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中

?活生生的黃道婆。

葉應武輕輕吸了一口氣,打量着眼前這個因爲有些緊張而不斷絞動手指的年輕女子,或許在黃道婆眼中,這個葉使君總是盯着自己看,怎麼都感覺不是什麼好人。

雖然不知道其他人是什麼樣的,但是葉應武記得很清楚,對於宋元之交這一段歷史,自己知道的第一個人不是以《過零丁洋》在語文課本上赫赫有名的文天祥,而是眼前這個黃道婆。

不過好在無論是在歷史上籍籍無名,還是聲名顯赫,葉應武來到這七百年前的時代已經八個多月了,也算是見多了,此時見到黃道婆,也只能說是略微有些好奇。

黃道婆此時還不能稱之爲黃道婆,雖然葉應武不知道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但是應該十有**和她漸長的年齡以及曾經居住在道觀有聯繫,此時大家的稱呼還是清一色的黃小娘子。

黃小娘子身上穿着有些不倫不類的黎族衣衫,只不過和黎族有些暴露的衣衫不同,衣裙都已經有所加長,甚至快要拖地,外面還有一層外衫,但是衣服上濃濃的黎族海南風情還是難以消散。

或者說葉應武之後半數的注意力都是讓衣服吸引去的,一來葉應武也想看看這個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技術製造出來的衣服到底是怎麼樣的,二來葉應武只是回想到了自己當年在海南島度假時候的境況,回想起了那個自己已經離開八個月的世界。

“不知道葉知州專門派遣人將奴家從吉陽軍找來,所爲何事?”黃道婆在葉應武炯炯的目光注視下有些不安,急忙問道。

葉應武這才細細打量眼前這個註定名傳千古的女子,或許黃道婆已經二十四五歲了,只不過這些年的無慾無求,讓她看上去更像是二八華年的少女,黃道婆相貌並不出衆,根本沒有辦法和葉應武后宅幾個妻妾相比,但是隱隱約約還有一種別緻的風姿。一顰一笑中總是帶着歷經磨難後的從容不迫。

不知道這個年輕女子到底在短暫的生命中都經歷了什麼,也不知道最後是什麼促使她站在這裡,甚至對於六扇門關於李嘆和黃道婆之間的那些曖昧也不很是感興趣。葉應武站直身體,凜然說道:

“小娘子不要見怪。讓小娘子前來,主要是興州有北面逃難百姓數萬人,卻無足夠之冬夏衣衫,使得這一冬天天武軍不得不抽調出兩廂將士幫助百姓築屋開荒,但是這也不過是能夠解燃眉之急。如果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恐怕就意味着未來的半年或者一年之間,天武軍都要被牽制相當大的兵力,江南西路的財政也會有很多的損失。”

黃小娘子微微咬着嘴脣,看向葉應武,一言不發。

輕輕敲擊着桌子,葉應武接着說道:“而且這更意味着,將會有更多的人可能會死於今年的寒冷。因爲某不能夠保證襄陽之戰勝利,也不能夠保證襄陽、郢州各處的難民不會向南,到達此處。”

葉應武的聲音很是平淡,如果不是親自在這裡一字一字的聽。恐怕不會有人認爲他正在說着的,是周圍州府數十萬百姓的生存問題。

已經不知道有多久沒有表情起伏的黃小娘子微微一怔,旋即微微皺眉,葉應武卻不再說什麼,而是靜靜地看着她,目光中帶着一股自信,彷彿黃道婆一定會留下來。

沉吟良久,黃道婆終於還是認輸一般,苦笑着說道:“葉知州言重了,有奴家在。怎能坐視,還請葉知州放心便是。前方征戰沙場我等女兒無法相助一臂之力,但是後面衣衫戰甲,奴家還是有那麼三分本事的。恐怕葉知州讓奴家來,也不只是想要庇護一方百姓吧。”

