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

吐蕃軍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唐朝在最強盛的天寶初年都只能和吐蕃軍勢均力敵,到了安史之亂後,唐朝迅速衰弱,吐蕃軍不斷侵略唐朝,掠奪走大量人口和財務,原本富庶的隴右也爲之一空,唐朝朝廷畏之如虎,談吐蕃而色變。

儘管吐蕃此時國力衰弱,但吐蕃士兵的強悍程度並沒有降低,會死戰到底,絕不輕言投降,唐軍在大斗拔谷雖然大敗吐蕃軍,但那是因爲大斗拔谷的吐蕃軍以吐谷渾人爲主,和眼前這支吐蕃軍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千長矛步兵甚至敵不過三千吐蕃劍盾兵,被殺得節節敗退,郭宋不得不將原計劃用來攔截吐蕃敗兵的第一營兩千騎兵緊急調回,從後方對吐蕃步兵發動進攻,才扭轉了唐軍步兵的不利局面。

此時天色已漸漸黑了,經歷了多次夜間實戰訓練的唐軍士兵完全佔據了上風,殺得吐蕃軍隊死屍枕籍,血流漂杵,在唐軍重甲步兵面前更是屍塊堆積如山,所有屍體都支離破碎,血腥殘酷之極。

儘管吐蕃士兵拼死抵抗,但主將論利陀看出唐軍明顯進行過夜間訓練,他便知道大勢已去,他高聲大喊道:“全軍向西突圍!”

南面是重甲步兵隊,他們突破不過去,東面隱隱約約有軍隊,他不知道那是醫療救護隊,還以爲是唐軍埋伏的一支軍隊,而北面敵軍更多,只有向西或許纔有機會。

五千騎兵已經陣亡大半,剩下不到兩千人集中兵力向西突圍,郭宋也看出敵軍有向西突圍跡象,當即下令道:“通知第一營和第五營火速去西面防禦,堵住敵軍突圍。”

夜幕降臨,唐軍長矛步兵就算沒有騎兵相助也能戰勝對方,樑武得到命令,立刻大喊:“騎兵跟我來!”

第一營近兩千騎兵跟隨着樑武向西面奔去,加入到堵截吐蕃騎兵突圍的陣營中,郭宋隨即又令一千重甲步兵的協從軍前往北面支援長矛步兵,這一千士兵是刀盾軍步兵,訓練有素,他們從後面殺向敵軍背部,而三千吐蕃步兵傷亡更加慘重,已經只剩下六七百人,依舊在頑抗死戰。

這一場戰爭從下午一直打到深夜,足足打了近五個時辰,除了十幾名吐蕃騎兵突圍成功外,八千精銳吐蕃軍最終被唐軍全殲,至此,入侵沙州的一萬五千吐蕃軍全軍覆滅。

但唐軍的傷亡也超過了四千餘人,連重甲步兵也有近百人傷亡,這纔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唐軍士兵和戰馬已累到極點,傷兵都運回敦煌城內,沒有受傷的士兵們都累癱在地上,也戰場也顧不上打掃,數百名士兵在翻看吐蕃軍士兵,將受傷未死的敵軍一一處死。

一名士兵翻過一具屍體,忽然大喊道:“我找到了!”

幾名唐軍士兵紛紛圍攏上來,只見這具屍體是一名吐蕃將領,和別的吐蕃將領不同,他腰間掛着一枚金印,另一名認識吐蕃文字的唐軍校尉上前扯下他的腰牌,在火光下細看,只見上面刻着‘前軍都督論利陀’。

“就是他,吐蕃主將!”

論利陀屍體被找到了,他怎麼死的已經無從考據,只能說他死在亂軍之中。

郭宋得到消息,急催馬上前,“敵軍主將在哪裡?”

校尉連忙上前稟報,“啓稟都督,那張席子裡就是!”

郭宋見旁邊一張破席子裡放着一具吐蕃將領屍體,身上血肉模糊,應該是在突圍時被亂矛刺殺,這名吐蕃身穿鎖子甲,頭戴銀盔,一看便是個高級將領。

校尉又將一隻皮囊呈上,“這裡面是他的軍牌、金印、金令箭和戰劍,請都督過目。”

郭宋接過皮囊問道:“可是論利陀?”

