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

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

趙駿穿越過來的時候還是很神奇。

當時也是暴雨,後苑迴廊下都有值班侍衛看守。

結果天空一聲霹靂,有幾名侍衛看到親蠶宮前面原本是塊草地。

緊接着又是一道閃電划來,砸在地上,在那電光火石間,有侍衛隱約發現空地多了個人影。

侍衛以爲是幻覺,隨即問旁邊同僚,結果同僚也看到了,這才知道發生了大事,於是打着傘,舉着火把靠近過去,確認了憑空出現一個人來。

之後的事情就是侍衛上報給趙禎,當時已經是半夜凌晨兩三點鐘了,趙禎剛剛起牀準備去上早朝,突然聽到這件事情就過來一看,因爲拿不定主意,就把三相三參都叫了過來一起商量。

於是就出現了趙駿甦醒之前的那一幕。

晏殊把事情的本末都告訴了范仲淹,末了還將趙駿說的很多事情也說了,如官家無後,趙元昊即將立國,以及范仲淹慶曆新政改革失敗等等也和盤托出。

一系列話語把范仲淹震得說不出話來,等把事情全都消化之後,才艱難向趙禎拱手道:“陛下,臣,想見見那人。”

“見,可以。”

趙禎看着他道:“那人一直以爲自己是在支教所在的尼尼村,你切莫說任何一句話令他起疑心,一切都由同叔公來引導他說便是。”

“是。”

范仲淹拱手道。

“走。”

趙禎從太師椅上起來,擺駕後苑。

現在趙禎就住在後苑。

斜風細雨當中,一行人加上范仲淹,都各自心事重重地往後苑而去。

很快到了後苑趙駿所在的觀稼殿旁邊屋院,晏殊推門而進。

“拉日叔,您去哪了這是?”

纔剛進去,趙駿就嚷嚷道:“我纔剛跟您說完百官圖,您怎麼撒腿就跑,門也給我關上了,我還想在門口坐坐呢。”

晏殊找了個理由道:“剛想起來,鍋還架在竈臺上,差點把鍋燒了。”

“沒燒就好。”

趙駿忙寬慰了一句,他知道現在下不了山,鍋很重要,也就沒再抱怨,而是說道:“天天呆在房間裡太悶了,哪怕不能去村子裡走走,讓我在門口坐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好。”

晏殊耐心勸導:“你現在眼睛不方便,我又不能隨時照顧你,萬一磕碰了該怎麼辦?還是聽醫生的話,先休養好眼睛和身上的傷再走動吧。”

“好吧。”

趙駿嘟囔着:“就是咱們現在也聯繫不上組織,我也沒給我爸媽報個平安,就怕他們擔心。”

“沒事的,政府很快就會把道路修起來,電線也會修好。”

晏殊十分聰明地開始應用起了從趙駿那學到的新詞彙,他知道這樣趙駿就更加不會起疑心。

現在趙駿確實沒起疑心,口音上晏殊故意用生硬的西南官話,與當地彝族生硬的普通話很是相似,何況趙駿本身也不瞭解當地語言,只覺得近似就行。

食物上都是彝族人常吃的蕎麥,雖然少了土豆,但用最近天天下雨,空氣潮溼導致土豆長了芽這個藉口也勉強糊弄過去。

至於電、座機的問題也都用下暴雨線斷了這個理由讓趙駿無話可說。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趙駿偶爾會下牀在屋內走動走動,摸索牆壁時他發現牆居然是木質的,而且表面很光滑,像是打了蠟一樣。

屋子裡也沒有任何農村木屋常見的蛛絲網和灰塵,完全不像他之前上涼山時看到的夯土牆。

難道老村長貪污了村裡扶貧經費,給自己房子搞了裝修?

