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

郭宋把美玉放在桌上,微微笑道:“雖然你母親的批評有她的道理,但據我所知,外面對你們不肯住宮殿更多卻是誇獎,誇你節儉務實,反對奢華,基本上都是正面評論,沒有人會嘲笑你們。”

薛濤有些不好意思道:“這樣說起來讓我更加慚愧,我的本意並非是爲了節儉,僅僅只是不習慣住宮殿而已。”

“所以你就不要爲這種事情煩惱,你母親雖然囉嗦了一點,但清兒這孩子還真不錯,連李泌都對他讚不絕口,誇他是天才璞玉,聽他的意思,好像是想把清兒作爲自己的關門弟子,這孩子來得太及時,他的到來讓城兒也有了學習的動力,練習書法更加刻苦。”

薛濤嘆了口氣,幽幽道:“其實我只是覺得城兒太獨孤了,從小就沒有夥伴,少年老成得過頭了,清兒到來讀不讀書倒是次要的,關鍵是他陪同城兒,這纔是最重要的。”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回頭道:“你說得對,我今天正好和李泌商議此事,因爲他要做主考官,至少好幾個月時間都要隔離,所以這段時間我打算讓城兒去國子學小學堂讀書,讓清兒也一起去,小學堂內有一羣神童,都是各個世家選來的優秀子弟,年紀都在八九歲,城兒和他們在一起,會有好處,最好以後也隔天去一次。”

..........

成都,雖然郭宋率領大軍在兩個月前奪取了關內道,但成都本地百姓對此並不關心,連應該很關注這件事的文武百官們,心思也不在這上面,他們連朱泚篡位登基這樣的大事也只是譴責了一通後就過去了。

這兩個月,朝廷文武大臣和宦官們的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天子李適爲了限制朝臣的權力,特地給了樞密院宦官朝務審覈權,朝廷做出的所有決定,都必須要通過樞密院審覈後才能頒佈,一時間引起朝廷大譁,前相國姜公輔更是全力抨擊宦官干政,不料卻被人毒殺。

這裡面雖然還涉及到肅王和欽王的太子之爭,但姜公輔之死卻讓朝廷百官憤怒到極點,數百官員集體請辭,天子李豫見事情鬧大了,這纔出面安撫百官,取消了宦官對朝務的審覈權,又厚葬姜公輔,賜號忠肅,這才平息了姜公輔被暗殺事件。

時間又過去了兩個月,雖然表面上宦官不再幹政,但鹽鐵監、稅監、礦監、茶酒監、市舶監、騾馬監等等重要的攬財機構依然牢牢掌握在宦官手中,由樞密院直接管理,獲得的錢財進入內庫,除了拿出一部分補貼軍俸外,其他錢財都直接進了瓊林庫,也就是李適的個人金庫。

太子之爭依然沒有定論,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遲早會引發宦官和朝官的新一輪鬥爭。

樞密院是李適復位後成立的機構,也是北衙的核心,裡面的宦官有三十餘名,都是粗通文墨,分爲六監一閣,六監自然是對應鹽鐵監等六大財源,六監首領叫做內監令,選派的六人都是宋朝鳳的義子或者心腹。

而一閣自然就是藏劍閣了,當年公孫大娘一手創辦的藏劍閣已淪落爲宦官的掌權機構,掌握着數百名秘密武士。

藏劍閣的大執事由宋朝鳳親自擔任,他代表天子執掌藏劍閣,藏劍閣的首領是應採和,當年李曼的女副手,現在她成爲宋朝鳳的走狗。

樞密院的議事堂內,宋朝鳳在內六名內監令商議欽王李諤的處境,最近李諤處境不妙,天子李適認爲李諤懶憊,沉溺酒色過多,不關心朝政,對他十分不滿,而肅王李謙關心民間疾苦,常常把自己的錢糧捐給孤寡,贏得了百官一致讚譽。

但宋朝鳳卻瞭解到了底細,李謙哪有什麼錢財,都是他岳父吏部尚書趙崇文一手安排,李謙從來就不過問,而是趙崇文打着李謙的名義做善事。

“大家說說吧!我們該怎麼辦,一旦李謙入主東宮,又會是第二個李誼,我們統統都得完蛋,必須扭眼前的局面。”

內監令嚴昕舉手道:“父親大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最簡單的辦法,我們動不了李謙,但可以幹掉趙崇文,就和上次幹掉姜公輔一樣,只是我們這一次最好做得隱秘一點,讓趙崇文死在仇家手中。”

宋朝鳳搖搖頭,“不妥,還是會猜到,而且殺了趙崇文意義並不大。”

這時,宋朝鳳見老六樑休向自己使眼色,他便道:“大家都去想想吧!想好後再告訴我結果。”

衆人都散去了,宋朝鳳卻讓樑休留下,樑休小聲道:“孩兒建議不如用苦肉計,效果會更好。”

宋朝鳳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什麼苦肉計?”

