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辯

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辯

話說和諸葛亮和魯肅在孫權引導之下,步入江東才俊雲集的大殿,立刻陷入兩邊文武的圍攻。周遭都是質疑青龍軍的聲音,諸葛亮故意不看周瑜,而魯子敬卻是滔滔雄辯。文官裡廣陵太守孫韶發難道:“子敬休要危言聳聽,既然來結盟,就說點兒實際的吧。曹軍威脅近在眼前,若是青龍軍沒有誠意,就趁早滾回荊州,不要誤了江東百姓!”

站在中間的孫權臉色越來越難看,卻和他的兄長一樣,沉默着不發一言。魯肅見狀,將袍袖一甩,大踏步走到孫策的高階之前,再拜道:“吳候!吳候啊,這些就是你的江東才俊嗎?武官莽撞短智,文官鼠目寸光,欲陷江東孫氏於萬劫不復邪?今日我青龍軍來,還討論什麼戰與和?奉勸伯符,速速將這些沒用的文官送回建業!”一語既出,江東文武百官一片譁然。

這一下孫策沒辦法再當做沒聽見,緩緩站起身道:“你主陳龍,爲何不親自來?”說着雙手下壓,大殿中議論聲稍稍止歇。

魯肅昂頭嗆聲道:“人言孫伯符雷厲風行、禮賢下士,今日觀之不但沒有禮貌,而且御下不嚴、婆婆媽媽!”言尤未落,已經引來身後一片呵斥之聲。

孫權、周瑜連忙擰身呵斥彈壓,文武終於再度安靜下來。孫策面色不悲不喜,掃了眼一衆文武,淡淡說道:“再有無故喧譁者,痛責三十軍棍。”諸葛亮遠遠立在殿後,自顧自羽扇輕搖,倒像個看熱鬧的局外之人。

魯肅等大家平息下來,方纔繼續道:“我主襄陽侯身有要事,自然不能前來。然我與孔明迢迢萬里而來,就是來與江東軍並肩作戰的,就是來與吳候您同呼吸共命運的。曹孟德妄圖挾持天子以令諸侯,泰山郡的漢獻帝也是假冒的皇帝,此乃國賊明證,堪比當初董卓擅自廢立。天下有識之士共誅之,青龍軍誓與曹孟德死磕到底。試問孫將軍怎能屈身事曹,與國賊同流合污?”這一番話算是大道理,衆人面面相覷,都無法反駁。只有孫伯符一擡劍眉道:“你說泰山郡是假冒的皇帝?”

魯肅昂然道:“真正的漢獻帝,就在長安的金鑾殿上。曹孟德做夢都想劫持皇帝,但荀公達怎會讓他得逞。曹孟德只好自導自演,放一個假皇帝在泰山,號稱正統,就是爲了名正言順攻打你們這些諸侯。”

孫策聞言,心中一震,眼神望向周瑜,兩人都是難以置信,卻又真假難辨。孫策見周瑜也是兩眼茫然,目光轉回魯肅身上道:“子敬,素聞你有忠厚之名,今日爲何用言語欺我?當初皇帝身邊三大侍衛之一的蔣濟蔣子通,就在泰山郡漢獻帝身邊,他對皇上歷來忠心耿耿,豈能不知皇帝真假?”

魯肅心中微微一驚,心想這蔣濟蔣子通何時到了泰山郡,倒是一個老大破綻。表面上波瀾不驚道:“吳候,那蔣濟心慕曹賊已久,早就成爲曹賊在長安深宮中的眼線。劫持漢獻帝乃是曹賊蓄謀已久的定計,事情敗露後,蔣濟自然逃亡到了曹賊處。這個蔣濟配合曹操作假,有什麼可奇怪的?”

