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崇文悟道!(41k哈!)

第166章 崇文悟道!(4.1k哈!) 這裡大約是供來這裡查閱書籍的人所設。

當然,能夠來這裡的住下看書的,不是官家便是宰執,一般人自然是進不來的。

所以這裡環境極佳,進了裡面,蘇允的確是感覺到心靜了下來。

蘇允靜坐了一會,便來到書房。

書房很大,裡面有兩個大書櫃,書櫃上亦是擺放著整整齊齊的書籍。

蘇允掃了一眼。

嗯,先秦的《呂氏春秋》,東漢馬融所注注的《論語》,鄭玄訓詁,王充的《論衡》,高誘的《孟子集註》。

許慎的《說文解字》,何晏注的《論語》,邢昺疏的《論語》,程頤程顥的《經說》,尹淳的《論語解》。

謝良佐的《論語說》,侯仲良的《論語說》,楊時的《三經義辯》,遊酢的《論孟雜解》、《中庸義》。

張敬夫之言;胡安國之言等,還有五經等原書亦都有。

另外還有其餘雜七雜八的書籍,想來都是之前來這裡讀書的人所遺,又或是官家吩咐崇文院的官員拿過來的。

另有滿滿一櫃紙張,另有一櫃,一排放各種規格的毛筆,一排放各種產地的墨錠,另有硯臺十幾。

牆角放著一個大缸,存儲著清水,用以磨墨所用。

蘇允點點頭,基本的資料基本已經齊了,若還有需要的書籍,到時候寫出書單,讓崇書院提供便是。

有人敲了敲門。

蘇允有些訝異,這院子裡竟還有其他人麼?

蘇允不願意有人進書房,便走出門口,見到一著奴僕服飾的老人。

這老人道:“蘇大家,老朽是這院子主事,日常的灑掃塵除、洗衣做飯,端茶倒水,您儘可喚老朽。”

原來如此,蘇允笑道:“怎麼稱呼你?”

老人笑道:“蘇大家喚老朽老丁即是,您千萬別客氣,您做的是大事,小事情千萬別浪費時間,哦,是了,是甄中貴安排的老朽過來的。”

蘇允瞭然點頭,看來甄時選是怕有人搗亂,這老人或許也沒有那麼簡單。

蘇允道:“好,這書房你也留點心,別讓人進來。”

老丁點點頭道:“您放心吧,不會有人進去的。”

蘇允點點頭道:“一日三餐,你做好了放在門口便是,飲水什麼的也放在門口,至於沐浴什麼的,我若是要洗,會提前跟你說。”

老丁點頭道:“明白了,老朽絕不會打擾蘇大家您。”

蘇允點點頭,轉身便往裡面而去。

老丁的躡手躡腳而去,一會之後,端來茶水放在門口。

蘇允端進來茶水,喝完一杯茶,精神頓時振作起來,起身點多幾盞油燈,書房亮如白晝。

蘇允從“五經”之一的《禮記》裡抽出《大學》《中庸》兩篇,細細研讀。

一邊讀一邊做筆記,並重新分章辨句,這些將會編成《大學章句》以及《中庸章句》;

而論語將會彙集衆家註釋,精擇慎取,按以己見,著成《論語集註》。

《孟子集註》是已經完成了,只需要稍微修改即可。

蘇允將採用“章句”和“集註”兩種方式有機融合“四書”,將四者上下連貫爲一體,生成《四書章句集註》。

這是一種比較取巧的方式,或者說,這是一種極爲天才的進行重新創作的方式,才能夠讓風馬牛不相及的四書融會貫通,匯聚成爲一書。

其實趙頊、潘景行認爲此事極難,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想法,是基於以前的修書註疏的經驗。

而蘇允採取的這種章句與集註的方式進行融合的方式後,其實剩下的就是普通的註疏闡述的功夫了。

而且,其實卷帙最多的孟子集註已經是完成了。

四書集註之中,大學章句只有一卷,中庸章句亦只是一卷,論語集註比較多,有十卷之多。

至於孟子集註,足足有十四卷!

