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

管家稟報皇太極來到府邸,代善連忙起身到府門口去迎接。

嶽託陣亡,代善還是有些悲傷的,但要說是銘心刻骨,倒也不一定,畢竟身爲皇室宗親,在大清國尚處於開疆拓土的年代爲國陣亡,是哀榮的,帶給家族的榮華也是無限的。

嶽託是代善所有子嗣之中能力最爲突出的一個,但也是給家族帶來最大麻煩的一個,經歷太多驚濤駭浪的代善很清楚,如果嶽託還活着,遲早會給家族帶來巨大麻煩,甚至是滅頂之災,所以嶽託這一次作戰身亡,倒也是死得其所。

皇太極親自到府邸來看望,這是代善沒有想到的。

其實嶽託已經有了尾大不掉的跡象,當初嶽託堅決的支持皇太極繼承大汗之位,而且勸說父親代善支持皇太極,讓皇太極得以徹底廢除四大貝勒的制度,將權力完全集中到自身,從這個層面來說,嶽託的功勞是很大的,所以皇太極稱帝登基建國之後,敕封嶽託爲成親王,位列六大親王的第二位,超過了多爾袞與多鐸等人。

這說明了,嶽託有遠見卓識,看認識人還是很準的。

但是被敕封爲成親王之後,嶽託自滿了,或者說自認爲是大清國的功臣,忘乎所以了,居然包庇莽古爾泰,離間濟爾哈朗與豪格之間的關係,被人抓住把柄,由此被降爲貝勒,爾後在皇太極令八旗軍比較射箭的時候,嶽託表示不能執弓,在皇太極的一再勸說之下,才勉強拿起弓箭,射箭的過程之中手中弓箭居然墜地五次,引發了衆人的憤怒,被降爲貝子。

後來,皇太極念及嶽託的功勞,再次敕封嶽託爲多羅貝勒,讓其還是執掌兵部。

可惜嶽託還沒有來得及再次的建功,就陣亡了。

代善一直都爲嶽託的表現膽戰心驚,要知道代善曾經是四大貝勒之中的大貝勒,也曾經是大汗之位的繼承人,在滿人權貴裡面權勢和影響不一般,這一切在皇太極看來,都是不小的威脅,所以代善行事很小心,表現完全低調,讓代善想不到的是,兒子嶽託如此的高調,幾乎成爲衆矢之的,這豈不是給家族找麻煩。

剛剛下馬,皇太極就看到了快步迎過來的禮親王代善。

皇太極出門習慣騎馬,儘管已經是大清國的皇帝,不過皇太極還是沒有改變騎馬的習慣,而且時常的告誡諸多滿人權貴,務必要騎馬鍛鍊,不要乘坐轎子,那樣會讓人變得懶散。

“臣拜見皇上。。。”

沒有等到代善跪下,皇太極就走上前去了。

“二哥不必行如此的大禮,朕今日專門來看看,嶽託陣亡,朕很悲痛,也希望二哥不要過於的悲傷,身體要緊。”

代善臉上帶着悲傷的神情,再次的開口。

“臣感謝皇上的厚愛,犬子嶽託爲國捐軀,這是應該的,臣以嶽託爲榮。。。”

皇太極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用餘光掃了掃面前的代善,徑直朝着府邸走去,代善跟隨在皇太極的身後。

府邸的大門早就打開了,所有的下人都跪在門口,迎候皇太極。

皇太極走進府邸的時候,扭頭看着代善開口了。

“二哥,府邸教導有方,這些下人還是蠻懂規矩。”

代善楞了一下,不知道怎麼開口回答。

皇太極的腳步很快,轉眼就走到了廂房。

皇宮侍衛在廂房周遭警戒,除開禮親王代善,其餘人不經過皇太極的同意,是不可能進入廂房的。

眼看着代善進入到廂房,再次準備行禮,皇太極微微一笑。

“二哥,這是在你的府邸,就不用那麼多規矩了,二哥遭受喪子之痛,身體尚未完全復原,還是坐下說話,這樣朕也自在一些。”

代善終於坐下了。

皇太極對於代善的謹慎和小心,其實是看不慣的,只不過這些年過去已經習慣,當然代善如此低調也是有原因的,當年的四大貝勒,皇太極成爲了大清國的皇帝,莽古爾泰與阿敏,一個因爲大不敬之罪,被降爲多羅貝勒,抑鬱成疾,暴病而亡,死後以大逆之罪被剝奪所有爵位,子孫都收到了牽連,一個被定下十六宗罪,至今被囚禁,子孫同樣擡不起頭。

唯有代善,因爲識時務,被敕封爲大清國第一親王和碩禮親王。

可誰知道皇太極會不會改變主意,會不會因爲代善做錯了某些事情而降罪。

代善已經五十多歲了,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激情,因爲經歷了太多的事情,變得謹慎小心,變得世故,身上幾乎看不到滿人的耿直脾氣了。

