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

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 畫家醉心長江美景

相對於略帶神經質的中華朝上層從地球另一端來的博雷利等歐洲訪客顯然更懂得享受這一次值得載入史冊的偉大旅行。--鳳-舞-文-學-網--中華帝國的繁華與中華文明的精湛不斷地衝擊着這羣海上來客。這其間既有對強盛文明的敬意亦有出於不同文化背景的微詞。事實上在船隊停靠廣州城的第一天起隨行的每一個歐洲訪客無一例外地都覺自己儼然像是到達了另一個星球。

是的另一個星球。雖然早在歐洲之時博雷利教授等人就已經接觸過了像楊紹清、龔紫軒等等之類的黃皮膚東方人。在語言方面天分頗高的惠耿斯教授甚至還在船上學會了一點點帶有濃重廣東口音的漢語。那個時候的黃皮膚東方人準確的說是漢人在這些歐洲學者眼中舉止瀟灑、對人一見如故並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甚至還有點兒孤芳自賞的味道。但總體上來說漢人還是給歐洲學者們留下了睿智冷靜、氣質優雅的美好印象。這種印象使歐洲人很快就將東方人分成了兩種一種是野蠻爲開化的韃靼人一種是高貴文明的漢人。前者是他們噩夢中的黃禍後者則是馬可波羅筆下令人嚮往的黃金之國。

然而當博雷利教授等人登上廣州碼頭之時之前的種種印象卻在一瞬間被震動了。只見無數的人羣就像潮水一般擁向船隊。而在歐洲人眼中這些東方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擁有着相似的容貌。如此多青銅色的人頭擁擠在一起所造成的壯觀景象讓碼頭上的歐洲人大爲驚駭。這一刻對黃禍久違了的恐懼又一次漫上了他們的心頭。歐洲人似乎終於明白了一點讓他們先輩對黃禍的恐懼不僅僅是出於韃靼人的殘暴野蠻更是源於對這種“青銅色潮水”的恐懼。毫無疑問世界上只有在中國才能見到這麼稠密的人羣。而對於尚未爆工業革命的大航海時代來說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足以讓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膽戰心驚。

雖然事後龔紫軒也曾對博雷利教授等人坦言廣州只是中華帝國少數幾個人口密度頗高的城市帝國的內6腹地以及西北邊疆的廣袤地區的人口並不比歐洲內6稠密多少。可這樣的解釋並沒有減少巨大人口給這羣歐洲訪客帶來的衝擊。畢竟在他們看來光是廣州城的人口就絕對抵得上歐洲的一個公國。並且中國的官吏還晚宴上公然宣稱他們的帝國人丁興旺光是黃冊上記載的就有8ooo萬人口。而據博雷利所知一直威脅歐洲大6的奧斯曼帝國的人口也不過僅有5ooo萬。面對這些訊息一些歐洲人甚至開始擔心自己來中國是否能找到工作了。

不過還未等這羣歐洲訪客仔細觀察廣州這座國際大都會船隊便已打算向帝國的另一個重要港口進了。原來自從那回鄉祭祖之後每前來覲見賢親王下的官員士紳可謂是絡繹不絕。最是頭痛這種交際應酬的楊紹清巴不得能張雙翅膀直接飛回南京去好徹底擺脫地方官府舉行的各類活動。因此在楊紹清等人從新安回來後的第二天船隊便揚帆起程離開了廣州。而這一次爲了躲避沿岸官府衙門的“擾”楊紹清特地命令船隊沿着海岸航行和6地始終保持十海里左右的距離。

不過沿海各省的官員們卻並沒有就此失去與船隊的聯繫。事實上正當船隊以全駛往上海之時帝國的驛夫正騎着驛馬從6路奔馳。下一站的驛夫一聽見前站驛夫到達的馬鈴聲便立即跳上馬接過郵件。如此往復地將船隊的航行況及時向南京朝廷以及其他地方省份官府報告。這在中國官員們看來本是理所當然之事。可在隨行的歐洲人眼中卻成了一種奇蹟。因爲這在連年戰亂通訊閉塞的歐洲大6是難以想象了一種事。顯然就這一點上來看中國郵政遠較歐洲郵政來得達。

對此驕傲的歐洲人也有着一番自己的解釋。他們認爲歐洲大6擁有地中海所以歐洲人選擇了海洋;而中華帝國在6上的疆域遼闊所以中國人選擇了6地。它們在各自選擇的領域裡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當然這種解釋很大程度上有自我安慰的味道。因爲這一路東來隨行的歐洲人可沒少見識中國人龐大的海船和那些令人生畏的戰艦。特別是在東印度羣島遇到的南洋艦隊甚至讓自負爲海之子的英國人也歎爲觀止。不過中華帝國在水路運輸上對歐洲人的真正的打擊並不是來自海洋而是來自於內6深處的河運。

