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

得到了糧食補充,蒲桃城軍民恢復了元氣,他們收拾物品,跟隨郭宋的隊伍一起前往龜茲。

七十餘名婦孺分乘十幾輛大車,所有的士兵都騎着戰馬,其餘馬匹都託運着各種物資,趕着二十餘萬隻羊羣,浩浩蕩蕩向東而去。

他們依然是原路向東返回,先到蒲昌海,然後再從蒲昌海沿着赤河西行,雖然比走直線多了近千里路程,但這卻是十分明智之舉。

走直線要穿越茫茫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儘管只是大沙漠邊緣,但依舊路途艱難,關鍵沿途沒有水源,這對驅趕着數十萬頭羊,五千多匹戰馬的唐軍隊伍而言,無異於一條死亡之路。

走曲線雖然遠了七八天的路程,但這條路是沿河而走,有水源保證,在安西,有水源就有生命和希望。

五天後,隊伍繞過了蒲昌海,開始沿着赤河西行,赤河就是今天的塔里木河,又叫孔雀河,儘管在唐朝它也屬於季節性河流,但冬天也並沒有完全斷流,只是水流很小很細,佔據河牀一小部分淺淺流淌,不過現在也結了冰,可以直接取冰塊融化燒水,保證了一路上的人畜飲水。

正是因爲有充足的糧食保證,一路上雖然行軍辛苦,但大多數蒲桃城的軍民卻氣色一天比一天好,連鄭據也完全康復了,又成爲一個驍勇的唐軍將領。

這天下午,唐軍距離漠北綠洲已經不遠,郭宋讓士兵將鄭據找來。

“聽說長史找我?”鄭據騎馬飛奔過來。

郭宋笑了笑道:“我上次你聽說,吐蕃人佔據了綠洲,你們只能孤守城池,現在我們要穿過綠洲,豈不是走吐蕃人的地盤,會引發衝突嗎?”

鄭據躬身道:“龜茲這邊大部分綠洲雖然都被吐蕃人佔領,但焉稽鎮附近的綠洲以及龜茲鎮南部沿赤河一帶的綠洲依然屬於龜茲國,我們可以走龜茲國的地盤。”

“除了龜茲外,安西唐軍在哪裡還有駐軍?”

“在焉稽、于闐、疏勒三地都有駐軍,人數大概都在一千人左右,龜茲稍微多一點,但也只能三千人。”

“但安西小國都投降了吐蕃,我沒說錯吧?”郭宋又問道。

鄭據苦笑一聲道:“龜茲國、于闐國、疏勒國這些安西小國早已投降了吐蕃,但他們又不願被吐蕃人同化,才首鼠兩端,繼續挽留唐軍駐軍城內,這是一種很複雜的關係,好像不合理,但一直就這樣存在着,二十幾年來,吐蕃人、吐谷渾人多少次想滅了唐軍,都沒有成功,一方面是唐軍頑強抵抗,另一方面也是安西各小國暗中支持唐軍。”

郭宋點點頭,他現在明白爲什麼唐軍兵力偏少,還要分散在焉稽、于闐、疏勒各地,關鍵是唐軍和這些小國形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自己想勸說郭昕把唐軍都撤到敦煌,似乎也不太現實。

隊伍沿着赤河又走了兩天,綠色越來越多,樹林茂盛,隨處可見大片麥田,村落和人口也多了起來,不斷有一羣羣孩子跑來圍觀這羣遠道而來的唐軍。

這天上午,遠處終於出現了一座城池,那就是龜茲城了,安西節度府的駐地,同時也是龜茲國的都城。

楊孝嚴已經先一步去龜茲城通知主帥郭昕,不多時,一支數百人的隊伍從遠處疾奔而至,這是郭昕親自來迎接郭宋的到來。

片刻,大隊騎兵疾奔而至,爲首是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身披盔甲,皮膚黝黑,兩鬢斑白,臉上佈滿了滄桑,但一雙目光卻格外的銳利,他身後的士兵大多面黃肌瘦,望着數十萬只羊,士兵們眼中都露出了熱切的目光。

來人正是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現任安西四鎮留後,郭重慶再也忍不住,跳下馬上前大哭,“小三叔,你還認識我嗎?”

