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沉默衝鋒

太平軍的各級軍官們叫嚷着各種口號,帶着士兵一個個狂奔起來,他們此時距離城牆不過四百多米而已,全力衝鋒也用不了多久。

聽着城外驚天動地的叫喊,尤其是那幾句‘三天不封刀’嚇得曲勝潮差點沒站住,這些賊子,這是打算這破城後屠城啊!

面對已經衝鋒起來的太平軍士兵,石琅翼面色依舊平靜,現在的他已經下令全力射擊,而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和變化,那麼就沒有任何取巧,只能比拼雙方士氣和意志的時候。

餘勝軍現在要做的只需要持續開槍,一直持續到城外的太平軍崩潰,或者到自己崩潰爲止!

炮聲,槍聲,吶喊聲持續響起,太平軍的士兵們踏着無數友軍屍體快速靠近城牆,而餘勝軍的士兵們麻木的重複裝填、瞄準、開槍的動作。

太平軍的士兵們在各級軍官的驅趕下,推動着攻城器械靠近城牆,而更多的士兵們已經扛着雲梯跑向城牆,此外諸多火槍兵也是緊隨其後,他們到達城牆後將會城頭射擊爲攻城士兵提供火力掩護。

就在這個時候,城外以北三公里外,錢牛北和王呂雲相繼放下單通望遠鏡,錢牛北道:“王老哥,我看現在差不多了,該是我們登場的時候了!”

王呂雲點點頭:“不錯,事不宜遲,我們開始行動吧!”

兩人對視一眼後,然後各自策馬跑向各自的騎兵連中,錢牛北率領騎兵朝東面而去,而王呂雲則是率領他的第二騎兵連緩步上前,最後在一片稀疏的矮樹林下,王呂雲翻身上馬:“全體上馬!”

整個騎兵連沒有人說話,一個個默默翻身上馬!

“拔刀!”王呂雲又是喝道。

當即那些騎兵們一個個都是拔出了自己的馬刀,並各自抗在了右肩上!

“緩步前進!”

當即,騎兵們開始驅使着胯下的戰馬行走起來,戰馬的速度不快,只是平緩行走而已,但是很快他們就接近了矮樹林邊緣,此時王呂雲再一次高喝:“小跑前進!”

隨即第二騎兵連的兩百戰馬已經是馱負着騎兵小跑起來,戰馬跑動的聲音如鼓如雷,哪怕只是小跑,但是數百米外的那些太平軍士兵依舊聽到了巨大的聲響。

隨着距離越來越近,王呂雲看着那些已經慌亂的太平軍士兵,冷哼一聲,然後高升喝道:“全軍衝鋒!”

話音落下,他把自己的軍刀從右肩上揮下,刀鋒前指!

於此同時,其他的的騎兵軍官們也是一個個重複着王呂雲的命令:“全軍衝鋒!”

騎兵的戰馬開始疾跑,他們的馬刀已經放下並前指,閃亮的馬刀在陽光下耀眼無比!

第二騎兵連的衝鋒並沒有太平軍的衝鋒一樣,叫喊着各種口號,甚至他們都沒有進行戰前動員,向騎兵們講述什麼榮譽、責任之類的東西激勵士氣。

他們在衝鋒的途中也沒有什麼亢奮、激動的表情,只是催動着胯下的馬匹往前衝,他們就和餘勝軍的其他士兵們作戰時候,大多面無表情,彷佛是活死人一樣只是默默的聽從命令。

餘勝軍的士兵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他們作戰的時候都是沉默無語的,不管他們內心是怎麼想的,但是隻從表面上來看,他們沒有激動的神態,沒有害怕的表情,彷佛只是一羣只剩下作戰本能的活死人。

近代軍隊和古代軍隊以及現代軍隊都所有不同,儘管大多都講究責任或者榮譽之類,但是對於近代軍隊而言,這些東西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紀律和訓練。

士兵們被日復一日的用訓練和紀律洗腦,任何的個人主觀性都會被抹滅,直到對軍官的命令有着本能的反應。

所以他們作戰的時候只是機械而被動的聽從軍官們的命令,然後按照往日的訓練執行着自己的戰術動作。

所以餘勝軍作戰的時候,從來看不見什麼激動人心的場面,他們不會高喊着爲祖國或者人民而戰,也不會高喊爲了林哲或者家鄉、家人之類的而戰。

他們之所以戰鬥,只是因爲軍官命令他們戰鬥。

疾奔如雷的騎兵們沒有高喊着各種衝鋒的口號,只是悶頭向前衝去。

哪怕是他們衝到太平軍的士兵面前時,揮舞着手中馬刀砍向一個又一個太平軍士兵,從這些騎兵的身上依舊看不到興奮或者害怕,甚至是敵人的鮮血濺在他們的臉上,也沒有絲毫的動容。

看着這些沉默無語,只是悶頭衝鋒砍殺的餘勝軍騎兵,一個指揮着太平軍士兵拼命抵抗的太平軍旅帥心中暗道:“這些騎兵是妖怪還是人?”

沉默的第二騎兵連如同白晝裡的一道奔雷,直接撕破太平的後陣防禦,然後直朝着太平軍後方的炮兵陣地而去。

太平軍中軍位置,林成庭看着自己的後陣突然冒出來了兩百餘勝軍騎兵,皺緊了眉頭。

如果他猜得不錯,那麼這股騎兵就是前天出城的那股騎兵了,看樣子他們在外圍等了兩天,專門等待了自己大舉攻城的時候纔來襲擊自己。

“去把他們攔下來!”林成庭看着餘勝軍的兩百騎,他並沒有太大的擔心,自己後陣雖然薄弱,但是也有好幾千人呢,就算這兩百餘勝軍騎兵衝進來又如何,耗也能把他們給耗死在陣中了。

不過,只是說步兵們抵抗,死傷會太大,林成庭這纔派出了董陽紅。

雖然說步兵方陣對付騎兵的衝擊很有效,但實戰中不到萬不得已沒有那個將領會這麼做,攔截騎兵衝鋒的最佳方式,實際上就是派出自己的騎兵進行反衝鋒。

董陽紅當即道:“職部領命!”

