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

“砰!”

屋內響起巨大的拍案聲。

這裡是政制院後閣西挾,位於政制院西側。

自從大慶殿後閣改爲政制院之後,政制院也經歷過幾輪擴張修建。

前院與大慶殿相連,改成了一個巨大的花園,左右兩側有拱門通道,連着朝廷各部。

後院則有儲藏室、會議室、休息廳、東西二挾等等諸多宰相會議、休息的地方。

此刻在趙駿和賈昌朝下面,御史臺的老大鄭戩,皇城司的老大曹修、兵部老大富弼以及警察部尚書杜衍站在臺下。

賈昌朝拍打着桌子,情緒激動地呵斥道:“朝廷知院,兩位宰相,巡視黃河的路上,被數百人攔路搶劫,天子腳下,還有王法嗎?啊?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他的口水都快噴到幾個人臉上,讓下面被訓斥的幾個人都感覺臉上有些掛不住。

最後趙駿又盯着富弼,上下打量,把富弼驚得毛骨悚然。

四人當中,唯有曹修沒有說話,老老實實地站在。

富弼就更不用多說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被叫到這裡來捱罵。

趙駿目視着他們,緩緩站起身,雙手揹負在身後,繞着他們徐徐房中篤步,邊走到他們身後,邊說道:“天子腳下,居然能出現數百人攔路搶劫,汴梁尚且如此,那全天下該是什麼樣?伱警察部一點責任都沒有?”

趙駿坐鎮政制院已經九年,從最開始的人人不服,到如今百官們俱震懾於他的威望。

所以哪怕三人不貪不佔,自認爲沒有把柄,但在趙駿面前,只要他們還想繼續當官,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那就必須老老實實地聽他的話。

可全國那麼多事,不可能樣樣都能監管到位。

而火槍在鍛造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外泄。

然而接下來趙駿的話卻讓他如墜冰窟。

趙駿平靜的語氣裡透露出一抹殺意:“現在明白爲什麼叫你兵部尚書來了嗎?”

可以說火器鍛造過程跟被圈禁起來沒什麼區別,雖然允許放假的時候外出,可外出就不可能把東西帶出去。

賈昌朝這一下子進了政制院,好像就騎在他們頭上一樣,對他們如此頤指氣使,自然讓人不爽。

畢竟以前賈昌朝可是跟他們一個級別,而且哪怕不是一個級別,宋朝文人可不管你官大還是官小,說噴就噴。

富弼剎那間就意識到了事情的重要性。

接着趙駿再看向鄭戩道:“御史按照慣例,每月必須要去各縣巡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出現數百人的規模,絕非段時間內形成,巡查御史都是死的嗎?看不到街上那麼多匪徒,聽不見民間百姓的聲音?”

有些是官匪勾結,欺上瞞下。有些是在信息不發達的年代,消息封閉並未引起重視。還有的就是官員即便聽說了這樣的事情,可因爲害怕承擔責任,乾脆裝作沒看見。

倒不是說他現在讓每個人都服氣,而是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不管你怎麼彈劾趙駿,皇帝和政制院的宰相們始終都會站在他那一邊。

鄭戩也皺眉道:“御史臺主要負責的也是地方官吏有沒有貪腐,又逢朝廷正在修繕河堤,御史臺的工作便放在了與工部官員一起監督河堤上,亦是難以監察地方。”

“匪徒手裡有槍!”

富弼瞥了眼賈昌朝,不鹹不淡地噎了回去:“賈相這有火也別朝着我們兵部發,地方上即便有這樣攔路搶劫的匪徒,也無關兵部的事情,兵部是爲了保家衛國,總不能爲了幾百人,出動大軍吧。”

如果縣尉管不了,或者縣尉包庇,那就是上一級的州府管,甚至上面還有一級路司,怎麼樣也不可能越過那麼多級,送到杜衍這個警察部尚書面前?

鄭戩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京畿路是沒有地方御史司的,由中央御史臺監督地方,但御史臺在縣一級並沒有機構,最高是州一級御史案。

與他作對,沒有任何勝算,用以卵擊石螳臂當車來形容都算是給他們自己臉上貼金。

所以火器能夠外流,只有後勤配發、士兵手裡、軍械儲存等幾個方面出問題。

所以即便層層上報,也得經過州御史案、路御史司,最後才能到他手裡。

杜衍作爲警察部尚書,怎麼可能接觸得到一個縣的縣衙事情。即便當地有土匪惡霸出現,也肯定是歸當地的縣尉管。

杜衍不忿道:“警察部雖管着全國縣衙差役,可封丘畢竟是一縣,警察部主要管的還是各路警察分部,這一層層沒有上報,我等又怎麼知道呢?”

