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一 見面

曹化淳前幾日到天津時,曾經專程去視察過那支短毛和鄭氏所援建的津門艦隊——這也是他來此的目標之一。雖然錢閣老之前已經獻上了這支艦隊中許多艦船的等比例模型,主持接艦儀式的兵部尚書張鳳翼在回來後也極力誇讚過那艘大將軍號的雄壯威武。但崇禎皇帝還是希望能親眼見識一下。

當然他自己是不能離開京城的,那就讓自己最信任的中官太監代替自己去看一眼。曹化淳在看到那艘大將軍號以後果然也是深感震撼。只是在震撼之餘,卻也更加驚奇——短毛爲何會同意將這麼一艘雄壯鉅艦白送給大明朝?

與他同來的諸人各有猜測,但那位大將軍號的艦長,也是津門艦隊的提督俞某人卻是一語畢之:瓊鎮海上實力超羣,送出這麼一艘大艦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海上優勢。

“東海,南海,已經都是他們的了,就是北海……鄭氏怕也掌控不了多久。”

當時曹化淳對這位俞提督的話語很是不以爲然,心想若非這幾年朝廷境況窘蹙,拿不出餘錢來經營水師,又對海外蠻荒之地不感興趣,何至於讓一羣海賊在洋麪上稱雄。

和一些人的誤解相反,大明朝廷其實對於擁有一支強大海上力量的意義並非沒有概念——大明的水師在歷史上可是多次下過西洋的。不過也恰恰是因爲有過這方面的實踐經驗,大明朝廷纔不願意長時間保留規模過於龐大的艦隊。

因爲他們知道海船是一種消耗品,不是說象房子那樣造好了就可以用到幾十上百年的——任憑你再大再宏偉的艦船,只要是木材造的,長期浸泡在水中,哪怕不出航不經風浪,在船蛆,藤壺之類寄生物的侵蝕下,最多十來年,保養不好的話甚至只要短短几年時間,仍然會朽爛殆盡——當年天下無雙的寶船鉅艦就是這麼沒的。

所以大明對於海船的態度是“有迫切需求且手頭比較寬裕時就大造一批,平時儘量用舊船湊合,能用多久算多久”。除了早年間下西洋的豐功偉績,在萬曆,天啓年間,大明帝國的水上力量其實並不弱,北平倭亂,南逐紅毛,都是立下過赫赫功勳的。

然而一支強大艦隊是需要不斷投入資金維護的,隨着朝廷手中的銀子越來越捉襟見肘,他們不可能再花錢在那些看不到直接效益的地方。中樞閣老們在缺錢的時候,深不見底的水師維護資金肯定最先被削減掉的開支。而地方官們既然通過招安海寇就能安靖地方,又何必花費大筆真金白銀去養水師?

曹化淳之前不瞭解這些,還是錢閣老帶回短毛願意贈送一艘鉅艦的消息後,朝廷順勢建立起津門水師的過程中,朝中有見識的官員們上書向皇帝分析利弊,他也跟着看了一大堆奏摺,纔算弄明白些。

此時看到海面上鋪天蓋地皆是瓊鎮帆影,心中在羨慕之餘,也難免泛出了絲絲酸念:

“鮮花着錦,烈火烹油……可如此宏偉的景象,你們又能維持幾年?”

…………

當天晚上,作爲地主的天津知府王璞設下宴席,招待遠道而來的瓊海軍幾大軍頭,以及從京師過來的諸位大人們——也算是以他兩頭都能說得上話的身份做箇中間人,免得雙方衝突起來,畢竟誰都知道皇帝派個太監過來是什麼意思。

本來白天時這羣人都要去碼頭上迎接的,不過龐雨說不必,因爲這次來的艦船數量太多,需要在多處同時登陸,有些地方甚至是在港區之外的沙灘上,直接用小艇駁運。軍官們也分散在各處指揮,並沒有一個集結在一起,接受主人歡迎儀式的契機。

所以還是等到晚上,大夥兒休息整理過了,再集中見個面比較好。王璞接受了這條提議,耐心留在城中操辦宴席。碼頭上也就曹化淳,張世澤等一批感興趣的官員自己跑去看了一下子,回來後個個都是咂舌不已。

