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

當天晚上,張雲率領五十人轉移到了位於新昌坊的官宅,李安和張雷之前購買了大量官宅,現在便發揮作用了,大量晉軍斥候便藏匿在這些宅子內,基本上不出門,大門緊閉,一段時間會有人來送一批食物。

次日下午,張雲便正式上任巡查稽稅官,名稱上叫做官,實際上還是吏,不過是小吏的頭目而已,他和十幾名手下都換上了黑底紅邊稽稅吏服,腰間挎一把刀,開始了他們在長安稽稅生涯。

十月已經過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尤其早晨,會出現一層厚厚的白霜,再過半個月,就該結冰了。

太原天策府,內衛統領王越匆匆來到郭宋官房,他在門口向杜嗣業招招手,杜嗣業連忙走出來,“王統領有事找殿下?”

王越點點頭,“有重要情況!”

“我這就去稟報,王統領稍候。”

片刻,杜嗣業出來道:“殿下讓你進去!”

王越連忙整理一下冠服,快步走了進去.......

官房內,郭宋負手站在窗前,凝視遠處天際的烏雲漸濃。

結束回紇戰役已經有三個月了,戰爭紅利足以支持他們發動新的攻勢,廢籍令已經推行,隱藏在廢籍令下的廢奴雖然遭遇很多反對聲,但也漸漸走上正軌,那麼繼續擴張的時機已經成熟。

下一步目標是哪裡?其實想都不用想,必然是關中,郭宋本想明年纔開始考慮長安,但他在兩個月前得到一個極爲重要的情報,興洛倉錢糧儲備已經到了警戒位,最多隻能支撐半年。

這可是大事,朱泚的朝廷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常朝廷,他們每年收取的稅賦都少的可憐,這麼多年,他們一直靠廣通倉和李適內庫的錢糧支撐,現在終於快要到坐吃山空之時,沒有錢糧,朱泚怎麼養軍?必然會大肆收刮關中,這一點不容質疑,養肥的豬,朱泚怎麼可能不殺?

上次是因爲自己的阻擊,他才被迫放棄遷徙關中十二萬富戶去洛陽的計劃,但從後來得到的情報來看,這個計劃對朱泚非常重要,他並沒有放棄,僅僅只是暫停。

上兵伐謀,郭宋不可能等對方出招了纔想到應對,他必須要會觀察趨勢,搶在對方還沒有決定出招之前,先發制人,徹底破解對方的計劃。

早就一個多月前,郭宋就開始制定並推進了冬狩計劃。

奪取關中當然不難,難的是不能給長安造成任何損失,朱進卿嚴守朱泚給他的命令,堅守長安不出,如果同州出現異動,就關閉長安城死守,這着實有點難辦。

這時,王越出現在門口,躬身道:“殿下,卑職有急事稟報!”

郭宋轉過身道:“什麼急事?”

“殿下還記得滿武和張晉水嗎?”

郭宋點點頭,他當然記得,朱泚安插在太原的探子,張晉水是回春堂的東主,而滿武是晉陽縣衙的一名文吏,自己給了他們一個假的鐵火雷配方,誤導了他們的研製方向,朱泚又不斷在太原增加探子,張晉水成了情報頭目,滿武也當上一個小頭目。

這二人是典型的雙面間諜,替朱泚做事,同時也在替內衛做事。

“又有什麼新發現?”

“今天滿武告訴我一個消息,朱泚研製出了紙火雷。”

郭宋並不奇怪,紙火雷其實就是炮仗,研製出紙火雷很容易,距離鐵火雷還有十萬八千里,光硝粉提純的技術,他們就得搞很多年。

不過研製出紙火雷也有一個好處,朱泚可以用火藥製造燃燒武器了。

郭宋笑了起來,不知朱泚有沒有勇氣,直接殺進巴蜀去。

朱泚是郭宋最得力的打手,他還真不想過早滅了此人。

“然後呢?”郭宋又問道。

“然後就是另外一件大事,說朱泚派人去成都談判,想用關中交換揚州。”

郭宋一怔,這個事情還是第一次聽說,他連忙問道:“消息確切嗎?”

