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

河西軍在臨汾匯聚後,留數千人守臨汾,四萬大軍繼續向潞州進發。

河西軍戰馬豐富,能夠保證每個士兵都有一匹戰馬,即使不是騎兵,也能保證用作腳力。

這四萬河西大軍中有三萬軍隊是騎兵,另外還有兩千名重甲步兵、兩千名刀盾兵以及六千弓弩軍。

他們雖然是從臨汾縣過來,但輜重糧草卻是由霍邑縣提供。

三天後,四萬大軍抵達了濁漳水西岸,上黨縣便位於濁漳水東岸,遠遠地可以看見城池輪廓。

河西軍僅用一夜的時間便搭起了浮橋,大軍過了濁漳水,在上黨縣北部紮下了大營。

上黨縣位於一個巨大的盆地內,四周都是高山,盆地內農田交錯,地勢平坦,正好有一片曠野,可以擺開戰場。

河西軍剛剛駐紮下來,一名騎兵便疾奔而來,向河西軍大營內射了一封箭信,有士兵將信呈給了郭宋。

郭宋展開信,是李懷光的親筆信,上面只有一句話,‘三天後在城北曠野決戰’。

郭宋搖搖頭,把信遞給姚錦,“很有意思,李懷光居然要和我們在野外決戰了?”

姚錦微微笑道:“卑職猜測,對方很可能知道了我們的鐵火雷,知道守不住城,索性決一死戰。”

郭宋又問旁邊的行軍司馬賈慶隆道:“賈司馬怎麼看?”

賈司馬沉思片刻道:“我覺得他們知道鐵火雷的可能性不大,大型鐵火雷我們只是對回紇人使用了,他們沒有理由知道。”

姚錦冷冷道:“你們忘了是怎麼攻下晉陽宮嗎?”

郭宋頓時醒悟,他們在攻打晉陽宮時,確實運用了大型鐵火雷,李懷光極有可能是知道了,否則還真沒有理由解釋,有高大堅固的城池不守,而是要和擁有騎兵的河西軍打陣地戰。

郭宋點點頭,“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好好和敵軍打這一戰。”

.........

姚錦的猜測沒有錯,李懷光確實知道了河西軍有一種威力極大的攻城武器,能輕易炸開城門,炸燬城牆,一旦對方在夜間炸開城門,他的軍隊不擅長夜戰,也不擅長巷戰,結果必然是慘敗無疑,而打野戰雖然對方有騎兵,但他的軍隊訓練有素,真的激戰起來,並不會吃虧。

考慮良久,李懷光最終決定和河西軍在野外進行較量,時間就定在三天後,如果兵敗,他還可以撤到澤州,可如果守城兵敗,他就全軍覆滅了。

李懷光將韓瑜請到自己官房內,將一隻包裹放在桌上,對韓瑜道:“這裡是五百兩黃金,感謝先生十幾年的輔佐,這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先生回鄉吧!”

韓瑜跪下泣道:“王爺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嗎?”

李懷光嘆口氣道:“關鍵就是我不知道,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假如我還能東山再起,先生再來投靠我也不遲。”

韓瑜無奈,只得磕了三個頭道:“王爺保重,希望我們還有再聚之日!”

“你也保重,去吧!”

韓瑜收下黃金,回去收拾行裝了,他是關中華州人,他便帶着自己妻兒乘坐馬車離開了上黨縣,向南而去。

李懷光隨即又把次子找來,次子叫做李誠,是個讀書人,二十五六七歲,李懷光的長子早逝,次子就是長子了。

他對兒子道:“這場大戰勝負不知,如果我敗了,我就會直接南撤,顧不上你們了,所以你帶着母親和兩個幼弟和小妹先走一步吧!”

李懷光除了次子外,還有兩個幼子和三個年幼的女兒,都是幾個妾所生。

李誠惶恐道:“孩兒能去哪裡?”

李懷光沉思一下道:“狡兔三窟,當年我就在江南常州買了一座莊園,吳管家知道在哪裡,他帶你們去,假如我陣亡,你們就改名換姓,從此隱姓埋名過日子,明白了嗎?”

“孩兒記住了!”

李懷光也有些傷感,對兒子道:“以後弟妹和幾個母親都託付給你了,我給你們準備了足夠的錢財,也不要想入仕,平平安安做個富家翁。”

李誠重重給父親磕了幾個頭,李懷光便讓親兵帶他下去了。

他負手走到窗前,望着遠處天空自言自語道:“我是晉王,你也是晉王,兩個晉王只能留下一個,就讓我們好好較量吧!我李懷光寧可玉碎,絕不瓦全。”

.........