曹化淳是被短毛的艦隊給驚到了,而小公爺張世澤則更爲關心短毛的軍隊。他是直接到碼頭上近距離觀摩了瓊鎮陸軍的集結。然後便看到那些身穿綠色軍衣的短毛士兵哪怕在最混亂,最擁擠的下船之時,也能保持着嚴整隊列,在碼頭上排列得整整齊齊。移動時便是一條線,站定時就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體塊。除了引路標兵以及發號施令的軍官外,竟然沒有任何一個綠軍裝遊離於集體之外的。

張世澤家學淵源,祖上世代都是領兵的,自家本事怎樣姑且不說,眼力終歸還是有的。對於一支軍隊的強弱自有其判斷力。此時光看到瓊海軍一個集結過程,即使不考慮他們身上攜帶的那些精良武器和裝具,以及隨着步兵一同下船的那一門門油光鋥亮青銅大炮,僅從短毛軍的行列隊伍,便足以讓張世澤得到這麼一個結論:

“真乃天下強軍!”

故此,到了晚上見面時,儘管曹化淳,張世澤這些人在大明朝廷中的地位都很高,平時一個個也都是眼高於頂的,但這會兒卻都不自覺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較爲弱勢的位置——無論侯府氣派還是太監威風,在那支強大艦隊和虎狼之師的統率者面前,都完全不頂用的。

“瓊海軍,陸軍第一團團長,唐健。”

“陸軍第二團團長,王海陽。”

“陸軍第三團團長,解席。”

“東海艦隊指揮員兼海軍陸戰隊第四團團長,文德嗣。”

“陸軍參謀長,龐雨。”

……在正宴開席之前,王璞安排所有客人先到旁邊一個會客的小花廳中見個面,大家互相認識一下,有些話也可以預先說清楚。免得到時候在席面上吵起來,掀了桌子就不好看了。

瓊海軍方面來赴宴的人不多,只有區區五人,但這每一個人的名字在朝廷中皆可謂大名鼎鼎:解席龐雨自不必提,唐健王海陽二人作爲瓊海鎮最初的兩大“匪首”軍頭,又是率軍收復呂宋和臺灣的統兵大將,其名字早被錦衣衛報入了中樞。兩人長期駐紮在外,統領着短毛在海南島之外的兩大領地,其震懾方面的重將地位也是顯露無疑。

至於文德嗣,在外面倒是不顯山不露水的。但在座這些明朝官吏中間,只要家裡有人跟海商相關的,就必然聽過他的名字,而且是作爲幕後大boss,提起來能嚇哭小孩子的那種名聲——能夠不聲不響在短短几年間便控制住了整個東海洋麪,文德嗣行事手段可不象他臉上表情那樣,總是笑眯眯的和藹可親。

在龐雨作爲代表介紹了自家幾人之後,王璞也將前來的明朝官員介紹了一遍。其中地位最高的算是英國公世子,小公爺張世澤,不過那是虛面子。真正有牌面兒的,還要數正中央穿着大紅西川蜀錦花緞蟒袍的那位:

“欽差監視瓊鎮糧餉兵馬及邊戎撫賞上報等事,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

而當王璞介紹到曹化淳,報出了那一長串頭銜後,小花廳內寂靜了片刻,在座所有明朝官員的目光都投注到了短毛那幾位頭領,尤其是坐在最上首的那位唐軍門身上——作爲大明朝的軍隊,皇帝派監軍太監是天經地義。但短毛認不認這個名義,就要看這一刻了。

花廳中的氣氛有那麼一瞬間變得很嚴肅,曹化淳臉上雖然笑嘻嘻的,眼中卻隱約現出幾分緊張感。甚至就連王璞王介山,此時也在注視着唐健,眼中顯露出一種頗爲殷切的神情。

而瓊海軍諸將那邊,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龐雨張了張口想要說話,卻被唐健用眼神制止了——這是關係到雙方對各自身份定義的核心問題,不是用言語能含混過去的。拖延敷衍也沒有任何意義,在這即將出兵打仗的關鍵時刻,必須要立即確定下來,才能讓所有人都安心。

