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

四更時分,吐蕃軍終於殺到了雅州城,尚東贊率領大軍在城池三裡外停住了腳步,他派探子前往西城牆下打探消息,按照約定,城內的內應芒嘉會在四更時分拆除城磚,露出城牆上的大洞。

雖然有點雞鳴狗盜之嫌,但尚東贊還是很讚賞這個辦法,畢竟城內只有十幾名內應,奪取城門不現實,也不可靠,

不多時,探子回來稟報,西城牆上發現了大洞,尚東贊大喜,對副將論多桑道:“你率三千士兵進城,奪取南城門,我率大軍在南城門外接應。”

“卑職遵令!”

論多桑立刻率領三千先鋒軍向雅州城奔去,他們扛着事先已準備好的松木和木板,這是需要跨過護城河。

不多時,三千士兵奔到城下,只見西城牆中部確實出現了一個黑黝黝的大洞,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就像張開一張大口。

吐蕃軍士兵立刻將長木搭上護城河,兩邊用木楔固定,防止原木滑動,又在上面鋪上木板,在極短時間內,一座浮橋便搭建完成。

黑洞裡露出芒嘉的身影,他向士兵招手,“快進來!”

三千士兵踏着浮橋飛奔衝進了城東,院子的大門都已開啓,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衝進城內,在街上迅速集結。

短短一刻鐘時間,三千士兵都已殺進了城門,此時,西城牆上有士兵驚慌大喊起來,一支巡邏隊發現了在街上集結的吐蕃軍隊。

“當!當!當!”

城頭上警鐘聲大作,整個雅州城都被驚動了,這時,論多桑大喊一聲,“殺啊!”

三千士兵一聲吶喊,殺向南城門......

主將張蒙已被驚動,聽說吐蕃軍殺來,他心中驚惶不已,急忙倉促披上盔甲,翻身上馬,率領兩千士兵向南城殺去,距離南城還不到一里,只見南城樓火光熊熊,喊殺聲震天,無數士兵正向這邊倉惶逃來。

張蒙攔住一人急問道:“有多少敵軍?”

“至少有兩三萬人,城門已失守,敵軍殺來了。”

張蒙驚得呆住了,兩三萬人,讓他怎麼抵擋?這時,前方黑壓壓的吐蕃軍殺來,張蒙大叫一聲,掉頭便逃,他的手下士兵見主將逃走,都紛紛丟盔卸甲,撒腿狂奔。

吐蕃軍沒有追趕敗退的唐軍,他們迅速佔領了雅州城,並接管了倉庫,吐蕃軍之所以攻打雅州,要的就是雅州的糧倉,裡面有十萬石糧食,保障了吐蕃的後勤。

但在天亮之前,兩萬吐蕃軍又悄悄離城,城內便只剩下五千吐蕃士兵。

雅州被吐蕃軍攻佔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成都,成都頓時一片譁然,要知道雅州城的東面便是邛州和眉州,再向東北是狹長的蜀州,然後便是成都府所在的益州,相距不過三百里,一路過去都是人口密集區。

俱文珍也知道形勢危急,他急忙趕到神策軍軍衙,與霍仙鳴和竇文場商議禦敵之策。

他趕到軍衙,卻隱隱聽見官房內有爭吵之聲,正是霍仙鳴和竇文場的聲音,這讓俱文珍一怔,連忙低聲詢問門口士兵。

“兩位老神仙是否出兵的意見不一致,所以吵起來了。”士兵小聲對俱文珍道。

俱文珍自己也不知道該不該出兵,他只得硬着頭皮來到堂上,霍仙鳴和竇文場倒是不吵了,兩個各自喝茶,誰也沒有吭聲。

“兩位老神仙,吐蕃軍的情況如何?他們究竟來了多少軍隊?”

霍仙鳴將茶盞往桌上重重一擱,不滿道:“問題就在這裡,雅州那邊到底來了多少吐蕃軍?裝備如何?戰鬥力如何?什麼都不知道,就要出兵去迎戰,如果兵敗,成都還要不要了?”

竇文場也哼了一聲道:“我說去迎戰嗎?我只是說派軍守住邛州和蜀州,給成都的外圍加兩道鎖,否則吐蕃軍長驅直入,兵臨成都城下,城池可能還能守住,但皇宮怎麼守?”