樑休附耳對他說了幾句,宋朝鳳連連點頭,“此計甚妙!甚妙!”

........

並非所有人都對郭宋奪取關內道不關心,郭宋奪取洛關的重大意義,還是讓很多有心人矚目,天子李適就是其中一員。

李適很清楚洛關失守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晉軍隨時能殺入關中,截斷朱泚和中原的聯繫,只要郭宋願意,他完全可以東西夾擊,奪取潼關和蒲津關。

但郭宋卻遲遲不動,令李適心中十分惱火,他比誰都清楚,他的軍隊根本不是朱泚軍隊的對手,莫說奪回關中,就連守住巴蜀也是靠地勢天險,他想重回長安只有一個希望,那就是依靠郭宋。

李適之前一怒之下貶黜了薛勳,在郭宋奪取關內後,他立刻赦免了薛勳,改封他爲翰林大學士,怎奈薛勳是個倔牛脾氣,死活不肯奉召回來,讓李適也無可奈何。

入夜,李適負手站在地圖前,注視着關中,心中卻在思考郭宋爲何引而不發,他到底想做什麼?

良久,李適暗暗嘆了口氣,其實他隱隱猜到了,郭宋遲遲不肯奪取關中,就是因爲自己。

他還想要什麼?他讓家人住進晉陽宮,自己忍了,他自己任命刺史、將軍,從來不問朝廷的意見,最多事後發一份名單過來,讓朝廷承認,自己也忍了,他和藩鎮有什麼區別?現在他還要待價而沽,他究竟還想要什麼?難道他要自己把皇位讓給他?

李適怒火萬丈,他又不得不一忍再忍,有求於人之時,他不得不放低姿態,看來自己得秘密派個特使去和郭宋談判。

這時,殿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宦官在帳外驚惶稟報,“陛下,欽王遇刺!”

‘啊!’李適大吃一驚,急忙走到帳外,怒喝道:“欽王現在怎麼樣?”

宦官戰戰兢兢道:“被一箭射中左胸,已經.....已經無救了!”

李適身體晃了晃,眼前一黑,仰面暈厥過去。

旁邊宮女和宦官連忙扶住他,大喊道:“陛下!陛下!”

“快來人啊!陛下暈過去了。”

宮內一陣大亂,兩名御醫趕來,半晌,李適慢慢醒來,他放聲痛哭,欽王李諤是他最疼愛的兒子之一,竟然被人刺殺,怎麼能讓他不痛徹心扉。

這時,一名宦官走來,低聲對大內副總管趙春說了兩句,李適一眼看見,抹去眼淚厲聲問道:“是否我兒已死?”

趙春連忙跪下道:“人死不能復生,請陛下節哀,保重龍體!”

李適咬牙切齒道:“朕一定要抓住兇手,將他碎屍萬段!”

.........

同時一時刻,皇宮樞密堂內,宋朝鳳狠狠給了應採和一記耳光,破口大罵:“沒用的賤人,我讓你行苦肉計,你竟然把他殺了,賤人壞我大事!”

應採和跪在地上戰戰兢兢道:“原本只是想射他左肩,但沒想到他竟然會一點武藝,他一閃身,這一箭就正好射中他胸膛。”

宋朝鳳狠狠又是一腳踢去,“誰讓你用弩射,你就不能下毒嗎?”

“時間緊迫,卑職考慮不周,願意接受一切懲處。”

這時,宋朝鳳義子樑休勸道:“父親息怒,苦肉計確實很難掌握火候,做淺了會被人識破,做深了又容易造成嚴重後果,應閣主的時間太短,來不及準備,倉促之下,失手也是難免,事已至此,責備應閣主也沒有用,現在只能想辦法緊急應對。”

“那你說現在該怎麼辦?”

“首先要滅口,那個刺客現在如何?”

應採和連忙道:“已經被滅口了!”

樑休點點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把此事嫁禍給趙崇文。”

樑休又低聲說了兩句,宋朝鳳才長長出口氣,對應採和道:“這次你再失手,你就自裁吧!”

“這次卑職親自出馬,絕不會失手!”

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
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