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編制

“按都督府五月下達的《軍務令》廢除原來的衛所軍、垛集軍、邊軍、禁軍以及各地的民團和私兵。統一整編後改爲‘帝國國防軍’和“帝國野戰軍”。國防軍平時屯墾戍邊,維護治安,鎮壓反叛,參與地方工程建設。戰時負責後勤保障並配合野戰軍的各種軍事行動。野戰軍由志願兵同部分義務兵組成。主要以原有的義勇軍爲主體。分駐京畿以及河南、安徽等地。按照《軍務令》‘退兵爲民,返還原籍’原則將原高傑、劉澤清殘整編後所得輕壯兵員補充第一軍團各師損耗。並與從七師抽調的一個教導旅重新合編成第八輕兵師。四川秦良玉部經過整編與廣西的土司部隊混編成第九山地步兵師、獨立獵騎兵旅。抽調四師的一個騎兵旅與黃得功部合編成第十龍騎兵師。原李自成、左夢庚部經整編後除補充第二軍團和第三軍團外。剩餘各部與江西、福建原有駐軍整編成第十一步兵師、第十二步兵師、第十三步兵師、第十四山地步兵師。”獅子山基地的指揮部中兵部左侍郎張煌言正嚴肅的向在場的衆位將領念着明軍的編制報告。

張煌言字玄着,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明崇禎十五年中武舉。雖然才二十來歲但張煌言是原弘光內閣兵部中少數幾個既是武舉出身又熟悉兵籍管理的官吏。爲此孫露特地將其從原來兵科給事一下子提拔到了兵部左侍郎。並讓其提轄掌管各地兵籍的都督府。當然由於孫露在兵部的特殊身份從某方面也削弱了都督府的職能。因此張煌言雖是兵部左侍郎但其所擁有的職權遠沒有身爲兵部右侍郎的蕭雲大。

只見張煌言停頓了一下將報告翻過一頁後繼續念道:“按照都督府最後的編制以上新編各師於原義勇軍各師組成帝國野戰軍。分屬四個軍團。第一軍團直轄:第一步兵師、第六步兵師、第七步兵師、第八輕騎兵師以及湘西獨立龍騎兵旅,軍團長王興;第二軍團直轄:第三龍騎兵師、第四步兵師、第十一步兵師、第十二步兵師以及獨立獵騎兵旅軍團長張家玉;第三軍團直轄:第二步兵師、第九山地步兵師,軍團長秦良玉;第四軍團直轄:第十龍騎兵師、第十三步兵師以及第十四山地步兵師,軍團長黃得功。另調第五步兵師守衛京畿。”

張煌言一股腦兒的唸完了新的野戰軍編制。只見他將報告一合補充道:“現在十四個野戰師基本完成整編。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陸續返回駐地。但第四軍團的第十三步兵師和第十四山地步兵師還未到達指定駐地。野戰軍總人數目前已達14萬餘人,配齊七成火器。另外各省軍區整編後上報國防軍人數爲20餘萬人。目前國防軍軍服以及基本軍械都已落實完畢並配有少量火器。”

孫露聽罷張煌言的報告不由的揉了揉太陽穴。當年義勇軍從廣東北上總兵力是不過十萬,陸軍七萬餘人。除去在崇禎末年緊急徵集的兵員以及原本的土司部隊。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嫡系才五萬人馬。如今的孫露已是明帝國首相。雖然明的軍隊沒有傳聞中百萬大軍那麼誇張,但幾十萬人馬總是有的。這些部隊有原來明朝的官軍、有各個軍閥的私軍、有農民起義軍。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想法。歷來中**隊中的山頭主義就十分盛行。士兵對將領的忠誠遠大於對國家的忠誠。更何況是這些個前腳還是土匪後腳就成正規軍的部隊。

想到這兒孫露不由的掃視了一下地下在坐的將領。其中除了秦良玉因身體不適,由第三軍團的參謀長陳穀子代替出席會議外。剛纔張煌言報告中提到的其他三個軍長都到齊了。兩淮之戰後雖然二軍有一段時期是在湖廣同李自成、左夢庚做戰。但總的來說這一年多來明軍並未遭遇大的戰鬥。趁着這個機會明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編。孫露的做法是一方面精簡這些舊軍隊的人數,將其拆分開後從新編製成新的部隊。另一方面則從自己的嫡系部隊調集大量的下級軍官補充到新編制的部隊中以加強思想教育。這不但但是針對舊明軍,就連原本的義勇軍內部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動。“將不專兵,兵不私將”雖是明軍的傳統。但孫露認爲加強對下級軍官的教育以及使軍隊日益條例化和系統化纔是治本的方法。可這畢竟是需要時間的。孫露目前暫時所能做的也只有通過整編來削弱高級將領對軍隊的影響。

