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

弘武十四年(西曆1663年)九月初七,奧斯曼海軍總指揮阿里元帥親率百餘艘戰艦離開霍爾木茲海峽駛往阿曼灣西岸的馬斯喀特港。如此大的軍事動作自然是逃不過中華軍的耳目。此刻在位於卡奇的中華海軍基地內,施琅手持着來自波斯灣的報告,玩味地說道:“看來這次阿里怕是坐不住了哦。”

“將軍,您的意思是奧斯曼人打算同我們在阿曼灣決戰了?”一旁的項鷹兩眼放光地探問道。同奧軍方面一樣將近半年的對峙同樣也把中華軍的耐心磨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前段時期鄭森在拉克沙羣島的勢利,更是讓印度洋艦隊上下卯足了勁想要大戰一場以雪前恥。然而無論底下的將領如何上請戰書,施琅卻始終不與理睬。其實項鷹等人心裡也清楚以霍爾木茲海峽狹窄的水域並不利於中華軍作戰。可這樣一直僵持下去又能有什麼進展呢?好在此刻奧軍主動出了霍爾木茲海峽,項鷹自然是不願意放棄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應該是吧。從情報上看奧軍在波斯灣的主力已悉數出動。”施琅將報告往桌上一擱道。相比項鷹等人,此刻的施琅至少在表面上要冷靜沉穩得多。卻見他低頭思略了半晌後又擡頭問道:“尚上尉,英國人那邊有什麼動靜嗎?”

“回將軍,這段時期英軍除了在拉克沙建立補給基地外,還曾相繼襲擾過卡拉卡亥與錫蘭。但都被當地守軍擊退。但英國人目前沒有任何北上接應奧斯曼艦隊的跡象。”施琅的副官尚貞垂手而立道。

“恩,從現在起加強對英國的監視,一有動靜立即來報。”施琅聽罷點頭囑咐道。

“遵命將軍。”在尚貞領命之後,項鷹不由摸了摸下巴皺眉道:“英國佬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啊。奧斯曼人都已經出動了,他們那邊怎麼辦點動靜都沒有。難道說奧斯曼人根本沒有通知英國人?”

“項將軍說得有理。奧斯曼人這次雖與英國合作,但相關情報卻顯示奧斯曼的海軍,特別是奧軍統帥阿里元帥同英國艦隊的關係卻頗爲緊張。此次奧軍突然出動恐怕與英軍在拉克沙羣島取勝也有些聯繫。”

面對項鷹與尚貞的這一番假設,施琅在心裡多少還是有點認同的。不過在表面上他還是頗爲謹慎地告誡道:“無論奧斯曼人與英國人之間有何間隙,我等都不得有半點的大意。所以我們姑且先假設英國人會加入戰鬥再說。”說到這裡,他又向尚貞命令道:“尚上尉,替我修書通知荷蘭艦隊,就說印度洋上的決戰已經打響,要他們立即來援。”

“將軍,現在通知荷蘭艦隊是不是晚了一點。就算賴特將軍此刻就啓程恐怕也難以趕到阿曼灣來參加戰鬥吧。”項鷹聽後連忙提醒道。

“但賴特有足夠的時間趕來參加下一次的戰鬥不是嗎?”施琅回頭微笑着反問道。這一刻在他的心中整場戰局已然謀劃出了大概的劇本。一切似乎只等着相關的演員到場就位。

“是的,將軍。”項鷹會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追問了一句道:“那是否要讓第三份艦隊也來參加?”

“鄭森?讓他來幹什麼?”施琅隨口一努嘴道。

似乎是聽出了主帥的不滿,項鷹一邊在心中爲鄭森捏着冷汗一邊寬聲爲同僚開解道:“將軍,鄭提督這次雖在拉克沙失利。但此戰我軍畢竟是以一分艦隊對戰敵軍主力啊。更何況若非有拉克沙這一敗奧斯曼人現在也不會主動向我軍出擊。”

然而項鷹這番“因禍得福”的解釋卻並沒有說動施琅。卻聽他語氣嚴肅地反駁道:“一場失敗的戰鬥就算造成敵方做出錯誤的決策,也不能改變戰鬥本身的失敗。更何況當時也沒人逼他鄭森一定要同英國主力艦隊拼個你死我活。如果此刻奧斯曼還是繼續守着霍爾木茲海峽一動不動的話,項將軍你我現在的處境可就堪憂了啊!”