魯肅此言一出,議論聲立刻嗡嗡而起,孫策不得不提高嗓音道:“如此說來!曹賊所發均是矯詔嘍!爾等……”孫策略微一個停頓,用手指着臺階下的羣僚,語氣激動了起來,怒聲喝道:“爾等所說,曹操此舉深明大義、豪氣干雲,志在重整河山、復興漢室,根本就是扯淡!誰要是再敢多說一句,我的霸王槍可不是吃素的!”。

一羣文臣皆驚,沒想到魯肅帶來這麼重磅的消息,讓曹操漢室正統的名義變成了漢賊。名不正就言不順,曹孟德打着供奉天子以討不臣的名義,就成了一場笑話。

周瑜和孫權聯袂走到孫策身邊,轉身望着一衆文臣武將。見人人都是面帶愁容,魯肅的聲音再次響起道:“吳候!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吳候計,惟有鼎足江東,結盟青龍,以觀天下之釁。北方黃河沿岸,智有郭奉孝,周不疑,武有青龍大將關羽、顏良、太史慈,青龍軍不下十萬精兵。張遼張文遠和陳宮陳公臺,手下也有三萬幷州鐵騎。只要他們動出黃河以南,保證讓曹孟德睡不安枕。而剿除黃祖,進伐合肥,此乃諸葛軍師與仲謀定計也。”

“今肅、亮、瑜等皆可迎操,如吳候與仲謀將軍,不可也。孫氏迎操,欲安所歸?”

一句話說完,孫策不由不寒而慄,他孫策好不容易脫出袁術陰影,卻要去侍奉曹賊?又能乞求獲得什麼待遇?魯肅這番話如同抽絲剝繭,撕下了孫氏家族所有的僞裝面具,露出血淋淋的現實。所有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獨孫氏家族不行。

孫策緩緩走下臺階,立定在魯肅身前,高大的身形卻在魯肅面前深深一揖。隨機嗆啷啷拔出佩劍,雙手橫舉一較勁,那劍崩的一聲斷爲兩截。孫策環顧羣僚,沉聲道:“再有言降曹者,有如此劍!”

那些文臣一個個面面相覷,個個面色慄然。武將大部分歡欣鼓舞,戰意高昂。孫策道:“先生所言,真金石也,策受教了。這就請先生和諸葛軍師且到驛館休息,午飯之後,即請再過來商議與曹軍接戰事宜。”魯肅聞聽,點頭答應,回頭看了一言未發的諸葛亮一眼。

立在殿後多時的諸葛亮此時忽然走上前來,目標卻並非是孫策和周瑜,走到一員官員身邊道:“在下諸葛亮,字孔明,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那文官年紀甚輕,相貌英俊,兩撇短鬚,眼露機鋒,眸藏智慧,看似弱不禁風,實則身材筆挺。見諸葛亮動問,平靜回覆道:“在下陸遜,字伯言,乃是西曹令使、海昌縣令。”諸葛亮微笑低頭一禮,對孫伯符拱拱手,對魯肅道:“子敬,我們走吧!”說罷扭身出了大殿,眼角都沒掃周瑜。

魯肅追出來與諸葛亮並列而走,問道:“堂上許多東吳高官大將,爲何獨獨與陸遜寒暄?”

諸葛亮微笑道:“無它,但爲求證一件事而已。”

魯肅一頭霧水道:“孔明想求證何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百零八章 靜水深流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八章 歸去來兮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一百一十四章 驚豔一槍第八十八章 俱懷逸興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三百二十二章 陳宮之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動時分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大金剛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幷州丁原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二百二十一章 神秘將軍第九十四章 將星雲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五十五章 雙龍初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七百五十二章 糜氏夫人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審莫休第七十四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龍槍烈焰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展奇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六百九十四章 郭淮論政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四百一十章 鐵鞭救主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雲壓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一百六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北羌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
第四百零八章 靜水深流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八章 歸去來兮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一百一十四章 驚豔一槍第八十八章 俱懷逸興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三百二十二章 陳宮之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動時分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大金剛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幷州丁原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二百二十一章 神秘將軍第九十四章 將星雲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五十五章 雙龍初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七百五十二章 糜氏夫人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審莫休第七十四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龍槍烈焰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展奇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六百九十四章 郭淮論政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四百一十章 鐵鞭救主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雲壓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一百六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北羌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