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1861年11月1日,東海艦隊在上海港補足了給養之後,啓程前往東瀛,上海市市長黃百萬率全上海的工商業主前來歡送,並在歡送儀式上致辭,預祝東海艦隊早日凱旋歸來。在成千上萬上海市民的歡呼聲中,三艘中華艦排成品字形起航出海,踏上前往東瀛的征途。
就在張大河率東海艦隊順利起航的同時,秦漢的紅燈區工程卻陷入了不曾預料的困境。
這天早上秦漢剛剛吃罷早飯,正在家裡逗弄兒子秦治開心,黃冠華就神色沮喪地來到了總統府。
“大哥出事了。”
秦漢將兒子遞給小草,接過張雨涵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把臉,回頭問道:“出啥事了?這麼慌里慌張的?”
黃冠華急道:“嶽麓山改建工程,進行不下去了。”
秦漢道:“爲什麼?”
黃冠華叫苦道:“反對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反對的決心也越來越強烈了,有幾個老東西要以死相威脅了!”
秦漢道:“抓起來啊,國家安全局的人是幹什麼吃的?這點事都辦不好。”
黃冠華嚥了口唾沫道:“不行啊,大哥,現在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大學的所有學生都已經被髮動起來到嶽麓山上靜坐請願了,說是什麼……要保護傳統文化遺產,嘿,小弟我也真是沒轍了啊。”
秦漢失聲道:“有這麼嚴重嗎?”
黃冠華翻了翻白眼,小聲說道:“大哥,這件事我們是不是真的做過火了?”
秦漢摸了摸剛剃的光頭,疑惑道:“不能啊,這還能叫過火?不就是一座山嗎。”
張亮基的身影突然出現在門外,老人家一臉怒意,瞪着秦漢就發火道:“問題是那不是普通的山,而是蘊含中華文化古蹟的歷史名山!你如此胡鬧,豈能不引來湘中名士最激烈的反對?”
秦漢道:“岳父,你老回來啦?咳,剛剛從美國漂洋過海回來,一定累着了吧?來人,趕緊替張主席收拾客房……”
張亮基輕哼了一聲,說道:“哼,我能睡得着嗎!你都快要把整個長沙城鬧得底朝天了,我還能睡安穩覺?秦漢哪,你試圖消除儒學對中華的禁錮是好的,我也是贊成的,可你不能做過了頭,一棍子把儒學給打死啊,更不能搞株連,把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名山當成替罪羊啊來殺雞儆猴啊。”
秦漢汗顏道:“小婿只是想,矯枉需過正,亂世當用重典,所以才這麼做,再說在改建嶽麓山之前,小婿便已經做好了揹負罵名的心理準備,這些都在意料之中吧。”
“你糊塗!”張亮基氣道,“先不說你如今已經是中國的大總統,一言一行莫不事關國體,就算你要打壓儒學,也不能一刀切啊!儒家思想用來治國固然不行,可如果用來修身養性、教化萬民卻是好東西呀。”
秦漢道:“這麼說來,小婿真的做錯了?”
張亮基道:“錯了,錯得離譜。”
秦漢轉頭望着黃冠華,翻了翻白眼,小聲道:“那……要不先中斷嶽麓山的改建工程?”
張亮基道:“還要立即重修嶽麓書院,恢復書院對儒學的研究,不過話說回來,儒學這東西也該改革一下了,我在想,儒學是不是也能夠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樣成爲一種宗教呢?然後學習西方在憲法中補充一條,政教分離,這樣一來,既可以利用儒學教化萬民、統一思想,又可以避免儒學的負面影響,維持中華民族的血性。”
秦漢道:“岳父是說,讓儒學升格爲儒教?”
“對!”張亮基道,“這樣比較合適!至於你要建紅燈區,沿江的下河街區不就挺好嗎?把那裡的老住戶折遷一部份,就可以騰出地方,而且下河街距離鬧市區又近,還臨近湘江,風景宜人,不會比嶽麓山差上多少。”
秦漢歎服道:“還是岳父有見地,早知道這事就讓您老負責了,也不用多了這番波折。”
張亮基笑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經過這番事,對你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嘛,至少以後你再不會以極端的眼光看待事物了。”
秦漢道:“行,我明天就在湘報上刊登公開信,向全體國民公開道歉。”
黃冠華白癡一樣看着秦漢,嘆息道:“大哥,小弟今天才覺着你真的像個人了。”
秦漢氣道:“廢話,難道以前本大總統就不像是個人?”