他當時還在想。

但反正趙駿肯定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穿越了這件事。

畢竟這種事情看看小說還能幻想一下,可真放在現實,在雙目失明看不見的情況下,估計誰想破腦袋都不會突發奇想以爲自己穿越到別的世界了。

趙駿盤膝坐在牀上,嘆氣道:“拉日叔,伱們家就沒有別人了嗎?您每天也就給我送三次飯,那個大夫每次也都不說話,我好無聊啊。”

晏殊知道機會來了,立即說道:“那正好跟我繼續講講歷史吧。”

“對了。”

趙駿忽然笑道:“還沒有講今日大宋笑話呢。拉日叔,您聽好。問:唐宋元明清哪個國家最富?答:宋朝。它已經賠款幾百年了,但還沒有賠光。”

范仲淹臉色驟變,目光驚駭不已,環顧左右,看到趙禎和呂夷簡他們臉色如常,這才強忍着心中駭然,沒有作聲。

幾天下來,趙禎都快免疫了。要是趙駿忽然不罵他的大宋,反倒心裡癢癢。

不過晏殊還是有些不高興道:“趙老師,你之前說清朝也割地賠款,怎麼一直說宋朝呢?”

“清朝確實很垃,但也是晚清中末期拉,宋朝是一直拉,居然還有打贏了澶州之戰,然後給戰敗國簽訂賠款的澶淵之盟這種事情,簡直是聞所未聞。”

“好吧.那你繼續說說呂夷簡和范仲淹。”

“拉日叔,我發現您一直對仁宗朝感興趣,爲啥就不想聽聽別的皇帝呢?您喜歡趙光義我就不講了,完顏構那種貨色可以講講嘛。”

趙駿笑嘻嘻地說道:“好不容易出了民族英雄岳飛,帶領岳家軍北伐大獲全勝,結果還被他自毀城牆給害死,要我說岳飛廟門口光鑄個秦檜夫妻的銅像還是少了,完顏構也得加進去。”

完顏構是誰?

岳飛是誰?

秦檜又TM是哪一位?

范仲淹只覺得一頭霧水。

只是現在不是問的時候,他只能把疑惑埋在心裡,繼續看着。

晏殊堅持說道:“我還是很喜歡宋仁宗的,你就說說呂夷簡和范仲淹嘛,呂夷簡是忠臣還是奸臣?” “從形象上來說,是奸臣。”

這句話一出,包括晏殊在內,趙禎、呂夷簡、宋綬都臉色驟變。

“不過那是因爲後來影視、小說、電視劇什麼的改變,導致把呂夷簡形象搞差了。”

“主要也是范仲淹名氣太大,又是個憂國憂民大詩人,還是大忠臣,人們就以爲和范仲淹作對的就一定是奸臣。”

“實際上他們看問題太表面,覺得任何事物都非黑即白。咱們研究歷史的要客觀一些,不能盲從。”

“從呂夷簡的事蹟上來看,宋真宗朝時期,他就已經是有名的廉能之臣,才識卓優、清慎勤政,地方治理的也做不錯。”

“後來宋真宗死了,呂夷簡成爲宰相,在與太后劉娥的鬥爭中堅定不移地站在宋仁宗趙禎那一邊,維護了趙禎的帝王地位,鞏固了君權,那肯定是大忠臣。”

“等仁宗親政後,又積極向仁宗提出了許多明君才能做到的要求,具體內容我給忘了,反正都是忠言,總體來說,呂夷簡還是趙禎最信賴的臣子。”

“要不是老範搞《百官圖》讓呂夷簡下不來臺,之後王曾蔡齊跟呂夷簡宋綬兩黨內鬥,搞得四個人全部罷相,估計趙禎也捨不得呂夷簡。”

最後這句話說完,就不是晏殊呂夷簡宋綬臉色大變了,而是范仲淹王曾蔡齊三個人臉色大變。

特別是王曾蔡齊,他們才知道自己未來罷相,是和呂夷簡宋綬有關。

二人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駭然。

范仲淹是個牛脾氣急性子,這會兒當時就眼急了,出聲說道:“你胡說,呂夷簡權傾朝野,任人唯親,怎麼能是個忠臣?”

“誰?”

趙駿聽到新的聲音,幾乎是帶着驚喜的問道。

趙禎當時就給氣得血壓又上來了。

比趙駿叫他二傻子都氣。

說好的讓范仲淹不要說話不要說話,結果壞了大事。

還是晏殊有急智,連忙說道:“這是村支書格拉尼瑪,他今天腰好了一點,來看看趙老師。”

“原來是尼瑪叔,聽您這名字,應該是藏族人。不過咱們這就是涼山彝族自治州下面的藏族自治縣,彝族和藏族混居也正常。”

趙駿沒有聽出異樣來,因爲晏殊已經通過他的支教錄取通知書看過,知道他是去大涼山的藏族自治縣去支教,所以靈機一動,加入了藏人村支書這個角色。

另外從口音上范仲淹是關中人,說官話也比較生硬,而且剛纔那一嗓子他沒有認真聽,因此光憑這一嗓子,聽不出具體口音。

但對方的反駁他是聽到了,趙駿於是說道:“尼瑪叔好像有不同見解,那你不知道一件事。”

“什麼事?”