所以,從某些程度上來說,他現在的工作量就相當於寫一本孟子集註。

不過,真實的工作量肯定是遠超孟子集註的,因爲要做到四書條理貫通,無所不備,且前後貫通,所需要的努力是極大的。

然而,前面所述,並非真正的困難所在。

真正的困難在於,朱熹作四書章句集註,之所以可以將四書融會貫通在一起,一是採用章句與集註的方式,這是新的創舉。

真正將其融爲一爐的,其實是朱熹的理學理論提供的基礎。

朱熹以“理”爲中心,展現了“理”與儒家經典中的範疇體系的聯繫,並以此界定了這個範疇體系中的重要範疇,如天、人、性、道、心等。

從而實現了“天人合一”、“心理合一”、“心性合一”。

朱熹指出:“自古聖賢相傳,只是理會一個心,心只是一個性,性只是有個仁義禮智。”

此三種合一說,才爲朱熹貫通“四書”,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基礎!

這是理論上的創新,纔有可能真正實現融會貫通。

但蘇允對於採取程朱理學是心有顧慮的。

不僅僅是因爲蘇軾蘇轍的蜀學的影響,跟這關係不太大。

另外,蘇允並不敵視程朱理學,程朱理學自有他的先進性。

明清的僵化是統治者的緣故,與學說本身沒有太大的干係。

蘇允考慮的是什麼,是學說與社會當今思想潮流的適應性。

當今的現實狀況是什麼,是唐儒重新激活儒學至今,已經過去數百年,儒學與北宋這個國家一樣,漸漸已經陷入僵化之中,學術氣氛沉悶的時代。

所以,現在需要的不是理學的保守,而是需要一個更有活力理論來激活。 朱熹的理學之所以在南宋被捧爲官學,一統江湖,是因爲南宋遷至臨安後,經過發展,經濟快速發展,從上到下被眼前的繁華所惑,陷入窮奢極欲之中。

而朱熹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理論,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急需的。

因爲一旦從上到下,從官員到百姓,所有人都沉迷於繁華的時候,那離滅國就不遠了。

這纔是程朱理學成爲官學的真正原因。

蘇允之所以不排斥朱熹的理學,是因爲朱熹提倡的“滅人慾”不是否定人的所有慾望,而是對人過度之慾,類似貪婪等慾望,進行否定。

朱熹認爲“天理”屬於至善的,而“天理”在人身上的體現,就是“性”。

也就是說,朱熹認爲,人性屬於至善的存在。

而人有惡的一面,朱熹則將人惡的一面歸咎於人身上的“情”,但是朱熹並沒有否定人所有的情,認爲只有與至善的“性”不一致的“情”纔是惡的。

所以,程朱理學並不是沒有先進性,而是因爲統治者因爲自身需要,將其作爲官學,且以之爲唯一,最終變得僵化。

但蘇允不想以程朱理學爲四書集註的理論基礎,是因爲與當今社會的現實不符合。

當今之世,儒學僵化到了極致,北宋文人有所察覺,因此纔有宋初三先生、已經有所雛形的蜀學、洛學、關學等等出現,就是爲了改變這種局面,重新更新儒學。

所以,這會兒想要讓四書章句集註一出世便迅速風行,採用程朱理學並非良策。

不如……

蘇允嘿嘿一笑。

此時宋朝的學術風氣跟明朝初期有些類似,都是繼承前朝儒學發展至今,已經是漸漸活力不再,諸多大儒紛紛在尋找新的出路,所以,這個時候……陽明兄,該你出手了!

陽明心學,若是在這個時代出現,定然會震撼整個大宋朝!

這一點是早就驗證過的。

陽明心學在明朝一經問世,就引起了轟動。

學子們紛紛追隨,風氣大開。

儘管王陽明逝世後,他的學說一度受到排斥和攻擊,但由於學者的不懈努力,心學仍然輝煌一時。

在《明儒學案》中列舉的七個學案中,包括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閩粵、泰州等地的學者都深受其影響。

甚至朝中大臣如徐階、張居正、趙貞吉等都是他的信徒。

陽明心學不僅在國內產生了深遠影響,還傳播到了國外。

明末,陽明心學被傳至日本,伊藤博文和東鄉平八郎等人都成爲了陽明心學的忠實信徒。

進入清朝後,林則徐、魏源、曾國藩、康有爲、梁啓超、孫中山、章太炎、胡適之等人都從中汲取了人性解放、自尊無畏的思想,建立了不朽的事業。

陽明心學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信徒衆多,主要是因爲其理論的簡易直接和明白四達。

王陽明的心學淺顯易懂,容易理解,普通老百姓一聽就能明白,這可是傳播的大殺器!