葉應武有些尷尬的笑了笑,這等能夠“衣被天下”的技術,自己當然不會只將其民用,能夠更快速地給更多的將士們編織冬夏衣衫以及戰甲纔是他隱藏的目的。

只不過此時被黃道婆一語中的,那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拜託了。”葉應武衝着黃道婆一拱手。

黃道婆抿嘴一笑。

——————————-

郢州城。

鄧光薦看着眼前堆積如山的公文。頓時有些頭大。

可是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葉應武將他緊急派到郢州來,主要也是爲了能夠迅速接管穩定這座襄陽以南距離最近的堡壘。隨同鄧光薦而來的還有吳楚材帶領的兩百百戰都騎兵,葉應武將自己的親衛都派了出來護衛,對於郢州的重視可見一斑。

而且天武軍左廂和中軍也開始向郢州城移動,並且在半個時辰之前到達城北和城西,紛紛開始安營紮寨。至於鄂州屯駐大兵,自然也不敢單獨在平原上一直安營紮寨,等着蒙古步騎突擊,所以也急匆匆的跟着天武軍而來,在郢州城東安營,大有和另外兩邊的友軍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郢州城中原本範天順是身兼知州責任的,此時範天順養病,而城中通判在蒙古騎兵渡過漢水的時候就已經打開城門逃之夭夭了,至今尚未搜尋到這個膽小如鼠的傢伙的下落。

雖然郢州是在戰時,蒙古步騎從北面壓境而來,但是畢竟也是大宋的一個州府,不能一時沒有總管官員。無奈之下葉應武便緊急命令唯一還算有些空閒的鄧光薦北上,在天武軍的掩護下接管郢州。

對於天武軍來說,且不論戰後郢州是不是還能掌握在自己人手裡,至少在戰時,郢州是不可或缺的前線基地。包括錢糧、兵甲等等物資都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江南西路運來,而不用擔憂存放在野外被蒙古騎兵在夜間突襲。

腳步聲響起,剛想要坐下的鄧光薦急忙擡頭看去,天武軍左廂都指揮使王進、中軍都指揮使楊寶並肩而來。鄧光薦微微皺眉,也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去。

鄧光薦迎上去當然只是擺個架子,他是王進在白鷺洲書院的直系學長,正牌的師兄,所以就算是現在鄧光薦在天武軍中還屬於一個尚未進入核心的閒人,但是王進哪裡敢讓他老人家見禮。

“師兄別來無恙!”王進笑着一拱手。“聽聞師兄前來,小弟也是急忙和楊都指揮使趕過來。”

鄧光薦可不只是王進的師兄,更是文天祥的同窗,葉應武葉使君的正牌師兄。所以楊寶同樣也沒有之前面對汪立信時候的氣度,很是謙恭的對着鄧光薦笑而拱手。

“幸會幸會。”鄧光薦衝着楊寶點了點頭,兩人也不過是有幾面之緣,鄧光薦對於這個天武軍當中年數最大、葉應武親衛出身的中軍都指揮使不甚瞭解,自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寒暄。

王進點點頭。議事堂中還有些混亂,尤其是那些堆積的公文以及正在倉促懸掛的輿圖,讓人不得不感慨這大宋守城文武的風骨,實在是不怎麼樣。瀕臨襄陽前線的州府議事堂中甚至連一份像樣的輿圖都沒有,更不要說葉應武那個體型龐大的木圖了。

“聽聞湖南安撫使汪相公也在郢州左近,不知道爲何沒有見到其人?”鄧光薦有些詫異的看向王進左右,在這郢州,無論如何也是汪立信的官職最大,按理說應該過來接管郢州防務纔是。

楊寶看了王進一眼,聲音轉冷:“此事無須鄧君操心。天武軍和鄂州屯駐大兵之間互不統屬,或許汪相公也是出於免生齷齪之心,方纔不進城的,既然使君已經讓我等接管郢州城,我等盡心盡力便是。”

察覺到楊寶聲音中的冷淡,以及旁邊笑容蕩然無存的王進,鄧光薦心中咯噔一下,他也不是什麼笨蛋,自然隱隱約約猜測到恐怕天武軍和鄂州屯駐大兵之間已經不是“免生齷齪”了,而是早就有過不小的摩擦。並且最後的勝利者想來是天武軍,否則天武軍入城接管郢州防務,鄂州屯駐大兵怎麼會灰溜溜的安營紮寨、一言不發?