“不像!”黃冠華非常認真地搖頭道,“以前,你根本就不是人!”
秦漢大怒,憤然道:“那我是什麼?是東西?”
黃冠華道:“你也不是東西。”
就在秦漢快要暴走的時候,黃冠華才慢悠悠地補充了一句,說道:“在以前,小弟我一直覺得大哥你不是人,而是神!可是今天,我才覺得,你也是個人,不是神。”
秦漢愕然,問道:“此話怎講?”
黃冠華道:“你想啊,你從一個小小的綠營哨官起家,幾年功夫就統一了偌大的中華,中間這麼多兇險戰亂,就沒有你過不去的坎,沒有你辦不到的事!就像古代的諸葛亮,地上的事你全知道,天上的事你也知道一半多,要不,你哪來那麼稀奇古怪的想法,幫科技司弄出那麼多玩意兒?”
秦漢啞然,來自未來世界這話自然等閒說不得,否則還不天下大亂?
黃冠華卻自顧自地接着說道:“直到今天,小弟我才總算看到你辦錯了一件事,嘿嘿,這樣說起來,你也就是個人,也會腦子發熱做錯事啊,嘿嘿。”
秦漢氣得拍了黃冠華腦袋一把,罵道:“瞧把你樂的,老子犯錯你就有這麼高興?小樣!還不快去處理嶽麓山的事,少站這兒弄髒我家的地板。”
次日,新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湘報》以頭版頭條刊登了秦漢的致全體國民公開信,對他在嶽麓山改建紅燈區一案中的錯誤進行了檢討,並下令建設部重建嶽麓書院,號召國民信奉剛剛成立的儒教。
這次事件,史稱嶽麓風波,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從這次事件之後,在政府的刻意引導下,儒學作爲一種治國學說的性質逐漸開始淡化,在此後百年上升爲一種宗教的超然存在,填充了中華民族缺乏精神信仰的空缺。並且隨着中國的日益強大,儒教逐漸從東亞地區向世界擴展輻射,迅速超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宗教。
蘭州,西北戰區總司令部駐地。
剛剛到任的左宗棠在司令部召集了麾下各師團主官以及陝甘各地方行政官員召開了一次碰頭會,也算是象徵性地宣告,他左宗棠正式開始入主西北戰區了。
官文對左宗棠的到來是舉雙手歡迎的。
自從去湖廣參觀了一番之後,本就傾向於國家民族統一的官文已經對甘陝的軍事獨立徹底失去了興趣,在官文看來,有強大的護國軍來保衛甘陝地區,無疑是給當地的百姓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裕,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夠連任甘陝兩省的省主席,以便全力謀求兩省的經濟發展,創造湖廣地區的奇蹟。
陝甘寧地區自古便是中華腹地,當地百姓也對歸併新中國也持歡迎態度,畢竟對於百姓來說,只有國家統一,生活才能安定有保障。
但有人卻不願意這樣想。
第一個就是官文手下的頭號大將,原甘陝軍副將巴特,此人出身馬匪世家,後投入官軍參與征剿捻軍的戰爭,因心狠手辣、辦事利素深得官文倚重,幾年前就從小小的把總升到了副將。
在官文宣佈易幟之前,巴特就曾極力勸阻過他,讓官文學僧格林沁和藏、疆等地宣佈獨立,成立獨立的王國!在巴特看來,當個自由自在的國王多好,何必投入別人麾下,做個處處受氣的地方官?
官文最終沒有采納,還是倒向了護國軍。
就在甘陝宣佈易幟歸入軍政府版圖之後不久,巴特就趁着外出的機會拉走了部隊,在張掖一帶盤踞了下來,巴特不但殺了張掖的地方官,還公然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召集了大批亡命匪徒、流浪散兵成立所謂的大西國,並且自封爲國王。
官文也曾派兵征剿過,但由於主力被牽制在北線,幾次征剿最終都以失利告終,巴特就越發囂張,竟糾集麾下馬隊趁機反撲甘肅腹地,一度曾殺到蘭州城下,弄得甘陝兩省人心惶惶,最後還是護國軍適時開進,才擊退了巴特匪軍的進犯。
由於當時護國軍在江南和廣東戰場和太平軍、六國聯軍激戰正熾,無力抽兵西顧,巴特的事就被拖了下來,一拖就拖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