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首相

“孫愛卿,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朕不知道沒有愛卿朕將怎麼辦。這簡直就是本朝第一大喜訊!”暖閣中朱聿鍵興奮的來回走着。李自成死了。李自成死了。哪個差點推翻整個朱明皇朝的李闖終於下地獄了。朱聿鍵不知道此刻要如何的形容自己的心情。慶祝,是的。一定要好好的慶祝一翻。想到這兒朱聿鍵提高了嗓門道:“快,快讓光祿寺做好準備。朕要擺宴犒賞將士。這是天大的功勞。一定要好好獎賞。所有將士連升三極。哦,不,不夠。該怎麼獎賞呢……”

一旁身爲首相的孫露冷冷的看着有些語無倫次的朱聿鍵。沒有孫露的首肯一旁的書記官絲毫沒有記錄聖旨的意願。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農曆十二月初七,張家玉所率的義勇軍第二軍團在松子關全殲左夢庚殘部並擊斃其本人。這一大捷標誌着長達半年的湖廣之亂終於劃上了句號。而另一個令人頭痛的人物李自成也在數天後死於一次民團的伏擊。地點竟然還是在九宮山。這樣的結局讓孫露多多少少有些哭笑不得。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宿命嗎?孫露曾經不止一次的想象自己同這個頗有爭議的闖王見面時的情景。但是現在就只有湖廣巡撫何騰蛟興奮的跑來告訴自己他的人馬做掉了李自成。幸好這位何巡撫還算識大體。沒搞什麼鞭屍、梟首之類的過分舉動。而是將李自成的屍體交給了張家玉處理。也使得義勇軍能順利的接收李自成的殘部。不過李自成的死加上這次的“麒麟事件”卻讓孫露清醒的認識到了她所要面對是怎樣一個特殊的國家。

就象魯迅先生曾經說的那樣對中國老百姓而言,中國歷史只有“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些日子孫露無疑是在切身體驗着這一論調。朝貢大典已經過去數十天了。但它的影響遠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是愈演愈烈。以錢謙益爲首的江南儒林人士一反東林黨講究實學批判神學的優良傳統。竟然也藉着這次進貢的長頸鹿大肆的鼓吹“天降麒麟,聖皇仁德,變法興國”。僅僅在朝貢大典後的第二天翰林院就炮製出了一篇《麒麟賦》來頌揚皇帝的仁德以及朝廷的德政。這股鼓吹“聖皇仁德,變法興國”的風氣在短短的十來天內便席捲了整個江南乃至嶺南地區。上至學究大儒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陷入了一種狂熱狀態。這些人叫囂着隆武帝是擁有仁德的中興之主。而隆武帝麾下的隆武內閣則是順應天命治世之臣。至於議會以及隆武內閣所頒佈新政策都是“德政”的體現。

若是放在從前孫露早就已經嘲笑起那些老學究的無知了。但如今的孫露卻不會那麼認爲。經過這些日子各方論調的變化孫露早已嗅出了其中的所賦含的深層意義。從錢謙益和沈猶龍等人在行動和言論上的默契程度來看。他們是有預謀的。至少在見過長頸鹿之後他們已經達成了一致的協議。其實更本不用什麼協議。有時候只要一個眼神一句暗示那些老傢伙們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孫露也一樣。她相信無論是沈猶龍還是錢謙益。這些接觸過傳教士博覽羣書的學究不可能真的會象鄉野村夫般無知。他們應該很清楚那些動物究竟是什麼。更不會相信什麼“天降麒麟”的鬼話。但他們卻在大肆利用着這個鬼話。說白了就是在“愚民”!

對於建立才一年不到的隆武內閣來說它在老百姓當中太缺乏人氣了。這一點相信孫露和內閣的大臣們心裡都明白。因此孫露在內政經濟上同自己的小內閣可謂是絞進腦汁。但這次的事件卻讓孫露沮喪的發現自己辛辛苦苦的爲老百姓解決溫飽。冒着風險爲他們爭取他們該有的人權。嘔心瀝血的推行新的政策來使經濟復甦。可末了還沒有一頭長頸鹿來得賺人心。那篇《麒麟賦》在頌揚隆武帝功德的同時也給隆武內閣照上了一層“德政”的光圈。可以說目前的隆武內閣從未有過如此高的人氣。連鄉野小村的孩童都會念那三句:“天降麒麟,聖皇仁德,變法興國”。