就算汪立信是大肚量的人,他手下也不可能坐視如此雄城被天武軍全部佔住。只能說明之前天武軍已經讓鄂州屯駐大兵有所畏懼。

這些軍隊上的齷齪不是鄧光薦現在有資格知道的,更不是他想要知道的,當下裡鄧光薦勉強笑道:“既然如此那也好,兩位是客,站在此處終歸不好,還請入議事堂中一述。”

議事堂中的輿圖已經佈置妥當。而章誠此時也打馬直衝到議事堂外,倒是嚇了鄧光薦三人一跳。不過似乎對於六扇門和錦衣衛一貫的這種作風都習以爲常了,王進和楊寶只能苦笑一聲,有着使君當盾牌,這些傢伙向來不顧什麼軍中禮儀,不過這樣也好,總歸是不耽誤軍情。

衝着鄧光薦匆匆一拱手,章誠看也不看王進和楊寶,徑直走到輿圖面前,一把抄起桌子上的茶杯猛地灌了一口,方纔氣喘吁吁的說道:“阿術十五萬大軍業已陸續渡過漢水,十萬步騎徑直南下,直逼郢州,另外五萬兵分三路,在萬山、灌子灘、虎頭山安營紮寨,另外在樊城外安陽灘也發現有蒙古大量哨騎活動。”

“十萬?!”鄧光薦震驚的喊了出來,也已經顧不上章誠剛纔將給自己準備的茶水一飲而盡了,“阿術十萬大軍不去打襄陽,爲什麼要到郢州來,這不是把後路暴露給呂安撫了麼,只要襄陽將領還有三分本事,就能夠讓他大敗。”

“消息可靠?”王進和楊寶都忍不住皺眉。

章誠伸手在郢州城北輕輕一敲:“錦衣衛的消息,什麼時候有假,現在如何是好,需要速速拿個主意。”

“先讓各軍備戰,另外通知鄂州屯駐大兵。”楊寶勉強穩住心神,十萬大軍足夠將整個天武軍左廂和中軍來回碾壓四五遍的了,即使是有郢州城在這裡,恐怕也支撐不了太久,“無論阿術到底是打算做什麼,咱們都要先做好準備。”

王進一邊吩咐幾名傳令兵下去傳達命令,一邊伸手在輿圖上剛纔章誠提到的地方輕輕敲動:“阿術這一次可真的是要來攻打郢州?然而你們看這些地方。”

順着王進手指的方向,即使只是略微知道些軍事常識的鄧光薦也忍不住開口說道:“阿術留下來五萬大軍安營紮寨的城外險要之處,幾乎囊括了襄陽城各個方向,並不只是爲了防範襄陽守軍南下,這麼說來一旦襄陽守軍出城,阿術甚至連掩護後方的能力都沒有。”

“沒錯。”王進輕輕感嘆一句,“使君雖然幾次挫敗阿術,但是依舊在強調阿術絕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尤其是在用兵虛虛實實上面,更是狡詐異常,更令人擔憂的是,阿術此人膽略超人,並不是沒有可能把主力十萬大軍當做誘餌。”

十萬大軍當做誘餌,那麼肯定不是引誘郢州城外天武軍的,能夠以這麼大的誘餌誘惑的敵人,唯一的獵物就只可能是襄陽守軍。要是襄陽守軍出城進攻阿術側後翼,有所準備的阿術完全可以回首一下,絕對可以讓呂家兄弟痛不欲生。

“如此判斷,可當真?”鄧光薦頓時已經渾身僵直,襄陽是天武軍的重中之重,所以襄陽守軍守將的情況,即使是鄧光薦也有所瞭解,他很清楚或許生性保守的呂文德不會上當,但是更爲激進的呂文煥很有可能說服兄長強行出兵。