由於一路順風船隊只花了8天時間便抵達了這次旅行最重要的停靠點吳淞港。航行至此船上的歐洲人也算是徹底打消了他們先前對工作的顧慮。因爲他們現中華帝國的疆域遠遠出了他們來之前的想象。這一路北上沿途漫長的海岸線幾乎望不到盡頭。據說這條蜿蜒曲折的海岸線一路向北延伸直到世界最北端終年冰封的極地形成一條漂亮的半弧形。從地圖上來活像一把蓄勢待的弓而架在這把弓上的箭矢就是帝國最大的河流——長江。這個形狀據說給當時的隨行的歐洲畫師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許多年後在帝國殖民司會客廳的一處牆面上便赫然畫有這樣一副壁畫蒼穹之下一個英姿颯爽的女戰神張弓搭箭直指遠處波濤洶涌的大海。而此刻船隊正是要從吳淞口進入長江逆流而上直達帝國的心臟南京。由此中華帝國那錯綜複雜又非常廣闊的內河航運網便清晰地展現在了歐洲人面前。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無論是自然的河流還是人工的運河無不像血管一般匯入長江這條主動脈之中。沿着寬闊的江面從海上駛來的遠洋商船將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和商品運至長江沿岸的每一處重要港口。在那裡貨物會被散到一艘艘體積小的帆船之上。這些帆船不但只吃水太淺更無法抵禦海上臺風的襲擊但它們卻能靈巧地穿梭於那些相對寬闊的長江細如毛的大小河道之中將貨物運達內6深處的目的地。同樣的它們又將內地豐碩的物資和貨品彙集到那些巨大的遠洋商船上。由此帝國分佈在東南地區的諸個工商業據點就被有效地串聯在了一起。可以想象貨物的轉口爲那些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並使許多生活用品的變得便宜起來。從理論上來說這是一個複雜而又龐大的運輸體系。然而歐洲人卻驚訝的現在中國人的經營之下整個系統運轉得極其自然通暢。大到數百噸的遠洋船小到看上去隨時可能被風颳沉的舢板每一艘船都像工蜂一般忙碌而又準確地完成各自的任務。

對此來自號稱海上馬車伕荷蘭的惠耿斯教授也不得不由衷地讚歎中華帝國擁有着世界上最高效的運輸郵政系統。在他看來荷蘭的效率來自法律的規範和對商業契約的嚴格執行。而中華帝國的效率則是源自於帝國臣民的優秀素質。這些中國人就像忙碌的蜂羣一般守紀律聽指揮。因此中國的城市總給外來訪客以一種大度安定的感覺。相比之下這個時代歐洲的城市卻是時常都處於亂的狀態下。時不時地就能碰上衣衫襤縷的市民拿着棍棒舉着爛番茄在市中心的廣場上暴動。如此狀態下別說是效率了連城市的正常運作都絕難作到。因此當時幾乎每一座歐洲城市都會有相應的民兵組織隨時準備鎮壓可能生的動亂。

關於歐洲市鎮的暴動問題來自意大利半島的博雷利教授感觸就更深了。在過去的百年當中意大利半島城邦中的暴亂和內訌就從未停歇過。而今在中華帝國巡遊一番之後他認爲一個國家風氣的好壞、民衆道德守的高低取決於這個國家民衆所受到待遇的優劣。也就是說當政府的服務讓民衆覺得滿足之時民衆自然而然就不會冒着可能觸犯國家暴力機構的風險來破壞其現有的安定生活。反之一味地抱怨民衆的素質地下而不改善相應的公共措施則難以讓民衆在低質量的生活條件下做到道德高尚。而在這一點上中華帝國顯然做得很到位從沿途繁榮安定的景象看來這裡確實比歐洲更適合居住。而從那些素不相識的中國平民眼中博雷利等人也看到了一種在歐洲市民眼中絕難瞧見的安逸與滿足。一方肯盡責一方易滿足。兩相配合之下才造就眼前這個安靜祥和的國度。反觀歐洲無論是君主、政府還是民衆的表現都差強人意。

有了如此衆多的種種對比之後就算是最固執的歐洲人現在也放棄了再在心中與中國人較勁的想法。並在接下來的旅途中老老實實地像個鄉巴佬一樣到處好奇地東張西望起來。不過鄉巴佬有時也會一些不大不小的感慨。正如對於一個來自從房屋建築都是哥特式和巴羅克式的城市來的人來說中國城市的似乎少了點美感。因此在歐洲人眼中那些成千上萬矮小呈弓形排在一條直線上呈直角交叉的房屋讓人聯想起一排排的營房。

當然相關的這些評論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少在胡克等人的眼中長江兩岸富饒的田野、矗立在山丘頂上的寶塔、時而在堤壩上穿行而的過了人力車以及那些河道深處用樁基架在水面上水上人家諸如此類的異域風光都極富詩畫意。讓早年學過繪畫的他忍不住拿起畫筆將這一路的所見所聞都描繪在了畫紙之上。這一晚餐過後乘着天色尚亮胡克又坐在船頭開始描摹起岸邊的市井風光來。引得一旁正在甲板上散步的楊紹清不由上前駐足讚歎道:“胡克先生畫得可真真啊!”