說實話,若是當時換做是項鷹或是其他中華軍提督指揮第三分艦隊的話,多半也會像鄭森那樣毫不猶豫地迎擊上去。因爲在中華軍多數將領的字典幾乎就沒有“後退”二字。只可惜這一次鄭森敗得實在太慘也太不是時候。若非此刻他身處印度洋而非本土恐怕早就要被送上軍事法庭了。不過耳聽主帥如此一說,饒是項鷹再想爲鄭森開脫也只得硬生生地把話給吞回了肚子。

眼見項鷹等人神色慘然,施琅何嘗又不知他們心中所想。就戰術上來說,鄭森在處於劣勢的狀況下收攏艦隊集中攻擊敵方一點本也無可厚非。只不過他這次所對付的對手既非是倭人那樣的半瓶水,也非海盜之類的烏合之衆。而是同中華軍一樣訓練有素擅長列隊作戰的英國人。因此在拉克沙之戰中鄭森十分不幸地向衆人證明了一點,那就是當兩支熟悉列隊作戰的艦隊交戰時,破壞縱隊的打法只會招來敵人反迂迴和反包圍。對於這樣的結果施琅本人其實也是頗爲感慨。只不過作爲主帥的他並不能在這個時候流露出對鄭森的同情。相反他還要利用這次的失利敲打敲打自己的手下,讓他們牢牢地記住這一次的教訓。

想到這裡施琅故意咳嗽了一聲打破了現場的沉默道:“第三分艦隊在上次的拉克沙之戰中首創嚴重故而不能參加此次戰鬥。着令鄭森准將嚴密監視英國艦隊動態,待到戰艦補給休整完畢後再行北上!”

“遵命將軍。”衆人聽施琅這麼一說,各個心裡都長長地舒了口氣。心想只要還給鄭森上戰場的機會那一切就都好辦了。而在另一邊施琅也順勢將話題引回了戰局,卻聽他神色凝重地掃了衆人一眼道:“如今奧斯曼艦隊已經傾巢出動。只要能戰勝敵軍主力我軍就能攻入波斯灣直搗黃龍。但此次敵軍戰艦數量龐大來勢洶洶,故而我軍必須定下嚴密計劃獵殺這頭印度洋巨獸。時不待我,諸位,我們現在就來談談下一步的作戰部署。”

弘武十四年(西曆1663年)九月初九,經過兩日休整的阿里親率一支擁有200艘戰艦、6000門大炮和6萬名官兵的奧軍艦隊出海直奔中華艦隊在阿曼灣的基地——卡奇。施琅聞訊後隨率包括68艘戰艦、4200門火炮、1.8萬官兵的中華印度洋艦隊迎戰。

雙方的先遣艦隊於次日晌午交火於阿曼灣北部。由於奧軍先遣艦隊僅爲20艘,作爲中華軍先遣艦隊的項鷹部憑藉着數量上的優勢,不僅順利搶佔了上風向,更順勢包圍了處於逆風狀態的奧軍先遣艦隊並給予其沉重的打擊。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當天黃昏。奧軍共有9艘戰艦被擊沉,另有5艘戰艦被重創。而中華軍僅有3艘戰艦受傷。然而,正當中華軍佔盡優勢之時,項鷹卻放棄了趕盡殺絕的機會,率領着艦隊隱沒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待到翌日清晨阿里率領主力艦隊趕到時,其先遣艦隊只剩下了8艘。其中3艘戰艦因傷勢過重在前一天夜裡就沉沒在了冰冷的印度洋底。望着眼前的慘景怒不可遏的阿里不禁衝着自己的侄子大發雷霆道:“哈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你能向我解釋一下你的艦隊到哪兒去了嗎?”

受到責問的年輕提督單膝跪在甲板上,誠惶誠恐地回答道:“元帥,我軍遭遇到了中國人的主力,艦隊損失慘重。”

“中國人的主力?在那裡?”阿里環顧四周反問道。

“回元帥,敵軍在襲擊完我軍之後趁着夜色已向東南方向遁去。”哈桑趕緊稟報道。此時的他一心只想着追上中華軍一雪前恥,根本就沒有顧及其他。因此在指出中華軍遁走的方向後,他又忙不迭地補充道:“元帥,中國人的艦隊並不多僅三十餘艘而已。他們顯然是想來襲擊馬斯喀特的。只是沒想到會在半路上遇上我們的先遣艦隊。”

“哈桑提督你這麼說不覺得太過武斷了嗎。從去年起中華軍就再也沒有主動進攻過馬斯喀特。他們又怎麼會偏偏挑這個時候來襲擊馬斯喀特港呢?哈桑提督你不覺得這一切也顯得太過巧合了一些嗎?”不滿於哈桑推卸責任的罕杜連珠炮似地追問道。

“這有什麼巧合的。中國人剛在拉克沙羣島遭遇慘敗。他們當然是想有一場大勝仗來鼓舞士氣。而偷襲又是他們的一貫作風。在這種情況下碰巧遇上我們的先遣艦隊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哈桑伸長着脖子漲紅着臉反駁道。

然而罕杜根本就沒有把哈桑的這些解釋放在眼裡。卻見他不屑地朝對方冷哼了一聲後,又回頭向阿里進言道:“元帥,我看此事並不簡單。印度洋上佈滿了中國人的眼線。我們如此大的動靜出海,不可能不會引起中國人的注意。因此中國人完全有可能已經在前方佈下了陣勢等我們入套。”

“罕杜提督你言重了吧。據情報上來看中國人在印度洋的戰艦加起來不過才76艘而已。而之前鄭森所率的第三分艦隊又在拉克沙羣島又遭受了重創。此刻施琅身邊的戰艦頂多不過70艘。以我軍的人數根本不用害怕這樣規模的艦隊。就算中國人真在前放佈下了陷阱又怎樣。怕只怕他們的佈下的那張破網擋不住海中兇猛的鯊魚!”