俱文珍覺得竇文場說得有道理,皇宮的禁苑一直延伸到城外,周圍雖然有一道圍牆,但也只能阻擋一下普通百姓,對於軍隊根本就沒有意義。

從禁苑殺進來,直接到玄武門,玄武門只有一扇大門,兩邊是高闕,然後是兩丈高的宮牆,它不是城池,沒有護城河,沒有吊橋,上面也沒有城樓,防禦性很差,吐蕃軍完全可以用大木頭撞開宮門。

俱文珍又望着霍仙鳴,“仙翁,其實竇翁說得也有幾分道理,皇宮的防禦性確實比較差,我們守住城池,但守不住皇宮有什麼意義?”

霍仙鳴見俱文珍也偏向竇文場,只得點點頭道:“好吧!我同意出兵,但醜話說在前,一切後果我不負責。”

...........

竇文場當即命令劍南軍節度使王慶陽率兩萬大軍趕赴邛州臨邛縣,形成抵禦吐蕃軍的第一道防線。

數萬精銳神策軍前往邛州抗擊吐蕃軍的消息隨即傳遍了全城,原本騷動不安的成都百姓又漸漸平靜下來。

而就在雅州失陷的消息傳到成都之時,成都情報點首領楊秀英已經將一份緊急鴿信發往了長安。

長安,郭宋是在下午時分得到了成都的消息,他當即命人把杜佑和潘遼請來。

軍事堂內,郭宋站在一幅劍南山川城畿地圖前,對杜佑和潘遼道:“這次吐蕃增兵隴右的目的顯然就是爲了攻打巴蜀,他是爲了牽制我們軍隊南下,看來他們並不是想搶掠一把就走,而是想佔領巴蜀,將巴蜀作爲進攻中原的根基之地。”

杜佑點點頭笑道:“有這種可能性,從之前崔寧坐鎮劍南時,吐蕃軍就曾幾次進攻成都,都被崔寧率軍擊敗,這一次他們看到了宦官掌權的機會,開始大舉進攻巴蜀,其實這樣一來,我們也同樣有了勤王巴蜀的機會。”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道:“我們原本是想清君側率軍入蜀,吐蕃軍的入侵卻給了我們另一個出兵藉口,只是我們的原計劃得改變了。”

潘遼微微笑道:“殿下輿論已經做足,什麼藉口之類都沒有意義了,天下人正盼着殿下大軍南下,剷除閹黨呢!”

杜佑也道:“潘長史說得對,大軍入蜀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原計劃,只是先和吐蕃軍交戰,然後再考慮清君側,關鍵是輿論要做起來。”

郭宋緩緩點頭,時機已經成熟,他確實沒有必要再多想什麼。

..........

傍晚時分,郭宋回到後宮,他在自己書房裡簡單收拾一些書籍,這時,妻子薛濤端着茶盞走進書房,她放下茶盞,薛濤靜靜注視丈夫片刻,她似乎感到了什麼,低聲問道:“夫君又要出門嗎?”

郭宋點點頭,他將妻子擁入懷中,吻了吻她的額頭,“這次是巴蜀,事關重大,我必須親自出徵!”

“我知道,今天的報紙登了,吐蕃軍進攻巴蜀,我就隱隱猜到你會帶兵南下。”

郭宋愕然,報紙的消息那麼快嗎?比自己還先得到消息。

薛濤抿嘴一笑,從桌旁取過一份報紙,“我特地放在這裡的,估計夫君就沒有看到。”

郭宋連忙接過報紙,是《天下信報》,頭版頭條便是‘吐蕃欲吞巴蜀,大舉入侵雅州’。

郭宋暗暗點頭,雖然有點誇大其詞,但也正好配合自己的戰略意圖,使自己率軍出征巴蜀變得順利成章,《天下信報》的立場站得很好。

“夫君這次去巴蜀,就是抵禦吐蕃入侵?”

郭宋搖搖頭,“事實上,不光是抵禦吐蕃軍那麼簡單,還要清除閹黨,恢復朝綱,我準備把朝廷搬回長安了。”

“我知道了,夫君什麼時候出發?”

“初步定在後天凌晨,但明天晚上,我可能就不回來了,直接住在軍營內。”

“那吃晚飯的時候,夫君給大家說一下吧!”

這時,一名侍女在門外稟報,“啓稟王爺,啓稟夫人,晚飯已經好了,二夫人請你們過去。”

“走吧!”

郭宋拉着妻子的手,兩人向飯堂走去。

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
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