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

一路坎坷,二十幾個關隴世家家族約五百餘人終於回到了長安,他們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昔日的驕橫和高傲,就像一羣去遠方謀生失敗的難民,灰溜溜回到了故鄉。

關隴世家原本叫做關隴貴族,基本上都是皇親國戚,和隋唐兩朝共生共棲,財富和權勢都極爲龐大,但他們的權勢是依附皇權而存在,一旦皇權衰弱,他們的權勢也就隨之消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李氏皇權已漸漸成了宦官們手中的傀儡,關隴世家這羣肥羊焉能逃過宦官們的屠刀,好在他們得到了郭宋的幫助,輾轉逃回了長安。

關隴世家經過近兩百年的繁衍,枝蔓鋪散,各個家族都十分龐大,分散在關隴各地以及長安,當初跟隨天子李適去成都的,都是各家族的嫡系核心,他們回到長安遭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住處。

基本上每個家族都在城內有一座佔地數十餘畝的主宅,然後在曲江池畔還有一座園宅,但朱泚不可能還給他們保留,朱泚稱帝后,便將關隴世家在長安的宅子和園宅全部沒收,但還沒有來得及分給他們手下大將,朱泚便宣佈遷都,倉惶離開長安。

不過關隴世家們在東都洛陽的宅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都被朱泚作爲官宅分給手下大將和文臣。

他們的宅子和園宅都空關着,但上面貼着封條,封條上有天策府的大印,誰也不敢撕掉封條住進去,他們只得暫時住在長安別的族人府中,等待晉王府給他們一個說法。

關隴世家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獨孤家族,家主獨孤立秋獨具慧眼,把自己的小女兒獨孤幽蘭嫁給郭宋爲次妻,便使得今天的獨孤家族非但沒有沒落,反而更加興盛,獨孤立秋被封爲天策府資政參事,另一個資政參事便是前相國李泌。

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都知道,所謂資政參事就是四太兩司,太師、太尉、太保、太傅、司徒、司空,一些重大決定郭宋也會向他們請教。

獨孤府和獨孤園宅依然正常居住,沒有被貼封條,獨孤立秋因爲受了傷,一直在園宅養傷,最近才搬回城內主宅。

晚上,竇儀和趙關山聯袂前來拜訪獨孤立秋,老友來訪,獨孤立秋也沒有擺架子,親自到府門外迎接。

“能在長安見到兩位老友平安無事,真是喜不自勝!”

獨孤立秋發自內心的高興,他們不僅是幾十年的老友,同時也是聯姻親家,垂暮之年,當然希望能看到老友平安歸來。

竇儀關心地問道:“聽說賢弟受了傷,傷勢怎麼樣?”

“還好吧!我這個年紀,康復是不可能了,但小心保養,就能控制住傷情。”

“是刀劍傷還是弩箭傷?”旁邊趙關山問道。

“腿上捱了一刀,只是皮肉傷,早已經好了,主要是後腰捱了一箭,有點傷及內臟,所以比較嚴重。”

“箭傷的話確實要當心,尤其不能發怒,還要特別忌口,這兩樣最容易出事。”

獨孤立秋點點頭,“多謝提醒,請吧!我們進去坐下說話。”

“請!”

三人走進了大門,來到中庭貴賓堂,分賓主落座,獨孤立秋又令侍女上茶。

“這次逃回來還真是驚險,賢弟知道了吧!”竇儀嘆口氣道。

獨孤立秋微微笑道:“我都知道了,別忘了,我兄弟可是和你們一起回來。”

竇儀這纔想起獨孤長秋和他們一起乘船,他點點頭道:“既然賢弟知道,我就不說過程了,但我們都想知道,張雲真是晉王殿下安排來接應我們的嗎?”

獨孤立秋沉吟一下道:“張雲最初是假裝獨孤家族的家丁來巴蜀的,他的任務是保護獨孤家族的財產順利轉移出巴蜀,任務完成後正好爆發了閹黨之亂,他又奉命潛伏下來,並沒有具體的任務,只是視情況而變,但他接應你們逃離巴蜀,確實是晉王殿下的命令,否則他不會擅自行動。”

竇儀和趙關山對望一眼,都鬆了口氣,只要是郭宋下令接他們回來,那郭宋最後就不會不管他們。

獨孤立秋看出了他們的神情,便笑道:“怎麼,擔心自己沒有地方住嗎?”

竇儀嘆了口氣,“府宅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我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不知道晉王殿下看重我們哪一點?賢弟是他的岳父,他自然看重,但我們呢?我們除了有點財富,難道晉王也是看中了我們的財富?”