因此三人本能選擇推卸責任,也不是沒有道理。

拿杜衍來說。

大宋自從火槍出現之後,就屬於嚴格管控的東西,平時部隊裡訓練,士兵是拿不到火槍的,只有射擊訓練的時候才能分發配槍,射擊結束就得放回軍械庫。

這次鄭戩、杜衍和富弼就不敢說話了。

“砰!”

而趙駿的做事風格也已經體現出來,甭管你是清官還是貪官,只要業務能力沒有達標,別說你是個以清廉著稱的好官,就算你是天王老子,他也能把你給一擼到底,甚至罷職削官。

如今公檢法獨立之後,地方上的縣衙吏員就已經拆分開來,有歸屬於縣衙的孔目房,歸屬於警察部的衙役,歸屬於戶部的戶房,歸屬於大理寺的刑房等等。

因爲火器司並不與外界接觸,工匠、家屬都住在單獨建立的坊市裡,裡面有學校、家屬樓、各種生活配套設施,猶如一個獨立的小王國,外面還有軍隊保護。

然而趙駿卻緩緩地擡起頭,臉色陰沉地看着他們,手中的茶杯就好像是滑落了一樣,摔在地上又發出清脆的響聲。

只是他覺得自己沒什麼問題,便挺直了腰桿。

一來他知道趙駿的脾氣,在趙駿面前找藉口就是找死。二來也是他確實沒什麼理由可以找。

杜衍默不作聲。

鄭戩面露無奈。

任何敢跟他對着幹的清廉官員現在都回家種紅薯去了,任何敢出現在他面前的貪官污吏,如今墳頭草都三尺高了。

“我看你們還是沒有認識到事情的重要性。”

勳貴原本控制的三衙被趙駿廢了之後,兵部接管了他們的職能,自此大宋的軍隊就是由樞密院負責調兵遣將,兵部負責中下級軍官升遷、後勤物資調配、軍事法庭獎勵懲罰等等。

其中如果槍械是從士兵手裡流出去,那麼受到懲罰的自然是負責那部分士兵的將領。如果是從後勤配給以及軍械儲存方面,兵部自然難辭其咎。

因而聽到趙駿的話,富弼立即沉聲道:“下官定會嚴查此事,給知院一個交代。”

“你們是要查查此事,不是給我一個交代,而是給全天下的百姓一個交代,天子腳下這些人就已經如此猖狂,其它地方還得了?”

趙駿瞥着眼看着他們道:“此事我還沒有稟報給陛下,如果報到陛下那邊,你們應該知道後果。今天是我與賈相叫你們到這裡來,而不是讓你們去崇政殿,當着官家和諸多宰相的面,那就是給你們機會,我只給你們三天時間,聽到沒有!”

“是!”

四人已是汗流浹背,冷汗直冒。

“好了,就這樣吧。”

趙駿徑直走出西挾,也沒了再繼續出城前往滑州視察黃河河道的心情。

賈昌朝路過四人旁邊,看了他們一眼,忍不住說道:“也就是知院仁厚能給你們這次機會,換了老夫的話,哼。”

說着拂袖離去。

四個人互相對視一眼,便默不作聲地離開,各自回各自的部門找下屬發火去了。

此時已經是下午,汴梁到封丘才三十來公里,趙駿是早上出發的,離封丘縣還有差不多十里路,來回也就走了四個時辰,因此現在正處於崇政殿開會時間。

諸多宰相併不在政制院,趙駿和賈昌朝回到政制院裡,看着空蕩蕩的堂屋,最後想了想,反正沒什麼事做,乾脆就去崇政殿開會算了。

“年底的主要任務還是以清查各部門數據爲主,在明年的施政方針上進行比較,務必要讓明年的生產總值大漲。”

此刻崇政殿內,晏殊侃侃而談道:“目前要落實的還是自然資源部上報的各地鐵礦位置,大鍊鋼還是離不開鐵礦,煤礦和鐵礦按照漢龍的意思,由國家的鋼鐵廠和煤礦廠經營,但可以將一些小礦承包給私人老闆。”

“嗯。”

