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

太原城高大堅固,防備嚴密,安史之亂時,數十萬史思明大軍圍攻太原,李光弼率軍血戰太原五十餘天,太原城巍然不倒,可見攻城之艱難。

城外鼓聲大作,號角聲聲,數百頭健牛拉拽着三輛巨大的巢車緩緩向城牆靠攏,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巢車,和西方攻城巢車不是一回事,實際上是一座高大的木製平臺,高度超過城頭,上面有百名餘士兵向城頭射箭,掩護着進攻的士兵。

下方的護城河已被填平了百餘丈,士兵們扛着攻城梯蜂擁而上,城頭上的滾木礌石如冰雹一般砸下,木梯上的士兵不斷被砸中,慘叫着摔下城去.......

朱滔大軍攻城已有五天,始終攻不下太原城,倒是損兵折將,從幽州出發的三萬大軍,只剩下兩萬人。

幽州軍大營在城池北面三裡外,由兩千多頂大帳組成,延綿近十里。

幽州軍在距離城牆約一里外同樣搭建了一座高達五丈的大木臺,作爲指揮和眺望,此時,就在高臺上,朱滔臉色陰沉地望着太原城,城頭上的投石機極爲犀利,將他們攜帶的數十部雲梯悉數摧毀,現在他們只能靠攻城梯發揮作用。

讓朱滔最擔心的一幕又出現了,城頭上一桶桶火油潑下來,隨即扔下了火把,烈火熊熊燃燒起來,火焰吞沒了攻城梯,梯子上的士兵被燒得慘叫,紛紛縱身跳下。

與此同時,投石機將一隻只裝滿火油的陶罐拋出,陶罐砸中了巢車,火油在巢車上流淌,火箭紛紛射出,巨大的巢車被點燃了,城頭上一片歡呼。

朱滔萬般無奈,只得下令道:“撤軍!”

‘當!當!當!’撤軍的鑼聲敲響,數千士兵如潮水般撤下,朱滔也離開大木臺,在數百親兵護衛下向軍營撤去。

城頭上鼓聲大作,歡呼聲響徹城頭。

望着熊熊燃燒的箭臺,元魯忍不住得意大笑,他向一名年輕校尉豎起大拇指讚道:“好建議,我會重重嘉獎!”

這名年輕校尉提出用陶罐裝火油投射,然後用火箭引火的措施,接連摧毀了三座木箭臺,事實上,提出用火油防禦也是他的建議。

校尉叫做張大雲,不用說,大家都猜到了,他便是張雲,張雲是太原府太谷縣人,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太原土話,元氏招募士兵,他以馬遂軍隊校尉的身份,帶領三十名手下投軍,被任命爲旅帥,很快在作戰中脫穎而出,被提升爲校尉。

他發現太原倉庫內有兩千桶十幾年前的火油存貨後,便建議用火油守城,立刻發揮了奇效,得到元魯賞識。

元魯當即下令,提升張大云爲郎將,統領一千人,短短一個月時間,他便從旅帥連升兩級爲郎將,令其他人羨慕不已,他的手下也紛紛擔任了校尉、旅帥等職務,牢牢控制住了這一千士兵,元魯做夢也想不到,他的軍中竟然有了一千河西軍。

這時,城門開啓,吊橋放下,張雲和其他軍隊一起出城清理戰場,此時正是盛夏,如果不及時處理掩埋屍體,會導致疫病發生。

張雲取出一隻信筒,悄悄塞給一名心腹,低聲道:“找機會溜走,去三晉莊園,使君估計已經到了。”

士兵們出城清理完屍體,又迅速退回城內,緊閉城門,此時天色漸漸暗了,當天色黑盡,張雲的手下在夜幕掩護下,離開了戰場,向南林客棧奔去,那邊有馬,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