上一次除夕夜偷襲以及後續圍繞着郢州水師一系列的血戰,便是呂文煥出兵的緣故。

“行軍佈陣,沒有所謂的當真不當真。”章誠忍不住苦笑一聲,“現在唯一有把握的就是阿術真的調集了十萬大軍南下,並且恐怕將會在半天之內出現在咱們的眼前。”

王進沉默片刻後又補充了一句:“或者說是將襄陽守軍打的措手不及之後從容回去。”

“也就是現在只能夠祈禱阿術是真的帶兵前來進攻郢州?”鄧光薦有些詫異的苦笑道,阿術沒有任何花招的前來進攻郢州,反倒是對於整個襄陽戰局最爲有利的。

“不會的。”一直沒有說話的楊寶斷然否決,“某當初在兩淮,雖然身份低微,但是當時和我們隔着淮水對峙的就是阿術,對於阿術這個人某也算是瞭解,如此愚笨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做出來。”

“那就只有另外一種更壞的可能了。”章誠輕聲說道,“咱們現在恐怕已經沒有能力拯救襄陽守軍了,即使是天武軍現在北上,更大的可能也是被蒙古步騎迎頭痛擊。”

王進伸出手狠狠一錘牆壁:“如果襄陽守軍不出城,那麼阿術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前來進攻郢州,一旦郢州失守,對於襄陽,無論是在援軍還是士氣上面都將是最沉重的打擊。但是如果襄陽守軍出城,那麼很有可能其中大多數的將士將會看不到明天的黎明。”

“不能就這麼貿然北上,沒有郢州城的庇護,咱們就是自尋死路。”楊寶聲音很是冰冷,帶着一種歲月的沉穩。他是從無數沙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對於雙方實力也是最爲了解的。

“阿術選擇這個時候,還真是好啊,兩淮大軍還在前行路上,天武軍前廂坐守田家鎮難以有所大動作,而使君恐怕也在猶豫要不要帶着最後的天武軍後廂趕過來······”章誠輕聲說道,“也就是說,現在周圍誰都靠不住,甚至包括汪立信汪相公,咱們能夠依靠的只有在場的這幾個人,只有天武軍兩廂兩萬餘將士。”

腳步聲突兀響起,緊接着是和煦的笑聲:“這句話說得好啊,天武軍走到哪裡,都不能依靠別人。真正靠得住的,永遠都是一起征戰的袍澤,都是身邊兄弟和自己。”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軍賦采薇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甲過遼山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南雲軒翥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六十一章 南風漸起 上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六百零六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引弓西北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六百八十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下)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三百零五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清風徐徐笑玲瓏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二百六十章 夢裡江南好 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御駕眺西洋第十六章 萬民送恩公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三十四章 馬蹄碎雨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決戰合蔡鎮(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下)第五百零一章 無邊光景一時新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上)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魂難安息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幕臨孤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風看天武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遺恨歸西去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六百零一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下)第七十三章 是非成敗 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五百零九章 雲邊雁斷胡天月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滄濤寧第五十八章 天下無閒棋第五百九十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上)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此生莫將韶光負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第六百零六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上)第四百零一章 雪滿後樂園(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軍賦采薇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甲過遼山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南雲軒翥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六十一章 南風漸起 上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六百零六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引弓西北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六百八十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下)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三百零五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清風徐徐笑玲瓏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二百六十章 夢裡江南好 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御駕眺西洋第十六章 萬民送恩公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三十四章 馬蹄碎雨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決戰合蔡鎮(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下)第五百零一章 無邊光景一時新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上)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魂難安息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幕臨孤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風看天武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遺恨歸西去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六百零一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下)第七十三章 是非成敗 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五百零九章 雲邊雁斷胡天月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滄濤寧第五十八章 天下無閒棋第五百九十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上)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此生莫將韶光負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第六百零六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上)第四百零一章 雪滿後樂園(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