趙禎聽了點點頭道:“大孫來大宋已經十年,從明年開始咱們就正式要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擺脫農業國的帽子,邁步走向新的臺階,這件事務必要做好萬全準備,不能馬虎,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機會。”

“請官家放心。”

呂夷簡微微咳嗽了一聲,然後說道:“工商部已經準備好了文件,政制院簽署了,從明年二月份開始,允許各路按照自己境內的自然資源組建國企部門,興辦鋼鐵廠、水泥廠、紡織廠、磚廠。中央朝廷也會建立起全國性的大型央企,直屬於政制院。”

“嗯,跟國營鹽場、茶場、酒場一樣吧。”

趙禎說道。

“是。”

衆人應了一聲。

大宋雖然開放原來的榷賣,允許私人蔘與進鹽鐵、茶酒等原來朝廷管控的專營買賣當中。

但這就並不意味着全面私有化,而是允許民間商人進來,國營榷賣依舊存在,並且直屬於政制院。

部門的主事者級別與普通三級部門機構一樣,根據規模大小分爲正四品或者從四品,相當於省級或者副省級。而且除了原來的專營榷賣以外,大宋還建立了海貿船運集團。同樣是央企,每年組織船隊前往日本、高麗進行貿易,規模極大,爲大宋國庫賺取大量的利潤。

所以現在的形勢大宋朝廷肯定還是以中央企業與國營企業爲主,帶動私人公司經營,再慢慢放開商業管制,加大商業繁榮程度。

衆人正商量着明年要新頒佈的政策,便在此時,王守忠敲了敲門,隨即走進來彙報道:“陛下,知院和賈相回來了。”

“哦?”

趙禎納悶,看到趙駿和賈昌朝已經進來,便問道:“漢龍、子明公,你們不是巡視黃河去了嗎?”

賈昌朝走過來先向趙禎行禮,欲言又止。

趙駿則回答了一句:“走到半路上忽然又不想去了,就回來了。”

“哦,那就坐下一起聊吧。”

趙禎沒想那麼多,讓他們一起坐下繼續商量政務。

兩個人就坐下。

“那就繼續聊,接下來是談明年科舉改革的問題.”

呂夷簡說道。

今年攤丁入畝還只是改革的一部分。

爲了明年正式進入工業化,朝廷就必須做好應對工業化的準備。

比如明年的大基建項目;籌備交通軌道規劃;開放全國報業;允許私商進入新興領域;科舉改革加入理科,培養更多的理工科人才等等。

基本上每年年底了就要開始爲明年的方向做打算,這也是趙駿提倡的目光要放長遠,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會議又進行了半個多時辰,便在這個時候,王守忠再次敲了敲門,打斷了會議。

趙禎就讓他進來,問道:“又出什麼事了?”

王守忠看了眼趙駿和賈昌朝,便急急地走到趙禎身邊,對他耳語了幾句。

“什麼?”

趙禎大驚,然後看向趙駿道:“漢龍,你們在路上被人襲擊了?”

“被人襲擊?”

這話一出來,頓時讓崇政殿的諸多宰相大驚失色。

范仲淹連忙道:“怎麼回事?”

晏殊亦是說道:“誰膽子如此大,居然敢襲擊當朝宰相?”

“莫非是又有什麼利益集團在背後作祟?”

“陛下,當徹查此事!”

“臣請即刻發兵,務必要將背後主謀一掃而空!”

衆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在看到趙駿和賈昌朝無事,最主要的是趙駿沒事,便也還沒那麼激動。

但一個個也是義憤填膺,立即表示要對這件事嚴查。

趙禎的臉色能夠肉眼可見地從震驚到震怒,隨後說道:“曹修呢,讓他過來。”

趙駿就苦笑道:“算了官家,我不太想把這件事鬧得太大,耽誤明年進程,所以就沒有跟大家說。”

“到底怎麼回事?”

趙禎怒不可遏地看向賈昌朝。

賈昌朝就立即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一下,隨後道:“知院還是心善,看只是一羣地痞流氓,就沒想大動干戈,不過臣卻是看不過去。”

“砰!”

趙禎拍案道:“讓曹修、杜衍、鄭戩、富弼滾過來!”

“算了。”

趙駿對王守忠道:“你先下去吧,這事我來和官家說。”

王守忠看了眼趙禎,見趙禎沒有說話,就微微彎腰,倒退着離開崇政殿。

等他出去之後,趙禎纔看向趙駿道:“大孫,連你的馬車都敢攔槍,甚至還動用了火槍,難道這事還不算大嗎?”

