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

ps:新的一個月求打賞求月票!

王安節滿身風雪的突然出現,讓江鐸和宋應龍短暫的吃驚之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

當他們正在爲手中能夠使用的人數捉襟見肘,正在擔憂濟州城北和城西以及其他州府災情的時候,王安節就這麼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如果有什麼可以詮釋“雪中送炭”的話,那麼現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某是兼程前來,兩淮軍第一軍本來就駐紮在膠州,膠州那邊的情況還好,有北洋艦隊來往運輸物資也可以放心,主要還是山東內陸,所以某已經下令第一軍向西移動,急行軍之下,雖然道路泥濘難行,不過估計兩天也能夠到達,”王安節大步走到那一張山東行省輿圖前,伸手在上面一指,“第二軍就位於濟州府南面,某來時已經開始整裝待發,估計還有五六個時辰就可以到達。這一次跟着某前來的還有全部的親衛騎兵總計五百人,隨時都能投入救援。”

江鐸向北一指:“現在其餘的地方不知道,不過可以知道,城北和城西都有嚴重的受災,城中的衙役和廂軍恐怕已經顧及不上了······”

王安節點了點頭,輕輕呼了一口氣:“交給兩淮軍吧。兩淮軍既然鎮守此處,但有任何天災人禍,大明將士只有竭盡全力救災之職責。”

——————————————————————

狂風呼嘯,卷帶着雪花——更準確說是冰粒——重重的砸在屋舍上。

不過外面這麼大的風聲和雪聲,都掩蓋不住屋子裡面震天雷般的鼾聲。趁着下雪,兩淮軍第一軍今天白天趁着大雪把全軍拽出去進行拉練,每一個將士都累得夠嗆,回來之後幾乎是所有人都直接癱倒在榻上睡得猶如死豬,即使是天打五雷轟恐怕都喚不醒他們。

風聲和雪聲更大了,不過屋子中沒有一個人有任何反應。

很快風雪聲中開始出現一絲一縷的雜音。咚咚的鼓聲從一開始的難覓其蹤逐漸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急促。

睡在屋子門口的十將幾乎是一個激靈睜開眼睛,在軍中待得時間長了,或許可以對任何聲音不敏感,但是對這種象徵着集結的鼓聲卻是分外敏感,當確認了的的確確是聚將鼓的時候,十將猛地坐起來,大聲吼道:“快,所有人,所有人都給老子滾起來,快滾起來!”

十將的嗓門很大,整個屋子中睡得如死豬的士卒們一個個揉着眼睛坐起來。雖然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是他們也不是第一天進軍營的新兵蛋子了,這種深更半夜的突然集結他們也不是第一次遭遇了,雖然將士們很想吐槽爲什麼今天剛剛進行了大拉練,現在卻要突然集結,不過已經烙進心靈的反應使他們飛快的起來。

王翼周雖然渾身痠痛,而且還處於茫然之中,不過好在已經熟練的潛意識動作,讓他很快穿上外衣、蹬上鞋子,跟上身邊同伴的背影去拿不遠處的甲冑和兵刃。房門剛剛打開,呼嘯的寒風就伴着雪花重重砸在臉上、身上,站在門口開門的十將很快眉毛就變成白色。

“帶好甲冑,快!”十將大聲吼着,可以看到其他營舍的房門也是一個接一個推開,一道道黑影飛快的向外衝。

房門打開之後,咚咚的鼓聲已經可以聽得很清楚。

王翼周輕輕呼了一口氣,拿起自己的刀盾,追上十將。他從軍的時間也算不上短了,不過還並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有些緊張的說道:“頭兒,是不是蒙古韃子殺過來,咱們要打仗了?”

