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

在五里之外,郭宋在衆人的簇擁下也在眺望遠處的鄯州大城,這兩年吐蕃和唐朝局勢平靜,開始有不少隴右百姓陸陸續續從河西回家,鄯州大城原本有兩萬戶居民,現在已經恢復到五千戶,但大部分隴右百姓在河西有了安定的生活,都不遠再回來了。

這也是郭宋要拿下隴右的原因,光憑河西,根本安置不了六十餘萬流民,必須要讓隴右來承擔大部分流民,隴右地域廣闊,土地肥沃,適合農耕的地域很多,光河湟谷地就能安置百萬人口。

只要能有效防住吐蕃,隴右必然能成爲自己的產糧重地。

事實上,隋唐時代的隴右氣候溫和溼潤,降水豐富,土地肥沃,一直就是唐朝著名的農耕區,關隴成就了唐朝,和今天的氣候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是後來氣候變化,才漸漸變得少雨乾燥。

旁邊樑武忍不住問道:“使君很看重這個張楓?”

他跟隨郭宋時間已久,還是第一次看見郭宋寫信勸降守將。

郭宋淡淡一笑,“其實也不是看重,這個張楓和我是舊識,當年我從崆峒山下來,路過蕭關,這位張楓就是蕭關守將,當時我從他那裡賺了一筆盤纏,他還勸我做他手下旅帥,被我拒絕了,這一晃眼就是十幾年過去了,可彷彿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

說到這,郭宋也忍不住低低嘆息一聲。

樑武理解了,他知道郭宋是個很念舊的人,這個張楓給他留下印象應該不錯,纔有今天的憐惜。

........

當天晚上,郭宋也並沒有下令進攻城池,他還在耐心等候張楓的答覆,張楓幾乎也是一夜未睡,這一夜的時間終於讓他想通了一點,郭宋許給他的爵位和官職並不是由南唐朝廷來冊封,而是郭宋本人給他的封官,就像河西和北庭的刺史,哪一個都和朝廷無關,都是郭宋自己任命的。

但想通這一點後,張楓反而更加睡不着了,郭宋現在當然是藩鎮王,只是他這個藩鎮王將來能走多遠?他能超過朱泚嗎?張楓心中着實沒有一點底。

天漸漸亮了,城頭的數千守軍緊張了一夜,河西軍並沒有來攻城,讓他們長長鬆了口氣,很多士兵睏倦難耐,紛紛坐在地上入睡了。

就在這時,城北最東面奔來了十幾名河西軍士兵,爲首兩名壯漢擡着一隻沉重的大罐子,旁邊士兵舉着巨盾替他們防護,就在他們距離城牆還有數十步時,被城頭上的守軍發現了,守軍立刻敲響了警鐘。

城北外面溝壑衆多,地形起伏,不適合攻城,導致北城牆上的守軍很少,只有一支百餘人的巡邏隊,警鐘聲驚動了城西的主將,他立刻派出一千士兵攜帶滾木礌石趕往城北。

這時,北城頭上的巡邏士兵已經開始向下放箭,基本上無濟於事,河西軍士兵防護十分嚴密,不僅高舉盾牌,身上也像龜殼一樣前後捆綁着盾牌,頭盔是用生鐵專門打製,連脖子也包裹住了,下身穿着像裙子一樣鎖鏈甲,保護着腿部。

衆人搭上木板過了護城河,找到了裂縫處,裂縫約有半尺寬,能清晰地看見裡面的空洞,兩名壯漢奮力撬下十幾塊城牆,露出黑漆漆地大洞,他們將重型鐵火雷塞進大洞內,點燃了火繩。 WWW▲t tkan▲¢ Ο

“快跑!”

十幾名士兵轉身飛奔而逃,巡哨士兵連射數十箭,都被河西軍的防護擋住了。

一名士兵回頭大喊:“蠢貨們,快點逃命吧!”