眼見主帥說得如此自信,在場的衆將自然也是跟着一個勁的附和。哈桑更是竭力在旁慫恿道:“元帥,趁着現在中國人的艦隊還沒跑遠我們一鼓作氣追上去吧!”

“不可!”罕杜跨前一步阻止道。

“罕杜提督你又有什麼新意見了嗎?”哈桑沒好氣地反問道。

然而罕杜卻理都不理對方,而是直接向阿里進言道:“元帥,我軍戰艦數量雖龐大,可多數戰艦的速度都趕不上中國戰艦。加之中國人現在又是順風向。如果貿然追擊只會拉大我軍自身間艦隊的差距。所以元帥,我們軍還是應該保持目前的速度前進。只要全軍順利抵達目的地不怕拿不下卡奇。”

“照罕杜提督你的打法我們拿下卡奇當然是易如反掌的事。只不過這卡奇不是我軍打下的,而是中國人讓給我們的。依現在這樣的速度,等我們到了卡奇,恐怕那些箇中國人早就已經跑得乾乾淨淨了。”哈桑不服氣地冷嘲熱諷道。

再也壓不住怒氣的罕杜猛地回頭向哈桑呵斥道:“哈桑你究竟想做什麼!難道你想看着艦隊因行軍速度過快就將大部分的戰艦落在後頭嗎!”

“好了。你們兩個都別吵了。”正當兩人針尖對麥芒之際阿里終於開了口。不過阿里的心思顯然更偏向於自己的侄子。卻見他橫掃了衆人一眼後,傲然地說道:“既然我們已經在中國人面前顯露了蹤跡,那也就沒有什麼好再遮攔的了。着令全軍滿帆全速前進!我倒要看看中國人的火炮是否真像傳說中的那般厲害。”

“可是元帥……”罕杜聽罷心頭猛然一驚,兩忙上前想要勸阻。然而卻被阿里一擺手打斷了道:“罕杜你的意思我明白。不過哈桑剛纔說得也有道理。中國人的戰船並不多,如果這次讓他們逃離,我們日後再想找這麼一個決戰的機會可就難了。至於艦隊的航行速度,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只要指揮得當,大部分戰艦還是能跟得上的。”

究竟是我們想決戰還是中國人想決戰?真要滿帆加速,到時候又有誰來管後頭的那些雙桅帆船?雖然此刻的罕杜是滿心牢騷,可面對阿里的強硬態度他也只得默然接受了命令。並在心裡期盼艦隊的航行速度真能像阿里所說的那樣得到控制。而中華軍方面也真能像哈桑所言只有三十餘艘戰艦。

於是隨着阿里的一聲令下,奧斯曼的戰船紛紛揚起了三角帆向着東南方向的印度沿海疾駛而去。在海風季風的推波助瀾之下,奧斯曼艦隊在第三天的黎明破曉時分終於在卡奇灣發現了中華艦隊的蹤影。當水手們通過望遠鏡瞭望到中華軍特有的紅底金龍旗之後,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立刻就響便了整支艦隊。顯然在奧斯曼人看來只要抓住了中華軍的尾巴,那勝利女神就已經在想他們招手了。然而此時的奧斯曼人卻並沒有注意到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後,抵達卡奇灣的戰船僅爲98艘,而對面的中華艦隊卻突然猛增到了66艘。

【……313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 文字更新最快……】@!!

()

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節 姻親之盟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6節 東林鉅子第二十六節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9節 新安財閥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二十節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1節 姻親之盟第四十四節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27節 山東鏖戰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二十四節第10節 遼東戰報第四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0節 茶社雜談第6節 義塾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9節 盛宴(四)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11節 海盜第5節 溼牛皮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25節 孟津渡口第35節 朱仙鎮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4節 密使第二節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2節 藩王第二十二節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三十節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4節 公試第36節 密談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二十五節第25節 大投資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7節 蜀中攻略(四)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3節 登陸旅順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
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節 姻親之盟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6節 東林鉅子第二十六節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9節 新安財閥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二十節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1節 姻親之盟第四十四節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27節 山東鏖戰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二十四節第10節 遼東戰報第四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0節 茶社雜談第6節 義塾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9節 盛宴(四)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11節 海盜第5節 溼牛皮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25節 孟津渡口第35節 朱仙鎮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4節 密使第二節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2節 藩王第二十二節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三十節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4節 公試第36節 密談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二十五節第25節 大投資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7節 蜀中攻略(四)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3節 登陸旅順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