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

話說陳家明留在御書房與女皇密談之時,黃宗羲則已坐上了回來的馬車。透過紗窗夏夜的清風徐徐吹來,讓人的精神不禁爲之一振。靠在牛皮涼蓆靠墊上的帝國首相此刻的心情也是分外的輕鬆。女皇主動讓出香江銀行五成股份不僅是讓朝廷能輕鬆接管了這一帝國第一大銀行,在黃宗羲看來這更是朝廷從香江商會手中奪取主動權的一大契機。

一直以來香江商會“半商半官”的身份世人皆知。而“官商”這個詞對中國人來說也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可惟有黃宗羲等身處朝堂的人才清楚香江商會與一般意義上的官商有着怎樣本質上的不同。尋常的官商不過是藉助自身的財力來孝敬朝廷,以求謀得官營特許賺取暴利,而香江商會卻是中華朝財政的臺柱。僅這短短的十年香江商會交納的稅款就已經佔了全國稅賦的近四成,而且還有逐年遞增的趨勢。也正因爲朝廷在財政上對香江商會的這種倚重,從而使得商會的財閥們有了參政的慾望。不同於前明商賈花錢捐官來自擡身價的虛榮,中華朝的財閥更注重的是其在政治上的實際利益。他們通常不在乎自己是否當“官”,而是將精力放在扶持自己在政壇上的代言人。其手段雖然是五花八門,但歸納起來無外乎是兩條,一是通過地方議會參與朝政,二是藉助香江商會爲媒介滲透官僚系統。

對於前一種方式,黃宗羲等官僚並不感到擔憂,畢竟在地方議會之中尚有大量儒林人士同財閥們分庭抗衡,但面對身份特殊的香江商會,就連帝國內閣也得投鼠忌器。這其中除了女皇本人的原因之外,商會一系的官僚在官場儼然成勢也是一個不小的原因。因此在中華官僚的眼中香江商會一直是他們心頭的一個抹不去的陰影。

當然素以思想開放、態度激進著稱的黃宗羲,可不會像那些尋常腐儒那般將香江商會視做洪水猛獸,巴不得立即就將其支解得四分五裂。在他看來,香江商會對帝國來說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絕對不能廢除,朝廷需要有這樣一個組織來統籌帝國的經濟。但黃宗羲同樣不滿而今香江商會的狀況。因爲在他的心目當中,將香江商會交由朝廷管理這纔是對帝國最有利的狀態。

一直以來黃宗羲都在尋找着一條適合中國的治國之道。早年明朝朝政的腐敗與儒林的墮落讓他對傳統的一套君父臣子理論充滿了鄙視。但那時的他除了發牢騷罵“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之外,卻並沒有什麼有效的治國方針,畢竟當時的他無論怎樣研究經世之學都無法跳出前人的框框。直至遇見孫露,黃宗羲的面前纔出現了另外一個他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從協助孫露建立的一系列商政體系,到這些年來在官場的摸爬滾打,黃宗羲已由一個初出茅廬的狂生逐步成長爲了而今執掌朝堂的一代首相。而他本人的治國思想也從先前的“天下之利”演變成了而今的“天下爲主,君爲客”。

黃宗羲所注重的這個“天下”,其實就是“國家”。在他看來國家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沒有國家也就沒有國民,而沒有國家的人則無異於一羣不知禮儀廉恥的“野人”。因此,個人的私念絕對不能超越國家利益,這一點就算是君主也不例外。

當然當前的中華朝受歐洲人的影響也出現了一股“私利至上”的思潮,而這些觀點又特別受帝國財閥們的吹捧。不過黃宗羲對此卻是嗤之以鼻。身爲帝國首相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財閥們虛僞的面具下有着怎樣貪婪的面孔。知道這些人爲了追逐私人利潤會使出怎樣令人髮指的手段。而他們所謂的慈善不過是殘羹剩飯式的僞善施捨罷了。所以黃宗羲一直都主張朝廷應直接參與國內和海外的經濟活動,而不是像某些人所鼓吹的那樣從國民經濟中全面退出。因爲只有運用國家的力量才能從道德和法制兩方面遏止財閥們的壟斷。而國家也理應採取必要的手段來緩解貧富差距,並對當前經濟中的所有受損害者以及貧苦百姓的利益給予補償,從而防止他們鋌而走險。

總之黃宗羲認爲要實現自己“天下爲主,君爲客”的政治理念,就必須得由國家來節制經濟管理市場。而實現這一點的首要條件就是控制香江商會。雖然目前女皇掌握着香江商會六成的股份,並是商會的幕後指揮者,但說句大不敬的話,那也只是女皇的“私產”而已。無論香江商會作爲皇室的私產,還是財閥們的私產,對於國家來說終究是個不穩定的因素。而女皇這次主動讓股改組香江銀行的舉動,在黃宗羲看來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開端。此時的他當然還不知道孫露將香江銀行的一部分業務剝離出來讓陳家明另立門戶的事。因此他這會兒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將香江銀行收到手,以及這次是香江銀行下次該輪到誰等等之類的計劃。

不知是黃宗羲思考得太過認真,還是馬車行駛得確實比較快,總之當他將所有的思緒整理清楚後,他的坐駕已然抵達了南京城。卻聽趕車的車伕在外恭敬地詢問道:“老爺,進了城是去衙門呢,還是回府邸?”