“安靜,別問那麼多!”十將沉聲喝道,跑到校場上猛地頓住。王翼周是他手下訓練刻苦的一個士卒,幾次拉練的成績都不錯,十將自然也很是欣賞他,如果換成別人恐怕十將根本就懶得回答。

他身後的士卒七零八落的跟着,看上去頗爲狼狽。

“整隊,快點兒整隊!”都頭提着馬鞭大聲吼道。

一名名將士被風雪一吹,都清醒了很多,隊形整的很快。

“快看,是軍長!”一名眼尖的同伴拽了拽王翼周的衣袖。王翼周微微一怔,果然一道身影大步走上不遠處的檢閱臺,昨天的時候大家拉練出發曾經看到過軍長的身影,甚至還曾經偷偷罵過他,所以現在就算是隻看到一個模糊輪廓,也能夠確定就是軍長。

“真的要打仗了?”王翼周倒吸一口冷氣。

平時的晚上突擊訓練,軍長是不會出現的,最多師長露面。

跺了跺腳,大明兩淮軍第一軍軍長姜纔看向臺下黑壓壓的身影,朗聲說道:“將士們,風雪嚴寒,把大家從溫暖的被窩中、從和婆娘的美夢中拽出來,姜某問心有愧啊!”

姜才的聲音很大,雖然風雪交加,不過下面的士卒們還是聽得一清二楚,頓時有人忍不住爆發出低低的笑聲。

“但是,”姜才頓了一下,“某剛剛收到的消息,濟州府並周圍四個州府,遭受雪災,屋舍坍塌、百姓罹難,很多地方都因爲大雪封路而音訊不通,可以想象那裡的黎民百姓們正在遭受你、我所沒有辦法承受的苦難,他們在飢餓和黑暗當中苦苦忍受,在風雪中無助的哭泣、翹首期盼,只希望道路的盡頭、風雪當中會有人走出來,幫助他們!”

雖然姜才並沒有用更大聲音的說話,不過下面的士卒都聽得很清楚,一道道目光落在姜才的身上,然後又順着他手指的方向向西眺望。

或許他們剛剛走入軍營的時候還是懵懵懂懂只知道領取軍餉的無知士卒,不過經過軍中督導和下級虞侯們層層傳遞下來的教誨,他們已經漸漸懂得了一些道理,尤其是當現在,所有人都會不自覺的將這樣的悲慘帶到自己頭上。

如果是自己征戰在外,家中遭遇這樣的天災人禍,會不會家中老小們也會期待着同樣的身影、同樣的希望?他們現在要去做的,只是在另外一些不可預料的不幸面前,另外一羣人也要去做的。

“你們是人,是大明的子民,但是首先,你們是大明的軍人!”王翼周突然間想起來自己從軍第一天,旅長的訓話。

“現在,兩淮軍第一軍,奉命向西開拔救災,全部都有,向左轉,出發!”姜纔沒有絲毫的猶豫,猛地一揮手。

“出發!”都頭們大聲吼叫着,而軍中所屬的騎兵隊伍已經先一步衝入風雪中,他們將會負責探路和哨戒的任務,並且也會先一步趕到受災的地方,組織當地民壯進行救災。

一名名將士深一腳淺一腳的在風雪中邁動步伐,雖然雪水灌入靴子裡,雪花吹入脖頸中,皮膚冰涼幾乎要麻木,但是沒有人停下腳步,沒有人猶豫難以取捨。

因爲這一刻,他們所有人的心都是火熱滾燙的,足夠將一切冰雪融化。

“上天保佑,陛下恩澤,受苦受難的百姓們,能夠堅持得住。”姜才喃喃說道,看着火把構成的長龍在他面前走過,繼續向西挺進,盤旋曲折卻又奔流不息。

如同浩浩蕩蕩的鐵流。

——————————————

“陛下,陛下,山東八百里加急快報!”晴兒快步衝入暖晴閣當中。

尚未燃盡的薰香還散發着淡淡的煙氣,珠簾低垂,暖意盎然。

聽到晴兒的聲音,葉應武一下子坐了起來,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在被晴兒在睡夢中叫起來,已經習以爲常,哪怕是這大年初一。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覺已經大亮,顯然風雪早就停息了。

晴兒聲音雖然小,但是實際上睡在葉應武身邊的陸婉言和惠娘已經有所感覺,緩緩睜開眼睛。昨夜癲狂風雨的痕跡尚未從俏臉上退散,披散下來的秀髮讓後宮的兩位女主人看上去有些疲憊,不過陸婉言還是輕輕伸手拿過來葉應武的衣袍便要伺候他更衣。

