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

寶元二年四月,這個時候李元昊大敗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天下。

遼國那邊也是無語。

他們還想着拿李元昊入侵來威脅訛詐宋國,增加宋國每年給他們的歲幣。

結果李元昊這麼拉垮,自以爲兵強馬壯,主動進攻宋境,然後被打得抱頭鼠竄,屬實是弟中之弟。

宋國那邊給了遼國回信,其中暗含的諷刺也讓遼興宗耶律宗真很不高興,但宋軍表現出來的實力也讓遼國忌憚,因此只能不了了之。

而張元在幫助李元昊穩住了局勢,又制定了新的戰略計劃之後,於三月份整裝待發,向着遼國浩浩蕩蕩出發。

只是雙方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遼國首都在哪?

在後世內蒙古赤峰市的巴林左旗縣。

西夏首都則是在寧夏的銀川市。

兩地相距一千六百多公里。

再加上張元的使節團還要帶上禮物,車馬衆多,因此行動緩慢,估計得一個多月才能到。

不過耶律宗真也已經知道了西夏派了使節團的消息,他對於西夏爲什麼舉十多萬大軍,卻在宋國西北敗得那麼快也很感興趣。

到底是宋國變強了,還是西夏一如既往地那麼拉?

而就在李元昊合縱連橫,一邊向宋朝搖尾乞憐,一邊暗中勾結遼國,準備與遼國一起進攻大宋的時候。

四月份,趙駿巡視了四川,北上到了陝西。

此時距離宋夏戰爭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趙駿在長安見到了龐籍,視察了關中農業建設,肯定了他在後方勤勤懇懇的治理功勞。

這位《少年包青天》裡龐太師的原型顯然有些被污名化了,實際上這位不僅能力出衆,而且爲官清廉剛正。

在范仲淹被調回京城之後,龐籍作爲繼任者繼續重用狄青,在邊境修葺治理,使得邊防強大,令李元昊不敢再繼續進攻,最終促成了慶曆和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人確實是一位優秀的治理人才。

趙駿在關中看到他在任兩年,把偌大的關中平原打理得井井有條,四處修繕水利設施,恢復在唐朝就被開墾過度的農業,甚至在黃河與渭水兩岸種樹。

雖然這是趙匡胤和趙光義就在推行的政令,但實際上在黃河與渭水兩岸種樹早就被地方官府懈怠,他能有這份責任,顯然也是爲長久考慮。

見到如今的關中雖然不像歷史上唐朝記載的那般繁華,可也已經算是地區安定,恢復了農業生產,亦是讓趙駿感覺到非常滿意。

誇讚了一番龐籍的能力之後,趙駿就又北上前往延州。

延安府同樣也是他一直想來的地方,他想去看看這裡的窯洞,想去看看後世偉人來之前的痕跡。

但可惜的是他失望了。

到了延州才知道,這裡其實就是一個山坳處,周圍放眼望去,羣山環繞,全是那種幾十米高,最多不到一兩百米的丘陵山坡。

雖然正值四月底,漫山翠綠,但隱約還是能夠看到黃土高坡的荒涼,以及那種遼闊與寂靜。

延州城就坐落於山腳,城池以西滔滔不絕的延水流淌,東面小山坳裡,坐落着一座佔地四五平方公里的小城池。

趙駿在范仲淹的帶領下進了延州城,兩個人寒暄了一陣,進了城內。

接着又在老範的介紹下,認識了劉平、任福、石元孫、王仲寶、許懷德、張亢等人。

之後就是接風洗塵。

正所謂贏了笑嘻嘻,輸了MMP。

由於打了勝仗,飯桌上衆人談笑風生。

飯桌上,趙駿指出,西夏人狼子野心,李元昊死性不改,即便這一戰大獲全勝,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該有的防備還是要做好,絕不要輕敵大意。

他強調,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有機會能夠出兵塞外,重創西夏的話,就一定不要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大宋的將士們要有不怕犧牲,勇於開拓的精神。

只要他們有這份不怕困難,敢於打仗,能打硬仗的決心,朝廷就不會吝嗇糧餉。

一番激勵的話語聽到衆人耳朵裡,一個個高興不已。

除了誇讚知院好文采以外,也紛紛誇讚知院高瞻遠矚,爲他們給出瞭如此有建設性的提議。

大家你好我好,互相吹捧,飯吃到飽,酒喝到位,這才興高采烈地散席。

其實誰都知道趙駿只是在說些場面話。

但結尾那句朝廷不會吝嗇糧餉,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而且趙駿也做出了承諾,此戰中只要立下功勳的將士,朝廷都重重有賞。