“是張晉水傳出來的消息,他也是由他父親告訴他,消息是否真實,卑職也無法確定。”

張晉水的父親張千秋是洛陽皇宮的首席御醫,雖然他官職不高,但他能接觸到一些知情人,這個消息至少有七分可信度。

從常理上分析,這個方案看似荒誕,但郭宋能看得更深透一步,如果朱泚將關中的財富刮乾淨,他確實是想丟掉關中,利用李適回關中急切的心態,把守不住的破爛關中,換來肥腴的揚州,這確實是一筆非常合算的買賣。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如果要換是明年的事情,但收刮關中不是一天兩天,估計朱泚很快會就動手了,決不能讓他們對長安造成破壞。

想到這,郭宋終於下定了決心,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提前行動了。

..........

御書房內,天子李適正負手來回急切踱步,臉上的激動難以掩飾。

“他們確實這樣承諾?”

張延賞連忙道:“確實是真,是朱泚僞朝的太常卿王顯來說的,朱泚願意用關中交換揚州,還有朱泚的親筆信,陛下也看過了。”

李適擺擺手,讓自己平靜一下,又道:“朕的意思是說,你們認爲這件事可靠嗎?”

“這種事情是第一次聽說,但似乎也比較合理,郭宋大軍從三面包圍關中,朱泚感覺關中守不住,便想用它來換取好處,揚州的富庶不亞於關中,他想換揚州完全是可能的,微臣相信這是朱泚真實的意圖,況且他願意先把關中給我們,我們再交回揚州,微臣不覺得哪裡吃虧。”

“那兩位愛卿覺得此事可做嗎?”李適又追問道。

張延賞和太常寺卿楊仲甫對望一眼,兩人都面露難色,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

半晌,張延賞小心翼翼道:“陛下,這件事微臣覺得還是需要慎重。”

“慎重?”

李適看了他一眼,“朕不明白你說的慎重具體是指什麼意思?拒絕朱泚?”

“微臣也不是這個意思。”

張延賞含糊道:“就怕事情傳出去,百官們都不會同意,陛下,畢竟要割讓揚州。”

“這談不上割讓吧!”

李適十分不高興道:“這叫置換!”

李適在‘置換’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繼續道:“我們收回京城重地,放棄我們守不住的揚州,雙方側重點不同,長安對他們不重要,對我們卻異常關鍵,他們想要揚州,揚州對我們卻是雞肋,爲什麼不可以!”、

張延賞心中嘆口氣,只得無奈道:“如果陛下已決定,微臣也不反對!”

李適早已急不可耐,他立刻吩咐道:“張相國親自負責和對方談判,要細節都一一敲打,朕希望能回長安踏青。”

“微臣領旨!”

張延賞告退,走出大殿,他搖搖頭對楊仲甫道:“這件事做完,你我都要揹負罵名了!”

楊仲甫頓時有點急了,“我們只是奉旨辦事,怎麼能讓我們揹負罵名?”

“難說!我們這位天子從來就沒有做過錯事。”

“那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

張延賞嘆息一聲,“走一步看一步吧!”

御書房,李適依舊興奮不已,沒想到啊!朱泚竟然會拿關中、長安來和自己交換揚州,其實,李適也曾經這樣想過,但他不敢實施,他覺得不可能,朱泚怎麼可能把長安讓出來,可萬萬沒有想到,朱泚居然主動提出交換,長安終於要回來了。

北伐兵敗後,他完全絕望了,除了求郭宋外,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但君主的矜持又讓他不願低頭,但沒想到今天喜訊傳來,朱泚願意讓出關中和長安。

至於讓出揚州的後果他也知道,大不了讓張延賞來承擔責任,這件事是相國失職,與自己武館,對李適而言,只要能得到長安,其他都顧不上了,否則從朝廷一直回不了長安,自己怎麼向列祖列宗交代?

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
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