。

也就是說,你現在成爲顯學,有很多人知道,以後纔有可能被後人重新撿起來用。

但你現在就特麼的沒有人知道,最終只有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命。

那些原本寂寂無名的學說,千百年後才被挖出來考古而成顯學的,基本上是沒有的。

這只是叔侄兩個在辯經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不過蘇允雖然屢屢遭到蘇轍的打擊,卻是引起他的好勝心,非得折服蘇轍不可。

在接下來的時日裡,蘇允全副身心都灌注在孟子裡面,將後世的各種學說、知識等等都翻出來,只要可以增加《孟子集註》的說服力的,都往裡面加,然後在辯經的過程之中進行刪減精煉。

蘇允並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之中,蘇轍面上看似對他的批評依然不少,但其內心早就震撼得難以自己。

在蘇轍看來,蘇允就像是一個寶庫一般,每日都能夠拿出來新的東西,新的觀點,新的理論,而這些東西后面牽扯的東西,幾乎單獨拿出來都能夠寫一本書。

但蘇允卻像是毫不在意一般,只要對孟子集註無用的,無論多麼精妙的理論,都會被棄置不理,唯有那些用在裡面能夠成爲堅實基礎的理論,纔會被留下來。

蘇轍後來得出一個結論——蘇允是真正的天才!

唐時的韓愈也好,當代的宋初三先生、歐陽修、二程等等,皆不如蘇允遠矣!

這也激起蘇轍打磨蘇允的心思,他要儘自己所能,將蘇允以及《孟子集註》,打造成爲宋代,乃至於經學上最爲璀璨的明珠!

儒學自春秋成型至今,從雛形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僵化,又有很多人在改進儒學,使其重新煥發活力,但蘇轍此時認爲,儒學將因蘇允的出現,進入一個新的巔峰!

這般一來,一個心懷好勝心,一個心懷期望,便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迸發出來璀璨無比的光芒。

期間章惇亦是嘗試加入進來,但發現二蘇之間的辯經,已經精妙到讓他都只能旁聽而無法插嘴的地步了。

啊,都能聽得懂,但想要尋出問題所在,想要提出一些論點論據,嘿,卻是張口而不知所言矣。

這讓章惇有些挫敗,畢竟前幾個月前的時候,他可是能夠教導蘇允的啊,怎麼纔多久時間,蘇允已經成長到了這個高度了?

哦,不對,蘇轍以前也沒有這個高度的,就算他所治乃是孟子,也絕沒有這麼多的新理論新看法。

關鍵是新理論新理念雖然多,但每一個拿出來都是符合經義、堂堂正正,符合中庸之道,那可就了不得了。

章惇雖然插不了嘴,但不妨礙他每天都過來旁聽,因爲聽著實在是太痛快了。

蘇允與蘇轍的辯經,不僅內容上精湛流暢,兩人的辯論技巧,更是令人歎爲觀止,讓人光是旁聽,就得到了無上的享受。

章惇自己聽了一段時間,便將自己的兩個大點的兒子給帶來旁聽了,這等頂級的辯經,只要聽了就有收穫,章惇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讓兒子進步的機會。

之後章若也來了。

而有一次蘇允與文煌華等人在一起的時候說漏了嘴,然後文煌華與楊柄非要來旁聽。

初次旁聽的文煌華與楊柄驚爲天人,一下子便陷入了進去,天天抱著孟子以及《孟子集註》手抄本用功。

這當然引起了其他年輕人的注意,在他們的逼問之下,文煌華與楊柄透露出了這個辯經,然後多了二三十人的旁聽。

好在時間已經進入了夏季,每天晚上,蘇轍在院子裡點起篝火,備上飲水吃食,然後蘇允與蘇轍在院中坐著辯經,其餘人散落院子各處,看著二人辯經。

文煌華等人的到來蘇轍是樂見其成的,這是另一種方式的講學。

到了這個階段,其實《孟子集註》已經趨於完善了,也不怕有人來旁聽了,更不怕流傳出去。

相反,是該將其流傳出去了。

文煌華等人的到來,蘇轍開始轉變辯經的模式。

之前有段時間,他是以詰難爲主,主要就是讓蘇允適應各種卑劣手段,但是現在卻是以引導爲主,或者說捧哏爲主,就是引導蘇允將《孟子集註》的精要一一說來,讓旁聽者更加容易理解,收穫更多。

知識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文煌華、楊柄等人在聽了幾天之後,他們便再不願意與蘇允兄弟相稱了,每次見面,必行禮,口稱先生,且在蘇允講學的時候,時時奉茶、遞吃食、以弟子自居。

蘇允對此哭笑不得,跟他們說不必這般客氣,大家都是同學,跟以前一般相處是最舒服的。

但文煌華與楊柄卻是說了,以後他們便是蘇郎門下走狗,而且對外的時候,他們就要自稱是蘇門弟子了。

蘇允勸不動,只能任由他們如此。

不用蘇允推動,在徵取蘇允的同意之後,文煌華他們便在太學裡面傳播這《孟子集註》。

雖然沒有公開講學,但《孟子集註》已經慢慢傳播出去,太學生們也紛紛接觸到了這本書,看完之後一個個驚爲天人,又快速的將其傳播給自己的身邊人。

於是,《孟子集註》在汴京,或者說在文人之間快速的蔓延,形成了一種看《孟子集註》的新風尚,甚至有人上青樓聚會也要談孟子談集註,頗有一種不談孟子集註便跟不上潮流的感覺。

