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

對權力的渴望並非渴望有行善權力,而是渴望佔有權力本身。被後世稱爲“庚寅事變”的政變就淋漓盡致地向人們展現了這一點。雖然從權謀的意義上來講“庚寅事變”註定只能是一場可笑的鬧劇而已。但這場鬧劇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庚寅事變”無疑是將新興的財閥勢力與保守的縉紳勢力擰在了一塊兒。這兩股勢力縱橫捭闔,相互合作雖只有短暫的一刻。而腐朽透頂的明王朝自甲申年後,也早就沒有了自立能力。但與歷朝所發生的政變篡權不同。此次的權利變更既不是因爲流民氾濫所造成的農民起義;也不是出於少數集團的爭權奪利。而是明帝國各階層勢力頭一次爲了 “公共利益”向作爲統治階級的皇室叫板。

當然深陷事變之中的各色人等,並不知道後世的人們會如何評價他們。也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權利交替同以往歷次的政變有何不同。正如歷史上許多次重要的政變一樣,謀劃者只是依據各自的**,推動歷史的車輪罷。最終爲這些歷史事件做註腳的是後世的文人們。他們依據各自的立場與需要給這些充滿陰謀與血腥的政變,戴上“**”的光環,或是打上“暴*”的烙印。有些人將成爲英雄,有些人則註定會被歷史所遺棄。

在“庚寅事變”中孫露似乎註定是要扮演一個勝利者的角色。無論這一切與她的初衷是否相符。她和她的追隨者們最終都以吹枯拉朽似的氣勢打碎了帝黨們最後的幻想。1650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數萬裝備精良的北伐軍在第三艦隊的掩護下順利地從採石磯登陸。二十九日,京畿外圍北部太倉、崑山諸府;東部重鎮蘇州、無錫、江陰、常州、丹陽、鎮江諸府,相繼開城接受首相節制。當晚,第十步兵師進至馬羣,與地方民團稍適交火後,直抵紫金山南麓。與此同時,第六兵師分兵進抵烏龍山、幕府山炮臺。兩山炮臺守備相繼率部投降。次日,兩先頭師會師攻克紫金山天保城,在控制了可以俯瞰全南京城的制高點後,孫露終於將大炮架在了帝黨的太陽穴上。

此事此刻一身戎裝的孫露正站在雞鳴山上的北極閣中眺望着遠處寂靜的南京城。而此時南京城的外圍卻早已是戰火連天,一片狼籍了。之所以會出現如此詭異的情景,完全是因爲她的一道命令。原來明軍在佔領幕府山炮臺後便就此停下了腳步。按照孫露的命令圍攻京城的軍隊暫時停火一天。除此之外她還派遣了使者入城向帝黨勸降。甚至還在陳子壯的指導下寫了一份親筆信上奏南京朝廷。以求向天下人表明自己作爲一個臣子並沒有不臣之心。只是希望朝廷能聆聽一番自己的解釋,不要被奸邪所矇蔽。

孫露此舉自然都是依照陳子壯等人事先的計劃安排行事。這些老夫子書讀得多,知道的“禮”當然也不少。要他們象蠻人一般帶着大軍直接攻入皇城,再將太后帝黨一干人等屠殺乾淨,是萬萬不可能的。就他們看來篡位也要篡得有品位,篡得理直氣壯,篡得符合禮數。陳子壯等人心目中理想的權利更替應該是充滿儒家正統教條色彩的。身爲良相的孫氏率軍北伐驅除異族,光復漢人江山。但卻被奸佞狐媚所忌憚,每每暗中對其施以暗箭。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宣佈其爲叛逆。孫氏忍無可忍揮師南下清君側。並在南京城外向皇帝哭訴其苦衷,請求皇帝能爲自己做主。一爲滿週歲的嬰兒自然是不可能爲人做主的。這時候就需要宗室上臺了。被孫氏的忠誠所感動的宗室除去了奸佞與妖后。最後決定將皇位禪讓給更爲賢德的首相孫氏。如此樣板戲一般的“禪讓”定能在儒家的史冊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當然以上是陳子壯等人設想的完美狀態。但如若芝蘭等人拒絕開城的話,那眼前的城池在瞬間就會化爲血與火的地獄了。一想到這些,孫露便覺得自己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掛有紅月的新婚之夜。只是現在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當年的矛盾與意氣都化做了今天的漠然與冷靜。這是場一但開始就不容任何一方退出的戰爭,否則將付出血的代價。如果說孫露此刻覺得自己還有所虧欠的話,那就是她身邊的這個老人了。這個蒼老而又堅強的老人。這個從一開始堅定的站在自己這邊的老人。卻因爲自己的猶豫而差一點被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如果不是蕭雲等人如約救出了他。估計孫露將在內心的最深處爲此愧疚一輩子。想到這兒她不禁再一次關切地向一旁的陳邦彥開口道:“陳尚書,這裡風大,你的身子還未恢復,還是先去歇息吧。”

“謝首相大人關心,老夫現在依舊硬朗得很啊。”陳邦彥擺了擺手微笑道。在他的言語之中沒有絲毫埋怨孫露等人的意思。其實在被扣押的那一天陳邦彥就已經意識到了沈猶龍等人的意圖了。但他卻並沒有因此而惱怒失望。相反出於對孫露的信任,這位陳老夫子始終保持着一個內閣大臣因有的矜持與鎮定。在同芝蘭等人周旋的同時,他亦以身作則地安撫着其他被扣押大臣的情緒。而此刻脫離虎口的他又將心思放在了眼前的南京城上。卻見他一個拱手憂心忡忡地向孫露問道:“首相大人,您說太后真的會接受您的建議開城同我們商談嗎?”

