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移民(中)

“轟……啪!”

“咚咚鏘,咚咚鏘……”

當第一艘運輸船緩緩在碼頭邊上靠岸後,早已準備好的鞭炮和鑼鼓都乒乒乓乓的轟響起來。舞龍和舞獅的隊伍也開始表演,幾面書寫着“歡迎新移民”之類的大紅條幅也早被吊掛起——不過船上有多少人能看懂就天曉得了。

昌化港原本的碼頭很小很破,只能供漁船出入,前段時間專門經過整修,新修建了幾條深入海中很遠的木製棧橋,以供大型船舶停靠。如今就是公主號之類的大帆船也能直接靠到棧橋邊上,而不必依靠小艇駁運了。

隨着跳板搭起,一隊隊拎着包袱,扛着箱籠傢什的移民在船員引導下晃晃悠悠走下船,生平第一次踏上了海南島的土地。面對着內陸那一片片碧綠的叢林,他們的臉色大都是茫然中又帶着幾分期冀——在船上時凌寧已經組織人對其進行了初步思想教育,主要是向他們介紹一些海南的地理,氣候,以及生活的小常識,以便讓其能快速適應。

其中說得最多就是當地氣候如何溫暖宜人,雨水充沛,種下糧食一年兩熟三熟都是常事……除了雨季要提防颱風暴雨之外,再也不用擔心凍餓。對於那些在中原大陸上連年遭受旱災,從沒見過南方景緻的人說這些顯然有點空泛了,那些人就是想要相信,恐怕也很難想象出一個沒有冬天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不過眼下,在親眼看到內陸地區那一片片宛如綠寶石般純粹,令人心曠神怡的熱帶叢林與灌木時,很多農夫都忍不住想朝那邊走過去,彎下腰去親手摸一摸,看看能長出如此茂盛叢林的土地究竟有多肥沃。只是當前他們還不能離開碼頭——王璞王介山大人還要訓話呢。

等第一批船隊上的所有移民都下了船,在岸上人員的指示下,勉強在碼頭空地上站成一個亂糟糟的方陣,王璞王介山迫不及待登上早已準備好的宣講臺,手持從短毛那裡借來的一個擴音器——這個擴音喇叭是瓊海號上如今爲數不多還能正常使用的現代產品之一,只是換了自制的土電池——開始了他早已打好腹稿的宣傳:

“爾等能有今日,乃是天子垂憐,朝廷恩德……爾等雖是離鄉萬里,亦仍是我大明赤子,漢家苗裔……理當恪盡職守,忠誠於國……”

——王璞王介山是海南島上少數幾位真正瞭解瓊海軍實力,同時又仍然保持着對大明滿腔忠誠的大陸官僚之一,所以他很清楚瓊海鎮這麼大舉移民的目地之所在。

在他看來此舉固然是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增強海南島的實力,但到那時候瓊海軍是否還願意臣服於大明就很難說了——雖然眼下瓊海鎮在武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可以輕鬆打敗來自大陸的進剿,但畢竟人數還不多,所佔地盤也甚是荒僻,充其量不過算是邊境勢力,還沒能力威脅到明帝國的內陸地區。就算一時打得進去也待不長久——這一點連短毛本身都從不否認,所以他們纔會在軍事全面佔優的情況下主動向明王朝輸誠。

可一旦被他們藉助來自中原的人口發展起來,到那時候,這個窩在偏僻海島上的小小政權恐怕就會真正具備爭奪中原江山,鼎革國家氣運的能力了!

但王璞既不可能,也沒資格阻止短毛這樣做,畢竟連朝廷都接受了他們的投誠。所以他只能儘量向移民們灌輸忠於朝廷概念,希望仍能保持住中原王朝對他們的大義名份。

對於王介山的這點子執著,瓊海軍諸人也懶得去幹涉,甚至不介意借給他高音喇叭——論起在宣傳方面的手段大明朝實在差得遠,更何況這些難民都是由於戰亂才背井離鄉,本身就是明王朝政治失敗的犧牲品。王璞在這裡空口白話要求他們依舊忠實於大明,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舉動。

不過他們還是很有禮貌的等待王介山把話說完,畢竟眼下身上都還披着大明這張皮,又是藉着朝廷的名義才把人拉過來。好不容易待王璞說得口乾舌燥,放下擴音器之時,下面那大堆移民已經差不多都昏昏欲睡了——也虧得海南島氣候暖和,要還在山東半島上肯定倒下去一大批。

之後瓊海軍方面的代表黃建成上前從王璞手中接過了高音喇叭,黃師傅是典型的工人階級,說話乾淨利索,接過擴音器後一句廢話沒有,就硬邦邦的吼了四個字:

“解散,吃飯!”

這句話讓立即讓那些移民們都精神起來。與瓊海軍在登州府對待戰俘的策略類似,利用吃飯作爲誘惑,工作人員整頓起秩序來就比較容易些。他們把移民以家庭爲單位分組,大致每一百餘人分成一個小組,這些人就將構成一個自然村的雛形。

先排好隊就可以先吃飯,在這樣的誘惑下移民們迅速排成了比較整齊的隊伍,拿出隨身攜帶的飯盆挨個兒領飯,如果沒有還可以臨時領一個用椰子殼作的碗——爲了讓他們養成排隊這個好習慣凌寧在船上時可就費了不少功夫。這第一批移民因爲要送到日後的鋼鐵基地昌化,都是經過篩選,相對素質算比較高的,學規矩都還比較快。

