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

渾瑊雖然保留了五百親兵,但按照規定,他的五百親兵不能進城,只能駐紮在城外,自從昨晚渾瑊參加了六人聚義後,渾瑊便做好了準備,他次日一早便搬到城外,和他的五百親兵們住在一起,一方面他是防止有人出賣他們,另一方面,他也隨時準備出擊。

渾瑊的軍營是一座小軍營,位於城南三裡處,佔地百畝,最多可容納三千軍隊,這裡是成都民團的駐地,但民團早已解散,軍營便被渾瑊接手過來駐紮親兵。

渾瑊雖然被架空,但他畢竟是劍南節度使,按照慣例,節度使級別可以擁有五百親兵,所以他這五百親兵是合法擁有,他們的各種支出由朝廷負擔。

夜裡三更時分,一支五千人的神策軍悄然殺到,將軍營包圍。

“殺進去!”神策軍大將張童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三支火把拋向高處,向三個方向的神策軍發出了進攻信號。

五千神策軍士兵驟然間殺進了軍營,神策軍來得太突然,沒有一點預兆,正在熟睡中的渾瑊親兵們措不及防,被殺得一片慘叫。

渾瑊此時還沒有入睡,正坐在燈下細看下午送來的《天下信報》。

這時,他忽然聽見了喊殺聲和慘叫聲,渾瑊心中一怔,他立刻站起身走到帳門前,挑開帳簾向外細看,只見無數的士兵從四面八方殺來。

數十名身披盔甲的神策軍士兵正向自己大帳這邊衝過來,渾瑊大吃一驚,他轉身疾奔幾步,一把抓起書桌上寶劍,就在這時,大帳被劃破,十幾名神策軍士兵手執短矛衝了進來。

渾瑊手起劍落,刺穿了最前面一名士兵的胸膛,劍卻卡在對方身體內,渾瑊拋下劍,一把抓起對方的長矛,揮舞長矛連殺三人。

他邊戰邊退,衝出了大帳,他卻發現自己被包圍了,至少有數百名士兵將他團團圍住。

渾瑊大吼一聲,揮舞長矛向西北方向殺去,他武藝高強,對方攔不住他,被他連殺十數人。

忽然,渾瑊大腿一陣劇痛,他被一支冷箭射中了,他右腿支撐不住,單膝跪下,就在這時,百名弓手亂箭齊發,渾瑊無法躲閃,連中七十餘箭,可憐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場,卻慘死在自己人的亂箭之下。

........

成都城內,宰相張延賞的府宅也被千餘士兵包圍,數十名左銀臺武士翻牆打開了大門,數百名士兵衝了進去。

書房內,張延賞將一封封信扔進了香爐,同時把六人聚義的誓言書也一併放入香爐,望着火苗漸漸吞沒了黃麻紙。

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管家在院子裡大喊:“老爺,有很多士兵殺進來了。”

“我知道了,你去吧!”

張延賞心中很平靜,他的小妾帶着兒子張諗今天天不亮便跟隨侄兒張彧一家去長安了,他的畢生積蓄也存放在長安寶元櫃坊,他已經沒有後顧之憂。

這時,外面傳來一聲慘叫,他的老管家被左銀臺的武士刺殺了。

死亡已經來臨,自己該上路了,張延賞低低嘆了口氣,慢慢站起身來到書櫃前,他從一隻玉盒裡取出了一個小瓷瓶,瓷瓶豔紅如血,他打開蓋子,凝視着瓶中的綠液,

這時,書房砰一聲被撞開了,衝進來五六名黑衣武士,爲首黑衣武士厲聲道:“張相國,樞密使俱公令你立刻去見他!”

原來是俱文珍贏了,張延賞冷笑一聲,“我乃堂堂的大唐相國,你以爲我會去向一個閹人卑躬屈膝?”

他一仰頭,將手中瓷瓶的綠液一飲而盡,‘啪嗒!’他扔掉瓷瓶,平靜地在書桌前坐了下來,不多時,他的身體慢慢蜷縮成一團。

...........

天還沒有大亮,樞密院所在的玄陽殿前燈火通明,俱文珍坐在宋朝鳳寬大的錦椅上,椅子上還墊着一張虎皮。

在他下首站着一批官員,爲首幾人是政事堂的相國,五相中除了右相張延賞沒有來,左相崔造、戶部侍郎班宏、尚書右僕射兼吏部尚書李叔度、禮部尚書兼禮部侍郎喬琇等四人都已經到了。

這裡面李叔度和喬琇分別是霍仙鳴和竇文場的人,班宏則是宋朝鳳的人,不過一個時辰前,班宏已經改投俱文珍,向他表達了效忠。

這時,左銀臺統領李煌匆匆趕來,在俱文珍耳邊低語幾句,俱文珍一怔,“服毒自盡了?”