這種風潮在秋闈到來,各地學子紛紛進京的時候被推到了一個高潮。

汴京的解試還沒有開始,但各州縣的解試早就結束了,因爲考慮到各地舉子要進京趕考的緣故,州縣通常會先進行選拔,以方便舉子先進京活動交遊。

第232章 希望你是我的韓絳!第280章 和議初成!(4k)第243章 局!!(5K哈)第98章 巧舌如簧張清荷!第81章 憤青蘇轍第141章 元夕詩會!第198章 心胸狹隘蘇通判!第66章 長相思!第203章 這纔是真正的潑天富貴!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第304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424章 長安危矣!第128章 何正臣第383章 拿下延安府!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301章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5k哈!)第174章 凶宅!第377章 合作與出路!第23章 江右蘇郎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360章 元祐五君子!第150章 風潮!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278章 靜塞軍!靜塞軍!第231章 猛男蘇允!第66章 長相思!第455章 均田令!第248章 我大抵是瘋了(4k哈)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第131章 太學!第108章 章惇很滿意!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209章 再升三級!第99章 人間清醒第445章 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第259章 夏城大變!(3k)第303章 壓他十年,可爲大宋名相!(4k)第291章 沒有梁氏的大夏,亡了那便亡了!(32k)第2章 帝國棟樑第204章 小升一級!(6K)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391章 各有算計!第409章 頭鐵程夫子!第369章 身段柔軟,能屈能伸!第183章 授官宣義郎!第340章 確定路線問題!(嘿嘿,今日7k哈)第454章 蘇允眉山舊事!第144章 少年當有凌雲志第54章 沒有什麼能夠攔得住他!第137章 本經春秋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77章 年紀大點會照顧人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117章 用人之道!第308章 小蘇學士品三國!第214章 應當發一分光了!第452章 蘇過鋤奸!第279章 某,章楶!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7章 匠氣太重!第35章 請客!第430章 折氏亦有過牆梯!第43章 敲打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206章 官家,我送您一個熙寧變法!第360章 元祐五君子!第44章 驚弓之鳥第451章 眉山有內鬼!第280章 和議初成!(4k)第390章 亂生!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347章 今文運動!第394章 烏煙瘴氣!第435章 病急亂投醫!第104章 這姑娘很是嚇人!第172章 蘇居正奇貨可居,章參政監守自盜!第228章 嚮往的生活!第114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還有)第444章 我們勸陛下御駕親征吧?第40章 建房子啦!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47章 鄜延路經略使!(今天8k了)第153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今天9k哈)第287章 鹽戰(一)第53章 再想想,再想想!第413章 軟禁!第113章 章惇的試探!(日萬完成!)第445章 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422章 神出鬼沒!第51章 老賊賺我上梁山!第159章 帝師!第440章 出其不意!第80章 李麗華上門
第232章 希望你是我的韓絳!第280章 和議初成!(4k)第243章 局!!(5K哈)第98章 巧舌如簧張清荷!第81章 憤青蘇轍第141章 元夕詩會!第198章 心胸狹隘蘇通判!第66章 長相思!第203章 這纔是真正的潑天富貴!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第304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424章 長安危矣!第128章 何正臣第383章 拿下延安府!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301章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5k哈!)第174章 凶宅!第377章 合作與出路!第23章 江右蘇郎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360章 元祐五君子!第150章 風潮!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278章 靜塞軍!靜塞軍!第231章 猛男蘇允!第66章 長相思!第455章 均田令!第248章 我大抵是瘋了(4k哈)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第131章 太學!第108章 章惇很滿意!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209章 再升三級!第99章 人間清醒第445章 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第259章 夏城大變!(3k)第303章 壓他十年,可爲大宋名相!(4k)第291章 沒有梁氏的大夏,亡了那便亡了!(32k)第2章 帝國棟樑第204章 小升一級!(6K)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391章 各有算計!第409章 頭鐵程夫子!第369章 身段柔軟,能屈能伸!第183章 授官宣義郎!第340章 確定路線問題!(嘿嘿,今日7k哈)第454章 蘇允眉山舊事!第144章 少年當有凌雲志第54章 沒有什麼能夠攔得住他!第137章 本經春秋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77章 年紀大點會照顧人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117章 用人之道!第308章 小蘇學士品三國!第214章 應當發一分光了!第452章 蘇過鋤奸!第279章 某,章楶!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7章 匠氣太重!第35章 請客!第430章 折氏亦有過牆梯!第43章 敲打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206章 官家,我送您一個熙寧變法!第360章 元祐五君子!第44章 驚弓之鳥第451章 眉山有內鬼!第280章 和議初成!(4k)第390章 亂生!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347章 今文運動!第394章 烏煙瘴氣!第435章 病急亂投醫!第104章 這姑娘很是嚇人!第172章 蘇居正奇貨可居,章參政監守自盜!第228章 嚮往的生活!第114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還有)第444章 我們勸陛下御駕親征吧?第40章 建房子啦!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47章 鄜延路經略使!(今天8k了)第153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今天9k哈)第287章 鹽戰(一)第53章 再想想,再想想!第413章 軟禁!第113章 章惇的試探!(日萬完成!)第445章 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422章 神出鬼沒!第51章 老賊賺我上梁山!第159章 帝師!第440章 出其不意!第80章 李麗華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