獨孤立秋感受到了竇儀的焦慮,他搖搖頭道:“所謂當局者迷,你們自己想得太多了,太擔心了,既然晉王殿下派人保護你們回來,那麼關隴世家肯定是有存在的價值,有的事情我不好多說,但我可以提醒你們,李唐可是由關隴貴族擁戴建立的,在某種程度上,關隴貴族能決定李唐的命運,言到於此,你們自己體會。”

竇儀沉吟不語,他在細細品味獨孤立秋說的話,而趙關山更現實一點,他急忙問道:“關於我們的府宅,到底能不能還給我們。”

獨孤立秋呵呵一笑,“令郎騰蛟和晉王殿下私交不錯,他會霸佔趙家的府宅不還嗎?”

“可是......”

獨孤立秋擺擺手,打斷他的疑慮道:“因爲晉王殿下不在長安,所以大家暫時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但我是知道的,園宅和主宅你們可以任選其一,明天我去和潘遼說說,讓他先給大家回家安頓下來,然後別的事情等晉王殿下回來再說。”

........

竇儀回到兄弟竇元柱的別宅,別宅位於宣陽坊,佔地只有五畝,掛的是假名,沒有被朱泚沒收,竇氏一大家子都暫時擠住在這裡。

竇儀走進內堂坐下,竇元柱連忙跟上來道:“兄長,怎麼樣,宅子能還嗎?”

竇儀喝了口茶道:“宅子明天就能還,獨孤說,晉王給我們二選一,要麼主宅,要麼園宅。”

“那肯定要主宅了,園宅我們自己可以買地造,主宅可是先祖留下的,不能丟。”

“趙關山也是這個意思,我估計大家都會要主宅,不會要園宅,不過今天的收穫,可不僅僅是房宅那麼簡單啊!”

竇元柱解決了房宅的心事,他渾身輕鬆,笑道:“兄長是不是問到了最關心的事情?”

竇儀點點頭,“獨孤暗示了我,我算明白了,郭宋之所以看重我們,是將來有一天,我們會支持他合法取代李唐。”

停一下,竇儀又叮囑道:“你要記住,這件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曉,不可再告訴別人。”

“可趙關山也.......”

竇儀冷笑一聲,“他和你一樣,只關心房宅,根本就沒有把獨孤的暗示放在心上。”

.........

次日上午,獨孤立秋來到了晉王宮僚閣,僚閣顧名思義,就是幕僚集中之地,但這裡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知政樓,就相當於宰相政事堂。

獨孤立秋在長史房找到了潘遼,這幾天潘遼忙得昏天黑地,桌上堆滿了各種文書,以至於孤獨立秋出現在門口都沒有發現。

從事敲了敲門,小聲提醒道:“長史!”

潘遼擡起頭,這纔看見獨孤立秋,連忙起身笑道:“獨孤資政來了,失禮!失禮!”

“老夫沒有打擾長史吧!”

“沒有!沒有!資政請坐。”

潘遼請獨孤立秋坐下,又讓人上茶。

獨孤立秋笑道:“既然長史很忙,我就直接說正事吧!是這樣,昨天二十餘家關隴世家的五百多人回到了長安,但他們的府邸都處於封閉狀態,大門上貼有封條,還有士兵在門口看守,他們都不知道晉王府是什麼態度,十分擔憂,昨晚來找我。”

潘遼呵呵一笑,“請資政轉告告訴他們不用多慮,封閉和士兵站崗只是怕有人進去破壞,其實是爲了保護府宅,沒有別的意思,他們的府宅雖然被官府徵收,但那是朱泚所爲,我們只是接手過來,並沒有移作他用。”

“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讓他們搬進去?”

潘遼沉吟一下道:“主要是我沒有接到晉王殿下的指示,資政應該也知道,長安各處府宅白虎堂雖然把它劃給知政樓管理,但也只是管理而已,我可以摘除封條,撤走士兵,但我無權決定他們能否搬進去,晉王殿下正好又不在長安。”

“這件事我倒知道,晉王殿下給我說過,園宅和主宅他們可以任選其一,他們都一致選擇主宅,放棄城外的園宅。”

潘遼沉思片刻,畢竟晉王還需要籠絡關隴世家,沒必要在這種小事上爲難他們,導致晉王救他們出蜀的苦心前功盡棄。

想到這,潘遼便笑道:“既然晉王殿下給資政說過,那我就斗膽做一次主,准許他們搬入主宅。”

獨孤立秋呵呵一笑,“長史放心吧!如果殿下追問起來,一切責任我來承擔。”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