“正是他,他的官職是前軍都督。”

這個職位可不低,相當於唐朝的大將軍了,由此可見此人在吐蕃軍中地位也很高,他雖然殺死了主將論澤,但吐蕃將領都不敢質疑他的領導地位。

郭宋隨即令道:“把所有吐蕃將領的身份腰牌和戰劍都收集起來,一併送去朝廷。”

普通吐蕃士兵沒有腰牌,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只有將數百名吐蕃將領的腰牌和身份證明都收集起來,送往朝廷,朝廷纔會相信他們真的殲滅一支上萬人的吐蕃精銳之軍。

天終於亮了,唐軍開始清掃戰場,將所有吐蕃士兵的屍體堆積起來焚燒,然後再挖深坑掩埋,又將兩千三百餘名唐軍陣亡士兵屍體火化,骨殖裝入罐中,將送回他們各自家鄉。

大軍回到敦煌城已經是中午時分,此時敦煌城的沙州大街上扎滿臨時帳篷,裡面住滿了一千九百餘名傷兵,數千名敦煌百姓主動擔負起照顧他們的重任。

司馬劉梓上前道:“還是有四百二十名將士重傷不治身亡,郎將董學清受傷太重,也不幸陣亡。”

河西軍陣亡的最高將領便是郎將董學清,他是李冰的副將,在激戰中被吐蕃軍的一支短矛刺穿了腹部,另外還有三名校尉和八名旅帥陣亡。

郭宋點點頭問道:“董學清家裡有什麼人?”

“他還沒有成婚,父母都已病逝,有個兄長在原州。”

郭宋沉吟一下道:“就把他安葬在沙州,其他沒有家屬的陣亡士兵也一併安葬在沙州。”

“遵令!”

劉梓匆匆去了。

郭宋回到州衙,儘管他也精疲力盡,但他還要強打精神寫兩封信,一封是給家人的報平安信,另一份是稍微詳細的軍報,派人送去張掖,讓河西節度府安排八百里加急快報送往長安。

忙完了信件,郭宋終於疲憊不堪,一頭倒下,沉沉睡去。

........

八百里加急快報最快也要六天才能抵達長安,但報捷鷹信卻在三天後抵達了長安,河西唐軍收復沙州,全殲一萬兩千吐蕃軍的消息立刻傳遍全城,長安城內頓時一片歡騰,數萬百姓走出家門,無數人敲鑼打鼓,歡慶唐軍收復河西走廊,雖然河西走廊還有瓜州沒有收復,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丟失安西北庭,失去大半河西走廊,一直是唐朝百姓心中難以言述的恥辱,所以收復河西走廊又喚醒了長安百姓心中對大唐盛世的回憶,同時也滿足了大家失去已久的一點點大國尊嚴。

郭宋這個名字再一次在長安家喻戶曉,以至於郭子儀府前擠滿了前來恭賀的長安百姓,很多小道消息都在傳播,郭宋就是郭子儀的孫子,儘管都是小道消息,但長安百姓卻深信不疑,郭府再三解釋也沒有用,郭子儀不得不讓幾個兒子出面感謝長安百姓的厚愛。

郭府後堂,郭子儀長子郭曜對父親道:“民間對收復沙州歡欣鼓舞,朝廷卻很沉默,很多人認爲郭宋太魯莽,打破了大唐和吐蕃之間的平衡,他們擔心唐朝和吐蕃之間會爆發戰爭,擔心吐蕃會大舉入侵隴右和西川。”

郭曜也年近六旬,官任從三品太子詹事,太子少保,是東宮最高官員。

郭子儀看了一眼郭曜,緩緩問道:“你說的這個情況是朝廷個別官員的想法,還是普遍都這樣想的?”

“孩兒不敢說所有官員都這樣想,但至少有七成官員是心懷憂慮,在此之前,收復河西走廊還一度是朝廷的禁忌,在元載和常袞當政時,誰也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收復河西走廊的話題,直到郭宋收復肅州得到天子支持,纔有人會偶然提及沙州,但也只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官員都不贊成打破平衡。”

郭子儀沉默片刻道:“你的意思說,郭宋收復沙州,雖然在民間得到很高的聲譽,但朝廷卻不見待,是這個意思吧!”

“正是如此,孩子覺得他會在仕途上失分,可以說他在這件事上得罪了整個文官集團。”

“沒有那麼嚴重吧!我聽說韓滉和李泌支持他收復沙州。”

“父親,韓滉的相位恐怕已經不久了。”

郭子儀一怔,“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
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