三天後,兩支軍隊終於在上黨城北部的曠野裡相遇,烏雲低垂,冷風席捲原野,兩支軍隊相距兩裡,盔明甲亮,殺氣騰騰。

晉軍以長矛步兵爲主,一半以上的步兵都穿皮甲,但其中一萬士兵身着鐵鱗甲,這是李懷光的核心之軍,是精銳中的精銳,戰鬥裡十分強悍,這也是李懷光敢於和河西軍野外決戰的底氣。

另外五千軍隊裝備稍微弱一點,但戰鬥力卻不弱,就連八千民團軍也士氣高昂,表現出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

兩萬三千軍隊呈一主兩翼列陣,中軍是五千最精銳的士兵,包括三千騎兵,嚴密護衛着李懷光,兩翼各有九千軍隊,他們是此次出戰的主力。

而河西軍同時壓上了全部四萬大軍,左右兩翼各有一萬五千騎兵,由中郎將裴信和安泰玄統率,中軍則是一萬步兵,包括兩千重甲步兵、三千長矛軍和五千刀盾軍,由指揮使姚錦統率。

原本的弓弩軍轉化爲刀盾軍,對方沒有騎兵,不需要像應對遊牧騎兵那樣準備大量弓弩軍。

郭宋作爲全軍主帥,他負責審時度勢,調兵遣將。

這時,姚錦低聲對郭宋道:“使君,東面的敵軍應該就是他們的民團軍!”

昨晚郭宋和衆將分析敵情之時,都一致認爲,這次敵軍的弱點就在於他的民團士兵,都是剛剛招募的農民,沒有經歷戰爭的殘酷,很容易被嚇破膽子,攻擊民團士兵就成爲他們致勝的關鍵。

郭宋微微笑道:“何以見得?”

“卑職憑感覺,東面的敵軍殺氣明顯比較弱。”

郭宋點點頭道:“我和你的看法是一樣,不過我是是觀察細節,他們隊伍雖然整齊,卻略顯拘束,一動不動,連手執兵器的姿態都沒有改變過,這就是新兵的特點,其次裝備比較弱,幾乎全部是皮甲,不像西面的軍隊,一半皮甲一半鱗甲。”

“使君說得對,確實是新兵的特點。”

郭宋隨即對親兵道:“去通知裴將軍,要求他用分割戰術進攻東路敵軍!”

“遵令!”

親兵飛奔去了。

騎兵戰術中的分割戰術比較適用於軍心不夠穩定,經驗不足的敵軍士兵,尤其適用於對付新兵,新兵大多依靠集體的力量作戰,一旦分割,失去心理上的依靠,往往軍心會崩潰。

這時,對方陣營內吹響了號角聲,郭宋也高聲令道:“吹響號角,兩翼出擊!”

‘嗚——’

河西軍吹響了號角聲,裴信揮刀大喊:“殺啊!”

“殺啊——”

左路一萬五千騎兵率先殺出,緊接着右路安泰玄也率領一萬五千騎兵殺出。

在陣陣戰鼓聲中,一萬中軍卻不緊不慢,一步步向敵軍大陣殺去。

李懷光拔出刀大喊道:“勝敗在此一舉,長矛方陣頂住敵軍!”

“殺啊——”

兩萬三千晉軍也爆發出震天動地的吶喊聲,他們迅速列陣,左右兩翼擺出了長矛大陣,迎戰對方騎兵。

河西軍騎兵專門訓練過對付敵軍長矛大陣的戰術,他們並沒有硬撞,而是迅速分成十五支隊伍,每支隊伍千人,一部分騎兵在疾奔中向對方士兵集中射箭。

這就是爲什麼要用重甲步兵來對付騎兵的緣故,強大的騎射會讓步兵的陣型容易被撕裂,出現漏洞,只有重甲步兵不畏騎射,才能始終保持着鐵餅一塊。

中箭士兵紛紛慘叫倒地,士兵中箭受傷使長矛大陣迅速出現了缺口,來不及補缺,另一部分騎兵如狼一般抓住了一瞬而過的機會,直接催馬殺進了缺口之中。

晉軍的長矛大陣被河西軍鋒利的戰刀切開了無數道口子,原本鐵板一塊的長矛大陣變得破碎起來。

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
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