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

在一場秋雨之中,繁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

此戰,劉備投入了將近四萬的總兵力,相繼攻破了孫策軍兩處大寨。

殺傷孫策兵馬共計四千餘人,俘虜六千餘人。

除了孫策帶走的五千人,還有各處潰逃兵馬之外,幾乎全殲了孫策的主力兵馬。

而代價自也不小,前後猛攻加上追擊,足足死傷超過三千人。

但這個代價,毫無疑問是可以接受的。

因爲隨着繁昌陷落,江東三郡的門戶便徹底打開。

從此地往東,便是數百里坦途,不僅丹陽郡,連吳郡、會稽兩郡皆在劉備軍兵鋒之下。

一舉踏入了江東平原,使孫策先期禦敵於外的戰略佈局完全打破。

故而饒是這一次死傷了不少士兵,也在劉備接受範圍之內。

當然,不管內心多高興,劉備也不會有絲毫表露。

在秦瑱和劉曄的隨同之下,他步入了孫策軍大營,沿路行來,見有受傷的士兵,便都上前安撫。

一路行來,至於主帳之內,聽得衆人將傷員數字彙報,劉備便道:

“凡是我軍傷者,皆好生診治,死者皆問清姓名,待來日回軍之後,再行撫慰!”

打仗之所以花錢,大頭不僅在裝備上,士卒的犒賞與安撫也是一筆開支。

本來在這個時代,大多諸侯都是草臺班子,戰勝可以犒勞,但戰敗未必能撫慰。

可劉備麾下不同,在秦瑱的建議下,他們重新制定了慰勞士卒的制度。

由於現在人口離散,大量田畝荒蕪,秦瑱便向劉備建言,以耕戰與屯田相結合。

簡單來說,便是依照士兵的家世不同,採取不同策略。

如果是流民子弟或者屯田的農戶,一旦戰死,便能立即獲取所分田畝的耕種權。

這種耕種權有一紙契書,不能轉賣,也不能轉讓,相當土地官有。

在此基礎上,屯田政策也有相應優惠,減少上交糧食。

而如果是家中有田的農戶子弟,戰死之後,將會由官府補貼耕牛、布匹、糧食等物資,同時減免稅賦。

這兩種制度同時實施,就避免了一次性的大規模錢財支出。

以實物與稅賦相結合的政策,也讓士兵家屬得到了真正實利。

別看這種政策支出不大,但卻極大的鼓舞了劉備麾下的士氣。

畢竟相比袁術那種不管麾下士兵死活的諸侯,劉備這種操作已然可以稱爲善政了。

其麾下士兵見此,自也願意爲之付出性命去奮鬥。

劉備當然知道此事,所以每次戰後都會囑咐記錄好死傷的名單,方便回去之後定點幫扶。

如此吩咐了一番之後,就來到了會見俘虜環節。

這一次劉備軍的俘虜不少,最讓劉備感興趣的卻只有兩個人,一者是張紘,一者是陳端。

隨着二人押上前來,便見二人皆是神色低沉,一臉悲傷之色。

劉備見之如此,便問二人緣故,隨之便見張紘低頭道:

“乃因韓將軍身死,我等未得收斂屍骨,故而神傷!”

劉備自然不知韓將軍是誰,又問姓名,知是韓當,便皺眉道:

“此人乃孫破虜舊部,吾亦曾耳聞,不意竟戰死於此!”

“然則既是忠義之士,不當使其屍骨離散,不知此人乃何人所殺?”

張紘、陳端聞之,哪裡知道詳盡,還是簡雍上前一陣耳語道:

“此乃趙將軍所殺,因將軍從後寨突襲,此人攔道相阻,故被將軍刺死。”

“因佩服其膽魄,將軍已令人收斂其屍首!”

