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

登記很簡單,就是職方司的官員做一個備案記錄,很快便結束了,郭宋隨即跟隨劉基來到他的官房,劉基給郭宋倒了一盞茶道:“最近有不少關於你的傳言,大多數是對你不利,你要明白什麼叫三人成虎,各種對你不利的言論堆積起來,足以左右上位者對你的看法。”

“有什麼不利的言論,劉兄不妨對我說說!”郭宋平靜道。

“有很多,比如有人說你目無朝廷,目無天子,擅自代表朝廷和思結部達成重大決定,還有人說你貪污戰利品,將大量黃金珠寶佔爲己有,還有人說你公開違反朝廷律令,擅自給百姓授田,還有人說你飛揚跋扈,欺壓地方士紳,這些都不算什麼,最要命是兩條,一是說你野心太大,安插心腹掌握軍隊,有成爲藩鎮的跡象,還有說你暗中拖朔方軍後腿,導致朔方軍慘敗。”

郭宋大怒,究竟是誰在朝中散佈自己的謠言。

他剋制住滿腔怒火道:“這種毫無根據的胡說八道,朝廷也相信?”

劉基嘆口氣,“所以我才說三人成虎,事實上,朝廷已經在對這些傳言進行逐一覈實,郭使君,你是不是得罪了什麼人?導致有人對你不遺餘力地下手,連常相國都認定你有問題,才說服天子把你召回來調查。”

劉基提到相國常袞,郭宋頓時明白了,恐怕這件事和張家有關,看來自己還真小瞧了常袞和張家的關係。

沉思片刻,郭宋問道:“李懷光和常相國是什麼關係?”

“聽說李懷光就是常相國推薦的。”

劉基忽然明白郭宋的意思,他低聲問道:“你是說,是常相國在背後捅你的刀子?”

郭宋淡淡道:“我並沒有說是他在背後捅我刀子,而是在回答你的問題,你問我得罪了誰,我確實是得罪了常相國。”

........

郭宋從兵部出來,隨即去了東宮,卻被告知太子殿下去了鳳翔府,要過幾日纔回,他只得怏怏不快地回了道觀,中午時分,郭宋吏部見到了顏真卿。

顏真卿帶他來到一家新開的茶館裡,兩人在二樓一間包廂裡坐下,顏真卿笑道:“煮茶喝不慣,還是喜歡喝煎茶。”

唐朝喝茶有兩種方式,普通人家都是喝煮茶,再放一點鹽以及其他調料,最後連同茶末一起吃掉,而文人雅士嫌這種喝法粗陋,便改用煎茶方式,用泉水煎茶,最後去茶末後飲茶,這種飲茶方式對茶和水要求都很高,所以陸羽在茶經中詳細介紹了各種茶和泉水的好處。

這家新開的茶樓就是以水好而出名,頗得官員以及文人雅士們喜歡,生意不錯。

“豐州是怎麼喝茶的?”顏真卿又笑問道。

郭宋搖搖頭笑道:“在豐州主要喝奶茶,也是因爲家家戶戶都有乾酪,大家煮茶時都會放一點,我自己會喝點煎茶,水不錯,可惜茶不太好,這次來京城我也準備買點好茶餅回去。”

顏真卿呵呵一笑,“回頭我送你兩斤蒙頂茶,真正的貢茶,讓你好好嘗一嘗好茶。”

這時,侍女進來給他們上了茶,顏真卿揮揮手,讓侍女退下,他給郭宋斟滿一盞茶,淡淡道:“這一年朝廷變化很大,你知道吧!”

郭宋點點頭,“我今天才聽說,知政堂消失了。”

“知政堂還在,準確說,是多相表決制度消失了,我現在是有相國資格,但並沒有相國實權,現在有相國實權的,只有右相常袞和左相韓滉,其他三個相國都是虛相,各自管一塊,像我管吏部,段秀實管刑部,李勉坐鎮中原,只有天子召開小朝會時,我們纔會列席。”

“可這樣一來,常袞是不是權力太大,會不會成爲第二個元載?”