郭昕一驚,只有郭家自己子弟才叫叫他小三叔,他看了看郭重慶,遲疑一下道:“你莫非是七郎重慶?”

郭昕離開長安,赴任安西已有十五年,那時郭重慶才十五歲,現在郭重慶已經三十歲了,依稀還有一點當年的模樣。

“小三叔,是我啊!”郭重慶伏在地上失聲痛哭。

他原本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五歲時被郭昕撿回郭府,郭昕教他讀書練武,兩人感情極深,情同父子,這也是郭子儀讓郭重慶跟隨郭宋去安西的緣故。

郭昕連忙扶起他,“別哭!別哭!回頭我們再慢慢說,咱們先談公事!”

郭重慶抹去眼淚,給他介紹郭宋道:“這就是郭長史,天子親封西域安撫使、安西都護府長史。”

郭昕一怔,雖然楊孝嚴已經給他提前說了,但他怎麼也想不到對方會這麼年輕,他連忙抱拳道:“在下郭昕,歡迎安撫使來安西!”

郭昕十五年前出發來安西時就已經是從三品雲麾將軍,只是朝廷都以爲他已經失蹤,十五年沒有升職,在郭宋面前,他不僅資格老,官職更高,只是郭宋是天子特使的緣故,郭昕才格外看重。

郭宋取出聖旨,高聲道:“聖旨在此,郭昕接旨!”

郭昕連忙跪下,“微臣在!”

其餘數百名安西將士都跟着跪下。

郭宋展開聖旨念道:“雲麾將軍,安西四鎮留後郭昕以及安西將士艱苦戍邊、英勇報國、忠貞不渝,使得安西重鎮依舊屬於大唐,功高至偉,應予以重賞,特封郭昕爲光祿大夫、安西大都護,封爵舒國公,賞絹萬匹,其餘安西將領皆官升三級,賞田十頃,絹五百匹,安西士兵每人賞上田百畝,絹五十匹,欽此!”

郭昕含淚叩首道:“聖恩如山,臣唯有以死相報也!”

郭宋將聖旨交給了郭昕,郭昕高高舉起聖旨,安西將士皆高呼萬歲。

宣讀了聖旨,郭宋這纔給郭昕講述了支援蒲桃城之事,出乎郭宋的意料,郭昕並沒有在意郭宋放棄且末五城,也對殲滅數千人沒有多問,他明顯更感興趣唐軍奪取的戰利品,二十多萬頭羊,五千三百多匹戰馬,大量的兵器以及一千多石青稞,這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筆巨大財富。

郭昕高興得嘴都合不攏,連忙讓士兵們將所有物資牲畜送進城去,他這才陪同郭宋入城。

“長史不知道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寶貴,我們也有兩三千畝麥田,種一點麥子,但這兩三千畝土地要養活三千將士和兩千多軍屬,一人一年的口糧只有一百多斤麥子,只好和沙棗、野菜之類一起煮着吃,偶然會從赤河裡捕一點魚,這次你帶來這麼多戰利品,大家都要歡喜若狂了。”

郭宋笑問道:“二十幾萬只羊怎麼養,有草原嗎?”

郭昕搖搖頭,“不養,羊全部宰了,趁現在河裡的冰還沒有融化,趕緊建冰窖儲存起來,羊皮留一部分,剩下的用來和龜茲國換糧食,至於戰馬,我們留三千匹,其餘送去于闐和疏勒。”

“放棄且末五城是我的命令,都護似乎並不在意?”

郭昕苦笑一聲道:“我兩個月前就收到他們求援的鷹信了,但我沒法去救援他們,這麼多年來,我早就告訴過將士們,人是最重要的,實在守不住就放棄,且末五城已被摧毀四城,最後一城能堅持多久?我還不知道嗎?其實就算長史不下令,我同樣也會下令讓他們放棄軍城北撤。”

郭宋一顆心稍稍放下,他聽到鷹信,才忽然想起已經很多天沒有看見猛子了,他擡頭向天空望去,沒有猛子的蹤影,他心中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擔憂。

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
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