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

郭宋將瀘州事務交給了瀘州司馬趙傑,他因爲反對楊子琳反叛而被關押在大牢中,被郭宋釋放,暫行刺史之權。

郭宋隨即押送楊子琳父子前往簡州。

五天後,郭宋抵達簡州之時,薛勳的棍傷也基本痊癒,雖然還不能奔跑和久坐,但一般的正常起居已經沒有大礙。

在此之前,郭宋已經用鴿信通報了瀘州戰況,薛勳也向劍南軍做了彙報。

郭宋抵達陽安縣,薛勳親自出城迎接遠征歸來的將士,他笑得嘴都合不攏,平息了楊子琳之亂,這就意味着劍南軍不用再出兵,也就避免了簡州百姓遭受劍南軍的荼毒。

薛勳命令手下把幾輛囚車送去州衙好生看守,又安撫士兵一番,讓他們回營休息,他這才坐上馬車和郭宋前往州衙。

“世叔的傷勢好像痊癒了?”郭宋笑問道。

薛勳苦笑一聲道:“只能說基本上痊癒了,但還有些內傷需要時間來痊癒,現在還不能騎馬,不能奔跑,不能被桌椅撞到,每天都必須小心翼翼才行。”

“那楊子琳直接押送去長安嗎?”

薛勳搖搖頭,“昨天崔寧送來軍令,要求我親自把楊子琳押送到成都,他還說將推薦我出任簡州刺史。”

“那就恭喜世叔了。”

“這都是你的功勞,我寸功未立,卻搶了你的功勞,我心裡慚愧啊!”

薛勳明白崔寧的意思,崔寧是想搶一部分功勞,但爲了安撫自己,便承諾推薦自己爲簡州刺史,可以說皆大歡喜,但對真正立下大功的郭宋卻十分不公平,他甚至被忽略了,着實令薛勳心中慚愧。

郭宋笑着擺擺手,“世叔可別這樣說,我之前就給世叔說過,我是來蜀中休假的,蜀中的事情與我無關,簡州恢復秩序是世叔的功勞,殲滅楊子琳軍隊,抓獲楊子琳是簡州將士的功勞,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郭宋事先已經再三給薛勳說過,要求他的報告中不要提及自己,有些功勞他要爭,有些功勞他卻不能要,楊子琳之事他一心想成全薛勳,這個功勞他就徹底放棄了。

薛勳無奈,只得道:“明天我要押送楊子琳父子去成都,濤兒和她母親也要去,賢侄也一起去吧!”

這簡直是廢話,薛濤去了成都,自己還留在簡州做什麼?郭宋欣然道:“那就一起去成都,我在成都有座宅子,是張東主夫妻的產業,佔地很大,一直空關着,世叔一家也可以住進來,就不用去住驛館了。”

次日一早,郭宋便收拾行裝,和薛勳一起押送楊子琳父子前往成都,他們帶着五十名士兵,另外還有薛濤和她母親韓氏一起隨行。

五十名士兵押着囚車在前面緩緩而行,後面跟着薛勳和他妻子韓氏乘坐的馬車,再後面是薛濤和小魚娘以及貼身丫鬟小娥乘坐的馬車,

郭宋讓兩名隨從以及康保護衛薛勳的馬車,他自己則騎馬跟隨在薛濤馬車旁。

就在昨天晚上,薛勳正式向郭宋表態,很願意將女兒許配給他,韓氏也同意了。

這實際上是求婚的前序,進行意向徵詢,一般大戶或者官宦人家都不會直接讓媒人上門,那樣很唐突,萬一被拒絕了,彼此面子上也過不去。

所以一般都是先在口頭上試探詢問,看對方能否同意,這個環節一般都是雙方長輩閒聊,就像太常卿劉家想娶薛濤爲媳一樣,由劉夫人不斷上門試探。

一旦對方答應了,然後纔會讓媒人上門,正式開始婚姻流程,接下來的六禮沒有明確時限,短則半個月,長則一年,如果中途遇到長輩去世,還會再拖下去。

唐朝風氣開放,雖然薛勳正式答應將女兒許配給郭宋,但並不代表他們二人就不能見面了,相反,一般雙方家長還會鼓勵他們見面相親,看看是否彼此情投意合,如果小娘子看不上對方,不同意這門婚事,她也可以直接拒絕這門婚事,男方同時還要賠償女方几匹綢緞。

所以在唐宋時期的婚姻市場上,女方掌握着主動權。

一直到男方下了正式聘禮,確定了婚期,這時,男女雙方就不能再見面了,耐心等待成婚之日來臨。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蜀中並不安全,有必要讓郭宋保護薛濤。

薛勳望着後面的馬車,回頭對韓氏道:“這次成都事情結束,你就和濤兒就回京城吧!蜀中不安全,我總是擔心你們母女安危,有郭公子護衛,我才能放心你們。”

“夫君一個人在蜀中,我也不放心啊!”