“山東八百里加急?”葉應武眉毛一挑,山東是大明在河北一帶佈下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顆棋子,如果選擇可以出事的話,葉應武寧願是江南或者兩淮出事,也不願山東有什麼大事,“蒙古韃子已經在各個戰場被大明打的焦頭爛額,竟然還能抽出來功夫進攻山東?而且山東有兩淮軍坐鎮,就算是軍情緊急,也不用這麼着急吧。”

晴兒搖了搖頭:“這個奴婢不知道。”

“也罷,”葉應武點了點頭,接過來衣服,突然間想起來什麼,低聲吩咐一句,“婉娘,某不知道此事嚴重與否,不過還得速速召集百官商議,所以今天你先帶着後宮姊妹們前去給爹爹和孃親請安。”

“這個夫君放心便是,妾身自有分寸。”陸婉言微笑着給葉應武繫好腰帶,正了正他的冠帶。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快件,除了直接呈遞給葉應武之外,還會有一份呈遞給政事堂。所以葉應武知道的時候,實際上文天祥他們也都已經被從睡夢中拽起來,幾乎是和葉應武同時出現在御書房。

“啓稟陛下,臣已經預先看過奏章,昨日山東行省北部遭遇大風雪,百姓受災無數,現在山東行省正在組織搶險救災,具體傷亡損失還得等清點出來之後才能報於朝廷。”文天祥看到葉應武走出來,急忙上前一步,這個時候也顧不上什麼君臣之間的禮節了。

葉應武點了點頭,山東行省鬧雪災也確實讓他吃了一驚,不過總比蒙古韃子趁着風雪大舉進攻來得好,雖然葉應武現在也不確定蒙古人還有沒有實力和手段能夠組織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或許對於他們來說,這一場風雪與其說是進攻的好條件,倒不如說是防守的優勢。

“具體情況還沒有搞清楚?”葉應武皺了皺眉,他自然清楚災情十萬火急,如果不能抓緊組織救災的話,死亡人數和受傷羣衆會飛快的增長,古往今來,遇到這種大天災,能夠靠得住的就是一個“快”字,“還有,山東行省都是怎麼做的?”

“兩淮軍王將軍已經下令兩淮軍出動開赴災區,不過現在還得主要依靠當地的廂軍和衙役,以及百姓組織自救。”文天祥沉聲回答,顯然之前的奏章他都已經細細看過了,“不過山東行省是最北面的行省,經貿落後、物資匱乏,所以現在最需要的還是抓緊轉運物資、支援災區。”

回頭看着輿圖,葉應武點了點頭:“戶部現在能夠拿出來多少救援?還有兵部,駐紮在河洛的天武軍,可否抽調至少一個師東進?”

謝枋得沒有絲毫的拖沓,站起來朗聲回答:“啓稟陛下,今年大明疏浚運河、修築直道、營建河洛,耗費頗多,另外河西戰事、高麗戰事、東瀛戰事,使得國庫幾近空虛,臣無能,恐怕要辜負陛下的期望,只能夠拿得出來一千萬貫救援災區。”

“一千萬貫?”葉應武雖然不知道受災的具體情況,不過南京的風雪都已經如此,更可以想象北面是什麼樣的,所以他總感覺一千萬貫少了一些。畢竟現在大明的歲入已經能夠達到上億貫,算得上真真正正的國富民強,就算是今年之中連續有幾場大戰事,也不可能把國庫徹底掏空,“國庫當中現在到底還剩下多少?”

謝枋得微微一怔,沉聲說道:“國庫尚有錢兩千二百萬貫。”

沉默了片刻,葉應武狠狠一拍桌子:“拿出兩千萬貫救援災區。”

“陛下,萬萬不可,還請陛下三思啊!”謝枋得、文天祥等人頓時大驚失色,謝枋得更是挺直腰桿說道,“陛下,現在北方雪災便拿出兩千萬貫的話,那大明的國庫就要見底了,兩百萬貫留在國庫當中基本沒有什麼作用了,一旦蒙古韃子挑起邊釁,或者其餘地方同樣出現天災人禍,那朝廷就真的沒有辦法應對······”

“那也要先咬牙挺過去!”葉應武直接打斷了謝枋得,“一千萬貫投入進去和打水漂有什麼區別?最後受苦受難的不還是大明的百姓?大明連百姓們的飢寒都解決不了,用什麼來和敵人作戰?”

