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

晚餐時,郭宋給家人們說起來今天珠寶店發生的事情,衆人都一起笑了起來。

薛濤現在對珠寶玉石的經驗和了解已經遠遠超過郭宋了,她微微笑道:“其實那老者是有點在找事情,大部分人佩戴的玉石都是東海玉或者玉髓,也就是夫君給我說過的石英岩玉,于闐玉是非常名貴的玉石,一般人佩戴不起,雖然佩戴不起,但大家都知道于闐玉很貴重,這應該是常識,那老者應該也明白,最後纔會悻悻離去。”

獨孤幽蘭也分析道:“估計那老者是很想擁有一塊于闐美玉,但他又買不起,最後才惱羞成怒。”

劉採春點點頭,“幽蘭說得對,我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郭宋沉吟一下道:“不管怎麼說,你們既然是賣于闐玉,就有責任向大家宣傳於闐玉的知識,讓大家明白,爲什麼自古于闐玉最名貴,我建議你們寫一個系列文章,短小精幹,但要把于闐玉說透,你們看看怎麼寫?”

幾位夫人對望一眼,夫君的建議正合她們之意,薛濤笑道:“這個問題我們早就討論過了,而且欄目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聚寶閣說玉’,文章我也寫好了,就等夫君替我們給《快報》說一說,刊登上報。”

郭宋欣然道:“文章給我看看,我來給你們推薦,不過我建議登在期刊上,一篇文章寫三千字左右,每期刊登一篇,會有人收藏慢慢研究的。”

郭薇薇坐在一旁越聽眼睛越亮,一塊美玉竟然要上百貫錢,她也有十幾塊美玉,都是母親送她的,隨便賣掉一塊,自己就擁有百貫錢了,她手頭就不用那麼拮据。

等爹爹說完話,她便忍不住小聲問道:“爹爹,聚寶閣那邊能不能寄賣?我也想賣一塊玉。”

“胡鬧!”

薛濤臉一沉,訓斥女兒道:“那些玉是給你收藏的,你不想要就還給我!”

郭薇薇撅着嘴不敢吭聲了,郭宋愛憐地拍拍女兒的頭笑道:“于闐玉也是分等級的,聚寶閣賣的玉都是中低等級的玉,你那些玉莫說一百貫,就算一千貫也買不到,你想賤賣,你娘當然不答應!”

郭薇薇臉紅了起來,難怪母親會生氣,她還真不懂裡面的奧秘,看來她也要好好看一看母親寫的文章了。

.........

次日一早,潘遼和張謙逸來到了郭宋的官房,向郭宋彙報他們和新羅使者會談的情況。

“新羅國現在的財政情況惡化,去年連吃三個敗仗,丟掉了十幾座城池和大片土地,士氣低迷,兵甲不繼,他們懇請我們能儘快提供援助。”

“他們想要什麼援助?”郭宋問道。

“他們想要兵甲、糧食和物資援助,物資包括生鐵、火油、帳篷、冬衣、鞋、睡袋,大概有十幾項,還希望我們支援他們五百名兵器工匠。”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問道:“他們不希望我們出兵相助嗎?”

潘遼搖搖頭道:“微臣問過了,他們說暫時不需要煩勞我們。”

郭宋冷笑一聲道:“看來新羅對我們還是很有戒心!”

張謙逸在一旁道:“在會談中,從對方的語氣裡可以感受到,他們認爲是在替我們承擔壓力,要不然朱滔早就進攻幽州了,所以他們感覺自己有底氣向我們獅子大開口,覺得我們支援他們是理所應當。”

“你們可以繼續談,但我有四個原則要說清楚,戰略物資不給,大型武器不給,人員不給,適量支援。”

潘遼點點頭,“政事堂也是這個意思,火油不能給他們,人員也不能支援,殿下提到的大型武器,應該是指石砲、投石機之類,他們確實也提到了想要三百步的投石機,另外殿下所說適量支援的意思,懇請殿下明示!”