在這個認錢的時代,沒什麼比發錢更激勵人心。

歷史上張亢雖然多次立下戰功,卻屢遭到彈劾、壓制,甚至一度身陷囹圄,晚年還頗受非議,仕途坎坷,至死未能顯達。

原因就在於他爲了犒賞部下,激勵鬥志,多次想辦法搞錢,比如拿公款讓手下去成都經商,又通過虛估鹽引與那些入中法的商人勾結,侵吞朝廷的資產。

但他所做都是爲了手下將士,之後朝廷也確實查出他並無謀私之心,賺的錢都分發給了部將。

可惜的是由於張亢性格耿直,多次得罪上官鄭戩和夏竦,被他們打擊報復,讓御史臺的御史彈劾他拿公款經商的問題,誣陷他給自己謀私,使得後來張亢被調離西北。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駿給出的犒賞軍隊的承諾,比給他們這些將領升官的承諾還要重要。

糧餉到位,元昊幹碎。

他們需要發錢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現在趙駿給了賞賜承諾。

大家皆大歡喜。

安撫了將士們之後,到了傍晚時分,趙駿和范仲淹才總算是有了單獨聊天的機會。

州府後衙當中,擡起頭就能看到聳立的丘陵,兩個人在後院篤步。

“兩年多沒見,老範你可滄桑了。”

趙駿笑道。

“西北這地方磨人啊。”

范仲淹瞥向趙駿鬢角的白斑,皺眉道:“你頭髮怎麼白了?”

“確實有些白頭髮,我爸也年輕白頭,不過沒那麼嚴重,除了有點遺傳原因,還是這次”

趙駿嘆了口氣:“從史書裡我就知道大宋百姓苦,沒想到比我想象中的還要苦。伱見過一戶人家,幾個兄弟誰出門,誰穿家裡唯一的褲子嗎?”

“見過。”

范仲淹面無表情地道:“我見得不比你少。”

“好吧,班門弄斧了。”

趙駿聳聳肩。

“怎麼樣,有什麼感觸?”

“寫了不少東西,到時候留給你看看。”

“嗯。”范仲淹點點頭,隨後說道:“元昊前些日子給我寫信,說要歸順。”

“你信嗎?”

趙駿反問。

“他要是真心想歸順,就不是隻是在信裡說說了。”

范仲淹不傻。

歸順也要有歸順的樣子。

他父親李德明就是榜樣,不僅時常派使者帶禮物前往汴梁,還多次親自到延州來與當時的宋朝官員溝通,一起搞榷場互市,一起談論兩國邊境安全事宜。

正因爲這份誠心打動了宋真宗,所以宋真宗回饋了很多賞賜,又給了李德明官職爵位,奠定了宋夏之間的友誼。

結果到了李元昊時代,不僅與宋朝交惡,而且還主動進攻大宋。

現在被打敗了就上表請降。

這不鬧嗎?

要真有誠意,就應該一邊送禮物去汴梁,一邊親自到延州來請罪,總比假惺惺的上兩封歸順信要強得多。

“要是假的,他只是想拖延一下時間,那猜猜,他想做什麼?”

趙駿問。

“還用猜嗎?”

范仲淹嗤笑道:“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他是去找遼國了。”

“學我說話是吧。”

趙駿翻了個白眼。

范仲淹笑道:“挺有意思的。”

“你知道就好。”

趙駿說道:“遼國曆史上其實沒有和宋國開戰,但手榴彈的出現,肯定會讓遼國感受到威脅。如果遼國不能用武力來威脅到大宋,那還是遼國嗎?所以遼興宗那邊,八成是要真打。”

“局勢變了,也沒有辦法。”

“但不能給他們兩面夾擊的機會,雖然手榴彈能改變戰場局勢,可同時陷入兩線作戰,對於大宋來說,實在是太不利了。”

“你的意思是?”

范仲淹稍微思索了一下,望向北方道:“先把西夏打殘?”

“不錯。”

趙駿點點頭:“即便不能把西夏滅國,至少也要保證西夏再沒有入侵大宋的能力,等應付了遼國,再慢慢收拾李元昊。”

“滅國就算了,如果把西夏滅亡了,那遼國的大軍就會直接從夏州殺來,於我們不利。”

范仲淹搖搖頭。

雖然他也很想把西夏滅掉,但從整體戰略上,其實不宜和遼國全面開戰。

宋國內憂外患,內部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如果再繼續和遼國打下去,財政吃緊,又要加徵賦稅,必然造成國內動盪,百姓起義頻繁。

而西夏如果存在,那麼遼國的兵馬就不會從西夏這邊進攻。李元昊與宋國敵對不假,可他也擔心遼國假道伐虢,順便把他也給吞了,所以絕不會允許遼國的軍隊進入夏土。

那麼此時遼國和宋國接壤的地區有哪些呢?