劉備一聽是趙雲所殺,便是暗自點頭,又對二人道:

“二位不必如此,將軍屍骨已被我軍收斂,來日下葬之時,二位便能見之。”

張紘等人一聽此話,互相看了一眼,便都低頭道謝。

劉備本來還想嘗試勸勸二人歸降,可看着二人如此模樣,便知二人皆非那等會輕易投降之人,索性令人將二人帶下去好生看守。

如此會見一番,劉備突然便有些意興闌珊道:

“如此觀之,孫伯符頗能用人,士卒皆效死命便罷,便是張紘等書生亦是輕易難降!”

“彼等皆爲忠義之士,不能爲我軍所用,實屬憾事啊!”

劉曄聞之,亦是點了點頭,附和道:

“孫郎卻非善與之輩,麾下忠臣義士屬實不少。”

二人說着,自是都覺得孫策不同於一般諸侯,極難對付。

秦瑱見此,便是搖頭直笑,對二人道:

“二位此言差矣,此非獨孫策之功,乃孫堅餘蔭尚在。”

“好在我等已經打入江東,不然再過數年,江東之勢便難再破矣。”

“此等人皆是孫氏死忠,不識大義,死有餘辜。”

“雖然死的壯烈,我等卻不可有絲毫憐憫之心!”

實際上二人現在感慨的事,恐怕也是日後御三家互相都會感慨的事情。

魏蜀吳三家之所以能立國,就是因爲一大票的死忠臣屬。

劉備還在這裡感慨韓當等人死了可惜,但他一開始就不認爲他們能招降任何一個。

得益於孫堅的餘蔭,江東四大支柱,一個都不會投降。

又因爲孫策的人格魅力,所以周瑜、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等一票人也不會輕易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每死一個對他們都是好事。

所以見劉備如此,他必須提醒老劉認清,他們現在殺的都是敵人。

只能爲其戰死而高興,不能存在看着敵將戰死而傷感的情緒。

畢竟,這些人戰死都是他們麾下士卒的性命換來的,劉備若是感傷這些人,那他們的士卒又有何人感傷?

劉備聽着這話,便知秦瑱之慮,不由點頭一笑道:

“軍師言之有理,正因孫郎頗能用人,我軍方不可小視!”

“而今繁昌春谷即破,由此往東,便再無險要之地阻攔。”

“但不知我軍接下來又該如何動兵?”

面對他的問話,秦瑱便即正色一笑道:

“此事不當我軍來憂慮,孫策此次連失兩陣,文武有失,損兵折將!”

“丹陽之地顯然已難堅守,卻看孫郎如何調兵,我軍再行謀劃。”

“現在我軍將士奮戰半月有餘,士卒疲憊不堪。”

“自當犒賞三軍,再行北上與太史將軍合兵一處。”

“若孫策堅守丹陽,便合軍猛攻宛陵,若他退軍,我軍再行往前推進!”

劉備聞聽其言,欣然應允,隨之聽着張飛那邊又殺了黃蓋,便令殺豬宰羊,犒賞三軍。

另一邊,卻說孫策收得太史慈的僞報之令,帶兵前往增援春谷。

由於一夜秋雨落下,至於半道便安營紮寨,用以避雨。

雖然戰爭之時,士兵夜戰、雨中大戰皆不少見,然則行軍卻很少迎雨而進。

論其原因,便是雨水會加重士兵的負重,且會導致失溫。

另外由於這個時代士兵穿的大多是麻布衣裳,雨後會增加與身體的摩擦,強行軍只會得不償失。

孫策常年領兵,自知這等道理,所以並未按照諸葛亮的預想一般,直接前往春谷。

不過話雖如此,因下雨被阻道,他心中還是憂慮不已。

因爲之前他和周瑜一番談論,認爲劉備會採取分兵之策,讓太史慈自豫章奇襲會稽。

可隨着劉備軍到來,他才發現劉備軍壓根就沒有按照他們的預想分兵而進!