言罷,他就是快速馳馬到本部騎兵前大喝:“兒郎們,隨我殺清妖啊!”

隨即,八百太平軍騎兵就是從中軍向後陣疾馳而出。

八百騎兵疾馳的聲勢可是非常大的,甚至比起數千步兵的衝鋒還要大得多,他們剛一動,後頭的王呂雲就是發現了,而敵軍的騎兵前出攔截也是在自己的預料之中。

再看看前頭,彙集起來的太平軍士兵也越來越多,雖然說自己的第二騎兵連依舊在衝鋒,但是繼續下去的話很有可能被活生生的耗在裡頭。

一旦自己的騎兵失去了高速度的衝鋒,那麼就會陷入只能原地揮刀砍劈的狀態,屆時敵軍的騎兵再衝過來,到時候就是十死無生。

算算時間,錢牛北那邊也應該差不了,自己是時候撤出來了。

當即他就是高舉着指揮刀,再一次發出命令:“左轉,衝出去!”

隨着他的命令下達,第二騎兵連的其他騎兵軍官們也是大聲重複着王呂雲的命令,下一刻,這羣騎兵就是直接左轉,然後在太平軍的士兵們殺出了一條血路往外衝去。

шшш_t t k a n_℃o

後方的董陽紅看見王呂雲要走,自然不會甘心讓王呂雲的騎兵來衝殺一陣後就完好無損的離去,當即也是率領騎兵追了上去。

不過這一次他比前天學聰明多了,沒有爲了追趕而把陣型拖拉的太散,而是爲了保持一個較爲緊密的陣型,前後數次命令前排的騎兵放緩速度。

用着不快不慢的速度追了出去。

然而當董陽紅帶着太平軍的騎兵追着王呂雲而去的時候,北面方向卻又是傳來陣陣馬蹄聲,回頭一看,林成庭就是看見約兩百騎直接從北面朝着自己的炮兵陣地衝了過去。

一時間裡,他有些愣住了,這些朝着自己炮兵陣地衝過去的騎兵看穿着就知道,那是餘勝軍的騎兵。

餘勝軍的軍服在這個時代是相當顯眼而有特色的,不僅僅和國內的其他清軍、太平軍不一樣,甚至也和那些洋人的軍隊也不一樣。

哪怕距離遠了看不清楚軍服的具體樣式,但是你只要看見他們穿的是深藍色的軍服,那麼基本可以斷定他們是餘勝軍了。

因爲只有餘勝軍的軍服纔是清一色的深藍色。

“出城的清妖騎兵不是隻有兩百騎嗎?怎麼先後來了兩撥,這加起來就有四百之數了!”這一瞬間,林成庭想到了一個很不好的可能性:“難道說林哲親率的主力已經抵達湖州了?”

可是也不對啊,林哲親率的主力光是戰兵就有好幾千,同時餘勝軍還僱傭、徵召了一千多人的民夫隨軍挑運輜重。行軍的時候也沒有專門往窮山惡水、人跡全無的地方跑,一路上走的都是官道呢。

太平天國的探子們從林哲離開上海的時候,就一路上跟着他們,儘管這些探子不可能靠近獲得詳細的軍情,但是大體的情況還是知道的。

根據林成庭所知,目前林哲親率的主力還在嘉興地區,尚未進入湖州府地界呢,要想抵達湖州,最少也還得兩天到三天時間。

正是因爲知道林哲已經即將抵達,林成庭纔是會在今天發起大規模的攻城,試圖通過一次性投入大部分兵力攻克這個湖州城。

不過,林成庭也是想到了,有可能是林哲的大批中軍還在趕來湖州的路上,但是卻是派出了騎兵提前趕到。

對於浙北、蘇南這一片地區而言,基本上太平軍和清軍的探子都是遍佈彼此的控制區,也許小規模的軍事調動無法得知,但是大規模、並且沒有特地掩蓋蹤跡的軍事調動,往往是很容易被對方主將得知的。

林成庭當初南下浙北的時候,還不是早早的就被餘勝軍給知道的。

通過這些消息,再結合現在突然出現的這第二支騎兵,林成庭可謂是已經把餘勝軍的部署調動猜了個十之八九。

然而現在而言,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把這衝進來的第二支騎兵給攔下來。可惜他剛纔把董陽紅的騎兵派出去追擊敵軍騎兵了,不然的話就好辦的多。

如今,只能靠那些步兵和炮兵自身來抵抗了,可是經過方面的敵騎衝擊,大批後陣的步兵已經被調動到靠西面的位置,那三千主力距離後方的炮兵陣地足足有五六百米。

前期要向守住炮兵陣地,只能靠留守的那區區幾百名步兵以及炮兵自身了,而只靠他們的話能夠擋住嗎?

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654章 火藥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3章 慘勝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43章 慘勝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30章 救援長興第10章 出征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471章 窮教育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15章 公然敲詐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57章 一路橫掃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章 土匪危機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1章 餘姚林家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520章 夏威夷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617章 出巡第44章 傷亡名單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18章 閱艦式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
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654章 火藥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3章 慘勝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43章 慘勝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30章 救援長興第10章 出征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471章 窮教育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15章 公然敲詐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57章 一路橫掃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章 土匪危機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1章 餘姚林家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520章 夏威夷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617章 出巡第44章 傷亡名單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18章 閱艦式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