“看來真正無知的是自己啊!”這些日子孫露常常在心中這樣自嘲道。身爲21世紀的人孫露對這個時代老百姓的心理遠沒有錢謙益等人看得透徹。隨着天下大亂,朱明皇朝的衰落。出於老百姓潛意識中對人主的“忠”。他們急需尋找一個人或是組織來效忠。或許準確的說是需要一個“救世主”降臨。李自成曾經充當過一段時期的“救世主”。但他失敗了。張獻忠又躲到了四川。隆武帝的情況同傳統意義上的明君相差甚遠。朝政還在被一個女人把持。一切都不同於聖人所告訴他們的秩序。可如今所謂的“天降麒麟”給了他們一個理由證明隆武皇帝和他的內閣是“順應天命”的。以孫露爲代表的隆武內閣所推行的新法是“天道始然”。於是老百姓爲能給自己找到一個新主人而感到高興、興奮甚至狂熱。而隆武朝則以一句“天降麒麟”順利的從“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升級到了“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然而從那句“聖皇仁德,變法興國”中孫露卻也感受到了錢謙益等江南儒林對自己的承認。他們明白以目前的情況更本不可能阻止孫露推行新法的步伐。但他們同時又已經被綁上了孫露所構架的戰車。孫露的改革成功他們也跟着水漲船高,名利雙收。如果孫露變法失敗那他們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兒去。大家心裡都明白想要變革,首先就要爲民衆塑造出一種堅定而單純的信仰,讓民衆去信仰。以孫露女子的身份在這方面本來就缺少優勢。因此錢謙益等人爲了提升隆武內閣的人氣敏銳的把握住了“麒麟事件”以藉此來大造聲勢。

以孫露的身份和立場來說自己若在此時挺身而出駁斥這種論調的話在江南的士紳看來自己就是背棄了他們和自己的攻守同盟。更將同整個江南的輿論對立。這是孫露不想看見的。因爲新的“錢法”、“銀法”即將實施自己正需要現在的這種人氣。於是在同閻爾梅等幕僚商議過後孫露最後還是選擇的了暫時保持沉默靜觀其變。和孫露的出發點不同閻爾梅認爲既然錢謙益他們已經唱了紅臉。那孫露就要保持低調唱這個白臉。戲要做足效果纔好。看來要完全的破除這種愚昧的神權思想。只有開啓民智纔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計。這往往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才能初有成效。不過倒是便宜了眼前的這位隆武皇帝。

“麒麟事件”加上這次“湖廣之亂”的平定讓朱聿鍵多多少少有些飄飄然起來。特別是李自成的死也讓他大大的鬆了口氣。現在的朱聿鍵還真有那麼點自詡“聖皇仁德”的味道。其實不止是朱聿鍵就連史可法等人都有些鬆懈了。彷彿死了個李自成就完事大吉天下太平了。然後劃江而治,又可以“春花秋月”的過日子了。就好象老百姓有了個“麒麟天降”的指示又可以什麼都不考慮的混日子。孫露可不想讓他們太過的得意。更不能讓這種偏安的氣氛蔓延下去。

於是孫露恭敬的向朱聿鍵進言道:“臣代表義勇軍全體將士謝陛下恩典。能爲大明效力是吾等全體將士的職責。不過,臣以爲目前不適宜爲此大擺宴席。李闖雖然伏誅。但其的同情者亦不少啊。恕臣直言這些人多多少少對李闖還是有些感情的。朝廷這麼大肆慶祝恐有不妥。還請陛下以大局爲重。”

朱聿鍵聽罷不由的一楞。不錯,朝廷目前最大的敵人是北面的滿清。爲了團結各方力量一同抗清自己也確實宣佈過可以屏棄前嫌。但李自成畢竟是大明的仇敵。是逼死崇禎帝的兇手,沒將其鞭屍、搓骨揚灰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現在連慶祝也不讓這朝廷也太委曲求全了吧。雖然心裡還有些不情願朱聿鍵還是清咳了一聲轉口道:“恩,愛卿所言極是。這樣吧,此事就交由孫愛卿全權負責了。”

“陛下能如此體恤民心,真是百姓之福,”孫露恭敬的拱手道:“不愧是百姓口中的仁德之君啊。”

被孫露這麼一捧朱聿鍵的心情舒服了許多。孫露雖然把持了朝政但對朱聿鍵在禮節上從未跨越過臣子的本分。更沒有象歷史上其他權臣那樣囂張跋扈。這讓朱聿鍵很是受用,也更加的信任起孫露來。畢竟在他眼中孫露只是一個女人,而她的夫家不過是商賈出身地位低下。其夫君更是懦弱。想到這兒朱聿鍵更是笑得象朵花兒似的說道:“朕身爲一國之君,爲百姓謀福乃是朕的職責。朕嘗以歷代名君爲榜樣,勉勵自己要勤於政事、宵衣旰食。”

