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

郭宋心中感動,拍了拍他肩膀道:“你們爲了完成任務而忍辱負重,你們都是最優秀的斥候,每人將記大功!”

士兵躬身道:“我們不怕恥辱,我們會用敵人的鮮血來洗掉這個恥辱。”

“說得好,你繼續彙報!”

“吐蕃人把漢民放進城就不管了,讓他們自己找到房子住,每人每天可以領兩塊很小的幹餅,但老人只給半個,條件非常惡劣,不少老人都病餓而死。”

說到這,士兵聲音有點哽咽了,郭宋等他情緒稍稍平靜一點,又柔聲道:“繼續說吧!

“我們九十人都住在一起,張統領每天安排我們去探查城內的情況,城內大概有兩千吐蕃士兵,有幾個大倉庫,堆滿了掠奪來的錢糧和各種物資,還有幾萬頭牲畜,還有幾十萬只羊,不過羊都被宰殺了,羊肉放在城內的冰窖內。”

“有沒有辦法和城內取得聯繫?”郭宋問道。

士兵搖了搖頭,表示沒有辦法,他又接着道:“但張統領想到這個問題,所以約定三個時間,一個九月初三,一個九月初六,還有九月初十,這三天的半夜兩更時分動手,目標是北城門,使君可派人在動手的前一天,三更時分在南門上空射一支火箭,他們就知道了。”

郭宋算了算時間,驀地一驚,今天就是九月初二,他回頭問道:“現在什麼時辰?”

“回稟時間,一更時分剛過。”

時間還來得及,郭宋對李冰使個眼色,李冰立刻派人去安排射火箭了。

郭宋又問道:“你們沒有兵器怎麼辦?”

“我們幹掉一名吐蕃巡哨,搞到一把短劍,用它削了一批尖木,有三四百根,可以作爲投矛使用。”

削木爲矛,郭宋心中略略有點擔心,不過他很快釋然,張雲他們可是最精銳的斥候,沒有什麼能難住他們。

..........

三更時分的鄯州城內已是一片死寂,抓來的二十餘萬漢民便臨時生活在這座大城中,等待大相尚結贊歸來,將他們帶入吐蕃。

很多老人寧可死在這裡,也不願意背井離鄉離開故土,飢餓和病情以及惡劣的生活環境,每天早上都有大批老人的屍體被擡走焚化,也不知道是悲哀還是慶幸,見到太多的死亡,百姓們也已漸漸麻木。

夜裡實行了宵禁,大街上只有巡邏的吐蕃士兵,張雲和他的手下都住在距離北城門最近的一片民宅內。

吐蕃人放羊式的管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人來管他們。

他們一個人生活看不出異常,但一批人住在一起就不一樣了,一批體格強壯的年輕男子聚在一起,他們言辭、動作都與衆不同,是標準的軍人氣質,隨便一個吐蕃官員看見,都會懷疑他們的身份。

但吐蕃人根本就不關心這個問題,他們只有兩千人,主要防範外部安全,哪裡精力和人力去管理二十幾萬人口的死活,連屍體擡出去火化都是漢人百姓自己處理。

時間漸漸到了三更時分,張雲站在房頂上,注視着北城門上空,儘管他留了三個時間點,但直覺告訴他,主帥很可能就會選在今晚。

張雲忽然有所感,擡頭望向天空,只見一支火箭飛上北城樓上空,劃出一道弧線,赤焰很快便從天空中消失了。

張雲大喜,從屋頂跳下來對幾名手下道:“好好休息去,明晚戰鬥!”

..........

整整一天,張雲獨自坐在房間裡,用短劍細細地削一根木矛,這是一根標準的白蠟棍,長八尺五寸,木質細密結實,頗爲沉重,本身就是一件武器,但長度有餘,張雲還是決定將它削成一根木矛。

木矛終於削成了,他重重吹了口氣,矛尖十分鋒利,張雲左看右看,十分滿意這根木矛。

這時,一名手下快步走進來,“統領,兩更已經過了!”

張雲將短劍扔給了他,“這柄劍你用!”

這名手下叫做張遠智,是一名旅帥,武藝高強,速度極快,一般都是他打先鋒,張遠智一把接過短劍,笑道:“吐蕃人的短劍還是蠻沉的。”

張雲提起木矛道:“叫大家集合吧!”