一向以耿直著稱,在各種大花銷上素來和朝廷諸多大臣不對付的謝枋得,此時張了張嘴,最後卻什麼都沒說,只是衝着葉應武深深的一躬身之後緩緩退下。文天祥他們都知道,謝枋得這是被說服了。葉應武雖然沒有說出具體的例子,但是實際上正正好好戳中了謝枋得的心事。

謝枋得當初尚未從龍的時候,也已經落魄過,也曾經害怕飢寒,所以現在葉應武提到百姓飢餓受凍,自然一下子引起了謝枋得對過去的追思,自然也就沒有反駁的心思。

張世傑站出來沉聲說道:“啓稟陛下,兩淮軍會先行抵達受災地,另外從河洛抽調一個師的話應該已經足夠,不過臣以爲大明各部也應該考慮蒙古韃子的反應,一旦蒙古韃子趁機進攻,大明將會疲於應付。”

“即刻八百里加急傳令高麗鎮海軍、河洛天武軍、關中天雄軍、荊襄荊湖軍,隨時做好抗敵的準備,可以趁着這個機會進行大規模操演和拉練,讓將士們更加熟悉極端而惡劣的風雪。”葉應武嗯了一聲,“另外工部和兵部一定要協商好,萬不得已的話可以調動艦隊來運送救災的器械,現在從江南到膠東的大海還沒有結冰,來往迅速。另外陸卿家,這一次便勞煩你走一趟了,朝廷賑災,總該得有朝中大臣坐鎮。”

陸秀夫沒有絲毫的猶豫,鄭重的一拱手。

就算是葉應武不下令的話,他也會向葉應武請求,因爲朝中三位相公,文天祥和蘇劉義實際上都已經多次出去獨領一面,唯獨陸秀夫每次都是留守大後方,雖然看上去他的責任很重,也沒有人因此而瞧不起他,不過陸秀夫總是感覺自己還欠缺一些歷練,更害怕有人說他因爲是國舅才能待在這個相對更安全的位置上。

這一次正好是一個不錯的機會,陸秀夫自然不想錯過。

“諸位愛卿,逢此天災,當精誠團結,衆志成城,朕需要你們,大明也需要你們。”葉應武負手朗聲說道。

“臣等必當不負陛下期望!”一衆臣工同時大聲應道。

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手挽天河(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 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六百三十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中)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第三百零一章 遙望中原誰是主(上)第二百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中)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三章 滿門忠孝世間稀第三百六十五章 共倒金荷家萬里第四百六十一章 議論聲紛紛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三百四十六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一百九十章 調虎離山莫驚蛇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三十五章 願隨天武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四百零六章 炮打登州城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鶯歌雜軍鼓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四十章 千軍北渡江 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上)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四百零七章 朔風袖底生(上)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中)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春風知我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請執旗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靜聽瓦釜鳴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手挽天河(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九十七章 夏夜迷蹤 上第一百二十章 激流暗涌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軍夜戰敦煌東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固山下江流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將軍當死國(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揚海天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煙波度若飛(上)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滾滾長江天際流第一百零七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詩酒笑年華 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三百九十三章 邊關鼓號響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五百九十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上)第四百三十章 萬衆披肝膽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談興亡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窗含千秋夢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改舊時意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
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手挽天河(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 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六百三十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中)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第三百零一章 遙望中原誰是主(上)第二百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中)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三章 滿門忠孝世間稀第三百六十五章 共倒金荷家萬里第四百六十一章 議論聲紛紛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三百四十六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一百九十章 調虎離山莫驚蛇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三十五章 願隨天武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七十五章 天意難違 上第四百零六章 炮打登州城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鶯歌雜軍鼓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四十章 千軍北渡江 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上)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四百零七章 朔風袖底生(上)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中)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一百二十五章 瀘州長怨 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春風知我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請執旗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靜聽瓦釜鳴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手挽天河(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九十七章 夏夜迷蹤 上第一百二十章 激流暗涌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軍夜戰敦煌東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固山下江流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將軍當死國(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揚海天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煙波度若飛(上)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滾滾長江天際流第一百零七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詩酒笑年華 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三百九十三章 邊關鼓號響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下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五百九十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上)第四百三十章 萬衆披肝膽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談興亡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窗含千秋夢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改舊時意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