移民們在島上吃到的第一頓飯是白米山芋粥,裡面摻了一些小魚乾用於調味。數量有限,一人只得一勺——並非瓊海軍小氣不給他們吃飽,而是考慮到這些人初來乍到很可能會水土不服,吃太多容易拉肚子,而一旦密集人羣中出現痢疾將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不過孩子們可以額外得到一個煮雞蛋——只要在農業組所能夠得着的範圍內,吳南海就會全力保證他的“每個孩子每天一個雞蛋”理論能得到實施。爲此這傢伙“吳大善人”的稱號在島上是愈叫愈響,現在已經傳播到臺灣和南洋去了。這不是壞事,至少農業組現在要搞人口和地皮遠比任何一個部門都容易。

但今天這件很容易收買人心的好差事讓胡雯帶人搶走了——她率領手下婦女聯合會的成員們笑眯眯守在大粥桶旁,看見有小孩跟着母親過來就遞給孩子一個雞蛋,然後向母親宣傳關於海南島上婦聯的地位——婦女聯合會乃是原先那個“婦女權益保障部”的升級版本。何謂升級?——原來那個組織只保障穿越衆一百三十九人中女性的權益,而現在則是擴大到了瓊海軍治下的所有女性……

望着那一羣羣蹲在地上,稀里呼嚕大口大口喝粥的男女老少,農業組組長吳南海和昌化縣令張三光的臉上都滿是笑容——這邊數千人足可以組成二三十個新村落,安置到昌化縣周邊早就規劃好的地塊上。按照每戶分配二十畝荒地的計劃,用不多久昌化周圍就能多出數萬畝良田,這個縣的糧食產量很快就能翻倍——他們這裡從來不缺沃土,只是少人去伺弄。

而工業組肖朗,化學組李靖誠等人的目光也都在這羣人中間四處逡巡着,他們幾個部門都打算擴大規模,需要招募大量人手。只是根據安全條例他們不能直接使用外來人員。這批大陸移民首先將在各個自然村中生活一段時間,等村委會之類基層組織建立起來,對他們的底細和情況都摸得比較清楚了,纔會從中擇優挑人進入工業部門工作。

不過這幾人還是忍不住現在就跑過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打算先留意着。等安全條例所規定的時間一到就來招工——瓊州臨高兩地的人力資源已經基本被他們瓜分乾淨,適合進工廠的都給弄進去了,而委員會對產能的要求一直在增加,不增添人手實在沒辦法。

至於鋼鐵組的首領黃建成,他倒是不用爲人力資源發愁——此時黃建成正站在另外一支規模較小的移民隊伍面前,但是和海灘那邊的大隊相比,這些移民旁邊都有持槍的瓊海軍士兵在警戒着。

——這些人正是來自登州府的投降叛軍,眼下在這裡的大約是五百人。能夠被送到這裡的叛軍都是經過審查,確信爲罪行不大,叛亂之念也不太強烈,只是受到裹脅纔不得不從賊的輕罪人員。不過即使這樣對他們也是嚴格打散使用,在同一片地區安排叛軍的數量最多不超過五百。

當然這些人也是有家眷的,對於將被送來爲鋼鐵組這個重要技術部門服務的叛軍,解席那邊從戰俘營裡就開始做篩選,除了本人比較安全外,其家屬情況也在考察之列。孤身一人無牽無掛的統統不要,只選那些拖兒帶女扶老攜幼……總之就是牽掛比較多的,連同家眷一起送過來。到時候這些家屬將被單獨編爲一個獨立村落,用來對服刑的叛軍人員形成羈絆。

——比起王璞那些空口白話,由趙立德所制定的這一系列嚴密規則才叫實際。

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七十五章 大明朝的第一起強制拆遷第六百四十八章 技術升級(下)第四百九十章 衣食住行(中)七三九 親人再聚第五百七十九章 開業大吉(下)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抵達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第三百零八章 夜談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旅順口(下)第三百零八章 夜談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七八二 小插曲第一百八十九章 宛如夢幻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四百七十一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天高三尺!第四百六十九章 關於“暴兔子”計劃的結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戰略?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難民(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七百一十一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女人當家(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漫長的一日(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衝擊(下)七七三 刺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交與撤離(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來了(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檢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二十一章 水電站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七八二 小插曲第一百五十九章 短毛的官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九十五章 武器與戰術——適應的纔是最好的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走馬取登州(一)第七百零三章 大開眼界(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咱們的地盤!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三百二十六章 宅男們的碎碎念,以及大陸佈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馬取登州(五)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手的目地?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的時代!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的時代!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七四六 船長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步到位(上)第三百零一章 留守人員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一章 初到貴境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質性問題(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七十章 走馬取登州(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一百零二章 拳頭產品第一百六十九章 聽證會(上)七九零 淡定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緯的經歷(上)
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七十五章 大明朝的第一起強制拆遷第六百四十八章 技術升級(下)第四百九十章 衣食住行(中)七三九 親人再聚第五百七十九章 開業大吉(下)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抵達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第三百零八章 夜談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旅順口(下)第三百零八章 夜談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七八二 小插曲第一百八十九章 宛如夢幻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四百七十一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天高三尺!第四百六十九章 關於“暴兔子”計劃的結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戰略?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難民(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七百一十一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女人當家(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漫長的一日(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衝擊(下)七七三 刺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交與撤離(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來了(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檢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二十一章 水電站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七八二 小插曲第一百五十九章 短毛的官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九十五章 武器與戰術——適應的纔是最好的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走馬取登州(一)第七百零三章 大開眼界(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咱們的地盤!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三百二十六章 宅男們的碎碎念,以及大陸佈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馬取登州(五)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手的目地?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的時代!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的時代!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七四六 船長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步到位(上)第三百零一章 留守人員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一章 初到貴境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質性問題(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七十章 走馬取登州(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一百零二章 拳頭產品第一百六十九章 聽證會(上)七九零 淡定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緯的經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