不多時,九十名士兵全部集中在院子裡,每人手中提着三四支木矛,張雲對衆人道:“今晚作戰第一件事就是奪取武器,然後打開城門,該說的我之前都已經說過了,還有不明白的,現在可以提出來?”

張雲看了一圈衆人,見大家都沒有意見,他點點頭道:“既然都沒有疑問,那就收拾行裝,準備出發!”

衆人最後收拾了行裝,一個接着一個離開了院子,沿着一條狹窄的小巷向北門迅速摸去。

這幾天,唐軍斥候們已經摸透了吐蕃軍規律,他們的規律就是沒有規律,城頭和城下的巡哨隨時會來,完全就是看運氣。

不過有一點是有規律的,那就是吐蕃守城軍隊夜裡的交接,每晚兩更時分準時交接,接班士兵剛開始會稍微有點精神,但沒過多久就會睏倦,找地方睡覺去。

張雲監視了兩個晚上,他發現吐蕃軍士兵都會聚集在城樓中睡覺,城樓內堆放了不少乾草正好給他們睡覺。

城下夜裡卻沒有士兵,但會有巡哨士兵從大街對面走來。

三更快到了,一隊巡哨士兵離開北城門,向南城門方向走去,他們稍稍走遠,張雲一揮手,便帶着手下向城牆疾速奔去,他讓衆人貼着牆根而站,帶着幾名手下悄悄摸了上去。

城頭上沒有巡哨,但有一名吐蕃士兵在城樓門口站崗,目光注視着城下。

張雲回頭給張遠智使個眼色,張遠智輕輕一縱身便跳上城頭,貓腰疾奔幾步,貼身站在城樓旁邊,慢慢移動腳步,側身向城樓正面望去,站崗的士兵就在他前方几步外,他就像頭豹子一般迅猛撲上,用手捂住這名吐蕃士兵的嘴,短劍狠狠刺進了士兵的後心。

張雲也跳上城樓,拾起這名士兵的短劍和盾牌,他快步走到女牆邊對下面一揮手,士兵們拿着木矛蜂擁衝上城頭。

城樓門從裡面鎖死了,裡面至少有三四十名吐蕃士兵在睡覺。

張雲擺擺手,讓手下做好準備,他後退兩步,猛地衝上前,一腳踹開了城樓門,唐軍士兵一涌而入,用自制的木矛狠狠刺向被驚醒的吐蕃士兵。

城樓內頓時發出一片淒厲的慘叫聲........

慘叫聲在夜裡格外清晰,還是把遠處城頭上的一支巡哨隊引來來,數十名吐蕃士兵快速向這邊奔來。

張雲喝令開城放橋,十幾名士兵衝上前放下吊橋,打開城門,還有幾名士兵跑下城去開門,張雲卻帶着五十名士兵迎戰上去,相隔還有二三十步,他們一起振臂揮矛,將一根根木矛投向敵軍。

吐蕃士兵舉盾牌抵擋,但還是有十幾名吐蕃被木矛刺穿了身體,慘叫着倒下。

唐軍士兵投出三輪木矛,射倒了近三十名士兵,他們揮舞着繳獲的短劍和盾牌衝了上去,和敵軍巡哨隊激戰在一起。

這時,郭宋率領一萬唐軍士兵已在數百步外等候,五千騎兵在前面,五千步兵在後方。

“使君快看!”

一名士兵指着城頭大喊道:“起火了!”

只見城樓前火光閃了幾下,開始迅速燃燒起來,這就是信號。

此時吐蕃軍已經被驚動了,他們都和甲而睡,他們從大營裡殺出來,在大街迎面遇到了唐軍騎兵,雙方厲聲大喊,瞬間撞在一起,郭宋大吼一聲,揮舞方天畫戟儼如萬馬千軍般橫掃而去,十幾顆人頭騰空而起,血霧在空中瀰漫,後面的騎兵也殺上來,雙方在大街上激烈的廝殺起來。

這時,吐蕃士兵也在城頭烽燧上點燃了求救的烽火,一處處烽火每隔數十里燃起,一直向遠方的吐蕃主力傳遞唐軍偷襲的消息。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