聽着朱聿鍵大言不慚的話語孫露在心中暗想:說你是胖子,你就乾脆喘上了。那好就讓你“宵衣旰食”一下吧。於是孫露向後面的太監使了個眼色,立刻就有人端來了一大堆的文書、文牒、奏則。卻見孫露恭敬的指着這些奏則道:“陛下,這是六部這一個月來的奏則、文牒。還請陛下定奪。”

剛纔還講得起勁的朱聿鍵一看到這些東西,頭立刻就大了起來。孫露沒理會他臉色的變化而是自顧自的報告道:“吏部侍郎瞿式耜報奏邊境各地流民日益增多懇請朝廷儘快解決流民的安置;戶部來奏建議調整來年關稅以控制我朝茶葉出口……”

隨着孫露將那些東西一一報上朱聿鍵的臉色由原來的紅潤轉爲了蒼白之後又轉爲慘綠。如今許多政事均由孫露代爲處理了。朱聿鍵只要每個月象徵性的處理一下部分奏章就行。一開始,我們的隆武皇帝對這每個月奏章處理還真的很起勁。不過久而久之每個月應付這些公文就成了他最頭痛的過程。從12歲起就被軟禁的朱聿鍵更本就不懂這些政務。而朱明藩王的不學無術又是天下聞名的。雖然朱聿鍵在衆多藩王中算是比較有學問的。但隨着孫露將六部日益的專業化以及所推行的各項政策日益複雜。朱聿鍵發現這奏章自己是越來越看不懂了。那些政務也是越來越複雜了。還有各個國家錯綜複雜的關係。是的,朱聿鍵是想做有道明君。不過他想象中“有道明君”的生活。應該象朝貢時那樣朝底下的百姓揮揮手,接受接受外國使節的供品。偶爾發表發表一些冠冕堂皇的演講。或是在漂亮的御花園中被臣子奉承爲“聖皇仁德”。至於解決百姓營生、監督錢幣發行、發動對外戰爭這樣高難度的工作那就……只見我們的隆武皇帝大方的說道:“一切就按孫愛卿的意思辦吧。愛卿以後可以自行決定嘛。”

早就猜到朱聿鍵會這麼說的孫露臉上卻沒多大的表情。其實不止是朱聿鍵在面對政務時會顯得束手無策。就連史可法這樣的老臣在面對新的行政制度都會有些無從下手。現在的兵部、戶部、工部完全是按照孫露的設定運轉的。這些部門中的骨幹都是孫露的嫡系。那些公務員大多是香江商業協會多年培養下來的精鷹分子。可以不無誇大的說如果孫露現在撩擔子整個南明將再次陷入癱瘓與混亂當中。可饒是如此孫露依然以恭敬的語氣說道:“可是陛下,這些可都是重要的國事啊。臣惶恐,臣若是這麼做就是大不敬,恐引起非議。”

朱聿鍵看了一眼孫露心想:你做的事有哪一件是不越權的。不過在隆武皇帝的心中對這種情況卻又有一種特殊的認識。如果把朝廷比做一所廟宇的話那自己就是廟裡的菩薩,而孫露就是廟裡的主持。想通了這點的朱聿鍵心情又好了許多。可見做皇帝也是要有阿Q精神的。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大聲宣佈道:“傳朕旨意,從今往後如無緊急情況,各部公文奏章均交由首相代朕御覽。”

只見孫露謙恭的謝恩道:“能爲陛下分憂,臣下榮幸之致。爲了大明,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

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二十九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6節 虎狼之師第九節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3節 同氣聯枝(上)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0節 驚變(一)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10節 生死界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5節 受禪大典第12節 首相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6節 兵臨城下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四十三節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三十一節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節 誰是獵物?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5節 帝都風雲(五)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11節 驚變(二)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2節 荷蘭人第9節 蘇州織工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4節 君與臣(下)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1節 皇宮深院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節 誰是獵物?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4節 蕙露軒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0節 湯若望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四十二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0節 尾聲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
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二十九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6節 虎狼之師第九節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3節 同氣聯枝(上)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0節 驚變(一)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10節 生死界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5節 受禪大典第12節 首相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6節 兵臨城下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四十三節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三十一節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節 誰是獵物?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5節 帝都風雲(五)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11節 驚變(二)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2節 荷蘭人第9節 蘇州織工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4節 君與臣(下)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1節 皇宮深院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節 誰是獵物?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4節 蕙露軒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0節 湯若望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四十二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0節 尾聲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