蘇允是個實用主義的人,既不信奉理學,亦不遵行心學,他信奉的是毛學,嗯,教員的思想纔是從古至今、從東到西的集大成者,最偉大者!

所以,若是理學適合,他就用理學,若是心學合適……嗯,現在最適合的便是心學。

理學已經有周敦頤、張載、以及二程在前,他就算是搞出來什麼理學集大成,大約也起不到特別大的震動。

而且,蘇允有些懷疑,此次傳播謠言的,可能有理學門人的身影在後面。

蘇允寫出《孟子集註》,並非以朱熹的理學理論爲根基,而是以唯物辯證主義爲理論根基。

而理學的根基便在於道德神學,這是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而蘇允的唯物辯證主義很明顯撅了他們的根基。

雖然蘇允在孟子集註裡面刻意隱去了這一方面的闡述,但在經義大家眼裡,卻是禿子頭上上的蝨子一般顯眼。

所以,最爲忌憚《孟子集註》的可能不是王珪、何正臣,而是二程以及他的弟子們。

蘇允搖了搖頭,學術之爭的殘酷,可能還甚於黨派之爭。

他倒是不想與二程起衝突,已經是引而不講,就是不想起衝突之意,但現在對方明顯衝著他來了。

既然如此,那就戰吧!

如今理學的發展還不到最爲巔峰的時候,不知道遇到巔峰心學,你們扛不扛得住。

而且,我也不欺負你們哦,我就往裡面加點唯物辯證主義思想,補足陽明心學的些微短板,嘿嘿。

有人說,心學是唯心主義,跟你的唯物辯證主義就是相悖的,你怎麼往裡加,那不就是自相矛盾了麼?

蘇允其實已經有了些頭緒了。

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

蘇允打算將心即理與辯證唯物主義中的發揮意識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結合。

而知行合一則是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基礎相結合。

至於致良知則是是指人的道德良知,王陽明認爲人的道德良知是天生的,是人性的表現。

這與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不謀而合,都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在辯證唯物主義中,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的實踐活動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

而在陽明心學中,“致良知“也強調了人的道德良知對於行爲的決定性作用。

諸如此類。

如此一來,心學的精華被保留了下來,但其個人主觀臆斷以及侷限性卻被彌補,足以讓心學成爲一門難以被尋到缺陷的學說!

推演至此,蘇允有些慶幸《孟子集註》沒有按照朱熹的理學理論去寫。

若是那樣的話,這會兒又改爲唯物辯證主義心學,那種理論相悖的大轉向,可能會被認爲是學術不端的小人了吧?

不過那樣可能不會被理學攻擊,甚至可能會被吸收進理學之中,成爲理學之中的中流砥柱。

但蘇允並不後悔,因爲蘇軾蘇轍的蜀學到時候與洛學的衝突是十分激烈的,作爲眉山蘇氏子弟,蘇允又如何會站在蘇軾蘇轍的對立面?

蘇允搖頭笑了笑,自己是蜀人,自己的學說自然屬於蜀黨,看來這一世的蜀洛朔之爭會比原來的還要激烈上三分啊!

理清思路,接下來的事情便簡單了。

開書就是幹,先寫特麼瞎幾把寫個幾萬字,扔給編輯……忒,又不是寫網文。

忙忙碌碌之時,蘇允忽然想到:

王陽明在龍場奠定了陽明心學的根基,因此被譽爲龍場悟道。

而自己今日在崇文院寫下唯物辯證主義心學,以後會不會被譽爲……嗯,崇文悟道?

哈!有意思!