“大,但沒有大到天上去。”

趙駿搖搖頭道:“其實坐到了這個位置我才明白,真正的國家大事還是以發展爲主。比如讓上億人吃飽飯,讓上億人穿得暖,讓全天下的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

“全國出現大量黑惡勢力,地痞流氓,影響了社會治安和穩定,肯定是全國性的問題,但相比於全國百姓的民生比起來,還是差了一籌。”

“這些問題可以放在政制院,讓政制院下達全國嚴打,掃黑除惡的命令,卻無需要讓老哥這位皇帝大動干戈。”

“就好像我以前學歷史時一直不太理解,爲什麼古時候朝廷對於一些民間冤屈不聞不問,等事情越來越大,最後鬧到朝廷皇帝耳朵裡,最終才被解決一樣。”

“現在我明白了,不是不聞不問,而是上面的重心放在了整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身上,不可能任何事情事無鉅細地關注,只有繼續發酵,民意洶涌的時候,才察覺到問題。”

“這就是立場了,在百姓視角里,他們希望獲得公平的待遇。可在皇帝視角里,他沒辦法照顧到每個受冤屈的百姓,他要照顧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

“所以坐在這個位置上,就得謀與這個位置相關的事情。全國治安問題,可以由政制院提出,警察部去執行,官家作爲皇帝,要考慮的是國家的未來,實在是沒有必要因此而擔憂我的安危。”

聽上去好像趙駿似乎隱忍了,居然沒有找趙禎訴苦,然後拿到權柄之後立即發飆,帶兵去把封丘的劫匪給剿滅。

但實際上是因爲他成熟了,明白坐在這個位置,哪個事情的重要性是有先後順序的。

簡單來說,就是坐的位置不同了,考慮的問題自然也不同了。

如果趙駿是一個縣令,那麼他要考慮的除了一縣的民生問題,發展問題,教育問題以外,還要考慮的是治安問題。

那麼他這個縣令就必須要做好治安,對全縣的黑惡勢力進行清除工作,不能讓本縣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同理也放在一個知州、路司身上。

那放在大宋皇帝以及政制院宰相身上行不行得通呢?

行得通。

因爲他們也要考慮全國治安問題。

但不管任何問題都有優先級。

他們的最高優先級,就是爲大宋謀發展,謀進步,讓整個國家從農業社會轉變成工業社會,讓國家走得更好更遠。

治安問題就屬於次一級的問題,這個問題的主要責任人不是皇帝和宰相,而是警察部。

警察部管着全國治安,如果全國治安有問題,那就是警察部的事。

另外監管也沒有到位,御史臺和皇城司都有責任。

所以這件事的定性其實就屬於治安和監管不利,與皇帝宰相們要研究的舉國高速發展無關。

那麼趙駿既然遇到了這件事情,自然是打算派人處理了封丘這夥黑惡勢力之後,明年就要進行全國嚴打,舉國範圍內掃黑除惡。

也就無需要再拿到政制院這個商討國家發展道路的地方訴苦,那樣反而顯得他小題大做了一樣。

“當然了,我還有一點私心,那就是保住那四個人吧。”

趙駿最後淡淡地道:“如果我直接上報到老哥這裡,曹修他們幾個作爲主要責任人,估計少不了責罰,以老哥的性格,怕是要被擼了。這幾個人工作做得還算行,事情責任方面,等調查清楚了再看吧,我主要是擔心在事情沒調查清楚之前,老哥就直接處罰他們。”

“行,既然大孫這麼說,那朕也就不過問這件事的責任人在誰,但此事務必不能就此輕描淡寫地過去,凡事參與者,必定要抄家滅族!”

趙禎強壓下心中的怒意,隨後看向范仲淹道:“希文公,這件事情就由你徹查吧。”

“是。”

范仲淹連忙應下。

當下衆人也沒有了繼續會議的心思。

畢竟趙駿的安危實在是太重要了,在他們心中,比國家發展還要重要。

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22章 雙刃劍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15章 景祐黨爭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63章 大宋海軍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515章 大授銜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7章 晏殊迴歸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81章 無憂洞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85章 決戰前夕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34章 數學課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495章 外交交鋒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322章 雙刃劍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
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22章 雙刃劍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15章 景祐黨爭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63章 大宋海軍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515章 大授銜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7章 晏殊迴歸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81章 無憂洞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85章 決戰前夕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34章 數學課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495章 外交交鋒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322章 雙刃劍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