“回衙門……”黃宗羲頓了一頓之後又馬上改口道:“不,還是先回府邸吧。”

“是,老爺。”車伕問訊後立即快馬加鞭起來。由於中華朝的城池一般情況下都不設關卡,加之黃宗羲的馬車又繡有表明身份的鶴紋圖案,因此馬車徑直地就駛進了南京城,不一會兒便停在了首相府邸之外。當黃宗羲走下馬車,天色已經開始漸漸昏暗,不過他卻並沒有隨着管家前往飯廳,而是直接去了自己的書房。在不假思索地寫下幾份帖子之後,他立即喚來管家囑咐道:“你現在就將這幾份帖子送到這幾位大人的府上。記住一定要親自送到這幾位大人的手上,得了對方的答覆之後才能回來。”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辦。”管家慎重地將帖子塞入懷裡便匆匆地離開了。而黃宗羲則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似的面無表情地離開了書房,同自己的妻兒共進了晚餐。只不過在他看來,這一頓飯似乎吃得比往日任何一次都要長。直至管家回來在他耳旁語了幾句,他才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書房。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之後,首相府邸外陸續來了數輛馬車,從上面走下赫然就是而今中華內閣的一干頭頭腦腦們。卻見年紀最大的陳子龍一踏進書房便打趣地開口道:“我說太沖啊,你這個時候找我們來該不會是想做東請咱們賞月吧。”

“哪裡,陳老要是有這個興致,太沖下次一定做東。”黃宗羲說着起身向着衆人拱手還禮道:“不過今日太沖要諸位來卻是爲了女皇陛下爲內閣準備的一份禮物。”

話說那邊黃宗羲在自家的書房召開內閣臨時會議之時,留在湯山的陳家明也在自己的下榻處接見了從南京趕來的馮貴。或許是先前與楊緋兒的對話讓他惶惶不安,亦或其本人犯有嚴重的錯誤,總之一向鎮定的馮貴這次在陳家明面前顯得頗爲緊張。卻見他垂手站在一旁緊盯親睹地磚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而對面太師椅上的陳家明卻是目不轉睛地盯着手裡的報告神色越來越凝重。

“馮掌櫃,這事商會是什麼時候知曉的?”陳家明一邊將報告收起,一邊向馮貴問道。他的口氣不帶任何的感情色彩,但在馮貴聽來卻是毛骨悚然。只見他撲通一聲下跪求饒道:“會長恕罪。小的這次一時不查讓商會的文件流落到不法者手中。當小的發現時,那個大興號已經開張四個多月了。”

“四個多月?”陳家明眉毛一挑將報告丟給馮貴道:“按上面的說法現在那個騙子在嘉定招搖撞騙都已經近半年了,你現在纔來報告!”

“會長息怒。小的知罪,小的罪該萬死。”馮貴緊緊匍匐在地上千罪道。

“好了,我現在不想聽這些廢話。你說說這兩個月來你都幹了些什麼吧!”陳家明打斷道。

“回會長,小的在得知此事後立即就派人去嘉定做了調查。原本想向會長您報告來着,可……可會長您當時碰巧在湯山,而夫人她……她說這事由她來管。”馮貴吞吞吐吐地說道。

“夫人?!”陳家明聽罷先是一怔,隨即臉色一沉道:“那夫人又讓你幹了什麼?”

“回會長,夫人讓小人一邊繼續調查那個大興號,一邊監視姚大人一行。”馮貴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那你又調查出了些什麼?”陳家明哼了一聲道。

“回會長,有關大興號的情況報告上都寫明瞭。”馮貴說到這裡又用膝蓋向前挪動了幾步道:“不過那姚啓聖等人的舉動倒是怪得很。他們並沒有來商會進行調查,而是一直微服在嘉定轉悠。所以……”

“所以樂等就覺得這事越發地不簡單了?”陳家明沒好氣地反問道,待見對方默不作聲,他又回頭追問道:“那你說說夫人對此有什麼對策?”