唐健此刻站在這裡,自然早就和解席龐雨等人有了仔細的溝通,和後方委員會也用電報充分交流過,對於大明朝廷派遣監軍太監一事已經有了成算。他看着對面那些神色各異的明朝官員,稍稍停頓了片刻後,終於開口道:

“我軍在京畿地區作戰期間,確實也需要一位代表中樞的人物與大明朝廷,以及地方官吏溝通聯絡。曹欽差,希望我們能夠合作愉快。至於打完這一場之後麼……想來閣下也沒興趣去海外島嶼上履職的。”

聽到唐健這句話,曹化淳臉上笑容頓時真誠了幾分,呵呵笑道:

“那是自然,咱家在司禮監可還有不少俗務呢,此番事畢,自當回去皇爺身邊。”

三言兩語之間,兩人算是代表雙方算是講清了條件——這一次的監軍只是臨時舉措。唐健雖然提到後續,但曹化淳卻完全沒接口——那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於是唐健也不再多說,點點頭表示認可。

見最核心的問題得以解決,王璞立即在旁邊迫不及待問道:

“唐軍門,如今大軍已至,不知何時能夠出兵馳援京師?”

唐健這一次非常爽快,明確迴應道:

“部隊需要一天時間休整,再有一天時間做準備……三天!三天之內,我軍即可出發!”

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上龍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商業談判?碰上一個厲害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小姐的忽悠第三百七十七章 乘勝追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貢(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設備第四百七十三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們的來歷(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一件驚喜第三百二十六章 宅男們的碎碎念,以及大陸佈局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一百三十章 新制度七三五 新規矩與輿論戰第二百九十章 補充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斥侯對斥侯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上沒有桃花源第四十九章 戰前準備(上)俺們沒有王八氣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七七九 八里橋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七六五 着急的王介山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快速帆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膊上陣!老解發威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走馬取登州(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餐廳閒話第六百六十七章 釣魚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短毛的生意經七五四 猶豫第六百九十一章 職業選手上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間諜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客戶!第五百六十九章 撤軍(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移民(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阿德的實在話七五六 應對策略七九二 煙塵之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棋逢對手(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四百九十章 衣食住行(中)第五十六章 夜襲與騷擾七八六 張世澤第十二章 軍隊的萌芽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一百零一章 對探子們的區別對待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六十七章 接舷戰,誰說女子不如男!七二二 陳濤的婚事(三)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二十二章 “短毛”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八十九章 僱傭合同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六三三年的春天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術升級(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三十九章 關於交還登州府的談判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火!開火!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樂不思蜀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宅男們的碎碎念,以及大陸佈局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二百三十章 我叫MT!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子彈飛(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拼命了!
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上龍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商業談判?碰上一個厲害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小姐的忽悠第三百七十七章 乘勝追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貢(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設備第四百七十三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們的來歷(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一件驚喜第三百二十六章 宅男們的碎碎念,以及大陸佈局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一百三十章 新制度七三五 新規矩與輿論戰第二百九十章 補充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斥侯對斥侯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上沒有桃花源第四十九章 戰前準備(上)俺們沒有王八氣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七七九 八里橋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七六五 着急的王介山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快速帆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膊上陣!老解發威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走馬取登州(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餐廳閒話第六百六十七章 釣魚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短毛的生意經七五四 猶豫第六百九十一章 職業選手上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間諜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客戶!第五百六十九章 撤軍(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移民(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阿德的實在話七五六 應對策略七九二 煙塵之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棋逢對手(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四百九十章 衣食住行(中)第五十六章 夜襲與騷擾七八六 張世澤第十二章 軍隊的萌芽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一百零一章 對探子們的區別對待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六十七章 接舷戰,誰說女子不如男!七二二 陳濤的婚事(三)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二十二章 “短毛”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八十九章 僱傭合同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六三三年的春天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術升級(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三十九章 關於交還登州府的談判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火!開火!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樂不思蜀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宅男們的碎碎念,以及大陸佈局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二百三十章 我叫MT!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子彈飛(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