一個是河北,一個是山西。

山西雁門關以北,目前都是遼國人的地盤,雙方於雁門關、河曲縣等地對峙。

遼國的兵馬在朔州,宋國的兵馬則在代州以及嵐州一帶。

雙方基本上以呂梁山和恆山爲界。

遼國幾乎從未從山西進攻過大宋,除了這裡西爲呂梁山,中間被恆山山脈阻隔,東是太行山,不利於騎兵進攻以外。

最重要的是火山軍、保德軍、苛嵐軍、寧化軍、晉寧軍、平定軍等數個軍鎮,十多萬部隊。

在遼國騎兵很難突破重重山脈的情況下,宋軍又有那麼多軍隊依託有利地形進行阻擊,自然無法對山西造成什麼威脅。

所以遼國每次都只能從河北進軍,那裡地形平坦,更適合騎兵馳騁。

但如果把西夏滅掉就不一樣了。

遼國的騎兵就能夠從夏州草原進攻黃土高坡,黃土高坡雖然也有山,但都是那種小丘陵,攔不住騎兵的進攻。

到時候宋國滅掉西夏,就會迎來鼎盛末期的遼國進攻。

哪怕此時的遼國已經不如遼聖宗時期那麼強大,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少在遼興宗手裡,壓制一下大宋還是沒什麼問題。

因此爲了防止大宋在需要先緩解內部矛盾的情況下,受到遼國的巨大壓力,還是先留着西夏,讓遼國無法從西北面和東北面兩邊同時進攻大宋爲好。

這也符合趙駿最初的戰略。

既先把西夏打殘,讓西夏沒有能力威脅大宋西北邊境,隨後全力抵擋住遼國進攻,把遼國擊退。

等邊境安穩之後,趙駿和范仲淹就能從容進行內部改革,緩解社會矛盾,提高大宋國力,再開始整頓兵馬,先滅了西夏,再全力對付遼國,將這個壓制了宋朝一百多年的龐大帝國擊垮。

聽到范仲淹的話,趙駿微微點頭道:“這樣最好,還是那句話,我們務必要尋求主動。只被動捱打的話,終究是沒有盡頭,只有主動出擊,才能改變被動的局勢。”

“我已經在邊境派了願意歸順的党項人,在繪製夏州輿圖,調查元昊的兵力佈置情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我會派人主動進攻。”

范仲淹笑道:“狄青果然是個好苗子,栲栳城一戰,他追了李元昊一百多裡,親手殺敵數十人,還斬殺了敵將數人,戰後他卻覺得很不滿意,要求軍中鐵匠給他打造一副青銅面具。”

“青銅面具,爲啥?”

趙駿下意識問了一句,但隨後就後悔了,因爲他忽然想起來,狄青有要戴面具的理由。

果然。

就聽到范仲淹說道:“狄青在戰場上由於相貌俊秀,導致威嚴不足。他帶着十餘人攻破敵人數百人軍陣,對方不僅不投降,還膽敢還擊,讓他很是惱怒。他說只有戴上面具,才能彰顯威儀。”

“那他確實該戴,我剛纔纔想起來,本來歷史上他就戴過那東西,他長得太白了,相貌俊秀到已經快嚴重威脅到我美男子的地位。”

趙駿開了個玩笑道。

“你這廝真不要臉,你長得比狄青差遠了,比官家也不如,最多就是比我這個糟老頭強些。”

范仲淹翻起了白眼。

“哈哈哈哈哈。”

兩個人對視一眼,都大笑了起來。

今年下半年,宋軍就要史無前例地首次出塞,進攻西夏。

攻守易形了!

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49章 青塘城破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80章 所見,所聞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376章 防守反擊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44章 茶商們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70章 島國?辦它!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70章 島國?辦它!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99章 瓶中人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45章 內燃機?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章 趙禎老色皮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18章 李朝覆滅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
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49章 青塘城破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80章 所見,所聞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376章 防守反擊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44章 茶商們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70章 島國?辦它!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70章 島國?辦它!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99章 瓶中人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45章 內燃機?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章 趙禎老色皮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18章 李朝覆滅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