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

李納在徐州的慘敗徹底打亂了李正已的部署,加上和河北軍幾次交戰傷亡的兩萬軍,他的主力軍已損失過半,無力再控制之前已佔領的濮、濟、鄆三州。

李正已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心中煩亂之極,他沒想到兒子敗得這麼快,這麼徹底,徐州沒有佔領,還賠掉了兗州和曹州以及兩萬軍隊。

說到底,還是因爲自己小看了郭宋,小看了天子李豫,自己認爲郭宋只是一個刺客,但天子李豫卻讓他率軍爲主將,結果證明了天子李豫用人得當,自己完全看走眼了。

這下該怎麼辦,全軍撤回齊州?李正已實在不甘心,他損失了四萬大軍,最後一無所得,讓他難以接受。

如果分兵佔領濮、濟、鄆三州,又很可能被朝廷軍隊各個擊破。

李正已躊躇良久,他最終冒一次險,給自己增加一個討價還價的砝碼。

李正已當即寫了一封信,交給親兵道:“立刻趕赴滑州,務必將此信交到田悅手中。”

如果他和田悅聯手,形勢轉而就對自己有利了,他可以和朝廷討價還價,保住濮、濟、鄆三州。

........

田悅已連續和朝廷軍隊兩次作戰,皆兩戰兩敗,目前他總兵力只剩下三萬餘人,而太子親率十萬大軍已進軍至韋城縣,另外在濮州還有李正已率領的四萬軍隊。

更要命是,田悅軍隊的糧草已不足半個月,但渡河依舊束手無策,令田悅焦慮萬分,這樣打下去,自己非全軍覆滅不可。

大帳內,田悅負手站在大帳前凝視着天空,久久沉默不語,就在上午,他收到伯父田承嗣的鴿信,給了他最終指示,竟然讓他投降朝廷,讓田悅着實難以接受。

身後幕僚楊信低聲勸道:“老王爺的建議也是有道理的,既然這次不是奪取中原的時機,那我們再等下一次機會,少主本來就是朝廷任命的檢校右散騎常侍,又沒有像李忠臣那樣犯下人神共憤的罪行,投降朝廷也不會被追究罪責,而且幾萬將士最後解甲歸田,肯定又是回到河北,又可以重新招募,我覺得這是退回河北最好的辦法,代價也最小。”

田悅低低嘆息一聲,“戰敗投降,這是我平生之大辱啊!”

“少主此言差矣,大丈夫能屈能伸,梟雄者從來都以最後的成敗寫歷史,漢高祖百戰百敗,連自己子女都丟棄下車,最後卻能奪取天下,相比之下,少主的一次小敗又能算什麼?”

田悅點點頭,“先生說得不錯,我就怕現在投降,朝廷的條件太苛刻了。”

“可以和朝廷談,爭取一個最好的條件。”

就在這時,門口有親兵單膝跪下稟報,“啓稟少主,李正己派人前來送信!”

田悅一怔,李正已這時候送信給自己是什麼意思,他問道:“信在哪裡?”

片刻,親兵將一名送信人領了上來,送信士兵單膝跪下,將一封信呈給田悅,“這是我家主公給上將軍的親筆信,請上將軍過目!”

田悅接過信,讓手下帶送信士兵下去休息,他打開信看了一遍,忍不住呵呵笑了起來,自己剛想睡覺,李正已就送來了枕頭,真是天意啊!

他把信遞給楊信笑道:“先生看看吧!很有意思的信。”

楊信結果書信打開細看,他看完一遍,頓時啞然失笑,“李正已也是想利用和少主聯手改變形式,作爲他和朝廷談判的本錢,他在徐州大敗,丟了兗州和曹州,估計現在進退兩難,便想空手套白狼了,逼朝廷答應他合法佔領濮、濟、鄆三州。”

提到兗州大敗,田悅眉頭一皺道:“這個郭宋忽然冒出來,他會不會就是摧毀我們渡河的那支騎兵?”

“肯定是他!”