范仲淹下意識問。

“王曾與呂夷簡意見不合,多次發生爭執。景祐四年,王曾忍無可忍,直斥呂夷簡“納賂市恩”。呂夷簡請求在仁宗面前對答,但當仁宗詢問王曾的理由時,王曾卻語屈,這就說明呂夷簡爲官非常清廉,至少不是什麼貪官污吏。”

趙駿說道:“而且他維護了宋仁宗的權益,也一直在教導宋仁宗像一個明君一樣治國,沒有跟南宋那羣昏庸奸相一樣出賣國家利益,害死自家大將。種種跡象表明,呂夷簡確實是個忠臣好官。”

“那既然呂夷簡是好官,范仲淹不就是奸臣了?”

范仲淹冷笑道。

趙駿覺得他語氣有點生硬,而且思維有點非黑即白的二維管,莫非是老範粉絲?

這尼尼村真是夠奇怪的,村長是驢車戰神趙光義粉絲,村支書是范仲淹粉絲,怎麼都喜歡大慫這種垃圾朝代呢?

“不能這麼說,呂夷簡是好官,王曾也是個好官,范仲淹更是,他們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趙駿就解釋道:“因爲呂夷簡受趙禎的寵信,所以有些乾綱獨斷,讓王曾和范仲淹都不滿,但歸根到底,他們都是爲了國家好。”

“是是是,他們都是爲了國家好。”

晏殊打了個圓場。

趙駿又笑着說道:“尼瑪叔是有些鑽死衚衕了,脾氣倒是跟范仲淹有點像,太執着於對錯。這世上其實並沒有非黑即白的人與事,也沒有至善至惡的絕對,聖人難道就沒有犯錯的時候嗎?”

“正因爲複雜,正因爲混沌,才需要更多層次的解讀,才需要一分爲二的理解,就好像同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和蘇軾。”

“王安石想搞變法改變宋朝因爲三冗問題而持續積貧積弱的問題,是不是說明他跟范仲淹一樣是一個大忠臣?他吸取了范仲淹的教訓,不再像范仲淹那樣主打改革吏治,而是想改革經濟、軍事和農業。”

“但他雖然沒有裁減官員,還設置了一些新的部門增加官僚。可問題是他的變法還是過於激進,且提出的政策也很難完美的實施下去,上層想得是好,到了下面就變味了,結果就是對百姓的負擔更重,加劇了國家動盪和嚴重內耗。”

“蘇軾自己也是改革派,他發現王安石的政策有不妥當之處,所以激烈反對。王安石是名傳千古的清流名臣,蘇軾也是。難道就因爲蘇軾反對王安石而成爲奸臣嗎?這顯然是不講道理的事情。”

“而且寫《資治通鑑》的那個司馬光,也是王安石的反對者。雖然王安石倒臺之後,他思想極爲偏執地把王安石的一切功績抹殺,甚至王安石在時發動戰爭打下的土地,司馬光都要將其送給西夏,可以說是愚蠢至極,可他死後家無餘財,十分清廉,子日叔能說他是奸臣嗎?”

一席話語出來,令范仲淹都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因爲他都不認識王安石蘇軾司馬光。

王安石今年才十五歲,要到五年後慶曆二年才中進士。

司馬光倒是十九歲了,也要到明年才入仕。

至於蘇軾?

今年纔剛出生。

所以讓范仲淹跟趙駿說一羣未來的人怎麼樣,他怎麼說得出口?

(本章完)

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365章 千炮瞄城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515章 大授銜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53章 帝王之術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75章 我要當狀元!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461章 謀西域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94章 該動手了第515章 大授銜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99章 瓶中人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445章 內燃機?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492章 得加錢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97章 老範的幫助
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365章 千炮瞄城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515章 大授銜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53章 帝王之術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75章 我要當狀元!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461章 謀西域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94章 該動手了第515章 大授銜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99章 瓶中人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445章 內燃機?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492章 得加錢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97章 老範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