顏真卿沉吟一下道:“按道理說,作爲對君權的一種制衡,右相確實應該手握大權,而左相作爲門下侍中,他的存在就是爲了制衡右相,制度本身是不錯,但關鍵還是要看人。

常袞這個人怎麼說呢?他憎恨腐敗,重視科舉和教育,這一點不錯,但他剛愎自用,不聽人勸,而且派系思想嚴重,重用同盟,打壓異己,這一點確實和元載沒有區別。”

郭宋點點頭,他現在關心的不是制度怎麼樣,而是自己面臨的麻煩,他對顏真卿道:“李懷光在草原慘敗,不知朝廷會怎麼處置他?”

顏真卿笑了笑道:“你其實是在關心自己會不會受到李懷光慘敗的牽連吧!”

“是!”

郭宋並不否認,他坦誠道:“我今天才知道朝廷有種種關於我的傳言,居然說我擅自代表大唐和思結部談判,說思結出兵進攻唐軍是我導致的,這顯然是想把朔方軍慘敗的責任推到我頭上,我絕不能接受。”

“但李懷光的報告上說,他出兵剿滅薛延陀部是因爲你慫恿他,他才貿然出兵,這個是事實嗎?”

郭宋說不出話來,他搖搖頭道:“沒想到他會無恥到這個地步,我是建議和他聯合出兵剿滅薛延陀部,他拒絕了我的建議,結果他自己出兵了,現在卻倒打一耙,居然說我慫恿他出兵,他一個堂堂的節度使,還會受別人慫恿嗎?”

顏真卿沉默片刻道:“作爲我個人,我願意相信你,但朝廷確實拿到了一些不利於你的證據,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

“拿到我什麼證據,貪污黃金戰利品?”郭宋冷笑道。

“不是這個,而是思結使者承認去年秋天,你派人去思結部給思結可汗送了一封信,思結可汗應你的要求出兵薛延陀,這件事你不否認吧!”

“卻有此事,但我是以個人名義寫給思結可汗的信,並不是代表大唐,根本談不上擅自代表朝廷。”

顏真卿微微嘆了口氣,“其實以個人的名義才更麻煩,朝廷最忌諱邊疆將領和草原遊牧部落私下勾結,天子一直沒有對事表態,說明他心中也是有所不滿,這種事情你切不可再犯,除非得到天子授權,你要記住了。”

郭宋一時間無言以對。

........

時間又一晃過去了兩天,這天上午,郭宋正坐在飯堂內吃早飯,只見清風匆匆跑來,“師叔,外面有人找!”

“是什麼人找我?”

“不知道,好像是從宮裡過來的。”

郭宋放下筷子,起身快步走了出去,只見道觀外站着兩名面白無鬚的男子,穿着內侍的官服,各自牽着一匹馬。

“兩位找我嗎?”郭宋走上前問道。

“你可是郭宋?”

內侍一開口,聲音又尖又細,顯然是宦官。

郭宋點點頭,“我正是!”

“我們是東宮內侍,太子殿下召見你,你稍微收拾一下,儘快過去吧!”

兩人交代完,便翻身上馬走了。

原來太子殿下回來了,郭宋連忙回去換了一身官服,帶着幾名隨處,騎馬向皇城而去。

不多時,他來到太極宮長樂門前,太極宮的東面是東宮,也就是太子起居、讀書和處理朝務之地,東宮北面通過玄德門和大明宮相連。

郭宋翻身下馬,把馬匹交給康保,並囑咐他們道:“你們可在宮外等候,我應該很快就出來。”

“使君自己當心!”

郭宋點點頭,用魚牌進了長樂門,一直來到天子處理朝務的勤政殿前,去道觀宣召他的兩名宦官已在此等候多時。

“郭使君請隨我們來,太子殿下已等候多時。”

“太子殿下是什麼時候回京的?”郭宋一邊走,一邊問道。

“昨天傍晚回京,回來就召見郭使君,說明使君在太子殿下心中的分量不輕啊!”

郭宋微微一笑,“兩位公公過獎了!”

不多時,三人來到太子的書房前,一名宦官進去稟報,很快出來道:“郭使君,殿下請你進去,請吧!”

郭宋稍微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進了太子的書房。

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二十章 甘雷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
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二十章 甘雷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