楊信毫不遲疑道:“他絕對不會是突然冒出來的,他肯定一直就在中原,如果卑職沒有猜錯,他是天子安插在中原的一步暗棋,我們船隻被燒,李靈曜意外被刺殺,應該都和他有關係,上次匡縣縣令說,他們糧食被一支來歷不明的盜賊劫走,我猜就是郭宋率軍裝扮,一般盜賊哪裡敢和官兵對抗。”

“先不去管他,說說李正已這封信,來得很及時,正好給了我和朝廷談判的本錢。”

田悅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好了起來,對楊信道:“就煩請先生去一趟韋城縣,和太子殿下談一談,給我爭取最大的利益。”

楊信躬身行禮,“少主放心,卑職一定會爭取到最好利益。”

.........

太子李適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坐鎮滑州韋城縣,他聽取了李勉的建議,並不進攻田悅的魏博軍,而是等他們自己糧食耗盡,不戰自潰。

李適正坐在大帳給父皇寫捷報,他心情着實很愉快,郭宋在徐州大敗李納的軍隊,殲敵近兩萬人,接連收復兗州和曹州,擊碎了李正已南下西擴的企圖,中原之戰已漸漸走向圓滿。

這時,帳外傳來汴宋節度使李勉的聲音,“殿下,微臣有事求見!”

“請進!”

李勉快步走了進來,李勉目前是朝廷五相之一,只是他不在朝廷,同時也只是虛相,所以在朝中影響不大,目前以尚書左僕射之職領汴宋節度使,同時兼任永平軍節度使,坐鎮中原,前幾天,他兩次率軍擊敗田悅軍隊,深得太子李適的信任。

李勉躬身行一禮道:“啓稟殿下,田悅派幕僚楊信前來求和!”

李適一怔,放下筆笑道:“終於堅持不住了嗎?”

“卑職估計他們糧食最多還能堅持十到十五天左右,而且根本沒有渡河的希望,除了求和,他們別無選擇。”

“然後呢?”

“田悅送給一封信,是李正已寫給他的,請殿下過目。”

李勉將李正已的信呈給了李適,李適打開信看了一遍,不由冷笑道:“李正已也急了嗎?

“殿下,徐州之戰對李正已影響很大,使他陷入了被動,很顯然,他聯合田悅只是想增加話語權,想和我們討價還價,保住目前佔領的鄆、濮、濟三州,只是他沒想到田悅也打算投降,他的信反而成了田悅討價還價的本錢,只要我們解決了田悅的軍隊,李正已軍隊將不得不退回齊州。”

李適點點頭,“那田悅是什麼條件?”

“田悅的條件有三個,第一是朝廷不追究他和田承嗣的罪責;第二朝廷提供三艘大船給他們,讓他們能帶五百人北上;第三,他可以把軍隊交給朝廷,但希望朝廷讓士兵解甲回鄉務農,恢復生產。”

“那李相國的意見呢?”李適又問道。

“微臣覺得可以接受,雖然李正已和田悅各懷鬼胎,如果他們被逼急了,還真有可能聯手,如果再驚動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幽州節度使朱滔,促使他們聯合反叛,那時我們麻煩就大了,所以接受田悅的條件,分裂他們之間的聯合,對目前的局勢而言,是上策。”

“可如果軍隊解甲回鄉,不就又被徵召爲軍了嗎?”李適有點擔憂道。

“不一定,田悅部下軍隊中很多都是從前昭義節度使的士兵,都是相州、磁州那邊人,現在是大將軍李抱真出任昭義軍節度使,一旦士兵們解甲回了鄉,田承嗣再徵召他們就難了。”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點了點頭道,“我可以同意田悅的求和要求,雙方簽署協議後,我便派船!”

.........

田悅和在太子李適進行了簡單了談判後,雙方達成了撤軍協議,唐軍接受三萬魏博軍的投降,派出三艘三千石大船給田悅和他手下校尉以上將領撤退回北岸。

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三萬士兵在甄別身份後全部返回鄉歸農。

李正已在田悅北撤後,獨木難支,也只得從濮州、濟州和鄆州撤軍,返回齊州,一場延續了近四個月的中原之亂終於結束了。

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
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