“啊下您好。”現站在自己後的是親王下胡克趕忙起行禮道。在這個時代無論在哪兒一個國家皇族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都是高高在上的等級。這一點就算是在砍了國王腦袋的英國也是一樣。

眼見打擾了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創作楊紹清便覺得愧疚起來。卻見他飽含歉意地開口道:“對不起我一時激動打擾你作畫了。胡克先生你還是坐在那兒繼續畫吧。我就不打擾你創作了。”

“下這沒什麼的。我只是在畫寫習作罷了。座在這兒邊畫邊與人聊天感覺也不錯呀。要說創作的話。貔貅號上的倫勃朗先生纔是真正的大畫家呢。”胡克爽朗的一笑道。

“哦?倫勃朗先生也在畫這運河風光?”楊紹清好奇的問道。其實早在他出去歐洲之前倫勃朗大名對楊紹清來說就已經是如雷貫耳了。孫露曾不止一次在他面前提起過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荷蘭畫家以及他那副在後世價值連城的《夜巡》。爲此楊紹清還真是煞費了一番苦心呢。

原來《夜巡》並不是畫的本名。這畫本是1642年由荷蘭班寧柯克連長和他手下民兵共16個人每人出了1oo盾請倫勃朗畫一幅集體像。誰知倫勃朗沒有像當時流行的那樣把16個人都擺放在宴會桌前畫出一幅呆板的畫像而是自己設計了一個場景彷彿16個人接到了出巡的命令各自不同的在做着準備。這幅畫採用強烈的明暗對比畫法用光線塑造形體畫面層次豐富富有戲劇。從任何地方來看都是一幅絕對的傑作。但是大老粗的民兵們可不幹大家都是出了1oo盾爲什麼人家在畫中那麼明顯而自己卻要隱在後面呢。民兵們要求重新畫一幅肖像。可是出於一個畫家的藝術感出於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和創作方法倫勃朗堅持不重新畫一幅。結果民兵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倫勃朗最終敗訴破產妻子也在那一年驟然逝世。雙重打擊下倫勃朗離開了阿姆斯特丹隱居鄉野。直到有一天一羣來自東方的神秘來客扣響了他家的大門。他們不僅爲他償還了所有欠債還出資將那副還未被兵營的煤灰薰成黑夜的“夜巡”給贖了回來。對此倫勃朗當然是感激不盡。因此用不着楊紹清多廢脣舌這位荷蘭畫派的靈魂級人物便收拾鋪蓋上了船。

見楊紹清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胡克當即也來了精神。卻見他把頭一揚滿臉仰慕的說道:“是啊倫勃朗先生正在籌劃創作一描繪長江沿岸風景的油畫。爲此他還特地讓船上的中國水手帶他去參觀岸上的市集呢。倫勃朗先生真是個奇怪的畫家。別的畫家都在討論如何爲女皇畫肖像。他卻喜歡畫那些市井平民。下你說女皇陛下會喜歡他的畫嗎?”

面對胡克的追問楊紹清略微想了一下後欣然回答道:“胡克先生你知道嗎在中國有一副國寶叫《清明上河圖》它真實地描繪了數百年前大宋王朝的國都的壯觀景象。如果有人能將我中華朝此刻盛景也如此保留下來的話女皇一定很高興能收到這樣一份禮物。”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四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20節 尾聲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31節 皇宮深院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1節 禪智寺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42節 王神甫第6節 路(一)第30節 編制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39節 金融革命第5節 科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八節第11節 禪智寺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三十節第二十八節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23節 賜名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9節 盛宴(四)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1節 蜀中大西第六節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10節 遼東戰報第11節 殿前論戰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13節 盛宴(五)第3節 新加坡總督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38節 巨獸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8節 路(三)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11節 海盜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二十節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7節 山東鏖戰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四十五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11節 殿前論戰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16節 前夜(上)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6節 路(一)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十一節
第四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20節 尾聲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31節 皇宮深院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1節 禪智寺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42節 王神甫第6節 路(一)第30節 編制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39節 金融革命第5節 科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八節第11節 禪智寺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三十節第二十八節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23節 賜名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9節 盛宴(四)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1節 蜀中大西第六節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10節 遼東戰報第11節 殿前論戰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13節 盛宴(五)第3節 新加坡總督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38節 巨獸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8節 路(三)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1節 陪審團(上)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11節 海盜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二十節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7節 山東鏖戰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四十五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11節 殿前論戰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16節 前夜(上)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6節 路(一)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