“這我也不敢保證啊。有時候女人是很固執的。”孫露嘆了口氣道。

“固執?那女人難道是瘋了嗎?她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不感恩戴得的出城迎接首相大人,難道說她還想頑抗到底嘛。”聽孫露這麼一嘟囔,她身後的姚金跟着自信的說道。

而孫露卻只是會心的一笑,將目光又移回了南京城上。她清楚的知道所謂的“禪讓”遠不象儒家所渲染的那樣的煽情,那樣的理想。同衆多的權利交替方式一樣,它也有着血腥殘忍的一面。許多受禪讓者的權力得來的過於僥倖。前朝的廢帝,是他們的最大的威脅,這心腹大患一日不除掉,便一日無法安寢。因此多數的前朝廢帝,遠沒有劉協、曹奐、柴宗訓那樣好的命運。這些遜帝在禪讓之後,長的則不過年把數月,短的則區區數日,就被新天子所殺。而孫露也清楚粵黨這次打定了主意要學那梁武帝。就算今日芝蘭與帝黨肯開城投降,也避免不了日後被逐步清洗的命運。明白這一點後,裡頭的人又是否肯乖乖的投降呢?

正當衆人討論着太后等人是否會接受勸降之時,派去送信的使者終於回來了。可是讓人頗敢吃驚的是去的三個使者中只回來的兩個人。作爲正使的禮部執事李蕺此刻只剩下了一顆頭顱。見此情景孫露與周圍文武官員當下就蒙了。卻見一臉驚愕的陳子壯用難以置信的口吻開口問道:“怎麼會這樣?難道說太后那裡拒絕了我們的勸降嗎。可他們也不能誅殺使者啊!”

“回陳居士,那僞太后確實拒絕了首相大人的勸降。她還當衆撕毀了首相大人的奏表。處…處死了李大人。”驚魂未定的副使一個勁地抽泣道。

毫無疑問芝蘭這一決絕的舉動打破了在場衆人先前理想的計劃。這個已經近乎瘋狂的女人在最後一刻終於沒能滿足粵黨上下的願望。這讓陳子壯等人又是驚愕又是惱怒。爲此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先前的完美計劃,而改用備用的第二套計劃。於是被氣得鬍子直翹的沈猶龍當下便叫嚷道:“瘋了,瘋了!那女人簡直就是瘋了!首相大人,不能再讓那些瘋子繼續如此胡作非爲下去了。事不遲疑,請下令直接攻城吧!”

“是啊,首相大人請下令吧!”周圍的將領們也跟着抱拳進言道。

眼見事態發展到了這種地步,孫露亦是又驚又怒。看來因爲芝蘭等人的愚蠢,這血註定是要流得更多了。想到這兒,下定決心的孫露果斷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朝着南京城的方向猛地揮了下去。

當使者將噩耗帶入軍中時,底下的將官們並不知道南京城的命運已在這一刻被決定了。雖說在這兩個月中南京城發生瞭如此多的變故,但在明軍將士的心目中,眼前的這座石頭城始終都是帝國的首都。在征戰南北多年,天下大定後,卻將炮口指向首都,這對許多人來說都太過唐突了一些。

但對於夏完淳來說事情的殘酷遠不止此。這次他所要消滅的敵人中還有他的父親夏允彝。雖說夏完淳早就知道父親一直以來都對孫首相等人充滿着敵意。但他決沒想到他父子二人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反目的地步。更想不通一向謹慎的父親怎麼會參與如此瘋狂的事件,還一路越走越遠。夏完淳在徐州得知南京的實情後便一直反覆思考着這些問題。他甚至還不斷的捫心自責,認爲如果當初自己留在家鄉的話,就決不會放任父親做出如此糊塗的決定。然而這一切只是如果而已。事實是最不該發生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雖然自己並沒有因爲父親的事而被開除出軍隊。雖然自己在松江的家人一切平安。但所謂“百善孝爲先”。他既不想來什麼“大義滅親”討伐自己的父親,更不希望看着自己的父親死在亂軍之中。矛盾與自責始終糾纏着夏完淳。而此刻的他眼看着周圍黑洞洞的大炮,以及對面高聳的城牆,心情跟是越發焦躁起來。

【……第十八節 血腥的鬧劇(上)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2節 燕京騷亂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19節 國會(三)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3節 休整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8節 稅制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11節 海盜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十四節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3節 求援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44節 北京方式第三十七節第44節 北京方式第9節 朝貢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12節 首相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45節 受降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4節 密使第四十四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8節 返航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1節 帝都風雲(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17節 暗戰(三)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42節 王神甫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5節 暗戰(一)第19節 審判夜第15節 暗戰(一)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28節 返航第24節 登基第24節 君與臣(下)第二十三節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40節 多鐸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三十四節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9節 促膝談心
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2節 燕京騷亂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19節 國會(三)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3節 休整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8節 稅制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11節 海盜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十四節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3節 求援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44節 北京方式第三十七節第44節 北京方式第9節 朝貢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12節 首相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45節 受降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4節 密使第四十四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8節 返航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1節 帝都風雲(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17節 暗戰(三)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42節 王神甫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5節 暗戰(一)第19節 審判夜第15節 暗戰(一)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28節 返航第24節 登基第24節 君與臣(下)第二十三節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40節 多鐸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三十四節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9節 促膝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