於是孫露清了清嗓子向張煌言和蕭雲囑咐道:“恩,兵部監軍府對部隊的思想教育要決不能放鬆。都督府對各省軍區以及各軍團的軍籍一定要嚴格覈對。決不能象以前那樣出現座吃空餉的情況。每個軍屬的福利一定要落實到實處。只有這樣我們在前方的戰士才能安心爲國效力。另外參謀府要儘快滿足各個軍團的補給。部隊人數增加了對槍支彈藥的需求也就更多。駐地分散後對後勤的壓力也更大了。越是這樣越是要做到細緻入微。現在雖是夏天也應儘快爲冬季的到來做好準備。新的戰鬥隨時都可能發生。兵部時刻都要處於最佳狀態以應付一切突發事件。”

“是!”張煌言和蕭雲一起起身領命道。

孫**頭示意他們兩個坐下。就在此時突然響起了幾聲恭敬的敲門聲,只見一個年輕的軍官朝着衆人敬了軍禮然後跑到孫露身邊輕聲耳語了幾句。孫露聽罷擡頭問道:“哦?這麼說李侍郎他們都準備好了?”

“回首相,是的。李侍郎他們已經等在實驗場了。”那軍官恭敬的回答道。

孫露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她揮了揮手向衆位將領宣佈道:“工部這次給我們帶來了幾件禮物。走,我們這就出去看看。”

聽孫露這麼一說張家玉和王興立刻就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以前義勇軍召開高級會議的同時往往都會有新武器露面。一來是向義勇軍的高級將領介紹研究院的最新傑作,二來研究院也需要這些將領從軍事的實用角度給他們提出寶貴的建議。一旁的黃得功今天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不過孫露以火器見長早已衆所周知的事。因此他也很想看看眼前這女子又會拿出什麼驚世駭俗的寶貝來。於是一行人隨着孫露很快就來到了實驗場。早已恭候多時的工部右侍郎李啓新見孫露到來連忙上前敬禮道:“報告首相,一切準備就緒可已進行演習了。”

孫**了點頭道:“這樣吧。李侍郎你先將今天的幾件武器大致的向大家介紹一下。”

“是,”李啓新敬個軍禮後邊開始簡明扼要的介紹起新武器來。曾經擔任第一軍團參謀長的李啓新在內閣改組後便被調到了工部出任工部右侍郎。主要是協助工部的研究院一起開發新的武器。

面對李啓新的介紹黃得功也覺得新奇。雖然他聽不懂什麼是仰角?更不知道什麼是三角標尺。不過那兩樣東西黃得功瞅着還是蠻眼熟的。不就是火箭和戚繼光大將軍創制的“虎蹲炮”嘛。雖然眼前擺着的幾門炮要比以前的“虎蹲炮”看上去輕便些。但大小形狀還是差不多的。該炮因其形似虎蹲而得名。自前至後有五六道大寬鐵箍,口端備有大鐵爪。鐵絆,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減發射後產生的後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發射後因炮身後衝而自傷炮手的危險。此炮便於在山林水網地帶機動,可控扼險隘,一發能射上百枚小彈丸或50枚較大的彈丸,散佈面大,比烏鐵更能有效地殺傷以密集隊形進攻之敵。按照李啓新所說眼前這炮:炮身長66釐米,重30斤。那比起虎蹲炮確實輕了些,黃得功知道虎蹲炮一般重36斤左右。因其輕便該炮也經常裝備騎兵使用。不過在黃得功的影象當中這虎蹲炮的實際殺傷力並不強。主要還是以威嚇位主。就在黃得功納悶之時,正式的演習開始了。