太史慈的到來,顯然就是一個很直白的例子。

劉備軍採取了一種截然相反的策略,不僅沒有分兵,還將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處。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兵力處於絕對劣勢。

四處分兵,不僅沒有加強防禦,反倒使得處處都是弱點。

可以說,秦瑱用了一招最簡單的戰術,就讓他們陷入了現在的困境之中。

但這個並非他最擔憂的事情,他最擔憂的是當前狀況給了他一種很違和的感覺!

他總覺得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可卻想不通透。

如果周瑜現在在身邊的話,他或許可以和周瑜商議一番。

可惜周瑜現在並不在身邊,所以他只得坐在帳中冥思苦想,思考到底是什麼地方給了他這一種異樣感覺。

如此正思慮間,忽聽帳外一陣腳步聲響起,隨之便聽一個爽朗的聲音響起道:

“如此深夜,兄長莫非還在苦讀兵書不成?”

話語之中,只見一個披着蓑衣的年輕人步入了帳中。

此人便是孫策的妹夫弘諮,也是孫權的姐夫。

在原本歷程中,諸葛瑾便是由此人推薦給孫權。

而在這個時間線上,弘諮卻還在孫策麾下擔任主簿之任。

因爲要防守大寨,張紘、陳端皆在留守,故而孫策便將其帶在身邊處理軍務。

見是弘諮到來,孫策不由一陣搖頭道:

“如今正在增援路上,吾哪有閒心在此看書。”

“實是因爲心中煩悶,睡不着覺,故而如此!”

弘諮見他這般憂慮,便上前坐到了孫策對面道:

“不知大兄到底憂愁何事?小弟願聞其詳!”

聽着這話,孫策猶豫一會兒,便將自己所慮之事說出,沉聲道:

“若是按常理,今劉備軍南下至此,背後並無兵馬牽制,當分兵各處,讓我軍疲於奔命。”

“可現在敵軍卻將所有兵馬集中於此,便連豫章太史慈所部都派至此處。”

“如今我軍各處防禦並無漏洞,可吾卻總覺何處疏漏。”

“思來想去,總是難以覺察何處,不知博詢(弘諮字)可否與我參詳一二?”

而弘諮一聽這話,頓時搖頭苦笑道:

“大兄也知小弟不善此道,就怕誤了大兄之事!”

孫策見狀,連忙表示沒事,他現在就缺一個人來給他說說。

弘諮看他一臉堅定模樣,不好推辭,細細思慮一會兒,便沉吟道:

“若依兄之言,小弟倒是能覺察些許異處。”

“但不知是否便是賢兄所想之事!”

“依小弟之見,敵軍異處便在其軍佈置之上!”

“方纔兄長曾言,公瑾推斷敵軍會分兵行事,劉備卻反其道而行之。”

“可敵軍既是連太史慈所部都從豫章調令而來。”

“何以其先行南下陵陽那支兵馬遲遲未動?”

“須知至我軍調令之後,涇縣僅有孫伯陽三千兵馬駐守,敵軍若要調集兵馬的話,陵陽應當不會不動吧!”

說到這裡,他便再度爽朗一笑:

“此不過是小弟愚見,若是無用,兄長聽個玩笑即可!”

他之所以能在孫策麾下左右逢源,便是因爲爲人圓滑。

可這時,他一番話語說完,卻見孫策冷着臉坐在當場一言不發。

弘諮見此,還以爲自己言語有失,忙道:

“兄長何以如此,莫非小弟言之不對?”

但他話還未言畢,就見孫策猛然拍案而起,一臉急切道:

“不好,吾恐中敵軍僞報之計也!”

“傳我軍令,速速回軍,不然我軍大寨危矣!”

如此說着,不等弘諮回話,他就大步邁出了營帳。

只留下弘諮一臉懵逼的坐在原地。

他只是隨便說說,莫非真說中了?

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57.第57章 四面皆敵,大獲全勝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第307章 倒反天罡,曹操的忌憚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
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57.第57章 四面皆敵,大獲全勝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第307章 倒反天罡,曹操的忌憚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