城頭上士兵也隱隱感到了不妙,紛紛離開城頭,向後退去,

一千多名支援守軍也已快趕到了,距離城角還有三百餘步。

就在這時,‘轟隆!’城牆內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無數磚石伴隨着濃煙沖天而起,城牆在劇烈晃動,大地在顫抖,城頭上正在奔跑的士兵嚇得紛紛趴倒,好在鐵火雷是在城內爆炸,聲波衝擊不強烈。

但北城年久失修,經不起劇烈晃動,一段段坍塌了。

張楓帶着大羣士兵趕到北城牆,他頓時被眼前一幕驚呆了,只見北城靠東牆的連接處炸開了一個寬達數丈的大洞,大段大段城牆坍塌,足有一里,受傷士兵極多,很多士兵正在挖開牆磚,把裡面被埋的士兵扒出來。

所有人都被震撼住了,這究竟是什麼武器,威力竟如此強大?

張楓長長嘆了口氣,對左右將領道:“準備開城投降!”

八月的最後一天,唐軍用鐵火雷施行了威懾策略,徹底摧毀了主將張楓的最後一念僥倖,他率領一萬大軍出城投降了河西軍,又傳令各地隴右軍士兵,要求他們轉而向河西節度府效忠。

郭宋開始着手整編隴右軍,同時下令隴右的流民大軍開始收麥,整個隴右軍民都投入到秋收麥子大戰之中。

..........

長安豐樂坊東南角有一座佔地三十畝的大宅,這裡原本是前相國裴冕的府宅,裴冕兒子逃去成都,這座官府便被朱泚沒收,賞給了張楓,成爲了張楓的家宅。

按照歷朝歷代通行的慣例,所有在外統軍的大將,其家眷必須要住在京城,張楓自然也不例外,目前他的妻兒老母都住在京城內。

朱泚又派了二十名在他府外駐紮,名義上是保護他們,實際上是監視。

早在兩個月前,郭玉娘便親自率領十幾名手下來到京城,她這次進京只有一個任務,八月底之前將張楓妻兒老母救出長安,送到河西來。

雖然救人只需要一天的時間,但策劃救人卻花費了兩個月時間,包括瞭解監視張府的士兵,派人裝扮花匠進入張府內部臥底,繼續尋找另外的監視者等等,各種細節都要考慮周全。

八月三十日,也就是唐軍抵達鄯州的當天,一名報信兵來到了張府,這名送信兵是張楓曾經的親兵,因爲父母病逝而回原州守孝,他被天策樓威逼利誘,並將他妻兒扣爲人質,這名親兵不得不答應爲天策樓效力。

這名親兵叫做蔣五郎,張楓的妻子和老母都認識他,他既然是爲老爺送信,大家都深信不疑。

客堂上,張楓的妻子梁氏看完了丈夫寫的信,其實是一張紙條,很簡單一句話,他已安排好人,讓家人儘快離開長安去隴右,但原因卻沒有寫。

梁氏驚訝問道:“好好的,老爺爲什麼要我們去隴右?”

“老爺連打了兩個敗仗,朱泚召老爺進京,可能是要殺老爺,老爺不想進京,但又擔心家人安危,所以讓夫人和老太太去隴右。”

梁氏嚇得臉色都變了,連聲道:“那我該怎麼辦?”

“夫人就收拾一些隨身細軟,和家人今晚在內宅等候,老爺已經安排了人手,這是千萬要保密,連下人都不能說,有人告密的話,老爺就死定了。”

梁氏嚇得連連點頭,連忙把兒子和女兒找回來,幫她收拾細軟。

親兵蔣五郎約好的時間是五更時分,時間漸漸到了四更時分,在張府對面一條小巷內出現了十幾條黑影,爲首之人正是郭玉娘,他們觀察了兩個月,已經將監視張府的士兵摸透了,一共二十名士兵,就住在小巷內,他們並非晝夜監視張府,和開啓和關閉坊門時間同步,夜裡都會睡覺。

十幾名武士翻進了院牆,他們心狠手辣,無聲無息地將二十名睡熟中的士兵全部殺死,這才直奔張府。

朱泚也創建了一支秘密武士團體,叫做梅花衛,專門替他監視百官,也會將一些刺頭官員暗殺清除。

朱泚除了派二十名士兵監視張府外,梅花衛也派了一人在張府臥底,從內部監視張家的動靜。

天策樓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才找到這個人,此人姓李,大家都叫他老李頭,他是張府的車伕,專門替張府家人趕車,所以張家人去哪裡他都很清楚。

老李頭住在外宅,五更時分,他還在熟睡之中,但一個黑影已悄悄摸進了他的房間,黑影閃到他牀邊,一把捂住老李頭的嘴,將一把淬毒的匕首狠狠插進了他的心臟。

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
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