他隨即冷笑一聲道:“那還真便宜他了!”

俱文珍隨即對崔造道:“從現在開始,你暫任右相,我會稟報太后正式下旨。”

聽說張延賞服毒自盡,崔造心中着實惶恐,要不是他向俱文珍招供了聚義之事,恐怕張延賞也不會死。

崔造並不是對張延賞有什麼歉疚,恰恰相反,他對張延賞這麼多年一直壓着他而不滿,他現在感到恐懼,是害怕天下人知道是他出賣了同僚,他的名聲就徹底毀了。

但崔造此時沒有選擇了,他戰戰兢兢躬身道:“卑職一定會切實履行右相職責!”

儘管他已經儘量避免奴顏卑詞,但他恭敬的態度還遭到了衆多官員的暗暗鄙視。

崔造當了右相,左相就需要有人來接替,俱文珍早有安排,他立刻問道:“楊少卿何在?”

從官員隊伍中走出一人,此人是大理寺少卿楊銘,他之前曾是漢中的梁州刺史,郭宋偷襲漢中得手後,他和長史王艾被放回成都,他是俱文珍的人,在俱文珍的安排下出任大理寺少卿。

“楊少卿,從現在開始,你暫任左相之職,所需資格,我會奏請太后正式任命。”

從五品大理寺少卿升爲左相,可謂一步登天,周圍很多大臣都露出羨慕之色,楊銘心中激動萬分,哽咽着聲音道:“俱公知遇之恩,卑職銘記於心!”

一場由宋朝鳳病倒引發的宦官集團內部鬥爭終於爆發,笑到最後的是俱文珍以及霍仙鳴、竇文場三人,這同時也是一場血腥的政治鬥爭,文官集團同樣損失慘重,張延賞自殺,渾瑊被殺,戶部尚書董晉、刑部尚書陸贄和工部尚書郭曙被罷官革職,流放播州。

這裡幸運的是鴻臚寺卿張彧,他帶着岳母妻兒以及張延賞的小兒子張諗逃出成都,前往長安避難。

但成都宦官集團的內部鬥爭並沒有結束,接下來便是殘酷的利益清算,那些依附宋朝鳳、第五守亮、焦希望、張尚等人而大發其財的家族,開始遭到了一家家抄家流放,成都和巴蜀各地頓時哀鴻遍地。

.........

長安,《長安快報》和《天下信報》幾乎是同一天登出南唐宦官集團內鬥事件,只是雙方報道的角度不同,《長安快報》是作爲一句話消息刊登在頭版上,‘宋朝鳳病死,俱文珍上臺’,它的讀者不喜歡這種政治消息,所以《長安快報》沒有詳細報道。

但《天下信報》卻把這件事寫成了詳細專題,整整一版都在分析、報道這個事件,它的讀者更關注這種重大政治事件。

就連晉王郭宋也是通過報紙才瞭解到詳情。

當然,郭宋自有他的情報系統,在事件爆發的第二天傍晚,郭宋便接到了成都的鷹信,知道發生了宦官集團內鬥之事。

官房內,郭宋正和杜佑和溫佶討論成都發生之事,他們二人都是從成都過來,對那邊情況瞭解很深。

杜佑捋須笑道:“這個俱文珍我和他打過交道,此人心機很深,而且心狠手辣,我懷疑這次宋朝鳳之死沒有那麼簡單。”

“何以見得?”郭宋笑問道。

“其實從報紙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俱文珍真是宋朝鳳的繼承人,他就不應該大規模清算宋朝鳳的假子假孫,還有,霍仙鳴和竇文場二人也得到了大量好處,說明他們和俱文珍之間有密約。”

“你的意思是說,宋朝鳳並非病死,而是被俱文珍幹掉?”

杜佑點點頭,“我覺得只有這樣解釋,後面很多事情才能說得通,至於第五守亮等人,根本就無足輕重,宋朝鳳纔是俱文珍想幹掉的人。”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道:“其實哪個宦官掌權,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區別,我更關心的是董晉、陸贄和郭曙三人,我想把他們救回長安,爲我所用!”

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
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