皇太極臉上的神色沒有多少的變化,看着代善再次開口了。

“嶽託陣亡,朕很心疼,這些日子,朕仔細想過了,嶽託爲我大清國捐軀,是我大清國的功臣,朕決定了,追封嶽託爲多羅克勤郡王。。。”

皇太極剛剛說完,代善連忙站起身來,走到了皇太極的面前跪下了。

“皇上的恩典,臣感激不盡。。。”

代善此刻的感激之情倒是真的,嶽託曾經是大清國的成親王,爾後連續被懲戒,降爲貝子,後恢復爲貝勒,依舊掌管兵部,表面看和以前的權力差不多,其實在嶽託的心中是有一口氣憋着的,親王與貝勒之間的差距太大,被降爲多羅貝勒的嶽託,如果在正式的場合,見到了諸多的親王,還要恭恭敬敬的行禮,這讓嶽託臉上無光。

代善知道嶽託的心思,也曾經間接的勸過嶽託,想要恢復親王的爵位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被敕封爲郡王,就算是很不錯了。

現在,嶽託被追封爲多羅克勤郡王,距離親王也就是一步之遙。

看着跪下的代善,皇太極沒有動。

“二哥,嶽託已經去了,朕不管如何的冊封,都無濟於事,朕倒是希望,二哥能夠振奮起來,多多的替朕分憂啊。”

跪在地上的代善,額頭上瞬間出現大顆的汗滴。

三年前,代善給皇太極的姐姐哈達公主贈送財帛,哈達公主憎恨皇太極,代善因此事惹怒皇太極,而哈達公主也與當年被處死,代善被羅列一系列的罪名,險些遭受懲戒。

一年前,因爲受到嶽託的牽連,代善同樣被法司定罪,代善自我檢討,主動請求懲戒,後被皇太極赦免。

經歷了這兩次的風波之後,代善沒有了雄心,唯一想到的就是能夠好好的保全家族,保全大清國第一親王的爵位,讓子孫能夠好好的生活,至於說領兵征伐、掌控權勢方面,代善已經沒有了絲毫的興趣。

現在皇太極突然說出這樣的話語,代善豈能不心驚膽戰。

“皇上,臣年歲大了,有心無力,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豪格,以及肅親王多鐸,皆是我大清國的勇士,可以替皇上分憂。”

“臣絕非推脫,皇上若是下旨,不管要求臣做什麼,臣一定竭盡全力。”

代善的回答倒是很乾脆,委婉的拒絕了皇太極。

皇太極微微一笑。

“二哥平身吧,朕和你是兄弟,不要鬧得如此生分,二哥年歲大了,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朕這個時候就要求二哥爲朕分憂,爲朝廷做事情,的確有些不合適,朕就依了二哥的意思,前日朕見了十四弟,想着讓十四弟管着兵部,兵部的事情很多,可不能耽誤了。”

“十四弟本來是管着吏部,朕讓十四弟去管着兵部,就不可能兼顧到吏部的事情了,二哥幫忙給朕舉薦一下,看看誰適合管着吏部啊。”

代善幾乎沒有猶豫,馬上開口回答。

“皇上,臣以爲,鄭親王濟爾哈朗睿智,可以掌管吏部。”

皇太極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皇太極其實想着讓濟爾哈朗掌管吏部。

吏部掌管官員的任命,責任很重,而在選賢任能的過程之中,吏部尚書是能夠得到鍛鍊的,多爾袞就是因爲掌管吏部,變得成熟穩重,不過隨着多爾袞年級愈發的大了,而且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三個親兄弟在朝中的權勢越來越大,皇太極開始警惕了。

讓多爾袞掌管兵部,表面上看是對多爾袞更大的信任,但兵部實際上是皇太極親自掌控的,而皇太極精力有限,顧不上吏部的很多事情,所以在嶽託死後,皇太極第一時間想到了調整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進一步的收攏權力。

皇太極絕對信任濟爾哈朗,兩人之間的關係不一般,讓濟爾哈朗掌管吏部,皇太極完全放心,可以安心的籌謀大清國的大事情。

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代善出面舉薦濟爾哈朗出任吏部尚書,比皇太極親自開口效果要好很多,代善畢竟是大清國的第一親王,在滿人權貴裡面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

皇太極的目的達到了,離開了代善的家,回到皇宮去了。

代善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讓下人準備好熱水,他要好好的洗個澡。

皇太極的睿智和權謀,代善很清楚,他知道皇太極的能力遠遠強於自己,也知道唯有皇太極統領大清國,大清國才能夠保住逐漸強大、最終入主中原的希望,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代善選擇擁戴皇太極,心甘情願壓制自身的諸多欲望。

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
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