郭宋率領的兩萬五千大軍晝伏夜行,四天後,拂曉將至,隊伍抵達了三晉莊園,這裡距離太原城只有五十里,是埋伏等待機會的最佳地點。

王大管事聽說主人親自到來,連忙親自出來迎接。

郭宋聽獨孤幽蘭說起過這位王大管事,王只是母親的姓,他真名叫做獨孤福蘊,是獨孤家僕福字輩的元老級人物,從獨孤信時代,獨孤福蘊的祖先就是獨孤信的馬僮,一代代傳下來,他的曾祖父還是獨孤府的大管家,祖父和父親都是莊園大管事。

獨孤福蘊在三晉莊園已經做了三十年,就算獨孤幽蘭在他面前也得叫他一聲阿公,把他視爲長輩,這是獨孤家規,對這種世代跟隨主人的家僕,獨孤子弟都必須尊重。

獨孤福蘊對這個姑爺很滿意,他見多識廣,識人無數,郭宋身上那種君主氣度令他折服,而且還這麼年輕,真是天下罕有的女婿。

獨孤福蘊上前跪下磕頭,“老奴獨孤福蘊拜見姑爺!”

郭宋連忙扶起他,笑眯眯道:”這幾個多虧福阿公的協助,我的手下才能在太原立足。”

“這不是應該的嗎?姑爺是莊園主人,老奴當然要盡心盡力辦事。”

“都是自己的人,阿公不用這麼客氣!”

郭宋笑了笑又道:“我這次帶來兩萬五千人,我着實有點擔心糧草物資問題。”

獨孤福蘊微微一笑,“姑爺不用擔心,莊園內本來囤積了很多物資,去年收的糧食特地沒有賣,囤積在倉庫內,大概有五萬石左右,老奴又特地積攢了十萬擔草料。”

郭宋大喜,糧草是足夠了,他又連忙問道:“大帳有多少?”

“大帳是布帳,大概有兩千頂,還有盔甲、兵器、生鐵、酒、布帛等物資,另外,莊園還專門養了五千頭羊,還有大量醃肉。”

郭宋一顆心放下了,連忙讓行軍司馬帶着數百士兵跟隨大管事去搬運東西。

他隨即又下令封鎖莊園,不準任何人外出。

一頂頂大帳在莊園內搭建起來,郭宋又派出數十名名斥候,趕去各地監視,他不僅要關注朱滔攻打太原城的動靜,還要關注元氏軍隊從各地支援太原城的動靜,甚至還要關注李懷光的蠢蠢欲動。

一連三天,郭宋都在關注太原城的攻防戰鬥。

大堂上,十幾名大將濟濟一堂,郭宋對衆將道:“幽州軍攻打太原城就是一面鏡子,它告訴我們攻打太原城十分困難,朱滔準備充分,光雲梯就有十五架,還有大量攻城梯,而我們一架梯子都沒有攜帶,我們拿什麼武器攻下太原城?”

郭宋見大家都心領神會笑了起來,他也笑道:“鐵火雷確實是個好東西,能幫助我們攻破城門或者炸塌城牆,但攻下城門後呢?我更關注這個問題。”

衆人都陷入沉思,郭宋又緩緩道:“攻下城門,接下來必然是艱苦的巷戰,鎮守太原的軍隊是元家最精銳的兩萬軍隊,戰鬥力很強悍,從他們這幾天的表現來看,訓練有素,作戰勇猛,我覺得如果他們出城和幽州軍決一死戰,也未必會輸,憑他們對太原街巷的熟悉和事先佔據有利地形,恐怕我們這一戰不容樂觀。”

“使君,我們就沒有一點機會嗎?”李冰忍不住問道。

“有機會!”

郭宋笑了笑對衆人道:“我剛纔接到張雲派人送來的信件,讓人意想不到啊!他居然守城有功,被元魯封爲郎將。”

衆將皆一怔,繼而鬨堂大笑,郭宋擺擺手,讓大家安靜下來,“我們斥候確實很優秀,到哪裡都能表現出色,但我要告訴大家,張雲就是我們這次獲勝的關鍵。”

衆人眼睛一亮,確實是這樣,既然出任郎將,手下必然有千八百士兵了,足以掩護河西軍進城。

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
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