郭宋淡淡道:“不超過三萬人的裝備和物資,不超過三萬人半年的糧食,也就是不超過五萬石糧食。”

“殿下,他們提出的可是五十萬石的糧食援助。”

“那明天就直接拿出五萬石,如果對方不滿,那就慢慢談,談上個兩年三年,看是他們急,還是我們急?”

“微臣明白了!”

潘遼和張謙逸行一禮退下去了。

郭宋隨即吩咐從事官道:“宣兵部尚書張裘安和內衛王統領速來見我!”

不多時,王越率先匆匆趕到,他單膝跪下行一禮,“參見殿下!”

他站起身,垂手而立,郭宋沉吟一下問道:“年初我曾經交代你,在營州和新羅各設一個情報點,還記得嗎?”

“卑職當然記得,也已經着手做了,其中營州的情報點已經建成,開始運作,新羅的情報點還在籌建,估計一個月內會有消息。”

“新羅的情報點設在哪裡?”郭宋問道。

“在熊津口,也就是熊津城的港口,這裡是我們和新羅進行貿易的主要城池,那邊有很多揚州商人長駐,我們的情報點就是假扮揚州商人去熊津口長駐。”

郭宋點點頭道:“如果聯繫上,我需要先了解兩個情報,第一是新羅的海運船隻情況,第二是儋羅國的情況,盡力打探吧!”

“卑職遵令!”

這時,門外有從事官稟報,“張相國來了!”

郭宋又對王越道:“另外,要加大對洛陽城方方面面的情報收集,我尤其要知道朱泚的病情,還包括對百姓、官員、權貴他們生活的調查,還有物價、土地、宅價等等,總之,我需要洛陽城方方面面的情報,如果人手不夠,加大人手!”

“卑職記住了!”王越行一禮退下去了。

郭宋隨即吩咐道:“請張相國進來!”

片刻,張裘安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一禮,“殿下找微臣?”

郭宋微微笑道:“我在考慮一些事情,想聽聽你的意見!”

“殿下請說!”

“我在考慮,如果新羅被朱滔軍隊攻滅,我們必然會出兵新羅半島,這裡面就涉及到戰爭準備和戰船,你作爲兵部尚書,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郭宋這個問題有點唐突,張裘安沒有一點準備,他沉吟一下道:“我們三支水師共有三千多艘戰船,近五萬水軍,但有多少戰船能夠渡海前往新羅,微臣瞭解還不足,這個問題請給微臣三天時間考慮。”

“可以!順便說一下,我打算走當年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的海上路線,從登州出發,最好能充分利用儋羅島爲後勤重地,你好好考慮一下吧!”

“微臣會立刻着手!”

張裘安躬身行一禮,慢慢退下去,郭宋遲疑一下道:“還有.....”

張裘安停步道:“請殿下吩咐!”

郭宋微微笑道:“這件事只是我的一個念頭,未必會真的落實。”

“殿下放心,卑職絕不會外傳。”

郭宋點了點頭,張裘安行一禮走了。

郭宋負手走到地圖前,注視着地圖上的新羅和遼東,唐朝後期,隨着氣候的變遷,北方草原勢力進入弱勢期,沒有了草原勢力的壓迫,東胡人逐漸崛起,以契丹、女真、蒙兀室韋爲代表的東胡人開始興起強大,尤其契丹佔領幽州後,得到了漢人的先進軍事技術,再配合高速機動的騎兵,對中原軍隊全面佔據了優勢。

遼東地區對幽州安全的重要性,中原統治者一直就很清醒,從隋文帝時代就開始對高句麗用兵,一直到唐朝滅了高句麗,但契丹又開始興起,武則天和唐玄宗爲了牽制契丹,扶植靺鞨人成立了渤海國,但渤海國始終對契丹的牽制不大,最後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所滅。

郭宋更清楚遼東東胡勢力對幽州和中原的威脅,他之所以沒有繼續剿滅朱滔,就是要等待適合的時機徹底解決遼東隱患,這次新羅使者的求援,讓他的目光再一次投向遼東,同時也讓他解決遼東問題有了新的思路。

..........

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
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