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泰楠乾脆地坐下身,手隨意地放在的椅背上,說道:“這還多虧了將軍提拔,不然在下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這話自然只是客套話,兩人都心知肚明,但卻都沒有說穿。
“霍副將真是謙虛了。”主將滿意地點頭,意味深長地說道,“現在的小輩,就該向你學學這份穩重,畢竟這戰場上稍不小心就是掉腦袋的事啊。”
面對話語裡的威脅,霍泰楠面不改色,淡淡一笑道:“戰場上確是危機四伏,將軍也當小心爲上纔是。”
被反威脅了一句,主將的臉色有幾分不好看,但很快便又恢復過來,仰頭笑着說道:“有霍副將在,何須如此。”頓了頓,他又說道,“不過,說來也巧,我軍的探子打探到了敵軍的糧草所在,這一回還得麻煩霍副將出馬了!”
來了!霍泰楠心裡一片瞭然,問道:“探子?原來那邊還有我們的人?”
這話說的極其諷刺,主將只得乾笑兩聲掩飾暫時的不自然:“這是自然。”
看出對方的不自在,霍泰楠並不打算追問,反正事情早就早他的預料之中,不過是有人從中作梗,催化了這件事快速達成罷了。
看來,這些人真是一刻都容不得自己了。
站起身,霍泰楠說道:“若能銷燬敵軍糧草,便是艱難險阻,也在所不辭。”
“好!”主將拍掌道,“霍副將果然是膽量過人,既如此,明日你便帶五百士兵出擊,打對方一個落花流水。”
五百?這哪裡能打仗?便是要斷人生計,也不該做的如此明顯,難不成他就不怕被人質問麼?
霍泰楠擡眼看着主將,身上散發出威壓。
那冷冷的眼神猶如實質,主將沒來由的心裡一緊,將視線收回到手邊的茶杯上,他努力平和地說道:“霍副將擅長偷襲之道,這五百精兵給你不算過分吧?”
嘴脣翹了翹,霍泰楠戲謔地說道:“當然不過分,畢竟我軍人數本就不多,多留些將士在軍中也是正常。”
話雖如此,主將卻是如坐鍼氈,他可不曾忘記霍泰楠的身份,明陽王要是知道此事,那自己豈不是自尋死路?可丞相和閣老那頭又看的緊,他實在是左右爲難。
思來想去,他覺得,橫豎他給的是假消息,霍泰楠這一去必然是凶多吉少,多派些人給他陪葬又何妨?
“霍副將不愧是運籌帷幄的人才啊。”主將笑呵呵地說道,“不過本將軍也想過了,這五百精兵交給你難免有些施展不開拳腳,但這人妖多了卻也是難辦,嘶。”爲難地抽了口氣,他說道,“這樣吧,霍副將你說,你要帶多說人?若在情理之中,本將軍一定會通融的。”
看樣子,此人還不至於愚不可及,霍泰楠心裡有了準,便伸出手掌來說道:“這個數便夠了。”
心裡掂量一番,主將粗着嗓子問道:“五萬?這可不行……”
“不,五千足矣。”霍泰楠說道。
五千雖然翻了十倍,但也算不得什麼,但看着霍泰楠自信的模樣,主將又不放心了,想要討價還價,看能不能少給一點。
看出他的心思,霍泰楠說道:“在下知曉蘇兄也是將軍看好的後起之秀,在下何德何能讓將軍把這一次的機會留出來?”
聽出霍泰楠話裡的意思,主將也歇了心思,當下就下了命令,要求撥出五千士兵給霍泰楠。不過這五千士兵自然不是他口頭的精軍,非但如此,五千人中良莠不齊,便是張家五兄弟都被安排在了其中湊數。
得知這個安排的無兄弟興奮不已,他們做夢都想跟霍泰楠一起上陣殺敵,想不到竟然真的美夢成真了,這實在是天上下餡餅的好事啊。
這一夜,同五兄弟一般興奮得難以入睡的人不在少數,可同樣睡不着的莫青卻是滿腹憂慮。若是五千精兵倒罷了,可今兒他也瞧見了,那些真正懂得上陣殺敵的不過半數,這其中還並非人人都是強健精壯之人,另外便是戰馬的分配,五千人卻只分配了十分之一的戰馬,這樣的配置哪裡適合搞突襲。
雖然霍泰楠早就跟他說過自由安排,可他心裡總覺得此事不靠譜,輾轉反側,頭一回莫青覺得打仗並不是一劍好事。
倒真同霍泰楠預料的一般,這才兩日功夫,莫青便懷念起安穩的日子了。
不過相對於莫青,霍泰楠卻是早早便睡下了,一夜無眠,起來自是神清氣爽。
待起身後,略梳洗一番,霍泰楠格外謹慎地把大刀擦了又擦,手指撫過刀柄上的卿字,他目光露出一絲懷念。
這把大刀正是他的師父,曾經和明陽王楚朝陽同樣名聲大震的張仲卿所用,如今霍泰楠舞起來也是格外得心應手。
看着刀刃凌厲的冷光,霍泰楠的目光也一點點散發出冷意,棱角分明的面龐愈發英姿煥發。披上披風,走出營帳,看着早早等候的五千士兵,霍泰楠緩慢地移動着視線,看着眼前這些準備同他以身犯險的人。
場地上鴉雀無聲,但所有人的眼神都無比熾熱,五千將士,竟也散發出足以驅趕嚴寒的氣勢。
霍泰楠單手舉起大刀,黎明的曙光好似被鋒利的刀刃割開來,在刀鋒上留下一道矚目的金光。
揚聲,霍泰楠喊道:“今日,我們爲國而戰!爲家而戰!”
“爲國而戰!爲家而戰!”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喊,震天撼地。
這吶喊,便是出征前的鼓點,讓熱血沸騰,令士氣高漲。
沒有多餘的言語,霍泰楠爽快乾脆地下令道:“出發!”
馬蹄聲響起,揚起一層煙土,後面的步兵跟上,五千人便這般浩浩蕩蕩地離開了軍營。站在高臺上的主將目送他們離開後,感慨地說道:“霍副將當真神勇,聖上要不追封於他,本將軍也必定會給他謀一個稱號,也不枉他這番捨生取義吶。”“將軍,這可都是霍副將咎由自取,您給他五千精兵已是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