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412章 民心似火,朝堂深遠!第243章 局!!(5K哈)第279章 某,章楶!第287章 鹽戰(一)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438章 黨爭再起!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442章 拿下河套!順帶拿下定難五州!第241章 一個聰明的黨項人!(先來32k)第273章 小蘇學士!(4k)第159章 帝師!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113章 章惇的試探!(日萬完成!)第347章 今文運動!第322章 賣了單位的主官!第299章 人總要告別的!第131章 太學!第63章 九江樓第47章 村長一家的震撼第360章 元祐五君子!第56章 大宋人太寬容也是不好!第73章 遼國探子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第66章 長相思!第152章 暗流湧動!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237章 若是為了前途,我不會來!(先來一章)第20章 臨皋亭第42章 東坡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第344章 發展壯大!(54k哈)第245章第209章 再升三級!第44章 驚弓之鳥第128章 何正臣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第448章 大明 大宋 大遼,新的三國鼎立!第88章 你知道臨江樓給了多少?第199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186章 我想做你的狗!(5k)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54章 計中計!(又是3k!)第224章 伏擊!伏擊!第412章 民心似火,朝堂深遠!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272章 一步登天!!第178章 受刺激的文煌華!第237章 若是為了前途,我不會來!(先來一章)第14章 黃州!第13章 江南春早第330章 我還想要更多!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290章 鹽戰(四)第401章 奪權!第455章 均田令!第65章 一樓三苑!第2章 帝國棟樑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79章 聲名所累第173章 官家賜宅!(52k,今天回來得晚,就一章哈)第455章 均田令!第258章 西夏大將葉悖麻!第318章 融資!(44k)第423章 無理辯三分!第22章 孝義無雙蘇大郎第315章 另起爐竈!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17章 該配合你的演出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336章 宏圖大業!第244章 全殲!(4k!)第45章 阿回出息了!第16章 我叔父恐怕要輕生啦!第212章 無憂洞第70章 黃州求情貼!第163章 這口氣我咽不下去!(4k,晚上還有)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281章 什麼是根本?(3k哈)第178章 受刺激的文煌華!第209章 再升三級!第118章 人亡政不可息!(5K)第77章 年紀大點會照顧人第61章 人間極樂!第373章 耕者有其田!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34章 徹底火爆!第299章 人總要告別的!第149章 蘇轍歸京!第26章 每月一千貫!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18章 公使庫!第174章 凶宅!第26章 每月一千貫!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
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412章 民心似火,朝堂深遠!第243章 局!!(5K哈)第279章 某,章楶!第287章 鹽戰(一)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438章 黨爭再起!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442章 拿下河套!順帶拿下定難五州!第241章 一個聰明的黨項人!(先來32k)第273章 小蘇學士!(4k)第159章 帝師!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113章 章惇的試探!(日萬完成!)第347章 今文運動!第322章 賣了單位的主官!第299章 人總要告別的!第131章 太學!第63章 九江樓第47章 村長一家的震撼第360章 元祐五君子!第56章 大宋人太寬容也是不好!第73章 遼國探子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第66章 長相思!第152章 暗流湧動!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237章 若是為了前途,我不會來!(先來一章)第20章 臨皋亭第42章 東坡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第344章 發展壯大!(54k哈)第245章第209章 再升三級!第44章 驚弓之鳥第128章 何正臣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第448章 大明 大宋 大遼,新的三國鼎立!第88章 你知道臨江樓給了多少?第199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186章 我想做你的狗!(5k)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54章 計中計!(又是3k!)第224章 伏擊!伏擊!第412章 民心似火,朝堂深遠!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272章 一步登天!!第178章 受刺激的文煌華!第237章 若是為了前途,我不會來!(先來一章)第14章 黃州!第13章 江南春早第330章 我還想要更多!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290章 鹽戰(四)第401章 奪權!第455章 均田令!第65章 一樓三苑!第2章 帝國棟樑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79章 聲名所累第173章 官家賜宅!(52k,今天回來得晚,就一章哈)第455章 均田令!第258章 西夏大將葉悖麻!第318章 融資!(44k)第423章 無理辯三分!第22章 孝義無雙蘇大郎第315章 另起爐竈!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17章 該配合你的演出第400章 帝后之爭!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336章 宏圖大業!第244章 全殲!(4k!)第45章 阿回出息了!第16章 我叔父恐怕要輕生啦!第212章 無憂洞第70章 黃州求情貼!第163章 這口氣我咽不下去!(4k,晚上還有)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281章 什麼是根本?(3k哈)第178章 受刺激的文煌華!第209章 再升三級!第118章 人亡政不可息!(5K)第77章 年紀大點會照顧人第61章 人間極樂!第373章 耕者有其田!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34章 徹底火爆!第299章 人總要告別的!第149章 蘇轍歸京!第26章 每月一千貫!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18章 公使庫!第174章 凶宅!第26章 每月一千貫!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