只見一陣連珠炮似的巨響過後,面對硝煙散盡的演習場黃得功卻早已驚訝得合不攏嘴了。這還是虎蹲炮嗎?虎蹲炮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威力?他很快的就發現這些型似虎蹲炮的小型火炮使用的並不是傳統的散裝鉛彈。而是明軍的招牌炮彈——霰彈。擁有雷管的霰彈的威力當然不是以前那種簡單的將上百顆小彈丸裝在一起發射的土炮可以比擬的。這是研究院在明軍原有虎蹲炮的基礎上借鑑歐洲的二磅炮後研製出的新型“46式騎兵炮”。新的冶煉技術使得它的炮身更輕便,更便於騎兵攜帶。科學的三角基架配上虎蹲炮原有的“鐵絆”使得火炮在發射時更穩定。再加上矩度等瞄準器和霰彈。“46式騎兵炮”就成爲了明軍的最新兵種“炮騎兵”的標準裝備。

不過讓黃得功更驚訝的事還在後頭呢。剛纔那幾根火箭終於也被擺上了發射架。這些火箭戰鬥部長83釐米,連尾杆長約4米,直徑10釐米。隨着演習的士兵點燃了引信那幾支火箭立刻在呼嘯聲中竄了出去。擊中了約莫1200米開外處的大片目標。頓時對面的目標立刻就變成了一片火海。熊熊的烈焰中還冒着股股黑煙。這是完全不同於剛纔火炮炮彈的破壞效果。火箭的爆炸雖然不劇烈也不能想霰彈炮彈那樣飛濺出致命的彈片。但它卻能帶來地獄般的烈火。這種烈火甚至在水上也能燃燒。

此刻幾乎所有的將領都摒住了呼吸看着遠出小池塘裡彷彿燃燒不盡的火焰。一旁的黃得功終於忍不住向李啓新問道:“李侍郎。這,這是什麼啊?”

“黃軍長,這就是火箭啊。只不過按照首相大人的意思進行了一番改進而已。”李啓新說罷取來了一支嶄新的火箭拆開一部分介紹道:“這火箭除了有火藥和引信外還有一個油囊。裡面裝的是桐油。火箭一旦爆炸其威力不但比以前大了好十幾倍。而且還能造成目標大面積的着火。特別適合攻擊敵人在野外的營盤。秋冬之際使用效果更佳。”

聽李啓新這麼一說衆人紛紛回過頭看着孫露。眼中露出了欽佩的目光。然而孫露卻在心中苦笑這“火箭”其殺傷力在某些時候比火炮還要大。它可以說是一種陰毒的武器。一旦火勢蔓延就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了。孫露甚至想到過日後明軍用這種“火箭”來對付草原上的敵人。如此一來地獄之火將燃遍整蒙古草原。若真到了那地步無論是對敵軍還是平民來說死傷都將是慘重的。只聽孫露輕咳了一聲向李啓新建議道:“從剛纔的演習看來。這火箭的攻擊效果有了,攻擊距離也還可以。就是飛得低了些。我們要加大它的仰角,讓它以拋物線的方式運動。這樣便能攻擊到高大的障礙物後邊的敵人了。象是城牆什麼的。還有榴彈炮彈道較彎曲,能襲擊隱蔽在樹叢和山後的敵軍後備隊。我們要儘量利用這間接火力。”

一旁的李啓新則一邊聽着孫露的講解一邊飛快的做着記錄。並不時的提出自己的疑問。面對講解不清的地方孫露便用鉛筆在白紙上寫下一系列計算公式以及簡單的拋物線圖。李啓新在記錄完畢後連忙將孫露剛纔的打下的草稿收集了起來。在17世紀簡單的三角函數和拋物線構成了這一時期彈道學的理論基礎。在歐洲某些國家或許這幾張草稿就是軍事機密。研究院在和西方傳教士合作的同時也在提防着這那些傳教士獲取孫露帶來的重要參數。當孫露講解完畢後她回頭向衆人問道:“諸位,談談你們的看法吧。”

卻見張家玉同王興互望了一眼回道:“看來休假要結束了。”

【……】@!!

()

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6節 兵臨城下第19節 國會(三)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3節 帝都風雲(三)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6節 分歧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41節 洪承躊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四十六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8節 銀圓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1節 山海關第三十六節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三十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33節 交易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二十八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1節 宗族會議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12節 首相第四十二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1節 風口浪尖(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19節 國會(三)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十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8節 盛宴(三)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1節 蜀中大西第四十六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十七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
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6節 兵臨城下第19節 國會(三)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3節 帝都風雲(三)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6節 分歧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41節 洪承躊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四十六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8節 銀圓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1節 山海關第三十六節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三十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33節 交易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二十八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1節 宗族會議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12節 首相第四十二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1節 風口浪尖(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19節 國會(三)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十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8節 盛宴(三)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1節 蜀中大西第四十六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十七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