“回會長,夫人也沒什麼對策,所以才讓小人趕來湯山見會長。”馮貴唯諾着回答道。

可陳家明哪裡不知自己老婆的脾氣。他當下就不置可否地反問道:“哦,夫人真的沒什麼想法嗎?”

給陳家明這麼一喝,馮貴的眼皮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緊跟着便趴在了地上帶着哭腔道:“夫……夫人的意思是把這事嫁禍給江南諸商會。會長,此事可與小的無關啊。小的就是怕夫人亂來才急忙趕來湯山的啊。”

聽完馮貴這番話語,陳家明不禁閉上了眼睛長長地嘆了口氣,而對面的馮貴則早已嚇得不敢吱聲了。這樣的沉默持續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後,陳家明這才幽幽地睜開了眼睛顫聲道:“馮貴啊,馮貴!你……你怎麼就那麼糊塗!”

本就已經渾身顫抖的馮貴聽陳家明這麼一說自然是嚇得連滾帶爬地抱住了對方的小腿哀求道:“會長,會長,您這次可一定要救小的啊。小的打一開始就沒想隱瞞會長您啊。那……那都是夫人的意思。您也知道夫人的脾氣,小的不敢得罪啊。”

“你不敢得罪夫人!難道就不怕得罪我這個會長!”陳家明一腳將馮貴踹開,起身繞着屋子轉了一圈呵斥道:“馮貴!你給我老實回答!你有沒有聽夫人的話反禍水引給他人?”

“會長,小產只是安撫了夫人一下。並沒有將夫人的計劃付諸實施。”馮貴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那其他人呢?夫人有沒有讓其他人辦這事?”陳家明陰沉着臉追問道。

“這……”馮貴遲疑了一下回答道:“這小的也不敢保證。”

面對馮貴的回答,陳家明這一次倒並沒有發火,因爲他相信馮貴這會兒應該不會對自己再有所隱瞞。此外經過最初的惱怒之後,此刻的他已經恢復了冷靜。在權衡了一番得失之後,他立即果斷地向馮貴說道:“馮貴,過去的事我現在也不想再追究了。若是你還想要這項上人頭,現在就給我老老實實地按吩咐去做,懂嗎?”

馮貴一聽有轉機,立即抹了把鼻涕,連連叩首道:“多謝會長救命之恩。會長您就儘管吩咐吧,小的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了,現在不是說廢話的時候。”陳家明一揮手打斷了馮貴的諂媚。緊接着便冷峻地囑咐道:“你現在就給我趕回南京去。務必要阻止夫人她做傻事。還有給我記住,商會關於南美的開發計劃打從遭到托馬斯提督拒絕之後就停止了,所以在那之後商會應該沒有任何相關的計劃或是機構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是,小的明白。”馮貴是何等機靈之人,聽老闆這麼一說立即就心領神會地在心中盤算起自己下一步的計劃來。

“哦,還有,你現在立即給我備車,我要回南京去。”陳家明整了整自己的袍子擺出了一副即刻就要出發的模樣。

“可……可是會長您不把這事先向陛下奏明嗎?”在馮貴看來,而今唯一能收場的人物就只有高高在上的女皇陛下了。正是抱着這樣的想法他才忙不迭地從南京趕來向陳家明求救。倘若女皇不出面,那他這次豈不是白來了。

哪知陳家明卻回頭漠然地說道:“這事是一定要向女皇說明的。但絕對不是我陳家明一個人。”

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3節 交易第二十八節第4節 公試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40節 多鐸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5節 受禪大典第10節 生死界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3節 帝都風雲(三)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8節 銀圓第4節 狗熊?英雄?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7節 盛京之戰(一)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節 藩王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0節 生死界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0節 尾聲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1節 蜀中大西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6節 八旗眷屬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20節 寧古塔將軍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節 魯冀防線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2節 陪審團(下)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11節 海盜第20節 湯若望第10節 遼東戰報第三十四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9節 新安財閥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1節 百家爭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16節 八旗眷屬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2節 魯冀防線第21節 支援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13節 旅途的終點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2節 燕京騷亂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三十節第三十一節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4節 君與臣(下)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
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3節 交易第二十八節第4節 公試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40節 多鐸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5節 受禪大典第10節 生死界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3節 帝都風雲(三)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8節 銀圓第4節 狗熊?英雄?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7節 盛京之戰(一)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節 藩王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0節 生死界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0節 尾聲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1節 蜀中大西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6節 八旗眷屬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20節 寧古塔將軍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節 魯冀防線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2節 陪審團(下)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11節 海盜第20節 湯若望第10節 遼東戰報第三十四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9節 新安財閥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1節 百家爭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16節 八旗眷屬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2節 魯冀防線第21節 支援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13節 旅途的終點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2節 燕京騷亂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三十節第三十一節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4節 君與臣(下)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