“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我是長史,只管政務,手中無軍權,等我當了刺史,手中就掌握軍隊了,我出入都有士兵護衛,你不用擔心。”

韓氏沉默片刻,嘆口氣道:“夫君在蜀中納一房妾吧!照顧你起居,說不定還能給你生個兒子,我們只有一個女兒,我心中愧疚得慌。”

韓氏和張雷妻子李溫玉一樣,都堅決反對丈夫納妾,而且以前家裡境況不好,也養不起小妾,經過一場兵亂,韓氏也想通了,自己生不了兒子,但不能讓丈夫無後啊!

薛勳笑了笑,卻沒有表態,事實他沒有兒子,已經有很多人勸他納妾了,但這種事情需順其自然,他也不想爲納妾而納妾。

薛勳想了想又道:“我可能過幾個月回一趟京城,把濤兒的事情定下來,就算婚期可以晚一點,但至少婚事得敲定,明年濤兒就十八歲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那是你自己說的,濤兒必須在二十歲後才能出嫁,現在你也急了。”韓氏白了一眼丈夫道。

薛勳笑了笑,“那是因爲沒有合適的人家,郭宋不錯,讓我很滿意,所以我才改變主意,我怕這件拖下去,郭宋被別的人家搶走,我們就悔之晚矣。”

“會嗎?”

“當然會!像他這樣優秀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了,文武雙全,有主帥風範,能獨當一方,我估計他很快會被高任。”

說到這,薛勳長長嘆了口氣,“夫人,有些事情他沒對我們說實話啊!”

韓氏一驚,“他有什麼事情隱瞞着我們?”

薛勳壓低聲音道:“他有一面金牌,是天子金牌,許顏告訴我,上面有四個字‘如見朕面’,除非天子心腹,否則不可能擁有這面金牌,他若真的被罷官革職,天子怎麼會把這面金牌給他?”

“夫君的意思是說......”

“我懷疑他已經官復原職了,只是京城到巴蜀信息不便,我們不知道而已,他再三要我隱瞞他的名字,這裡面有文章的。”

“那他爲什麼要隱瞞着我們?”韓氏有些不滿道。

薛勳微微一笑,“還不是怕我們太勢利唄!他落難時反對他和濤兒的婚事,現在他高升了,咱們又去巴結,面子上過不去啊!”

韓氏臉一紅,這不就是在說她嗎?

韓氏小聲嘟囔道:“我可不是因爲他升官了才答應他和薛濤的事情,我是因爲他救了你的性命,也救了我和濤兒,我心中感激他,我可不是你說的那種勢利的人。”

在後面,郭宋正在給一羣小娘子普及地理知識。

“日本國在東北方向,是一座島國,大小和江南道差不多,那邊人都普遍矮小,你們看遣唐使就知道了,身高都只及唐人的肩膀,新羅和日本國隔海相望,新羅是半島,和大唐山水相連,它的北面就是我們安東都護府,原來是高句麗,高句麗被大唐滅亡後,大唐設立了安東都護府,再北面是渤海國,西北方向是契丹和奚人........”

郭宋一路給她們講述海外風情,聽得三人津津有味,薛濤嫣然笑道:“我在詩社時見過一個日本遣唐使,是個僧人,很喜歡唐詩,他說他們家鄉物產富饒,是一望無邊的平原,郭郎,是這樣嗎?”

“他在哄你們呢!日本國基本上都是山,平地很少,哪有什麼一望無際的平原,更談不上物產富饒,其實海外物產富饒的地方也有,主要在南洋,大唐以廣州爲貿易港,主要就是和南洋各島國貿易,南洋諸島主要以香料和木材著名,那裡很熱,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和瓊州的氣候差不多。”

“郭郎怎麼知道這麼多?”薛濤笑吟吟問道。

郭宋打個哈哈,“其實我也沒去過,只是我對海外風情比較有興趣,所以打聽了很多這方面的事情。”

薛濤又笑道:“郭郎再說說新羅吧!我對那邊的風俗比較有興趣。”

..........

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
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